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盒子進行曲
我認識的人,無論男女老少,來自西洋、東洋和南洋,信仰基督、佛祖還是真主,沒有不喜歡韭菜盒子的。
韭菜盒子的餡料大概每個家庭都有各自不同的內容,在我們家,這個配方大概是從姥姥那裏得來的,雖然說不上是祖傳秘方,但是吃過的人各個讚不絕口,意猶未盡地惦記著下一回。
即是韭菜盒子,韭菜必是當仁不讓的主角,輔料有雞蛋、蝦皮和粉絲。我們家的做法是雞蛋炒好,蝦皮要炸過,粉絲當然得事先煮了,然後切成三寸左右的長度。這些輔料和切碎的韭菜混在一起備用,開始包的時候才加一點鹽,因為蝦皮有鹹味,不需要太多的鹽。鹽也不能加得太早,太早加了要出湯。加鹽之前要撒上一點香油,把鹽撒在有香油的地方慢慢勻開,據母親說這樣比較入味。
母親的話當然不能全信,因為她不會做飯,所以這個操作規則大概是她聽姥姥說的。那時候我還小,姥姥在天津我們在東北,吃韭菜盒子的時候不能及時與姥姥核實這個規則的可信度;每次去姥姥家的時候,天天忙著吃喝玩樂又忘了與姥姥核實這個細節。待到我自己五十歲以後開始學習做飯,姥姥早已離開了我們,所以這道做韭菜盒子的操作規則就無從考證了。盡管如此,我還是嚴格按照這個規則做韭菜盒子,出來的味道和兒時記憶裏的不差分毫,所以吃韭菜盒子是滿分的幸福,不似魯迅吃茴香豆,品出來的都是遺憾。為了保持這個幸福,在做韭菜盒子的時候絕對循規蹈矩,就怕哪一個招式出了紕漏導致此韭菜盒子非彼韭菜盒子的夢魘。
韭菜盒子的麵要軟, 看網上說要燙麵的才行,但是我們家姥姥的秘方沒有說要燙麵,所以我也不敢妄自燙麵,隻用溫水和麵,500克麵,350毫升水的比例。這裏也是絲毫不敢馬虎,認認真真地寫實而不是寫意的做法,不似人家有經驗的廚師憑手感隨意揮灑。不使用燙麵還有一個原因,燙麵又熱又粘手,會讓我手忙腳亂心慌慌。
韭菜盒子的餡要大,必須是一口下去就能咬到餡,而且這一口又熱又香,韭菜、蝦皮、雞蛋和粉絲在嘴裏亂作一團,爆炸出所有韭菜盒子應該給予的滿足。此一刻,好想說些什麽,但是嘴被韭菜盒子占著,隻好哼哼呀呀、含糊不清地發出些不知所雲而又人人懂得的呻吟。如果不顧一切,盡隨斯文掃地,也可以一麵把嘴裏的食物噴灑在眼前的碟子碗裏,一麵吐著熱氣說:“太好吃了!” 當然,還可以模仿日本美食節目裏主持人的做法,用一隻或者兩隻手擋在鼻子到下巴的位置,就瞪大眼睛、張大嘴巴喊出“好吃”二字,而不至於把嘴裏的食物噴到對麵人的臉上了。
其實,做飯,比如韭菜盒子,和自家的娃一樣,自己的孩子自己愛。
那年冬天,我的大姑從上海回到北京,家裏用了一個四川保姆,說是做韭菜盒子的專家。當時我回國工作,母親正好也和我們一起,大姑就盛情邀請了我們到家裏去吃韭菜盒子,也是說的百般地好,跟劉巧兒看上的趙柱兒一樣“人人都把它誇呀”,說是不吃要後悔的,於是約好一個周末前往。
我知道,母親是為了看望大姑和姑父而去的,而我則是一半為了大姑,一半為了韭菜盒子。母親和大姑見麵自是有說不完的話,姑嫂兩個嘰嘰嘎嘎、嘻嘻哈哈,家長裏短個沒完沒了,在兄弟姐妹、兒孫親家的話題裏,大姑很自然地穿插上對自家韭菜盒子的讚譽,似乎是為我們對即將上桌的美味做最後的鋪墊,以免我們一旦佳肴入口如同範進中舉般不能受用。
隨著保姆一聲“掐飯嘍”的吆喝,大姑很興奮地拋開和母親正在火熱進行中的話題,拉著我們到餐廳就坐。桌子上七碟子八碗地早就準備好了各式冷熱菜肴,韭菜盒子也已經烙了一小笸籮。我正納悶怎麽我極度靈敏的鼻子沒有聞見烙韭菜盒子的味,大姑便不容大姑夫說幾句客套話,迫不及待地給我和母親每人夾了一個,並催促趁熱快吃。
我輕輕在韭菜盒子上咬了一口,麵很軟,第一口沒有咬到餡,但是韭菜的氣味終於破皮而出了。在大姑的一再催促下,母親也開始吃韭菜盒子,同樣是第一口隻吃到了皮。在吃第二口的時候,我和母親彼此交換了一個別人不懂的眼神,同時聽見大姑焦急的詢問:“怎麽樣?” 因為得到了母親眼神的囑托,我趕緊低頭不語,聽見母親說:“嗯,確實不錯!” 我在心裏跟母親開玩笑說:“說謊不是好孩子!”
