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羅馬書15:14-16:27。秋風落葉,北雁南飛,我們即將告別羅馬大城了。首先讓我們感謝神對我們的一路保守,從約翰福音到羅馬書馬不停蹄;即使中間有吐穀渾馬隊和亞瑪力人的攪擾,我們更加一路恩典。多數學者都注意到了羅馬書1:1-17與15:14-16:27之間的平行關係。就我們的課程而言,我們今天的“課文”與第一課(羅馬書1:1-7)和第二課(1:8-17)的內容基本上是平行的,或首尾呼應的。這些前後呼應的概念至少包括:基督的仆人與基督耶穌的仆役;奉召特派傳福音的使徒與作神福音的祭司;在萬國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真道與叫所獻上的外邦人因著聖靈成為聖潔可蒙悅納;我寫信與寫信;我屢次定意往你們那裏去與我立了誌向要去你們那裏;如今仍有阻隔與我因多次被攔阻;我都欠他們的債與也算是所欠的債;同得安慰與同得安息;這福音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與我所傳的福音和所講的耶穌基督;使你們可以堅固與堅固你們的心;借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與借眾先知的書指示萬國的民;在萬國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真道與指示萬國的民使他們信服真道;願恩惠平安從我們的父神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阿門與願榮耀因耶穌基督歸與獨一全智的神直到永遠阿們……這也意味著,相同的概念我們不再重複解釋,隻是關注最後這部分經文特別強調的論題。至於一些搞聖經批判的人質疑羅馬書16章的歸屬甚至真偽,則不在話下。
這是羅馬書最後一課。但你若將這一課想象為教會的最後一課,我們之間的最後一課,你會有什麽看見呢?在即將分別的日子裏,弟兄姐妹之間,牧者和會眾之間,應該像羅馬書這樣話別:第一、珍惜讚揚每一個人;第二、囑咐大家路上有狼或小心魔鬼;第三、點名祝福每一個人;第四、“用右手行相交之禮”,乘勝前進,開赴前線。
我們可以將羅馬書最後這段經文分成兩大論題,而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個交叉結構。第一、傳道人和教會的關係(15:14-33)。在這個交叉結構中,中心信息在14;22-24,讓我們看見傳道人會被攔阻。換言之,教會就是在傳道人不斷被攔阻中漸漸成長的。這一事實可以讓我們重新思想主耶穌平靜風和海的故事:傳道人被攔阻的時候,相當於耶穌在船底睡著的時候。那時候眾聖徒必須靠著已經被交付的真道勝過風和海:“我們渡到那邊去吧”(馬可福音4:35)。第二、各地教會之間的關係(16:1-27)。在這段長長的同工名錄之中,核心經文在羅馬書16:17-20,教會被挑撥離間,因為有些人將教會變成了名利場。顯而易見,這兩部分的核心信息是有密切關聯的:當牧者被攔阻,或者說世界之王攔阻牧者的目的,就是那惡者趁著牧者在遠方之際,讓假弟兄假先知假師傅像賊和強盜一樣進入教會,將教會淪為他們的食物。正因為如此,圍繞這兩大危險,這段經文分別首尾呼應地建造牧師、會眾和教會同工。一方麵讓他們預備這場屬靈戰爭的必然到來,另一方麵在真理和愛心以及眾教會的合一上裝備建造他們。羅馬書最後一課是新約的民數記,耶和華的軍隊和耶穌的精兵站在點將台前,整裝待發。最後請注意這兩大部分的結語完全平行,都是聖靈在為教會禱告,萬千珍重:“33願賜平安的神,常和你們眾人同在,阿們”;“27願榮耀因耶穌基督歸與獨一全智的神,直到永遠。阿們”。
我們可以將這段經文交叉如次:1、牧者天職(14-19);2、牧者本分(20-21);3、教會苦路(22-24);4、會眾本分(25-29);5、會眾天職(30-33)。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五部分讓我們看見牧者和會眾各自從神領受的責任和使命,特別涉及會眾接納牧者和牧眾同心竭力的問題。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則讓我們看見牧者侍奉的兩大禾場,以及牧者在禾場上最基本的的道德操守或“職業道德”。而中間部分聚焦牧者的天路曆程:牧者前往教會和侍奉的路充滿了艱難險阻,因此這條路必然是屬靈戰場,也應該是光明穿越黑暗的得勝之路。
14弟兄們,我自己也深信你們是滿有良善,充足了諸般的知識,也能彼此勸戒。15但我稍微放膽寫信給你們,是要提醒你們的記性,特因神所給我的恩典,16使我為外邦人作基督耶穌的仆役,作神福音的祭司,叫所獻上的外邦人,因著聖靈,成為聖潔,可蒙悅納。
