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沙丘DUNE》電影筆記

(2021-12-14 16:29:06) 下一個

"DUNE"

這部電影,我前後看了2.5次。還會去電影院再看一次。

第一次隻看了個開頭,感覺就一個字”!比如:電影的一開始,媽媽和兒子講話時,張嘴卻沒有聲音,母子之間那種專注的眼神交流也顯得怪怪的。人類未來世界最寶貴的資源竟然是空氣裏的一種香料(spice),甚至星際間旅行也非依賴它不可。感覺這科幻也太無厘頭了,是科學發展的倒退啊!人之間的打鬥方式,也退回到原始的那種刀劍式的近身搏鬥,又在開曆史倒車!電影裏的沙漠服裝很難看,再加上環境背景一片荒蕪沙漠,除了黃沙漫漫,就是漫漫黃沙,缺少變化和美感。

 

後來有一天,非周末,跟我同屬電影迷的兒子,自己跑到電影院看了“Dune”。問他電影怎麽樣,回答說喜歡。兒子喜歡的電影,我得回頭把它完整的看一遍。看完一遍後,總算弄明白了故事開頭是媽媽在訓練兒子的靈異功能音言(voice)”。電影給我的整體感覺就是個一般科幻片。但結尾部分沙蟲的出動場景十分震撼,驚天動地,摧朽拉枯。而這個沙漠裏的龐然巨獸,卻又能被小小的弗裏曼人(Fremen)駕馭操控,真的很奇妙!

 

時隔不久,兒子跟他的幾個高中同學約在周末一起吃飯,吃完飯去看電影,竟然又是“Dune”。這就極大地挑起我的好奇心,下麵是我和兒子之間的對話。

我:這電影哪裏好?能讓你連看兩遍。

兒子:什麽都好,可以說是十全十美。

我:啊?我怎麽覺得一般呢,難道是我沒看懂?

兒子笑了:你看不懂。

注:我說的沒看懂和兒子說的看不懂是兩個意思,含義不同。這小子跟我說話經常玩文字遊戲。比如:有一次我說我們之間有代溝。他卻說不是generation gap,而是generation ocean.

我:你最喜歡裏麵的哪個人物?

兒子:傑西卡夫人(Lady Jessica Atreides

我:裏麵人的衣服怎麽是那種怪樣子,嘴巴上像趴了個黑蟲子似的,也太難看了!

兒子:沙漠裏的特殊服裝,防止水蒸發。可以回收利用人體排出的汗尿等每一滴廢水。那個黑管子是喝循環水用的。

我:那個香料是怎麽回事

兒子:那種香料可以讓人獲得超能力。還能幫助太空旅行,有點像汽車的GPS”

我:能給我說說它主題是什麽嗎?

兒子:《沙丘》以人為本。在惡劣環境下,人隻有尊重和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哎!電影裏講太多東西了,你不懂的。

兒子一臉無奈,不願意再說多。意思就是,說多了我也不懂。

我仍然強詞奪理:電影結尾也不怎麽樣,虎頭蛇尾似的,人物結局不明確。

兒子又笑了:這隻是第一部,還有第二部。第二部還沒拍呢!

 

也許真像兒子所說的,我老了,過了能欣賞這種科幻電影的年齡了。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看星球大戰時的那個激動啊!那時大學錄影室周末經常循環放各種老片子,都是錄影帶。看電影的學生並不多,我也是偶然撞進去,才看了最早的那部星球大戰。印象中,電影是帶中文字幕的英語原聲錄影帶,畫質不算好。但那時的我,第一次就被這種科幻題材的電影吸引住了,電影的畫麵聲音都很好聽,尤其被女主角仙人般的美貌震驚到了。記得公主一襲白衣長裙,長身玉立,眼如星辰,臉似滿月,長發在耳邊盤成兩個大大的螺旋麵包卷到現在都印象深刻。美麗的公主卻遭到敵人的劫持,處境很惹人同情。。。。。。

 

考慮到後麵還有沙丘第二部,我感覺自己需要,也必須把這部電影再看一遍。

人有時候做一件事,不是因為這件事本身有多重要或有多喜歡。而是自然而然地就想去做。我反複看沙丘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多了解一點自己不懂的東西,通過一部孩子喜歡的電影,找到跟孩子交流的共同話題,溝通渠道和方法。

正像電影裏有一段保羅的幻象,賈米斯旁白(1:53:25):

Jamis[Paul's vision]: The mystery of life isn't a problem to solve, but a reality to experience. A process that cannot be understood by stopping it. We must move with the flow of the process. We must join it. We must flow with it.

