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民濟德

微信公眾號
guanminjide
個人資料
正文

國家博物館的老炮們,再見啦

(2025-10-02 14:57:10) 下一個

一想到可能以後見不到他們,還是有點傷感。

2025年9月國家博物館入口在北門

50年代國博前身中國曆史博物館成立的時候,全國各地支援,有寶的出寶,有力的出力,當時曆史博物館的陳列展櫃是南方支援上好的楠木製成。50年代曆史博物館建成後,中國通史陳列(如今的古代中國基本陳列)室內,大都采用天然光,依靠展廳高大的側窗為主,展廳頂部的高壓鈉燈為輔。記得小時候去曆史博物館,覺得十分敞亮,陳列展櫃又好看又結實。

90年代起國博逐漸替換了這些楠木展櫃,2012年國博改擴建完成,古代中國的楠木展櫃全部被替換為金屬展櫃,少量使用進口的德國漢氏展櫃(Glasbau-Hahn),龍虎蚌塑,薑寨模型,楊家灣兵馬俑都是特製的漢氏展櫃。

楊家灣兵馬俑漢氏展櫃

佛像展廳還保留了部分楠木展櫃,每次去國博我還像看老熟人一樣去看看他們。這次去沒找到,走遍國博開放區域,最後在最裏麵,接近東門的區域看到僅存的幾個楠木展櫃,這裏幾乎沒有遊客,走近看,斑斑駁駁,上麵的銘牌還是十分清楚。

2025年國博要啟動陳列改陳設計,包括展櫃,不知道這幾個僅存的楠木展櫃會不會被保留下來,其實某種意義上講,他們也是文物,從1959年十大建築的曆史博物館到如今現代化的國博,一路走來,風雨60多年。我總覺得國博會越變越年青,那些文物也不會再變,青春永葆,好像唯一會變老的是我們這些觀眾,還有就是這木頭的展櫃。參觀國博人越來越多,不好預約,以前可以串門一樣常來看看,估計可能以後有段時間不會再來了。 如果你真心喜歡國博,去國博參觀的時候問候一下他們,國博0層一直往裏/東,走過瓷器牆,盡頭左右的陳列就是。

再見,國家博物館的老炮兒們,再見中國曆史博物館陳字第480號,第588號,第620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Mary888 回複 悄悄話 博物館裏有很多風俗史跡,但一句話,展示了中國人拚命找神、想象神、造神的靈性發展或退步的履曆。

漢之前是道教巫術盛行,人很重視死後的靈魂歸宿,追求神,盡管他們的神是臆想出來的星辰天象,但是對天的敬畏很濃,海昏侯死後他兒子真的不貪那麽多金銀寶貝,全給他爸陪葬了,因為他們雖然對神的知識不足而且甚至錯誤,但是起碼知道敬天、守良心(上帝給外邦人良心,就如上帝給選民的律法)。殉葬金銀奢靡當然不足取,這裏隻是說那時人的樸拙。當時的海昏侯很是失勢,其子家人如此,可貴!

漢明帝搶皇位腦子很好使,選神卻糊塗了,上帝派使徒傳福音給他們,他們似乎沒拒絕但也沒重視,反而派人去西方找神,大概是遵循的孔子500年前的預言,說西方會出聖人,天下太平,西安的正西方是耶路撒冷,他派的人卻拐到西南去了印度,迎接會偶像教,並且將本是教堂的白馬寺改為寺廟,教會反而沒了,可能的教會遺址在白馬寺後麵,現在是農田,見《聖多馬在中國建立教會》,法文 Thomas fonde l'Eglise en Chine (65-68 après Jésus-Christ)
作者Pierre Perrier。

不過孔望山摩崖石刻,記載了使徒傳福音至此,上帝在這座山上回答了孔子的期望。現在此山被胡說成是佛教的。
Ggboy 回複 悄悄話 不宜物喜,不宜己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