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蔣勳先生現象

(2020-12-09 23:33:51) 下一個

關於蔣勳先生現象

 

    

    最早知道蔣勳大約是在2009年,那時我身體小恙,在家裏靜養,承蒙許多人的關愛,用電話、郵件和鮮花表達對我的問候,還有客戶快遞來家鄉的美食以慰療傷,同時有朋友推薦了蔣勳的《細說紅樓夢》作為我的精神陪伴。蔣勳先生有關《紅樓夢》的見解我並不是完全讚同,但是他從容不迫的講說,深沉而富有磁性的聲音,還有他對中西文化觸類旁通的淵博馬上吸引了我,讓我從此喜歡上蔣勳先生,並仰慕他的博學多才。

    蔣勳先生的《細說紅樓夢》我聽了兩回,聽的時候隨時在心裏和先生對話,說出我在某處和他的意見不同,與他分享我十幾歲時讀《紅樓夢》的心情,聽到會心處不禁獨自笑出聲來。從那以後,聽過許多蔣勳先生的講談,傾心他講的故事,喜歡他美妙的聲音,欽佩他邏輯縝密而又充滿意趣的侃侃而談。每當他談古論今,旁征博引的時候就更是五體投地地崇拜,完全是讀書時仰慕學霸的心情,就像S.H.E.的歌裏唱的:你是電,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話,我隻愛你 You are my super star。你主宰,我崇拜,沒有更好的辦法,隻能愛你 You are my super star所以,毋庸諱言,我是蔣勳先生的粉絲。

    在網上搜尋蔣勳,看過他的畫,讀過他的詩和文章,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他的各種講談節目。在我眼裏,蔣勳先生是一位有著超凡魅力的文學藝術科普老師,他把很多讓人敬而遠之的古典文學、藝術、美學和宗教信仰都變成親切可愛的生活日常。但是,就像我們常說的——“佛渡有緣人,蔣勳先生的文學普及也隻能為一定的人群提供滋養。    

    每個人的生活經曆不同,所處的人生階段不一樣,身心的敏感程度有高低,以至於對文學藝術乃至生命都有不同的體會。回想年輕時的自己,看看現在的我們,人在中年和青春年少時對人對事的看法自然是不一樣的。而且,我還相信在我們步入晚年的時候,回看今天的自己依然會發現很多的不同。也許我們懷念年輕時的意氣風發,中年時的從容無懼,但是我想到了老年的我們會有我們現在不具備的好處和態度。所以,蔣勳先生的故事,是他在今天,回顧自己走過的人生路,從他的學養和曆練中散發出的智慧和美好,他的感染力像是一陣風帶動我們,讓我們與他一起翩翩起舞。

    可是,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蔣勳成為了一種流行,各種的談話節目,或者藝術製作都定要引用一段蔣勳先生說過的話,比如他在《孤獨六講》中說過的: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是飽滿的。之類的句子,似乎隻有這樣才算功德圓滿。而且現在再從網絡上搜索蔣勳,林懷民先生的名字也會隨即而來,接著是連篇累牘的關於兩個人的傳聞。不知不覺中,蔣勳成為了一種時尚文化,他本人也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消遣。

    網絡媒體的強大攻勢成就了蔣勳先生的家喻戶曉,但是網絡媒體營造的時尚文化也把所有的人和事都變成了消費品,因為隻有成為消費品才能帶來經濟利益,蔣勳亦不能例外。蔣勳先生並不完美,但是他開啟了一扇通往文學藝術世界的門,喜歡便進來,膩了就離開。但願不要把蔣勳先生變成酒席盛宴上的那盤炸花生米,誰都可以用它來磨磨牙,等到十碟子八碗的大菜上來了,那盤花生米就被扔到了一邊。待到席麵散了,這盤花生米就成了折羅,在後麵廚房裏又下了油鍋,新的酒席開始時再端上來。

    蔣勳先生的個人生活取向是他的私事,雖然名人總要付出代價,但是對於一位七十多歲的人,他的私事就由他自己好了。知道蔣勳先生今年六月第二次發生心肌梗塞,又做了動脈支架,在陳文茜的訪談中,他也提到感覺體力大不如前的情況,衷心祝福他健康平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董蘭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柏舟泛流' 的評論 :

謝謝關注。《紅樓夢》是他講說係列裏的經典。
柏舟泛流 回複 悄悄話 我也很喜歡他紅樓夢的講座。其中有一些小錯誤,我想可能是他年紀大了記錯了,畢竟是70多的人了,而且紅樓夢也是那麽長的故事。

他對詩詞的講解也很不錯,尤其是對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長恨歌的講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