 

再次看電影之前,上網認真搜索了有關沙丘的所有英文背景資料,包括原小說作者 、電影導演、編劇、演員。還做了筆記摘要。感覺自己看這部電影的過程,有強迫症似的,簡直跟電影裏男主角的角色轉換有神似之處。

—————————————————————————————

底下部分內容有劇透,慎入!

1: 故事情節

年輕男主角保羅一開始不喜歡,甚至有些抗拒自己的使命,最終不得不被迫接受命運的安排,開始他傳奇且驚心動魄的冒險之旅。前往最危險的星球阿拉科斯(Arrakis)去保護那裏星空中一種被稱為香料(spice)的珍貴資源。這種香料能讓人類延年益壽,能幫助釋放人類的最大潛能,也是唯一一種能幫助星際旅行的獨一無二的資源。

金句1:

Duke Leto Atreides: A great man doesn't seek to lead; he is called to it. But if your answer is no, you'd still be the only thing I ever needed you to be: my son.

萊托·崔迪公爵:偉人不尋求領導; 他是被召喚了。 但如果你對繼承我衣缽的答案是否定的,你仍然是我唯一需要你成為的人:我的兒子。

 

2: 現實和夢幻之間的關係

夢是來自深處的訊息

在影片的開頭,一位薩道卡牧師哼唱著夢是來自深處的信息作為序幕,同時也作為字幕在屏幕上出現。

金句2: Dreams are messages from the deep

At the start of the film, a Sardukar priest chants "Dreams are messages from the deep" as a prologue as it is subtitled onscreen.

夢也能預知未來。

在第一部戲裏,保羅一直被夢困惑著。很多場景都在保羅的幻象中出現。通過幻象,保羅不僅夢到了後來發生的所有事情。也是在夢境裏相遇了未來女主角加妮(Chani)的那雙藍色夢幻般的眼睛。在第一部電影裏,女主角反複出現在男主角的夢境裏。要到第二部裏,才會在真實生活中出現。

 

3: 電影的名字《沙丘Dune》,又指星球阿拉科斯(Arrakis)

阿拉科斯是一個沙漠星球,這裏有人類最珍貴的香料資源。在落日的餘暉裏,可以看到香料漂浮在空氣裏,在金色沙漠上空翻滾。生活在這裏的原住民弗瑞曼人(Fremen)都有一雙藍色的眼睛,是因為他們長期接觸香料的緣故。藍色眼睛是弗瑞曼人的代表特征。電影裏有個鏡頭是保羅在香料收割機前昏倒,其原因就是吸進太多香料的緣故。所以SPICE也是一種迷魂藥。

阿拉科斯又是一個危險而又多災多難的地方。強盜和淘金者都想來搶劫和掠奪香料。這裏還生活著一種被稱為“Shai Hulud”的龐然大物沙蟲。沙蟲才是這個沙漠的主宰,任何外來的有節奏的聲音都能吸引沙蟲瞬息而至,沙蟲所到之處,龐大的吸盤大口吞噬毀滅一切。

關鍵詞:沙漠星球(Dune/Arrakis);弗瑞曼人(Fremen);沙蟲(Shai Hulud, the great sandworm

金句3:

Chani: My planet, Arrakis, is so beautiful when the sun is low. Rolling over the sands, you can see spice in the air.

 

4: 隻有那些能克服恐懼的人,才能最終活下來。

“沙丘”第一部裏,女主角是傑西卡·崔迪夫人(Lady Jessica Atreides)。她在電影裏所扮演的角色,讓我感到困惑。她的角色扮演總是與恐懼有關,總是一臉驚恐的樣子。隨時隨處表現出一隻受驚小鳥的可憐模樣。

傑西卡是保羅的媽媽。她似乎專門隻為了表現驚恐而存在的,至於驚恐時怎麽活下來,那就不是她能控製的,而是她兒子保羅的事了。傑西卡兩次遭遇極度恐懼的場景,一次是在保羅接受界限測試。一次是在保羅駕駛撲翼機遭遇危險失靈時。

兩次驚恐形勢下,傑西卡嘴裏都念叨著同一段台詞:我不能害怕。 恐懼是精神殺手。 恐懼帶來毀滅。 我會直麵恐懼,讓恐懼從我身上穿過,穿過我。 當它過去時……我會用內在之眼去看它的路徑,恐懼消失之處,一片空白,隻有我尚存。

金句4:

Lady Jessica Atreides: I must not fear. Fear is the mind-killer. Fear is the little death that brings obliteration. I will face my fear and I will permit it to pass over me and through me. And when it has gone past... I will turn the inner eye to see its path. Where the fear has gone there will be nothing. Only I will remain.