喜歡韭菜的人都知道,韭菜本身濃烈的香氣,經過高溫和其他輔料的配合會在入口時對口腔產生強烈的刺激,舌上的味蕾和鼻子裏纖細的血管及神經會把這個美好的信息傳遞給大腦,我們的腦神經會為此而興奮,從而臉紅、心跳、眼睛放光。而此時,我的舌頭找不到感覺。。。。。。
母親很慢很慢地吃完了一個韭菜盒子,無論大姑怎樣威逼利誘都不肯再吃第二個,還是大姑夫出麵解圍,說是再吃第二個大嫂就吃不下別的菜了。所以,我也借口說還要吃別的菜,就在吃過一個大姑家的韭菜盒子之後沒有再吃第二個。臨走的時候,大姑又一再讓帶上些回去吃,母親欣然接受了。
第二天,我們去天津看望舅舅、舅媽,母親說把韭菜盒子帶上,讓他們嚐嚐大姑家保姆的手藝。舅舅的評價是:“我吃嗎都行!” 舅媽倒是直率:“一般!” 我們都笑了。
舅媽是母親鄰居家的小姑娘,從小和母親一起長大,長大後嫁給了我的舅舅,她吃過的韭菜盒子應該也是姥姥的配方和程序做出來的,所以她的口味和我們是一樣的。而大姑嫁給了姑父,大概她家保姆是按照姑父家的方子來的,或者幹脆就是她自己炮製的。倒不是有什麽地域偏見,我總覺得在包餡的麵食方麵,還是北方人更擅長些,四川有名的鍾水餃和抄手都算不得什麽美味。
剛到歐洲的時候,韭菜很難買到。現在亞洲商店裏什麽都有,雖然貴些,倒還不至於因為吃幾回韭菜盒子而破產,所以我們家的韭菜盒子依然是薄皮大餡,一口下去幸福美滿!信不信由你。
我替你家領導批評你一下哈!你就不能給領導做一次嗎?我這裏偷偷笑出聲。
我們家那也有個地方叫水碓子!
高興你喜歡我們家的韭菜盒子!
你如果貼一倆張圖片就好了。我家領導嫌麻煩大概一兩年能做一次吧,還遠遠沒有你做的水平。我記得有一年在沈陽親戚請我去一個比較高檔的飯店吃飯。上主食時說有韭菜盒子,我立馬眼睛放光,所以那頓飯錢基本白花了,我隻記得吃的韭菜盒子好吃。嗬嗬。
謝謝來訪,要不要按我家的配方做一次?不收專利費的。嘻!
斯曼姐姐好聰明!
謝謝夏天的你!下次一定記得配個照片!
親愛的禾兒,謝謝你來!祝你旅途平安,度假愉快,回來後再來做客!
謝謝qiaozi!你總是太誇獎我了,我有一點害羞,心裏卻是美滋滋的。
要是配上個韭菜盒子的片片就更妙了!
=== 你來晚了,配圖裏的韭菜盒子被這些饞嘴巴子全搶光啦呀哈哈哈!
馬上要去度假了,好久不見丫丫,冒泡問個好。:-)
謝謝碧藍天,祝你周末吃韭菜盒子幸福美滿!嘻嘻!
謝謝斯曼姐姐,我最近有點兒小忙。
親愛的王妃好!也好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