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盧比奧 資本主義沒有改變中國 中國卻改變了資本主義

(2025-11-14 01:03:46) 下一個

盧比奧:“資本主義沒有改變中國,中國卻改變了資本主義。”

義工  2023年3月16

作者:Sen. Marco Rubio / 2023.03.02
編譯:約瑟 / 2023.03.16

【編者按】近日,一個叫 “江平舟” 的在中國上海的微信公眾號發表了一篇題為《美國議員深刻反思:中國改變了資本主義,美國必須刀刃向內》(點擊閱讀)的文章,貌似詳細地報道了盧比奧參議員3月2日在參議院就美國麵臨的來自中國的挑戰發表的演講。

閱讀了這篇報道,再對比盧比奧的演講全文,我們看見 “江平舟” 在譯文中將大量盧比奧沒有說過的話塞進了他的嘴裏,比如:“中國製造高速發展,中國在方方麵麵都取得很大成功,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世界產業鏈,根本離不開中國。” 比如:“中國可以製定決策後快速行動,集中全力辦一件事,而不像美國這般,一個政策要反複爭論,反複扯皮,一條公路中國修一個月,美國修三年。” “中國告訴第三世界國家,這就是中美的區別,而這對不少第三世界國家,很有吸引力,第三世界國家想要的是快速發展,而不是整天在決策上虛耗時間。” —— 借用盧比奧的口為中共的極權專製體製貼金。

同時,他又故意省略了某些重要的部分,比如:中國要求去那裏投資的外國企業一定要與中方合資,他們偷竊了外方的商業機密,等他們掌握了關鍵技術後就把外國投資者一腳踢開,甚至使之最終倒閉。盧比奧說:“中國確實變得富有了。他們肯定變得富有了,但他們沒有用這些錢來購買我們的產品。他們用這些錢購買中國製造的產品。而且他們也沒有成為民主國家。現在,富裕的中國共產黨加強了對國家的控製。而且它實際上已經開始在世界範圍內試圖輸出他們的專製模式。“ 到了 ”江平舟“ 那裏,這段話就變成了 ”現在中國富有了,很富有了,但中國人沒用錢來買美國產品,他們用錢買中國製造,中國人對中國貨的支持,要遠大於美國人對美國貨的支持。“

因此,我們覺得有必要將盧比奧參議員的講話一字一句全文翻譯出來,還原講話的整體原貌,使我們的讀者不被大陸被黨媒控製的自媒體誤導。



美國佛羅裏達州的共和黨參議員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在參議院發表講話,討論了我們國家麵臨的挑戰,以及我們可以做些什麽來糾正錯誤。全文見下文。

總統*先生,這些天沒有任何問題比我們與中國日益增長的競爭更能占據我們的注意力了,這是正確的。這是一個曆史性的挑戰。我認為我們等了太久才認識到這一點,現在我們正在努力彌補這一點。

但我認為重要的是,我們要記住,這裏的核心和中心問題不是中國本身。這裏的核心問題是幾十年來根植於我們的經濟和政治中的兩黨共識。這個共識就是,經濟全球化將帶來財富、自由與和平。

這幾乎是一種宗教信仰,相信人員、資金和商品跨境自由流動的力量,可以解決世界麵臨的幾乎所有問題。這就是我們如何建立我們的政治。這就是我們製定外交政策的方式。

而你們知道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大約50年裏,它基本上是有效的。它之所以普遍有效是因為我們實際上並沒有一個全球市場。如果你看看我們當時所從事的經濟,即使是通過自由貿易和類似的方式,它主要是一個由民主盟友組成的市場,這些國家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和對未來的共同優先事項。

即使當結果並不總是對我們有利的時候,當一些工業轉移到歐洲某個國家,或者在日本在某些領域挑戰我們的時候,至少這種結果的受益者不是蘇聯或一些地緣政治競爭對手。受益者是另一個民主國家,是我們對抗共產主義的盟友。

