這一個星期,A股一路向上,上證指數突破了3,800點的關口,幾乎沒有出現像樣的回調機會。每天的節奏都差不多:早盤小幅震蕩,像是在洗盤;然後再次拉升。周五尤其刺激,寒武紀等AI芯片龍頭突然放量上漲20%,封死漲停 —— 這是中國股市的規定,當股價上漲到20%時就會停止上漲。科創50指數受此帶動,單日暴漲超過8%。收盤時,K線定格在一個光頭大紅蠟燭上。
股市的數字起伏,從來不是冷冰冰的報價。其背後,是人類共有的貪婪與恐懼,是一場場認知和心性的較量。我越發覺得,交易最大的門檻,是認知。而這種認知,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還是一種眼界和信念的修煉。行情背後,最終是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差距,是定力和信念的較量。
很多道理其實很簡單,但能真正做到的人卻很少。比如減肥,不就是“管住嘴、邁開腿”嗎,不過真正能堅持下來的人,隻是少數而已。投資也是一樣:低買高賣、控製風險,說起來輕鬆,執行起來是很難的。因為我麵對的,不隻是股價曲線,還有同樣貪婪、同樣恐懼的其他人。要想脫穎而出,就必須克服這些深植於人性的弱點。冷靜和紀律,本質上是反人性的;沒有融入血液的信念,再完美的策略,也會在風暴中瓦解。
所以,認知的提升,是一場向內的修行。要讀懂市場,要看清自己,覺察每一個決策背後隱藏的情緒陷阱。這不是空談大道理,是必須付諸實踐的自我較量 —— 與衝動抗衡、與執念對峙,把目光投向更遠的未來。
有人說,“交易是認知的副產品”,我深以為然。真正的認知,必須通過行動去驗證。知與行相輔相成:認知指引操作,操作又淬煉認知。循環往複,逐漸塑造我的投資格局。很多人格局狹窄,不是因為“不懂”,而是因為“不信”。他們無法把理念轉化為信念,於是市場稍有波動,內心就亂了。結果就是:好不容易抓住牛股,一點波動就賣;看好的標的又不敢出手,隻能眼睜睜看它一路長陽。事後再拍腿歎息,也無濟於事。
周五,我手裏的一隻ETF已經有可觀盈利,內心的衝動一再催促我賣出。我甚至設好了賣價,幸運的是沒能成交。冷靜下來後,我選擇繼續持有。下午,它繼續上漲。那一刻,我清楚地看到:自己對中國股市的認知,還不夠深;信念,還不夠穩。但同時,我真實感受到:牛市,估計真的來了。
這個市場從沒有捷徑。能支撐我們穿越周期的,隻有經曆過反複考驗,卻依然堅定的信念。它是源於對市場的洞察、對自身的認知、對風險的敬畏。認知沉澱為信,信轉化為行動,才能真正跨越那道無形的鴻溝。
投資的終極競賽,不是比聰明,往往是比耐心。我們最終要戰勝的,從來不是市場,而是自己內心的動搖和惶惑。認知可以為我們點亮前路,但能真正走到遠方的,仍然是一步一步踏實前行的腳步。
文中數據來自網絡:
截至2025年8月22日,上證指數收盤報3,825.76點,上漲了54.66點,漲幅為1.45%。英為財情 Investing.com
當天,寒武紀-U(688256)在科創板表現突出,盤中一度上漲超過14%,最高股價達到1,188元,創下曆史新高。午間休市時,其股價回落至1,164.45元,但仍保持強勢漲幅。該股的總市值突破4900億元,成為A股市場股價第二高的股票。Eastmoney Stock Channel+3Guba+3Sina Finance+3Sina FinanceZhihu+3Sina Finance+3Sina Finance+3
當天,科創50指數也受寒武紀等算力芯片股的帶動,單日暴漲超過8%,創下近三年的新高。整體來看,算力芯片、鈦白粉等板塊表現強勁,滬指盤中突破3800點,刷新了2015年8月20日以來的新高。
畫片由AI製作
我的近期兩篇有關投資博文:
康康周末好!
投資看未來價值(企業賺錢能力、指數長期增長)。
投機看當下情緒(市場熱度、資金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