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農民有了新家,後院開了地(這也是個辛酸故事,改天把這個故事帖出來),有了許多想種的蔬菜,比如萵筍,長豇豆,空心菜,絲瓜,苦瓜,辣椒, 小青菜等等,排在第一的絕對是萵筍,那種想第一年就把萵筍種好吃傷的渴望真是很難為外人道也。若問為什麽想種好萵筍,那一定是很愛吃萵筍,不管這裏中國城還算新鮮的萵筍還是附近小店“死迷爛眼”的萵筍,每周總會買上至少兩根,大部分煮進了麵裏,以至於我自己還沒有開始種萵筍,領導已經表示吃夠了(真是可憐的領導)。
在等待2017春季的漫長歲月裏,隻能閱讀大量的種菜心得秘籍:比如東北五六區一般室內育苗三月初開始,比如需要新種子出芽率才高,比如需要克服新手最易犯的密植杆才能長得粗,室內育苗一定要盡量扛出讓它們曬太陽才不容易有豆芽苗,有4-5片真葉就下地,地裏底肥一定要厚,追肥要薄肥多施。。。從網上比如海泰,從朋友比如Amy,川妹兒,從網友比如藍星,老農民處搞來了七八種萵筍種子,若算種子總數那也有五千不足三千有餘了,但最煩人的就是春天來得太慢,於是開始各種室內小室驗。
1月18號(是的你沒有看錯),開心地拿出六種不同的萵筍種子,進行所謂的發芽實驗,因為是室內環境,所以種子用冷水泡了個七八個小時,然後用濕紙巾包包裹進入冰箱4C環境冷催了24小時,每個發苗盆放了約24-34顆(現在想起來真是浪費,但是種子多就是任性),四天之後是1月22號,可以看到小苗萌發了
如果你覺得看不太清是什麽樣子,我從“彩煙遊士”大人那裏扣圖一張(版權歸他所有)
六天後的萵筍小苗(1月24日),這時發芽實驗也就可以結尾了,大部分的種子發芽率在80-90%之間,還算相當可觀(而且若再多等些時間,還有些“晚熟”的種子也會萌發,從而提高發芽率)
當然到了第七第八天,畫風直變,所有的小苗都成了傳說中的“豆芽菜”
就算是一枚新農民,我也感覺到情況不對了,把大部分的苗剪掉,留了個別繼續觀察,第十一天的時候,小苗幾乎不能獨立站立了。
這時第一次實驗正式結束,進入總結教訓的時間,我們室內溫度大概在62-65F,濕度25-35%,小苗們從第一天開始就有生長燈照著(所以貌似光線不是主要問題),一定是溫度太高,再加上光線不足(室內再怎樣的生長燈還是不如太陽光),讓小苗徒長。
於是進入第二輪實驗,2月4號進入育苗盆的萵筍,第一個星期都在窗戶邊上(這個窗戶是個正南方向的窗戶,陽光比其它窗戶好,還有這個窗戶密封性不算太好,所以靠窗戶估計隻有55F左右),第六天的萵筍(2月10日)的萵筍展開兩片子葉的時候明顯就矮壯許多
第十天的小苗(2月14號)看起來健康很多,於是辣手間苗,一盆間到隻有五顆(用的剪刀,不要去拔小苗,免得傷到其它小苗的根)
然後就把小苗轉移到生長燈下,任其生長,16天的小苗長勢良好
17天的時候大家住進了單間
四周大的萵筍小苗們
五到六周大的萵筍小苗們
來個特寫,看看多漂亮
這時怎麽都該下地了,可惜一場大雪襲來,等這雪化又多等了兩個星期,萵筍小苗們憋屈地在小育苗盆裏又多待了兩周,一直到八周大開始煉苗(室外曬太陽,需要循序漸進)
然後趕緊在剛翻完的地上,罩上小溫室,把大苗們按照苗均麵積1平方英尺住了進去
前兩天偷偷檢查了一下,目前而言生長良好。之前忘記了說,從長了真葉開始,每七天到十天施點薄肥,用的是俗稱的藍水,就是miracle gro plant (28-8-16也就是N-P-K 含量)。
不知道這麽早育的苗能不能好好長大,但是我們是有計劃地育苗的!第二批的萵筍是2月26號室內育的(與第一批同時下地的第二排8顆),第三批四批的萵筍在WS的瓶子裏(最後一張圖的塑料瓶子裏,已經開始生長第一對真葉,分別準備於2月18日6瓶,3月25日4瓶(每瓶在12顆左右),它們從“出生”就生長在室外的小溫室瓶子裏,所以生長慢很多,但是應該是最壯的孩子們),最後還有4月5號直播的萵筍(四種),五批萵筍一起長,我就不信今年春天不吃萵筍到臉綠!!!
當然也給這些室外生長的萵筍小苗們也來幾張,隻能透過瓶口看小苗
關於開地,PVC管的溫室還有WS(winter sown)的信息,請見我其它的貼子,謝謝。
你今年萵筍要吃傷了,後果很嚴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