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鹽行者的博客

神讓我們的靈寄居在我們的身體裏,生活在這個世界裏。不照管好身體,可能會被提前趕走。身、心、靈的健康,缺一不可。
個人資料
光鹽行者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監獄裏的碼農

(2025-11-24 11:40:09) 下一個

前幾天在去上班的路上聽到一則花邊新聞:一個記者對最近一些監獄裏發生的現象產生了興趣,采訪了好幾個犯人。具體來說,現在有一些公司開始在監獄裏招工。本來在監獄裏犯人是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工作的,但那裏不受最低工資規定的限製。犯人的工資大概每小時幾毛錢。當然這和中國的強製勞動不一樣,犯人可以選擇不幹,不掙這個錢。但是這個記者采訪的幾個人的工資可不是每小時幾毛錢,而是每小時幾十塊甚至上百塊。

我原來以為坐牢的人應該不能和外麵的人隨便聯係。比如有一些販毒的人偷偷把電話帶到監獄裏,在裏麵繼續指揮外麵的小兄弟。但是顯然不完全是這樣,有一些監獄是允許犯人跟外麵聯係的,肯定是要經過批準。有個犯人文筆很好,專門給外麵的人寫文稿。還有的犯人在監獄裏接受遠程教育,在疫情期間,各個大學都有不少的課搬到了線上,工作單位也允許在家工作。疫情以後仍然有所謂的混合模式,可以允許一些學生從線上加入課堂。有些人就在監獄裏上很多這樣的網課。我想上有一些課還是有困難的,比如實驗課或者是畢業設計,需要做一些東西的。有一些文科專業沒有這些要求,確實可以通過上網課來拿一個學位。記者采訪的人中,有拿學士學位碩士學位的,甚至還有一個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犯人。真的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還有一個人從小對電腦很感興趣,後來因為在網上倒賣毒品被判刑二十年。後來他在監獄裏為一個開源軟件開發做了很多貢獻。他在很多義務工作者中有很好的口碑,是大家公認的頂級專家。一個公司的老板想要雇他,一打聽才知道這個人在監獄裏。但是這個老板還挺開明,請教了一些法律界的人士以後,知道這雇他是可行的。所以老板為他量身打造做了一個廣告。這個工作位置幾乎就是專門為監獄裏的這個人設計的,最後不出所料他是所有的申請者頭最合適的一個。這個公司要雇人之前有一個步驟,要查新雇員的犯罪紀錄。問題來了,這人就在監獄裏還用查嗎?但是這個老板的法律顧問告訴他,沒有任何問題。因為公司的規定是查過去7年裏有沒有犯罪紀錄。過去7年這個人一直關在監獄裏,當然什麽罪也不會犯,連超速罰單都不會有。結果調查出來這個人過去7年的犯罪記錄是白紙一張。從此這個囚犯就變成了公司的一個碼農。記者問他掙多少錢,他不肯說具體數字,隻是說比一般監獄裏的工人每小時幾毛錢要高很多,基本上就是和外麵人正常工作的工資差不多。在記者再三追問下,他承認是六位數的工資。他老板說他是公司裏最好的員工之一。他每天準時在網上上班,他的效率也是所有的員工裏最高的。而且他每次被問可不可以加班的時候,總是回答可以。記者說這可以想像,他在監獄裏有的是時間,又沒別的事幹,加班還拿加班費,為什麽不呢?

這樣奇葩的事情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我當然不反對給這些囚犯第二次機會。那些在監獄裏還讀學位的人,他們出來以後可能可以很快的自食其力,而不是成為社會的負擔或者造成對社會的危害。這樣對一個犯人的改造應該說是很成功的。不過我也有一個擔憂,如果都這樣,那坐牢豈不是可以很舒適?一個人犯罪後,讓他去坐牢,一方麵是防止他繼續對社會造成傷害,但是最主要的是一種懲罰措施。讓他知道,如果做了壞事,會付出很重的代價。但是如果一個人在監獄裏可以繼續上班掙錢,幹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就不是一個懲罰了。這樣會不會讓一些想犯罪又有點害怕的人少了一點擔憂,更容易犯罪了呢?我之前寫過一篇關於囚犯打匹克球的文章。文中我建議判刑時可以加一條,“剝奪在獄中打匹克球的權利”。這對匹克球友會有震懾作用。

我退休以後其實沒有太多的愛好,想做的事情大都跟運動有關。監獄裏有健身房,還有皮克球場,沒事了到文學城轉轉, 寫幾篇博文,賺兩聲吆喝。又管吃管住,那豈不是成了一個養老的好地方?

前幾天看到中國的一則新聞,一個人因為生活艱難,拿了個錘子到賣首飾的店裏把玻璃砸破,然後等警察來抓,這樣他可以吃勞飯。在中國坐牢肯定是很不舒服的。但是在美國,好吃好喝有健身房還有匹克球,這種生活說實在的都有點讓人向往了。總覺得這種改造犯人的方式有點問題,好像在鼓勵人去犯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光鹽竟然還聯想到了監獄的匹克球,哈哈。據說還有一種是,多年前政府就開始把一些刑事犯罪分子培訓為“網絡評論員”,隻要這些人發帖量能夠達到指標,就可以獲得減刑,成為特殊的“五毛黨”。還有人調侃道:“這就是為什麽你們吵不過‘五毛’的原因,他們真的是在‘為自由而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