17所以論到神的事我在基督耶穌裏有可誇的。18除了基督借我作的那些事,我什麽都不敢提。隻提他借我言語作為,用神跡奇事的能力,並聖靈的能力,使外邦人順服。19甚至我從耶路撒冷,直轉到以利哩古,到處傳了基督的福音。
可以看見14節與30節的“弟兄們”首尾呼應,這是弟兄之間的一場話別。羅馬書15:14-19重點在向會眾強調牧者的職分和使命。首先保羅再一次誇獎了羅馬教會弟兄姐妹的“信德”(羅馬書1:8)。既然保羅禁止教會中的彼此論斷,就以身作則,“隻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以弗所書4:29)。不僅如此,臨別之際,更加彼此珍惜對方的恩賜。保羅讚揚羅馬教會有三大恩賜或品質。第一是充滿善良。?γαθωσ?νη,uprightness of heart and life, goodness, kindness;正直良善是聖靈的果子,與最終得救相關(加拉太書5:22,以弗所書5:9,帖撒羅尼迦後書1:11)。第二是“充足了諸般的知識”,基督徒要熱愛並裝備真理,同時在各樣知識上都有恩賜。真理與愛缺一不可。第三是“也能彼此勸戒(νουθετ?ω,to admonish, warn, exhort)”,這表明羅馬教會有著較好的團契生活;即使在遇到牧者責備和彼此之間的矛盾也能彼此勸和,又可以互相安慰、重建堅固那些傷心和軟弱的人,一同順服愛與真理。這是真正的教會:善良、真理與相愛。我們這間教會是配得這樣的稱讚的,在這一年即將過去的時候,我奉主的名謝謝你們。
保羅這樣向羅馬教會致意不是禮貌性的恭維,保羅同時表達的是這樣的認同:你們是我真正的弟兄,你們在基督裏的善真愛已經說服了(Π?πεισμαι)我,所以我才願意說這樣一些話,所以我才願意去你們那裏,相信你們會接待我、支持我在羅馬和繼續向西的事工。雖然傳道人可以往普天下去傳福音,但是,你的事工如果需要幫助,你最好找那些“滿有良善,充足了諸般的知識,也能彼此勸戒”的教會。不要把那些信仰有問題而且缺乏良善和合一能力的教會當作你的同工和中轉站。所以讚揚羅馬教會更是為了接下來提醒他們靠“良善”、“知識”和“勸誡”來記住保羅是誰,並且支持保羅在羅馬以遠的福音事工。“放膽”(τολμηρ?ς,more boldly)這個說法表達的意思是:如果不是你們真信基督,如果我不是和你們同感一靈,我不可能更不敢求你們接待和幫助我;因為按人的道理,保羅的要求是不能被理解的。15節中又一次呼喚“弟兄們”(中譯沒有翻出來),也與16:24中的“弟兄”首尾呼應。在正式提出具體要求之前,保羅提醒羅馬教會記住關於他是誰兩個方麵的事實:
第一、保羅的職分(15-16)。就是保羅從神領受的聖職和使命,特別是外邦人使徒的職分。這樣的提醒是教導教會尊重保羅的職分,並支持他向外邦人傳福音。你們接納的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而是藉著接納傳道人也接納了基督。希伯來書13:2闡述的道理類似:“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但保羅沒有強調自己了不起所以成了使徒,而是強調自己是因恩受召,並特別用兩個概念來描述自己的職分。首先是“基督耶穌的仆役”,仆役這個字(λειτουργ?ς)已經出現在羅馬書13:6,因此那裏教導“你們納糧也為這個緣故”,至少是一語雙關:λειτουργ?ς指向世俗政權,更指向教會權柄(另參腓立比書2:25,希伯來書1:7,8:2)。這對展開25-29中捐獻的話題作了鋪墊。其次是“神福音的祭司”。?ερουργ?ω是動詞,這個複合詞(?ερ?ν與?ργον)的基本含義就是“作祭司”、“在聖所工作”。這是新約聖經中比較清楚地強調牧者祭司身份的經文。保羅勸勉信眾將自己獻上作為活祭,前提是自己先要獻上。最後一句話是修飾福音祭司的:“叫所獻上的外邦人,因著聖靈,成為聖潔,可蒙悅納”。這也讓我們看見舊約聖經中關於獻祭的律法怎樣按著精義應用在教會獻祭之上。
第二、保羅的事工(17-18)。首先,保羅靠著基督所完成的事工有目共睹;而羅馬教會藉著牧者已經作的那些事就應該起來接納他。但是保羅再一次強調,他所作的不是出於自己,而是出於基督:“基督借我作的那些事”。牧者要把功勞歸給神。這也意味著牧者沒有必要在教會講論與福音無關的那些事:“除了基督借我作的那些事,我什麽都不敢提”。不僅如此,教會不問英雄來處。我不管你在世界有什麽功名學曆,也不管你在教區有什麽地位人脈,我隻看你的牧者職分和事工記錄。什麽樣的事工呢?“使外邦人順服”聖靈的能力。簡而言之,就是有多少人因你的祭司工作而歸信基督。否則就算你勢力再大,也與教會無幹。19節保羅一語帶過這些年來他事工所覆蓋的區域:“從耶路撒冷直轉到以利哩古”,基本上就是從巴勒斯坦到意大利東部邊陲。請注意16與18(19)中“聖靈”的平行,這就是真理的聖靈,指向你教導真理的能力,而不是你搞教會政治的能力。這裏既然3次提到外邦人,也是提醒羅馬教會支持保羅繼續向西向外邦人傳道。即使你不支持保羅,但你沒有資格攔阻保羅繼續前行的腳步。這兩方麵的信息更提醒教會中的邪教勢力:他有牧者的職分,他有事工的見證,你繼續控告和攔阻他到底為什麽呢?你的攔阻顯然不是出於神,而是出於魔鬼了。
