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了個50年代毛主席講話的視頻,其目的顯而易見,就是要用主席50年代的話來挑動民族情緒,過去數十年大凡中美發生摩擦,麻煩,當局就會把早已被他們棄之的毛主席拉出來做擋風牌,司令旗,實在是屢見不鮮。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毛主席誕辰日好像這些共產黨人卻都患上了集體失憶症,看風使舵的黨媒體更是鮮有報道,更精準是根本就刻意回避或者故意忽視,似乎毛主席在中國共產黨史上並不存在似的。而一旦有事,他們又會把被他們早就請下神位de毛主席抬出來充當門麵,替你們遮擋風雨,替他們講他們想講卻又害怕又不敢講的話。
讀小學時,最喜歡去的地方是離家不遠的上海第一醫學院,為什麽,那裏有個動物房,室外的狗舍關著各種被用來做醫學實驗的狗狗,對我來說,每次去那裏,看到活潑可愛的它們是一種難得的開心和放鬆。
離開那兒不遠有一座高大de毛主席揮手的雕像,莊嚴肅穆。忽然一天雕像給砸掉了,雕像的殘骸散落一地,一片狼藉。後來從父母的對話中得知,交通大學的毛主席雕像也給砸掉了,好像還是半夜三更去“施工”,怕引起學校教職工的反彈。再過了些日子,在毛主席雕像的位置弄了四隻黑色的長相醜陋無比的老鷹雕像,寓意是當時流行詞——騰飛。也許是交大砸毀毛主席雕像事件在社會上影響太惡劣了,引起了反響太強了,於是,複旦大學,同濟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的毛主席雕像得以保留至今。
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當局動用軍隊而聲名狼藉,為了挽回人民群眾對共產黨的支持,收拾人心,又把毛主席這尊被鄧小平“批倒批臭”的大神給抬了出來,目的還是要引發廣大人民群眾對毛主席的樸素感情。
印象最深的是1993年是毛主席誕辰100周年,從1991年開始全國各地紛紛出台各種紀念毛主席的活動,當時瀕臨破產的位於衡山路上的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分公司抓住機遇,發行了《紅太陽》毛主席歌曲係列聯唱卡帶,一炮紅遍大江南北,祖國各地,暫緩了其破產的命運。
1999年4月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北約“誤炸”,當時,因為家裏沒有網路和電腦,都是在大學圖書館的電腦上看有關中國新聞,而回家後,所有中國的信息都隻能從電視上獲得,記得CNN報道學生到美國大使館遊行抗議,更尤甚,一些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誌願軍老兵對著的記者,義憤填膺的表示,準備再上戰場保家衛國。
這次,又不出意外,在美中關稅亂戰的鬧劇中,外交部發言人又把50年代的毛主席視頻放到了網上,什麽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問題是當時毛主席有這樣的豪情和勇氣,而現在的當局者有沒有下定這樣的決心呢?
總之,一旦中美有大事發生,把備受當局冷落的毛主席拉出來,虎皮成大旗,來挑動民族情緒,已經成為慣例,百試百靈。
毛主席常常教導,天下大亂,氣勢大好!
前幾天,重讀初中學過的吳晗《談骨氣》。。。。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戰國時代的孟子,有幾句很好的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意思是說,高官厚祿收買不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暴武力威脅不了,這就是所謂大丈夫。大丈夫的這種種行為,表現出了英雄氣概,我們今天就叫做有骨氣。
我國經過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漫長時期,每個時代都有很多這樣有骨氣的人,我們就是這些有骨氣的人的子孫,我們是有著優良革命傳統的民族。 當然,社會不同,階級不同,骨氣的具體含義也不相同。這一點必須認識清楚。但是,就堅定不移地為當時的進步事業服務這一原則來說,我們祖先的許多有骨氣的動人事跡,還有它積極的教育意義,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南宋末年,首都臨安被元軍攻入,丞相文天祥組織武裝力量堅決抵抗,失敗被俘後,元朝勸他投降,他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總是要死的,就看怎樣死法,是屈辱而死呢,還是為民族利益而死?他選取了後者,要把這片忠心記錄在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個陰濕的地牢裏,受盡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勸他,隻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堅決拒絕,終於在公元 1283 年被殺害了。
孟子說的幾句話,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現出來了。他寫的有名的 正氣歌 ,歌頌了古代有骨氣的人的英雄氣概,並且以自己的生命來抗拒壓迫,號召人民繼續起來反抗。
另一個故事是古代有一個窮人,餓得快死了,有人丟給他一碗飯,說:“嗟,來食!”(喂,來吃!)餓人拒絕了“嗟來”的施舍,不吃這碗飯,後來就餓死了。不食嗟來之食這個故事很有名,傳說了千百年,也是有積極意義的。那人擺著一副慈善家的麵孔,吆喝一聲“喂,來吃!”這個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這碗飯,第二步怎樣呢?顯然,他不會白白施舍,吃他的飯就要替他辦事。
那位窮人是有骨氣的:看你那副臉孔、那個神氣,寧可餓死,也不吃你的飯。 不食嗟來之食,表現了中國人民的骨氣。。。。。。。
《談骨氣》寫於1961年春,由於國家領導層決策的失誤,加上當時的自然災害和老毛子背信棄義地撕毀和中國簽訂的所有合同,國民經濟麵臨著嚴重困難,甚至到了崩潰邊緣。這和現在的情況有些許的類似,疫情,西方對“厲害國”或明或暗de打壓,而拉動20多年中國經濟的基建,製造業,房地產引擎全麵停滯,還有所謂GDP盲目崇拜和信仰。。。。天災人禍
而和60年代不同的是,當時中國人民有股氣,“敢於天公試不高”的骨氣,誌氣和豪氣,而現在,中國社會日益嚴重的貧富懸殊,一個個社會矛盾如隨時引爆的定時炸彈。。。。。人民也有股氣,怨氣,浮氣和戾氣。。。。。。。。。
貼在民辦中學外牆的廣告牌——看看可以,千萬別當真
美國醫療體製是最差的,但是再窮,去看急診,人家必須要治療,這也是事實。
==“中共的共識?是哪些人代表的中共?”
