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52)
2019 (53)
2020 (55)
2021 (46)
2022 (66)
2023 (59)
2024 (63)
2024年5月,大選期間,在CNN的Town Hall采訪中,Trump從懷裏掏出幾張紙作為鐵證。從那以後,“我有發票”成為一個流行語。當時,主持人Caitlan Collins被“發票”打了個措手不及,想用不確定的信息玩事實核查,發現被封了門,台下觀眾一片叫好。近來,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Caroline Leavitt多次套用“我有發票”,拿出幾張紙,列舉Biden政府的種種腐敗,令左媒啞口無言,引正媒喝彩一片。
當時Collins咄咄逼人,連連發問,不給Trump說話的機會。以至於Trump數次發問,Can I speak? [我可以說話嗎?],給足了Collins麵子。Collins仍不罷休,Trump忍無可忍,逮住機會,順口一句,You are a nasty person. I tell you. [你是個惡人,我告訴你]。然後,繼續侃侃而談,根本不給Collins以還嘴的機會。見此情形,八路的孔團長晃著煙袋直呼,過癮呐!過癮!
Trump對nasty的使用別有味道。在字書裏,nasty的意思是,高度令人不愉快,令人作嘔,或行為舉止帶有惡意,令人不愉快。據此,nasty person既可為惡人,亦可為可惡的人。我傾向於將其譯為惡人。盡管“惡人”兼顧“邪惡的人”,如江湖上的四大惡人指邪惡的人,而在楚語裏,惡念[wǒ],形容一個人容易發火,那個人幾惡呀,或惡燥。蘇格拉底經常在市場上與人討論哲學問題,妻子Xanthippe抱怨他不能養家,當眾扯下他的披風(cloak)。古希臘人的披風不過是圍在身上的一塊長布,當眾扯下披風等於當眾扒了他的衣服。家有這樣的妻子坊間俗稱家有惡妻,而非可惡的妻。這與Trump的nasty person就掛上了鉤。
無獨有偶。經常找麻煩,不好相處的鄰居,俗稱惡鄰,而非可惡的鄰居。加拿大是美國的鄰國。最近,因為關稅問題Trump與Justin Trudeau談不攏,便以第51州州長來譏諷他。Trudeau受不了羞辱①,憤然辭職。接班人Mark Carney比Trudeau還惡,居然揚言要跟美國對殺。猴子跟大象叫板,能有好結局嗎?CNN的Caitlan Collins落得個灰頭土臉,烏克蘭的Volodymyr Zelenskyy混成了玻璃花②,Mark Carney能比51.1州的州長Doug Ford強幾分?在Carney的拖累下,整個Canada都落到惡鄰的地步。Trump直稱加拿大為a nasty country to deal with [很難打交道的惡鄰]。至於如何難以打交道,白宮新聞發言人Caroline Leavitt有發票③。
順便一提,有一部二戰題材的電影叫The Dirty Dozen,講的是12個被軍事法庭判重刑或死刑的人犯被派赴自殺性使命的故事。關稅戰尚未開打,加拿大便淪為15 dirty countries④之一。Dirty是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的用詞,換作Trump,他大抵會用nasty,15惡國。明天全球性關稅大戰就要打響了,鄉親們,閉眼哪!
------------------------------------
① Trudeau忍受不了羞辱
不少人認為Trump有吞並加拿大的野心,其實,那是大忽悠。Trudeau心知肚明,Trump那是在羞辱他。你若是真男兒,就讓加拿大在經濟上斷奶,活個樣兒給美國看看。可Trudeau是稀泥巴糊不上牆,除了討中年女選民歡心之外,在經濟領域毫無建樹。想維持經濟現狀,必須靠美國接濟,若在經濟上斷奶,經濟必然崩潰,他必定被憤怒的國人趕下台。胯下之辱無法忍,被趕下台更無法忍。兩害相權取其輕,自己辭職。
② 玻璃花
玻璃花是天津衛的街頭混混,他有一招叫硬乞,夾一塊燒紅的煤球往自己大腿上一放,油煙嗞嗞作響,玻璃花一臉猙獰,給不給?若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可以去看馮驥才的《神鞭》。
③ Caroline Leavitt有發票
以下僅為農副產品的加拿大關稅,
④ 15 nasty countries
即15個肮髒的國家,指美國與之貿易逆差最大的15個國家和地區,
又來一個搞事實核查的。你不知道老夫擅長反核查嗎?你有幾斤幾兩,不妨走兩步,讓我瞧瞧。千萬別讓我瞧扁了你。
+1
很好,同求到了。我更鍾意第二句。
謝謝你的理性精神。既定國際規則讓美國吃虧吃到當地主都要借高利貸。Trump的使命就是打破既定規則,讓美國重新偉大。我們求同存異吧。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特征。儒家文化鼓勵被欺負死也不反抗,西方文化講究睚眥必報。Trump是睚眥必報的典範。沒有對老人不敬之意。
回複 '天涼好秋' 的評論 :
聽這話碴,你父母資深留洋,且對西方文化頗有心得。他們有沒有告訴你,日後將出個著名作家叫莫言?
聽這話碴,你父母資深留洋,且對西方文化頗有心得。他們有沒有告訴你,日後將出個著名作家叫莫言?
回致謝意。同感能造勢,勢能成事。
左派那套事實核查原本就是宣傳,根本經不起反核查。在無法掌握Elon Musk所接觸的信息的前提下,大家需要發揮自己的理性判斷,感覺你的判斷更接近真理。讓子彈飛一會兒,出水才看兩腿泥。
我是相信你,還是相信白宮新聞發言人?說你“滿嘴跑火車”有點不厚道,說你以真理代言人自居一點也不冤枉你。你哪來的自信?拿自己的的感覺當真理,跑這裏搞事實核查,你是不是走錯門了?
----------------------------------------------------------------
說你“滿嘴跑火車”一點沒錯。勸作者發文前稍稍做點基本功課,別讓自己太丟臉了。
在川普1.0時代,由他簽署並自豪地宣布為曆史上最好的“美加墨自由貿易協定”(https://trumpwhitehouse.archives.gov/briefings-statements/remarks-president-trump-united-states-mexico-canada-agreement/ )明確規定了三國間各項產品的自由貿易量,如果一方出口違規超過定額,另一方就將處以高額關稅。但媒體已經從美加雙方的海關數據確證,自協議以來,美加間進出口產品(包括博文所列的所有具體進出口)甚至從來沒有達到過定額量 (https://www.factcheck.org/2025/04/trumps-misleading-claim-on-canadian-dairy-tariffs/),何來文中所引用的高額關稅?
特魯多搞左的一套,在加拿大確實一直不受歡迎,尤其是2024年,自由黨聲譽急劇下降,要他下台的呼聲在每天的公共媒體間不絕於耳,他被加拿大人趕下台是自取其咎,但將他的下台說成是“Trudeau忍受不了(川普的)羞辱",則與客觀事實絕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