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01)
2007 (101)
2011 (62)
自從三月二十二日馬英九當選為中華民國總統後,兩岸關係似乎反而變得有些令人擔憂,或者說高興不起來的失望。這是為什麽呢?可能是希望值太高。其原因或許對馬英九還是不太了解。
馬英九一方麵討好被國民黨開除的李登輝,任用和留用帶有綠色的政客,聲明在他任期內不會與大陸談統一的問題。另一方麵,他又明確地反對兩國論,和台獨意識,承認九二共識,並主張三通,兩岸交流。
那如何理解馬英九呢?
從政治上來說,馬英九是一個政治家。一個成功的政治家必須有一個舞台,否則就是一個失敗的無足輕重的政治家。要有一個政治舞台,就必須在競選中獲勝。要在競選中獲勝,就必須反映現實的民意。在政治上 , 現在的台灣應是半藍半綠。 如果不是陳水扁的政府形象太壞,總統鹿死誰手是很難預料的。就在陳水扁這麽差勁的陰影下,謝長廷還得了 40% 左右的選票,這不能不說明支持民進黨的人不在少數。當年連戰敗選時的得票率也在 49% 左右,說明支持國民黨的人也不占少數。
分裂的台灣就是現實的台灣 .
在兩岸關係上,馬英九是戰戰兢兢地在走鋼絲。這根鋼絲繩就是三不政策,不統,不獨,不武。這反映了台灣的政治現實。其實這也是當前台灣地區想要保持相對獨立,唯一的和平之路。在台灣的政治現實麵前,馬英九如要想再次當選,他必須反映這一現實。
不統,是說給綠營的人聽的( 40-50% ),也是說給美國人聽的。
不獨,是說給藍營的人聽的( 40-50% ),也是說給大陸人聽的。
不武,是說給所有台灣人聽的。
兩岸交流符合台灣的利益 .
曾幾何時 , 台灣與大陸的經濟相差太多 . 除了政治意識形態裏的反對外 , 在經濟上 , 用台灣人的眼光看 , 與大陸談統一和三通無異於打富濟貧 . 現如今 ,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台灣需要大陸去刺激台灣經濟的發展 . 與大陸交往符合台灣的利益也成了台灣的主流民意 . 這也是馬英九支持兩岸包機與大陸客來台旅遊 .
從其他層麵上來說 , 馬英九承認是中國人 , 與大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 . 然而他思想深處 , 仍有意識形態上的分歧 . 馬英九在海外受到高等教育 , 在台灣政壇中屬於知識型的代表 . 個人感覺 , 他有種小資產階級的潔身自好與軟弱性 . 他是那種會順意民意 , 而非引導民意的那種領導人 .
兩岸的交流是改變台灣民意的最佳 , 也是最現實的途徑 .
從李登輝的兩國論開始, 到陳水扁執政八年, 民進黨倡導的台獨思想有了長足的擴張. 如何抑製台獨, 並非政治家一人所能做到的. 兩岸的交流是改變台灣民意的最佳, 也是最現實的途徑. 當主流變了, 成功的政治家也一定會跟著反映民意的主流. 兩岸的雙向交流,陸商進台,經濟上進一步融合將會進一步改變台灣的主流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