 

保羅接受極限測試:

Gaius Helen Mohiam: The test is simple. Remove your hand from the box, and you die.

Paul Atreides: What's in the box?

Gaius Helen Mohiam: Pain.

Gaius Helen Mohiam:極限測試很簡單。 把你的手從盒子裏拿開,你就會死。

 Paul Atreides:盒子裏有什麽?

 蓋烏斯·海倫·莫希姆:痛苦。

 

我沒讀過小說,不知道小說裏傑西卡究竟是什麽樣的角色。網上的資料信息大意是,傑西卡是姐妹會的成員。為了姐妹會靈異功能的純性傳承,會員有能力控製和選擇隻生女孩。但傑西卡因為太愛萊托公爵了,違反教規,給萊托公爵生了男性繼承人。所以保羅一出生就有母係靈異功能基因。成長過程中,又親受母親音言(voice)訓練,同時接受父親的兩個仆人鄧肯(Duncan Idaho,阿崔迪家族的劍客大師)葛尼·哈萊克Gurney Halleck,阿崔迪忠誠的吟遊詩人戰士)的嚴格訓練。

 

5: 保羅的身世之謎

保羅是傑西卡和萊托公爵的兒子。萊托公爵因為被尤因醫生(Doctor Yueh)出賣,被哈克南男爵(Baron Harkonnen)的人俘虜。萊托公爵臨死之前,哈克南男爵稱他為堂兄,暗示他們是一家人。 

在擴張的沙丘宇宙中,作為 Bene Gesserit 計劃生育 Kwisatz Haderach 的一部分,聖母向弗拉基米爾·哈克南男爵 (Baron Vladimir Harkonnen) 請求了一個孩子。 他殘忍地強奸了她,並使她懷上傑西卡夫人。傑西卡夫人後來成為保羅·崔迪的母親,使保羅成為男爵的孫子。 此外,在強奸之後,聖母感染導致了男爵極度肥胖的疾病。 因此,男爵不能再走路,不得不求助於漂浮裝置。

Baron Harkonnen calls Duke Leto "cousin," implying they are family. In the expanded universe of Dune, as part of the Bene Gesserit plan to beget the Kwisatz Haderach, the Reverend Mother requested a child from Baron Vladimir Harkonnen. He brutally raped her and impregnated her with Lady Jessica, who later became Paul Atreides' mother, making Paul the Baron's grandson. Furthermore, after the rape, the Reverend Mother infected the Baron with a disease that caused his extreme obesity. Due to this, the Baron can no longer walk and has to resort to floating devices.

扮演尤因醫生(Wellington Yueh)的是台灣演員張震。電影裏他是阿崔迪的家庭醫生,因為妻子落入哈克南人之手,為了救妻子不得不出賣萊托家族。他在萊托公爵的假牙中裝入毒氣裝置,告訴公爵刺殺哈克南男爵的手段,並且預先為保羅和傑西卡逃走準備了退路。但是公爵沒能成功刺殺男爵,惠靈頓醫生最終被門塔特彼得殺死。

 

6: 電影的結尾

保羅終於找到了自己的通向沙漠之路,他要成為弗瑞曼人中的一員。目的不是為了香料,也不是為了金錢,而是為那裏的人尋求一條通向和平的天堂之路。這段旅程的結束,卻是下段旅程的開始。

金句6:

[最後一行]加妮:這隻是開始。

[last lines]Chani: This is only the beginning

 

再次看完電影後,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寫了這篇電影筆記。

感覺要完全了解這部電影,恐怕得去讀一讀弗蘭克·赫伯特 (Frank Herbert) 的同名科幻小說(1965)。才能了解:為什麽電影裏每個人都嚴肅得要命,沒有特色,像機器人似的?為什麽女主角傑西卡總是一臉驚恐的樣子,隨時表現出一隻受驚小鳥的可憐相?