==========
謝謝京妮兒的補充,了解了。平日天天喊要與時俱進,這些就要斷章取義,一成不變了 :-)
那個價值觀的中英文對照,我也覺得有意思,所以拍照了,當時想,那麽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又是什麽呢 :-)
==“也許美國貧富懸殊比中國大,但是在美國有遠比中國完善的福利體製,醫療體製,住房體製,養老體製,更有保障一個人做人尊嚴的法製!不是嗎”
==“中共的共識?是哪些人代表的中共?”
一講,謝謝你這篇提及幾個細節。比如上麵這個,我印象也很深,那時候學校的初中生排節目也流行用這個卡帶,我當時很特別詫異。
我記得大概1992年去複旦,看見了像,也是印象深。因我們師大沒有。
還有,核心價值觀,下麵用英文,我都學習了。
我讀文章關心文章裏可學習的細節,獨立思考,反感的是極端。
========
你好!我其他不知道,反正天是塌不下來,這是人民日報說的。
毛主席說,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更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難得還要用5000年文化去建設新世界?
=============
也許美國貧富懸殊比中國大,但是在美國有遠比中國完善的福利體製,醫療體製,住房體製,養老體製,更有保障一個人做人尊嚴的法製!不是嗎
至於美國川總的怨氣,浮氣和戾氣更是,所以說嘛,做為世界負責任的大國就更要麵對麵的交流或者鬥爭,在鬥爭中求發展,在鬥爭中求進步,在鬥爭中求和解,而一味回避,能夠解決什麽問題呢?
===========
京妮兒好! 中共的共識?是哪些人代表的中共?有誰?應該把這些人的名字公開,好讓老百姓知道這些了不起的角色。
============
完全同意,隻有經曆才懂得其中的意味。我們這代受到的教育,和中國現在所推崇的有質的不同,也可以美其名日,代溝 o((⊙﹏⊙))o.
==========
謝謝小康,很好的留言。在這個繁雜的世界,能夠不被外界的噪音困擾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兒。選擇性記憶是大多數人為了適應環境而主動或者被動的選擇。但是人的內心是很豐富,廣大人民群眾心裏是有杆秤的,公道自在人心。
我過些天再發文,談談上海的普通人。
但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是,我們中國人經受的苦難還少嗎?
如果聽出這句話是威脅,那是了解中國文化,否則就是以為是抱怨。
當然不是,而是中共的理念,尤其是組織形式符合中國文化的特點,尤其是毛。
一個社會並不能僅憑理念就可以把事情做成,否則孫中山寫完建國方略後中國就站起來了。
而是需要嚴密多組織形式,讓社會具有執行力。比如美國的競爭文化讓其他國家無法與美國比競爭性,但美國社會的執行力不夠,社會執行力與競爭是對立的,不可能兼得。
中共現在宣傳毛的觀點,無非就是這個觀點表達的意思是持久戰。一個持久戰需要意誌力,需要社會執行力,需要承受艱難的決心,如果你可以輕易擊敗對手,不需要持久戰。
弱勢擊敗強勢,才是具有英雄色彩的事情,而過程必定不是速戰速決,這就需要鼓動社會提高執行力。
近代史以來有一個很明顯但人們經常不注意或者總結的現象或者結論,就是不要與有悠久曆史的民族進行長期對抗,因為铌必敗,哪怕對方是弱勢。最近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的阿富汗戰爭。
而這個概念底層邏輯是,人家曆史悠久還能生存,說明在經曆了比你多很多的磨難後還能堅持,那麽你是否有這種不怕磨難的精神和經曆?精神是要需要相應的經曆檢驗的。
這就像victor gao說的,中國已經存在五千年了,其中大部分時間沒有美國,也生存下來了。如今沒有美國,中國照樣生存五千年,所以we donot care川普的關稅戰。
可能很多中國人忘記了曆史,也從來沒有經曆過持久戰,這是社會的組織者,政府的責任提醒社會。
否則就是失職。
中國的社會組織性如今世界最強,政府的組織甚至到了社會僅次於家庭的級別,街道。那麽執行力就是有保障的,但如果膽怯,可能對抗還沒有開始就認輸。
美國的貧富懸殊比中國大多了, 美國川總的怨氣,浮氣和戾氣更是嗬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