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耕古城地,不知古城名。
從邯鄲東站出發,做40多站公交,在原來的縣化肥廠下車,走幾百米,就到了。
1600年前,中國北方隻有兩個輝煌宏大的一線城市,一是洛陽,另一個就在這裏,而長安已經被遠遠落下。如今這個一線城市成了一片田地,但是城市中那些最為動人的瑰寶卻意外保留下來,藏眼前的博物館裏-鄴城考古博物館,全國唯一的佛教造像博物館。
三國曹魏時築鄴城為王都,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冉魏、前燕定都於此,東魏和北齊擴建。自公元3世紀起鄴城是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前後長達370餘年。鄴城是中國城市發展史上第一座中軸對稱的大型都城,對後來的隋唐都城,包括日本早期都城的規劃、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考古界稱為“都城規劃肇始地”,同時鄴城作為北方地區的佛教中心,有佛都之稱。
1983年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進行了持續30多年的考古勘探和發掘,出土了不少文物,還發掘出了東魏北齊時期的皇家寺院遺址,然而最讓考古隊疑惑的是,號稱佛都,有著如此規模宏大的皇家寺院,卻沒有出土多少佛像,難道經過周武帝滅佛和隋文帝毀城移民之後,破壞的如此徹底,數量龐大的佛像真的就蕩然無存?
2012年1月10日,鄴城考古隊接到臨漳縣文物局和執法隊的緊急通報,習文鄉北吳莊村北的漳河河灘內發現有人盜掘。1月15日考古隊進行搶救性發掘,在流沙層下挖出了埋藏坑。埋藏坑邊長約3.3米、深1.5米左右。是一個專門埋藏佛教造像的不規則方形土坑,共出土佛造像2895件(塊),另有3000件左右佛造像碎片。這是目前所知新中國成立以來出土量最大的一次佛教造像發現,一次性出土佛造像的數量、品相、材質位居中國之首,世界罕見。這些出土的佛教造像就保存在鄴城考古博物館。
2024年夏天,從北京出發,探訪小眾而驚豔的鄴城考古博物館-北朝佛教造像的高峰。
暑期各大博物館人滿為患,而鄴城考古博物館幾乎沒什麽人
一進門,就是北齊覆缽塔
極具西域風格的單層覆缽塔
左手展廳C位就是北魏譚副造釋迦牟尼像,鄴城考古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譚副造像是一尊一佛二菩薩背屏式造像,通體彩繪貼金,是鄴城地區出土時代最早的北魏造像之一,也是其中形體較大的一件。
譚副造像出土時破碎成十餘塊,散布於坑內西北部位,出土編號分別為2012JYNH1∶69、247、256、295、353、354、391、445、448、540、649、776、779、783、784及04、056等小殘塊,經室內修複拚接,除主尊麵部、右脅侍軀體及底座部分殘損外,造像主體基本完整。
譚副造像內容題材內涵豐富,主尊樣式上承古河北地區傳統,彌勒及護法諸天具有強烈的西域和河西佛教因素,建築式樣融合中印古代塔、殿的特點,供養人的服飾包括造像者譚副的父母、譚副夫妻和子女等,身穿交領窄袖、垂裙皂帽的鮮卑服飾,反映了北方鮮卑遊牧民族的特色。造像既有犍陀羅遺風,又有傳入中國北方地區後本地化的創新痕跡,充分體現了公元5世紀中後期東西文明交流、南北民族融合、多元文化碰撞的特點。
讓人印象深刻的精品
坐佛三尊像 北魏
佛像殘軀 東魏
思惟菩薩像 東魏
思惟相是造像中以手支頤或觸額姿勢,頭略低垂作思惟狀,表現的是悉達多太子出家前的三種思惟狀態。想象一下,這隻缺失的手臂是托在腮上的。
弟子立像 北齊 鄴城考古博物館的招牌
佛頭像 北齊
菩薩立像 北齊
北齊的造像如此的寧靜柔美,然而想想背後北齊短短二十多年以殘暴,亂性出名。李賀知道一定又會說,蓮華去國一千年,雨後聞腥猶帶鐵。
鄴城考古博物館裏佛教造像大多殘缺,雖然破壞了器物的完整性,但同時打破了原先固化的視覺邊界,給觀賞者更多的想象和解讀空間。殘像暴露出的內部空間,斷裂的胎體,讓觀賞者總是試圖在腦海中對藝術品進行複原,二次創作,對藝術品的認識更深刻了。
一尊尊殘像,契合了《心經》上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提一下,鄴城考古博物館一層還好,二層沒有空調不通風,雖然造像精美,但是夏天實在呆不下去。
鄴城還有一個鄴城博物館,去的時候要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