在這段時間裏,它通常是有效的,因為總的來說,全球市場的利益和我們國家的利益從未過度失衡。

然後冷戰結束了。我們的領導人變得狂妄自大。我記得當時的說法是,這是曆史的終結,從現在開始世界將是平的,每個國家都將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個自由企業。

民主和經濟自由化總會帶來政治自由。你讓一個國家充斥著資本主義,這個國家不僅會變得富有,而且他們會變成我們或者我們民主盟友的某個版本。

為了追求這場史無前例的賭博,我們在國際範圍內簽訂了各種各樣的貿易協定、條約和規章製度。我們邀請了各種各樣的國家,它們不是民主國家,它們與我們的價值觀不同,它們對世界的長遠目標與我們不同。事實上,他們的長期目標與我們的長期目標是不相容的。

在所有達成的協議中,沒有一個比在本世紀第一年做出的接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影響更大了。

他們向這個地球上人口最多的、由共產主義政權控製的國家開放了我們的經濟。他們這樣做了,並不是因為有人認為這對美國工人有好處。他們認為最終會是這樣,但他們並沒有說這在短期內對我們有幫助,這對我們的產業有好處。

對中國這樣做的背後的論點是,我們認為資本主義會改變他們。他們會吃巨無霸,喝可口可樂,他們真的會攝取民主,民主會改變他們。

他們認為資本主義將改變中國。23年後的今天,我們站在這裏,意識到資本主義並沒有改變中國 —— 中國改變了資本主義。

他們敞開大門,說進來吧。他們說我們有廉價勞動力,廉價工人。數以百萬計的美國工作崗位、重要產業和工廠湧入中國。他們這樣做的承諾是,你可以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上快速賺到很多錢,有巨大的回報率,從而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利潤。

我們失去了工作,工廠關閉,城鎮被掏空。但是當時的領導人說別擔心,他們隻拿去了壞的工作。這些壞工作將會被好工作,更好的工作所取代。美國人將能夠擁有這些好工作。

他們說,那些搶走你們工作的中國工人現在會變得更富有,用這些錢他們會做兩件事。他們將開始購買美國產品,他們將要求民主和自由。他們將改變中國。

好吧,我不認為我今天會花很多時間解釋這並沒有成功。事情不是這樣發展的。

中國允許我們的公司進入,但你知道他們做了什麽嗎?他們強迫這些公司中的每一家都與一家中國公司合作,當時的中國公司還很小。他們強迫你和他們合作,還偷竊了你的商業機密。

所以他們邀請了他們進去,他們學會了如何做你做的事情,當他們不再需要你的時候,他們就把你踢出去了。他們的公司接管了。在很多情況下,他們使教會他們如何做的公司或他們竊取機密的公司倒閉了。

他們就是這麽做的。他們用它來建立起自己的經濟、自己的公司。中國的中產階級也以曆史性的速度增長。但幾乎與之相反的是我們中產階級的崩潰。這些數字令人震驚。如果你看看這些美國工人階級工作崗位的消失和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你會發現它們發生在同一時間,而且規模幾乎相同。

中國確實變得富有了。他們肯定變得富有了,但他們沒有用這些錢來購買我們的產品。他們用這些錢購買中國製造的產品。而且他們也沒有成為民主國家。現在,富裕的中國共產黨加強了對國家的控製。

而且它實際上已經開始在世界範圍內試圖輸出他們的專製模式。

他們到處告訴各國,民主不能解決問題。“我們的係統在解決問題方麵做得更好。我們可以采取更快的行動,我們不需要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召開市民大會,我們可以製定20年戰略計劃,我們可以解決你們的問題。”

對世界各地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這可能有一定的吸引力。事實是,我們現在正麵臨著這一曆史性和災難性錯誤的後果。重要的是要了解其中的一些後果,你們應該對此很熟悉,因為我們每天都會看到它們。他們不僅在參議院大廳出現。他們也在我們的社會和電視上的政治中出現。

