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這個字在我的字典裏幾乎沒有出現過,直到無意讀“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而我是先喜歡上這個字的。
“菽”說是各種豆子的總稱。其實,追溯起來,我倒是願意相信幾千年前人們食桌上的就是大豆,有的地方也叫黃豆,黑豆,青豆,沒熟的時候就摘下來煮了做下酒菜的那個叫毛豆,日本的毛豆是撒了細細的鹽來吃的。
從菽演變成豆,我們無法知道這期間這株植物經歷了怎樣的過程,作爲庶民的我們隻是知道這神奇的豆子,變成了油,變成了豆豉,還有沒發酵的變成了豆漿豆腐豆腐皮等,發酵後的還變成了醬油,豆瓣醬,發酵豆醬,還有日本的納豆,中國的腐乳,臭豆腐等等,總之,據說這有5000以上年齡的植物,一直在默默地滋養著我們呢,想想就感動。
而在《詩經》表述的那個年代,則是“七月亨葵及菽”還說“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這數落的莊稼就是粘穀,穀子,早熟的穀子,晚熟的穀子,還有“禾麻菽麥”,看來,這菽也是主食的一部分啊。
小學的時候,每年秋天,豆子收割完的時候,學校會下一道指令,入冬前必須繳納20公斤豆紮,雖然東北多種植大豆,但對我來說這是個天文數字。隻是到了冬天,教室裏的爐子紅紅火火地燒起來,豆紮在火裏劈劈啪啪地響著,遠道的同學的鋁製飯盒發出陣陣鄰家廚房的香味,哪裏還能聽到老師說什麼呢。這是除了食用之外,我對菽的直接印象。
日本人喜歡吃毛豆,是最人氣的下酒菜,我家冰箱裏就常備著冷凍的毛豆,晚上不吃飯,一人一罐啤酒,守著一碟嫩綠的毛豆,有淡淡的鹹味,很有幸福感。
以前很多人以爲日本人不會做豆腐,其實,日本人的滷水點豆腐比咱們做的精緻多了,而且種類繁多,木棉豆腐,絹豆腐,雞蛋豆腐,抹茶豆腐等等,甚至還有各種豆腐甜點,當然,最有名的“杏仁豆腐”是來自中國,據說,還是在三國時代,董奉,華佗,張仲景三位名醫的時代,這廬山董奉治病不收費,隻是說:“病好了的話,就栽棵杏樹吧。”現在這數十萬棵杏樹是否還在呢?無從考證,隻留下了這“杏林”二字,成了道德高尚的醫生的代名詞,再後來這杏仁豆腐在清代的滿漢全席上達到頂峯。還有一道中國名菜是名副其實的外交大使,那就是四川的“麻婆豆腐”,日本人逢中國飯店必點此菜,當讓是改良之後的麻婆豆腐,符合了日本人的舌尖。而我最喜歡的還是納豆,說是日本人食用納豆已經有千餘年以上的歷史了,有一本古書上有這樣的字眼爲證:“腐水蔥香疾大根春鹽辛納豆”,據我吃納豆的經驗,能拉長絲的納豆最好吃,一種是把蔥切末攪拌,還可以用白蘿蔔末拌了來吃,那種“鹽辛”納豆,在超市上幾乎沒有,說這鹹納豆是從中國的“豆豉”演變過來的,我是沒見過,倒是一種醃製的鹹鹹的生魷魚被寫作“鹽辛”了,也是我愛吃的。我的日語老師是神戶出身,日本說那是關西人,據說,那邊的人本是不吃納豆的,那麼,納豆則是關東東北一帶的東西了,關西人說起這納豆,就像說起我們吃納豆的這些鄉下人。還有一種吃法就是把黃瓜也切碎拌在納豆裏,也是絕品,至於在居酒屋裏吃的那種創作做料理,把拌了蔥的納豆和著奶酪一起塞到油豆腐皮裏,用平底鍋一煎,也是很不錯的。
好像是07年吧,日本一家電視台在一檔節目裏說納豆能減肥,後來被發現內容不實,提供節目製作單內容的公司以及關西電視臺的社長爲此公開道了歉,這也算是納豆相關的一件醜聞吧,以我的思維來看不過是有點小題大作了,可是,人家不這樣認爲,規矩就是規矩,我還需要改變。
老爸說我小時候是“豆腐是我命,有肉不要命。”可見肉食女,三日不食肉則渾身倦怠,真乃一介俗人,不能像孔子隻“聞韶樂”,就能三月不知肉味。看到“肉食者,鄙”的字樣就想入非非,心驚肉跳。但如今,我還是無比熱愛上了豆製品,不僅僅因爲其各種易於身體的養分,還有就是它的感覺——接近肉感。
出家人說豆腐是素食者的肉嘛。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個頭不高,白色或紫色蝶狀小花,花不起眼,但能自花自孕,見證了人類歷史的植物,據說被科學改變了基因,現在我們吃到的個個飽滿的都是精英,而那些羸弱的似乎已消失,好壞無論,隻是心裏怪怪的,自然是可以長生的,人類卻要改變自然生長,爲了滿腹。
最有意思的是,在《詩經》裏出現“菽”的兩首,《七月》和《小宛》最後結尾的句子都是膾炙人口的,就是:“萬壽無疆”和“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對了,據說這“七月流火”也大有深意,說是哪個學府的哪個什麼什麼用錯了等等,初看字麵,大概都覺得是說七月好熱,其實,也有人解釋這“七月流火”,是大火星,也就是心宿屬天蠍座,大火星向西流動,一個天文現象,關乎季節轉涼。不過,我倒是以爲這“七月流火”按字麵來看,形容天氣炎熱也無可厚非,誰能肯定“詩經”說的不是七月雖然熱,轉眼九月就該“授衣”了,《詩經》裏可是連著兩段吟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