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民濟德

微信公眾號
guanminjide
個人資料
正文

你在國家博物館錯過的文物(2)

(2019-02-05 13:02:18) 下一個

夏商西周時期

銅爵,二裏頭文化,1984年河南省偃師縣二裏頭出土

長流尖尾,整體造型顯得纖細淡薄,其合金成分為銅92%、錫7%,屬錫青銅。壁較薄,器表粗糙,無紋飾,表現出早期青銅器的工藝拙稚。

就這麽一個樸素的爵,有著中國青銅的三個之最。這件銅爵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爵,也是中國曆史上出現最早的青銅酒具,更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青銅容器。新石器時代可能有青銅容器,比如河南登封王城崗龍山文化遺址出土過一塊有弧度的銅片,不過無法確認是否真是容器。

爵是酒器但不是飲器,是禮器。很多影視作品裏,演員拿著爵往嘴裏倒酒。爵應該裝鬯酒, 用於裸禮,要灌地以求神,爵的流口不方便對嘴喝,卻利於傾倒鬯酒。

從出土的二裏頭(一說夏)青銅器看,外貌拙撲,缺乏裝飾,處於工藝萌發期。而文獻記載夏時有裝飾有百物形貌的巨大的青銅九鼎(左傳:鑄鼎象物,百物為之備),這裏是不是後人對夏的誇大想像。

宰豐骨匕, 商,傳河南省安陽市出土

這件骨匕在龕式展櫃中陳列,是用犀牛肋骨做的,匕首是餐具。刻於商王帝乙或帝辛六年,一麵刻有28個字,記載帝辛將獵獲的犀牛賞賜宰豐之事,另一麵刻獸麵、蟬紋和虺龍紋,並嵌有綠鬆石,就當時的工藝水平,這件骨匕堪稱精品。

商周時我國北方犀牛不少,1963年陝西興平出土的漢代錯金銀銅犀,真實反映了蘇門犀牛的形象,同樣在古代中國中陳列,算是不能錯過的文物精品。根據孫機老師,漢以後,北方犀牛基本絕跡,到了唐代犀牛已經極為罕見,以至於唐代人畫犀牛都走了樣,宋以後,基本上就照著黃牛畫,再加個角,到了清朝,再看到真的犀牛,已經不認識,無法和習慣上的犀牛(黃牛加角)聯係起來,另起了一個名字叫‘鼻角獸’《坤輿圖說》。

犀牛如何一步步變成黃牛

漢代錯金銀銅犀 栩栩如生

唐雙犀鏡上的犀牛(好萌的兔耳朵)網圖

南宋鐵犀(湖南茶陵)網圖

更多文物,請訂閱 個人公眾號 guanminjid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橫塘雨眠 回複 悄悄話 犀牛形象的演變很有意思。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