首先,我們是一個嚴重分裂的國家。說我們是共和黨人、民主黨人、自由派、保守派很容易,也很懶惰。最大的分歧甚至不是意識形態本身。它們似乎是態度上的。

在很大程度上,他們似乎是從全球經濟的重新安排中受益的工作、職業、行業和居住地區富裕階層的人。他們從事的工作報酬很高,而且在這樣的體製下工作是可以的。

他們與被所有這些變化拋在後麵、生活在被掏空的地方的數百萬勞動人民存在分歧,曾經充滿活力的社區已經被掏空了。

順便說一下,還記得他們說,不用擔心,這些人會為了新工作搬到國內其他地方嗎?他們沒有搬家,因為人們不喜歡離開他們的社區。他們不喜歡離開他們的大家庭。他們不喜歡離開所有他們所知道和支持他們的東西。事情不是這樣的。

我們對來自中國的廉價出口產品上癮了。從食品到藥品再到先進技術的一切,我們都依賴中國的供應鏈。我們剛剛經曆了一場瘟疫,它提醒了我們這一點。這意味著什麽 —— 這些依賴於地緣政治競爭對手的漫長供應鏈嗎?這意味著我們很脆弱。很容易被勒索,被脅迫。

你知道它還給我們留下了什麽嗎?—— 一個高度集中且脆弱的經濟。今天我們的經濟主要基於兩個部門。所有這些新聞都是關於什麽的?打開金融網絡,你會看到所有的討論都是關於什麽的。主要有兩個領域:金融業,就是把你的錢拿去投資到其他地方的人,以及大型科技公司。

而這兩個現在是我們經濟支柱的產業被少數大型跨國公司所控製,順便說一下,正是這些公司外包了我們的工作。這些跨國公司,在很多情況下,比政府擁有更大的權力。他們對我們的人民和國家毫無忠誠。他們的利益不是國家利益,因為他們是跨國公司。事實上,它們的股東和投資基金來自世界各地。

這種認為經濟全球化可以防止國家間的大國競爭的想法始終是一種妄想。而且我認為香港、台灣和烏克蘭的人民可以告訴你們,這種認為自由貿易總是會自動帶來和平的想法也是不正確的。

你們知道,我們所有人都沒有生活在美國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的世界裏。我出生和成長在這樣一個世界 —— 兩個超級大國在共產主義和自由之間、在自由世界和生活在鐵幕後被奴役的人們之間、在漫長而危險的冷戰中相互對峙。

後來我成年了,突然間我目睹了柏林牆的倒塌,目睹了蘇聯的解體。讓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在10年前告訴我蘇聯將會從地球上消失,我是不會相信的。這是一個真正具有曆史意義和前所未有的時代。

但30年後的今天,我們發現自己再次處於與另一個大國的競爭之中,而且這種競爭要危險得多。我們的對手比蘇聯曾經是的要老練得多。

蘇聯從來不是一個工業競爭的對手。蘇聯從來不是技術競爭的對手。蘇聯是地緣政治和軍事上的競爭對手。但我們現在遇到的中國這個競爭對手呢?他們對我們的經濟有影響力。他們對我們的社會有影響力。他們在華盛頓有一支無償的說客大軍。

這些是在中國做生意而受益的公司和個人。他們不在乎五年後他們甚至不能再在那裏工作了。他們在中國的投資、工廠和參與賺了很多錢,以至於現在他們在這裏免費為中國遊說。

這是一個已經完善了利用我們自己的媒體、我們自己的大學、我們自己的投資基金、我們自己的公司來對付我們的對手。他們每天都用它們來對付我們。

但這並不是中國對我們所做的事情。中國看到了我們創造的一個體係,他們利用了這個體係的好處,卻沒有履行對這個體係的義務。你們知道為什麽嗎?因為中國正在努力建設自己的國家。他們做出的決定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而不是全球經濟的利益,也不是什麽幻想,這個幻想就是如果兩個國家在做生意,兩個國家都有麥當勞,他們就永遠不會開戰。

這不是中國對我們做了什麽的故事。這是關於我們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故事。因為我們讓全球化體係來驅動我們的經濟政策和政治。

