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大漢雄風
接著上國寶
14 皇後之璽 陝博網圖
白玉雕刻,螭虎鈕,印麵篆書陽刻“皇後之璽”四字,經過長期的埋藏無受沁現象,說明玉質堅硬致密。出土地點陝西韓家灣狼家溝距離漢高祖劉邦與皇後呂雉的合葬墓長陵僅僅一千多米,估計是呂後陵園的供祭品,是我國發現最早的皇後印璽。
皇後之璽的高2厘米,邊長2.8厘米,重隻有33克,大家第一個反映就是,這玩意兒,太小了點兒,不像是皇後的璽。象清朝的玉璽之一的“大清受命之寶”, 印麵達15.2×14.8厘米、通高有13厘米。
皇後之璽不是蓋在紙上的,是封泥用的。以前沒有紙,重要的文書用竹簡或木板,寫好後,竹簡用麻繩或是皮條卷好捆上,木板則兩兩相對再捆上麻繩或是皮條。最後在麻繩或皮條打結的地方用一個團事先準備好的泥封住,並將泥上加蓋相應的印章,罷了之後將蓋好印章的泥團用火速烤使其快速硬化,以防內容被他人偷看。
目前發現的,從戰國末期到秦朝末期的封泥全都是陽文,因為陰文鈐於泥土變為陽文,易於辨識。秦漢時期的印璽不會太大,因為竹簡和木板的大小是有限的。比如漢代最高等級的詔書——策書,也隻有是長二尺的竹簡和長一尺的竹簡間次編聯,編繩兩道,所以封泥的大小也是有限的。皇後之璽玉印的邊長達到了2厘米以上,已經是最高規格。
15 鎏金銀竹節熏爐 陝博網圖
高58厘米,重2.57公斤。博山爐形式,由爐體,爐柄,底座分鑄鉚合而成。 通體鎏金鋈銀,底盤鏤雕兩龍,爐口外側刻銘文一周135字。整件熏爐被分為三個裝飾區域,共有九條龍裝點其間。“九”在我國古代象征最高數字,是皇權的一種體現。記載此爐原為未央宮物,後來被賞賜給漢武帝姊陽信長公主家。中國古代香爐,以漢晉間流行的博山爐最為精美,而此爐又為所見博山爐中為最。
其他精品
金怪獸 戰國-漢 陝博網圖
重160克,這件黃金製成的奇怪動物,之所以被稱為怪獸,是因為它是多種動物的集合體:身體似羊、嘴似鷹、角似鹿、蠍形尾,四蹄立於花瓣形托座上。仔細觀察,怪獸的兩隻抵角是由兩兩身相連、背相對的16隻小鳥組成的,而且蠍形的尾巴也是一隻小鳥的樣子。這件小小的怪獸身上竟隱藏了十七隻小鳥,體現出工匠們的睿智巧思和精湛做工。金怪獸有明顯的草原文化風格。 根據金怪獸底盤上的小孔,學者們推測可能是匈奴族首領帽上的冠飾。
雁魚銅燈 陝博網圖
雁魚銅燈的造型十分別致,整個燈為一隻鴻雁回首銜魚的形狀。燈由雁頭、雁體、燈盤和燈罩四部分組成,燈盤和燈罩能夠轉動開合,不僅可以擋風,還可以調節光線的明暗度和照射角度。最令人驚歎的是,燈油點亮後產生的油煙會順著大雁頸部導入大雁的腹內,雁腹盛有清水,煙會溶於水中,從而起到了淨化空氣的作用,避免了對環境的汙染。
透光鏡 西漢
透光鏡非常奇妙,當日光照射鏡麵時,能將鏡背的紋飾和文字映現在牆上,就好像光線穿透了鏡身而直接投影在牆上一樣,所以稱為“透光鏡”。西漢後,雖然銅鏡鑄造長盛不衰,但透光鏡技術卻沒有流傳下來。
瓦當 西漢
所謂秦磚漢瓦,小篆書體,文辭多為一些祈福的吉語。
馬踏匈奴
複製品,原品在茂陵博物館
鎏金銅蠶 陝博網圖
鎏金銅蠶,全身首尾共計九個腹節,胸腳、腹腳、尾腳均完整,體態為仰頭或吐絲狀,製作精致,造型逼真。 鎏金銅蠶出土於石泉縣,準確說是出水於河中。說起桑蠶,總覺得是江南的事情,但是西漢時的西安地區,一幅亞熱帶植被繁茂的情景,漢書上就說關中,“天下陸海...稻粟,桑麻,竹箭之饒”。漢代西安地區的養蠶繅絲業達到高峰。大的作坊,均為官府經營,織工多達數千人,絲織品顏色鮮豔,花紋多樣,做工極為精致。西漢絲織品不僅暢銷國內,而且能途徑西亞行銷中亞和歐洲,絲綢之路的起點在西安,是有道理的。此種鎏金銅蠶是迄今國內首次發現的,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那時的關中溫暖濕潤,孔雀,犀牛常見,大家種稻子,沒人種麥子。喜歡麵食的很苦惱,河北人董仲舒給武帝上書,“今關中俗不好種麥”,讓皇帝下詔,“使關中農益種宿麥,令毋後時。”這裏不知道有沒有自己的私心了。
金餅 西漢
大家還記得上文說過的大唐鄒駱駝挖磚,一千多年後的1999年11月2日,西安市未央區譚家鄉東十裏鋪村旁邊的新華磚廠,推土機司機趙學浩推土作業時發現,履帶被一個土塊一樣的東西卡住了。他使勁兒摳,發現是一塊金子。附近的民工開始哄搶,後來警察迅速趕到,封鎖現場,展開追繳。三天後另一位推土機司機李玉紅又在附近七八米的地方發現了整整一坑的金餅,李玉紅保護了金餅並報警。前後兩次共發現219枚金餅。總重量54.5公斤,純度為95%。金餅大多數打有戳記、戳印,一部分還有文字、符號等,如租、黃、且、全、市、上、中、下、張、王、趙、宋、四、五、六、八十、百六等。這種金餅不是漢代的流通貨幣,而是庫存的“上幣”,主要是作為饋贈和賞賜的禮品。
金餅出土的位置,就是在漢代長安城宣平門東五公裏處,但該區域在曆史上屬於平民的墓葬區。專家估計,可能是王莽期間,義軍攻入皇宮,掠劫金庫,造成大批黃金散落,被藏匿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