不過整部電影的攝影真的很棒。拍出了沙丘的浩瀚縹緲,沙蟲的驚天動地。還有數不勝數的油畫般的人物特寫,比如:萊特公爵臨死前的特寫鏡頭(1:27:53)。我覺得單單隻為了欣賞寬熒幕畫麵和人物特寫鏡頭,就值得去電影院大屏幕上再看一遍這部電影。哈哈:)

 

7:花絮

電影《沙丘》,是弗蘭克·赫伯特 (Frank Herbert) 的同名史詩科幻小說的第三次改編。

早在70 年代初期,導演亞曆杭德羅·喬多洛夫斯基 (Alejandro Jodorowsky) 就嚐試過改編小說”沙丘“為電影,終因花費過高和困難重重,以流產告終。1984是小說第一次被改編成電影《沙丘》(1984),結果就連導演大衛·林奇 (David Lynch) 自己都討厭他改編的版本。第二次小說改編成三集係列迷你劇《沙丘》(2000),不能完全算是電影的改編。第三次就是2021年的這次改編,導演丹尼斯·維倫紐夫 (Denis Villeneuve) 對《沙丘》(2021) 的改編計劃非常雄心勃勃。

導演丹尼斯·維倫紐夫(Denis Villeneuve),曾經成功導演過科幻電影《降臨(Arrival)》(2016)和《銀翼殺手 2049Bladerunner 2049)》(2017)。又有著名編劇羅斯(Eric R. Roth)的加盟,羅斯曾經成功地改編過"阿甘正傳(Forrest Gump)",和“一個明星的誕生(A Star is Born)”。

丹尼斯希望將《沙丘》打造為他從未見過的星球大戰。 在一次采訪中,他解釋說《星球大戰:第四集:新希望》(1977)的大部分主要想法都來自小說《沙丘》,因此拍攝和處理這個項目將是一項挑戰。 維倫紐夫甚至說,在某種程度上,這是成年人的星球大戰。” 奧斯卡·艾薩克(Oscar Isaac)在電影中扮演萊托·阿崔迪公爵(Duke Leto Atreides),曾在《星球大戰:第七集 - 原力覺醒》(2015 年)、《星球大戰:第八集 - 最後的絕地》(2017 年)- 《星球大戰:第九集 - 原力覺醒》- 和 《星球大戰:第九集:天行者的崛起》(2019 年)中,飾演波·達梅隆,並在星球大戰抵抗運動(2018 年)中為坡配音。

Denis Villeneuve's plans for Dune (2021) are quite ambitious, as he hopes to make it the Star Wars he never saw. In an interview, he explained that most of the main ideas of Star Wars: Episode IV - A New Hope (1977) came from Dune, so it will be a challenge to tackle this project. Villeneuve even said, "In a way, it's Star Wars for adults." Oscar Isaac, who plays Duke Leto Atreides in the film, played Poe Dameron in Star Wars: Episode VII - The Force Awakens (2015), Star Wars: Episode VIII - The Last Jedi (2017), and Star Wars: Episode IX - The Rise of Skywalker (2019), and voiced Poe in Star Wars Resistance (2018).

 

沙丘的情節與莎士比亞的亨利五世有許多相似之處。 一個稚嫩青年登上王位,因性格重塑而成熟,因戰鬥而堅強。 《沙丘》中扮演保羅的年輕演員蒂莫西·查拉梅特(Timothee Chalamet)曾經在《國王》(2019 年)中飾演亨利五世。

The plot of "Dune" shares many similarities to Shakespeare's "Henry V." A callow youth ascends to the throne and is matured by personal loss and hardened by battle. Timothee Chalamet portrayed Henry V in The King (2019).

 

8:後記

寫這篇電影筆記之前,怕被誤導,沒有去查中文資料。寫完後再去搜索,發現維基百科已經有了更全麵更精彩的電影介紹,大家不妨去看看微基百科的中文鏈接: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沙丘_(跨媒體製作)

 

2021.12.1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Sunblu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zr' 的評論 : 我不玩電腦遊戲,不知道遊戲裏麵的內容。謝謝留言:)
lzr 回複 悄悄話 2000的電視mini-series拍的更好。這個20年後的版本基本看不出任何電影技術上的進步,很多地方感覺非常敷衍。
還有一點你沒有提到,“沙丘”故事是電腦戰略遊戲的始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