而且它仍然根深蒂固。即使是現在,那些同意我們必須采取行動的人也會告訴你:“我們不能這麽做,因為這會損害出口。他們會對某些行業征收關稅。中國會把我們踢出去的。”

這一切在5、6年後都不重要了。他們將不需要對來自美國的農產品征收關稅。他們將擁有這些農場。他們已經在購買農田了。你們不必擔心投資基金無法獲得投資回報。五年後,他們就不再需要他們的錢了。

全球化體係是一場災難,其結果不是全球和平與繁榮。其結果不是一個沒有圍牆、我們都是一個幸福的人類大家庭的一部分的世界。

現實是,人們生活在不同的國家,而不同的國家有各自的利益。總的來說,在人類曆史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動。現在我們看到當一個國家這樣做而另一個國家不這樣做時會發生什麽。

其結果是中國和大企業的崛起,這是所有這一切的兩個大贏家—— 公司權力在關鍵行業的少數公司手中的鞏固,以及中國以我們為代價的快速的和曆史性的崛起。

中國是一個人眾多的國家。他們總是要成為一個超級大國,它們要這樣的。但他們做得更快,因為他們是以我們的利益為代價的。他們沒有創造這些工作崗位,他們把這些工作搬走了;他們沒有創造這些產業,他們卻拿走了這些產業。

我們從中國購買太陽能電池板。誰發明了太陽能電池板?是我們。他們現在在電動汽車的電池生產方麵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是我們發明了它。我可以一直說下去。他們正在建造的燃煤電廠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多。今天,中國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擁有更多的剩餘煉油能力。

這個時代必須結束。這不僅僅是與中國對抗。而是要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現在已經不是2000年了,現在已經不是1999年了。這是一個不同的世界。

在未來幾周的一係列演講中,我將試圖勾勒出一個前後一致的替代方案,希望我們不要整天坐在這裏,試圖在誰將禁止這種產品進入中國、誰將阻止那種產品進入中國的問題上勝過對方。

這不僅僅是禁止這個和停止那個。它關乎以連貫一致的方式應對艱難的曆史性挑戰。看,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複雜的問題很少有簡單的解決方案。

但我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來描述我認為我們應該如何前進,那就是我們需要從根本上重新調整我們經濟和外交政策背後的假設和理念。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全球經濟體係,在這個體係中,我們簽訂全球貿易協定不是以做對全球經濟有利的事情為目標,而是以做對我們有利的事情為目標。

如果一項貿易協議為美國創造了就業機會或加強了美國的一個關鍵行業,我們就做這項交易。如果它損害了我們,我們不會僅僅因為它對全球經濟有好處,或者因為在自由市場實驗室的實驗中,這是正確的事情,就去做這筆交易。

我們並不是生活在實驗室裏。我們是人,是生活在現實世界裏有血有肉的人。在經濟學理論中,當一家工廠倒閉,一份工作失去,它隻是電子表格上的一個數字。在現實生活中,當一家工廠倒閉,一個人工作崗位失去了,一個父親就失業了,一個單身母親失去了養家糊口的能力。一個社區就被掏空了。

我們將需要加入全球貿易協定。我們不是在談論孤立主義。但每一項協議的標準都必須是,它對我們的產業和工人是好還是壞?

這聽起來很簡單。我不知道為什麽有人會不同意我們不應該簽訂對美國工人和關鍵行業不利的貿易協定。

順便說一下,我們還需要加入外交政策聯盟,以回報我們的盟友,並加強那些與我們有相同價值觀和原則的國家。如果我們不能在這裏製造一些東西,那麽我們應該加強一個盟友的這項能力,使其成為我們的供應來源。

但我一開始就要告訴你們 —— 這並不容易。因為那些在現狀下獲得成功和繁榮的人 —— 他們仍然擁有很大的權力,他們會用這些權力來維持現狀。但我們別無選擇,隻能改變方向。因為我們的成敗將決定21世紀。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