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任何時候人都得靠吃飯攝取一天所需的能量。如果用四十年前的標準來和當下來相比,那今天交大餐廳可以稱得上是天天過年,頓頓盛宴。
四十年前的中國大陸,還處在物資貧乏階段。糧食和付食品均按人頭定量供應,城市人口的糧食定量標準是男32斤,女28斤,特殊工種定量多一些,可到36/38斤。恢複高考後,高校的狀況要比社會上好一些。當時的大學生的生活費分自費和助學金兩種,助學金是根據學生家庭收入狀況而評定的,分甲乙丙三類。剛入校時每月夥食費需十五元,後漲到十七塊。我們當時每班有一個生活委員,主要工作任務是每月從學校領取全班部分同學的助學金,拿甲等助學金的同學,扣除夥食費後還能剩有幾塊錢的生活零用錢,生活委員負責把扣除夥食費後剩餘部分,分發到領取甲等助學金的同學手中。生活委員會還有一項重要任務是在月底向沒有助學金的同學收取下月的夥食費,頭二類助學金無需再交,領取丙類的同學還得補些錢才夠每月的夥食費,然後生活委員攜''巨款''去食堂換取飯票和菜票/金(菜金用於買菜,與現金等值,但食堂賣菜的窗口不收現金,所以必用菜票作等價代券)。七九年第一學期開始的一段時間,我們還用過餐劵。餐劵是每天分早中晚三張,打飯時交一張餐劵,換取一份主食和一份菜,沒有什麽選擇。發下來的餐劵是印在一張很薄的十六開紙上,每張餐劵隻有一個大拇指那麽大小。大家用自己獨有的方法管理自己的餐劵,有人領到後就把大張裁剪成一個個小張,也有就把一大張隨身攜帶,打飯時在窗口現撕下來,反正是''各莊有各莊的高招''。後改成飯票和菜票/金,在使用上方便很多,而且可以選擇飯的種類及多少,以及菜的花樣。
因為交大是從上海西遷來的,所以食堂裏年齡大點的師傅都是南方人,做菜的式樣有著南方菜係的特色,最有特色和受歡迎的有咕咾肉,大塊肉,和大排,但並不是天天有,頭兩年一周有一次就是最好情況了。隨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的搞活,畢業前後食堂狀況提高了很多。由於當時物資供應和地域的限製,主食是偏北方特色,以麵食為主。不定期中午會有米飯,南方同學和喜歡米飯的同學會排長隊爭取(搶)。
好菜一般都在午餐供應,供應量有限,去晚了就沒有了。米飯也不是每天都有,同樣每次供應量有限。所以當有好菜或米飯的那天上午第四節課,同學們會有著急等下課的情況,有時臨近下課時會聽到碗碰碗或勺碗碰撞的聲音。也有體查民情較親和的老師會在開課前就聲明,大家好好聽課,和我配合,我爭取提前下課。
一般下課鈴聲響起後,東西倆條梧桐大道和中心花園旁東西兩條較窄的櫻花道上會出現壯觀的人流,人流由北向南急速湧動,最終分別匯聚到東西兩區的食堂。走進食堂,景象更壯觀,飯、菜窗口前排著長長的隊,飯桌周圍滿滿地圍著一群群狼吞虎咽的人們,找不到空位的就隻能端著打來的飯菜回宿舍。
我們東區有兩個食堂,一個是動力係食堂,大庭在二樓,另一個是電機係食堂,是平房。兩年後,兩食堂合並,原電機係食堂變成了營業食堂,有米飯和小炒供應。當然收費也高一些。
早飯一般是饅頭,稀飯,玉米糊,或包穀珍子,外加鹹菜。後來有了改善,有哨子麵,炸醬麵供應。午餐主食一般是慢頭和不定期供應的米飯,頭兩年不是每天都有肉菜的,和米飯一樣每周不定期供應,有之前提到的咾肉,大塊肉,和大排,還有回鍋肉等其它北方的肉菜,排隊人多的窗口肯定是有肉菜賣的,而且很快就賣完了,來晚的同學隻能選擇素菜了。這也是為什麽同學們上午第四節課不安心的原因。晚餐一般是饅頭,花卷,稀飯,有時會有湯,哨子麵,或炸醬麵等。
畢業時,我們全班男生進城下過一次館子,坐了四桌,那時餐館也沒什麽菜,總共上了四道菜,其中一道還是拔絲土豆,每道菜一上桌,立馬被清盤,四道菜過後大家全沒吃飽,隻能喝湯。
畢業三十周年返校時,學校特別為我們安排了一項活動就是午餐,古咾肉,大塊肉,和大排應有盡有,每份的量也是當年在校的近兩倍,想想當年能這樣多好。
和同齡人相比,當年大學生在校的待遇要好很多。社會,學校在物資資源貧乏的情況下都在優先提供資源給我們,和當下相此,那時的生活條件是差了很多,但我們還是在社會的嗬護下完成了四年的學業。我們班有個同學大學四年個子長了二十多公分,主要原因是沒餓著。
79級係列懷舊短文 -- 序-【79級】 | 1.【參加交大各係之間的排球聯賽】 | 2.【交大摩托隊】 | 3.【選擇當體育委員】 | 4.【理發】 | 5.【募捐】 | 6.【參加校田徑隊】 | 7.【食,食堂】 | 8.【食堂的那些事兒】 | 9.【那些年讀的那些基礎課】 | 10.【那些年讀的那些專業課】 | 11.【高考和手表】 | 12.【高考,查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