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源氏物語》的秋色

(2020-12-07 23:32:27) 下一個

《源氏物語》的秋色

 

    園丁修剪花園的時候,我在園中看太陽,恰巧有一枚秋葉入懷,涼絲絲的從敞開的領口直落入我的胸前。那不是相思的紅葉,也不是浪漫的銀杏,隻是一枚普通的葉子,但它有心的形狀。我把它放在掌心上,它比我的手掌還要小些,秋葉的顏色正是淺黃帶綠,葉脈在葉片上血管一樣張開,昭示著它曾經的生命。我猜想這枚秋葉它在我的園裏過了一個春夏,此時不舍得離開,我就把它收下了。當我把它放在書中的時候,又想起普希金的那首詩《一朵小花》。若幹年後,也許我還會記得它,也許我早就忘記了,但是無論如何我們曾經一起過了一個春夏。

    秋季是日本,大大小小的城鄉都有各種各樣的慶典活動,秋葉祭,楓葉祭等等都選在金秋十月進行。祭,是從日文直接借入中文的一個字,和中文的祭同音同字,但是在日語裏這個字是節日的意思。節日慶典時大街小巷,裏裏外外擠滿了人,用人山人海人聲鼎沸來形容毫不為過。這期間,除了大規模的花車遊行,賽龍舟,和其他集體項目的表演,還有很多傳統藝術也在此時競相登場。

    扮相誇張的歌舞伎表演,初看上去有一點像我們中國的地方戲,隻是我們的戲劇多以唱腔為主,用唱念做打的方式演繹故事,而日本的歌舞伎,舞蹈的動作非常緩慢,而且伴奏的音樂和伴唱的音調大多淒厲哀慟,讓不懂其中奧妙的人難以領會它的美好。茶道、插花和茶會在慶典期間隨處可見,日本的男男女女在這一天象慶祝櫻花祭一樣興高采烈,他們身穿傳統和服,有的色彩絢麗,有的花紋素雅,而腳下都穿著白襪木屐,走起路來咯噠咯噠地響著,最令人佩服的是他們的腳趾之間不會因為木屐的緣故而磨出水泡來。

    紫式部的《源氏物語》中也有一段寫到平安朝時期日本人慶賀秋天的情節,當時源氏公子和他的繼母藤壺女禦產生了戀情,後來還生下了和他長相一模一樣的男孩兒,這個皇子名義上是源氏公子的弟弟,而實際上是他的兒子。張藝謀導演的電影《菊豆》故事情節和這一段非常相似,但是後續發展卻完全不同。

    源氏公子的父親桐壺天皇對此也許心知肚明,也許一無所知,也許因為愛子、愛妻的心切,促使他不忍對他們加以責罰,總之這件事自始至終沒有說破。桐壺帝為了平衡與正妻弘徽殿女禦的關係,將她所生的皇子,也是源氏公子同父異母的哥哥立為太子,這位太子就是後來的朱雀帝。

    確立了太子之後,桐壺院臨幸朱雀院,就是太子的住所,並在那裏,召集了秋日慶典 ——紅葉賀。

    慶典中最引人注目的當然還是源氏公子,他不僅美若天人,而且舞蹈、吟詩和演奏樂曲都在眾人之上,特別是源氏公子和他的妻兄頭中將所表揚的舞令人目不暇接。《青海波》本是唐樂,傳入日本後成為日本皇家和貴族特有的舞蹈,少數歌舞伎表演者的表演不能表達曲子高貴的內涵。直到現在,日本的雅樂社團還在表演這段舞蹈,舞蹈由笛子伴奏,舞蹈的大約是說俊美英勇的王子在海上乘風破浪,安穩如山,寓意著平安吉祥。從現代美學的角度來看,《青海波》已經不一定適合普羅大眾的審美觀了,但是在崇尚漢唐文化的平安朝,這樣的樂舞是極其高貴的象征。服飾設計上都有青海波的圖像,是一道道波浪排列整齊的織錦,在黑、白、棕色之間有一排明亮的藍色,所以《青海波》的青指的是藍色。江戶時代發展出的日本浮世繪畫派當中有專門的海浪畫,不知道是不是和受到《青海波》的啟發。

    日本的地勢基本上都是依山傍海,所以高處樹木林茵,半坡曲徑通幽,低處細水潺潺,配以秋天的紅日斜陽,更覺夕照迷人,鮮豔似火。《源氏物語》中寫道:樹高葉紅的林蔭下,樂人的笛聲啼亮貫耳,妙不可言。這笛聲隨著鬆濤風吼,響聲直入雲霄,紅葉繽紛,隨風飛舞。一幅秋色美景中,源氏公子和頭中將人在畫中舞,畫隨舞者動。

    春夏秋冬,季節變換,從古至今綿延不絕,《源氏物語》的故事隨著千百年的時代變遷,歲月流轉,日出日落,帶給世世代代的人們閱讀的喜悅,愛的感傷,還有無盡的、浪漫的遐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