20我立了誌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免得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21就如經上所記,未曾聞知他信息的,將要看見。未曾聽過的,將要明白。
這兩節經文雖然很短,但是涉及了基督教傳道事工的一個重要原則:傳道人不要衝擊傳道人的事工與禾場。當然,我這裏說的傳道人或牧者僅僅限於同一教區(如LC-MS)的牧者,絕不指路德宗與改革宗、靈恩派、天主教甚至威爾斯之間的牧者關係。這與地盤意識無關,更不僅僅是反對“拉羊”。這兩節經文也可以視為處理牧者之間關係的一個基本原則,並藉著這個原則將教會領袖與外邦領袖區別出來。外邦領袖侍奉的是權力和肚腹,所以他們沒有邊界和底線;但教會領袖侍奉的是基督,應該自覺維護和平,尊重其他牧者的禾場。這是舊約的見證:“8亞伯蘭就對羅得說,你我不可相爭,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原文作弟兄)。9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嗎?請你離開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創世紀13:8-9)。這是新約聖經的見證:“6至於那些有名望的,不論他是何等人,都與我無幹。神不以外貌取人。那些有名望的,並沒有加增我什麽。7反倒看見了主托我傳福音給那未受割禮的人,正如托彼得傳福音給那受割禮的人。8(那感動彼得,叫他為受割禮之人作使徒的,也感動我,叫我為外邦人作使徒)9又知道所賜給我的恩典,那稱為教會柱石的雅各,磯法,約翰,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禮,叫我們往外邦人那裏去,他們往受割禮的人那裏去”(加拉太書2:6-9)。在牧者之間劃分牧場是傳道人內部在底線上的一種道德責任。如果你不能遵守這個本分,你就根本不配被差遣,你隻是妄自行割的犬類(腓立比書3:2)。這裏麵根本沒有什麽誤會可言。
立了誌向,φιλοτιμ?ομαι,這個字的基本含義是出於愛、榮耀和尊嚴而熱切追求,努力奮鬥(哥林多後書5:9,帖撒羅尼迦前書4:11)。“免得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不是說保羅要另立根基,而是說,那裏的教會已經或正在建造在基督的根基上了(哥林多前書3:11),我沒有必要多此一舉。21節引證的是以賽亞書52:15,引用這些經文也是為了支持保羅繼續開辟之工。但是保羅不反對別人在他立好的根基上建造,但這是有條件的:一方麵是根基已經立好了;另一方麵要求繼續澆灌的人要小心謹慎(哥林多前書3:10)。當然從較寬泛的意義上說,別人的根基也可以指別人的教導計劃——每一個傳道人都有一個特定的牧養計劃,而且正在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地在建造;你從中間突然插進去,可能就拆毀了神的工程,甚至跌倒了那些本來按計劃已經走進洗禮池邊的慕道朋友。正是由於傳道人各領風騷兩三年,很多基督徒的信仰根基從來沒有建立起來,因為剛剛建造就被喜新厭舊的惡俗終結了。
我個人願意在最保守的意義上來解釋這個道理:保羅不願意在彼得、約翰、雅各、腓力等已經傳過福音的地方再傳福音;因為那毫無意義,經過安提阿教會和耶路撒冷大會,眾使徒的基本信仰是一致的。所以保羅立誌離開了巴勒斯坦,先去亞拉伯,後到了小亞細亞、希臘和意大利,將來還要去伊比利亞。但是,保羅仍然在亞波羅傳過道的地方傳道;原因很簡單,亞波羅的教導仍然有嚴重的問題:“有一個猶太人,名叫亞波羅,來到以弗所。他生在亞力山太,是有學問的,最能講解聖經(學問或作口才)”(使徒行傳18:24);“隻是他單曉得約翰的洗禮”(使徒行傳18:25)。亞波羅讓我想起改革宗和靈恩派以及律法主義者,可以說這些宗派的共性是不了解教會的真理。按這樣的原則,我們可以這樣應用:LC-MS的傳道人,既然基本認信一致,你不要將你的事工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但是,你可以向外邦人、改革宗、靈恩派以及律法主義屠戮的地方開疆拓土。保羅選擇的路線不是為了清高,更不是要建立自己的王國;而是為了避免浪費資源,也為了避免愚蠢的內訌和互相攪擾。當然這種“偏向曠野行”的心誌是需要信心和能力的,那些傳道無能、內戰有術、好為人師、不恥上位(我比你更路德宗,我比你更正統)的人,也就隻能靠尋找保羅的講道的所謂毛病,就是高舉協同書隻言片語在聖經之上,以便踏著保羅的屍體而偷雞摸狗、雞犬升天了。但是願我們能夠看見:“在別人的根基上”傳道甚至爭戰,乃是基督教會、特別是路德教會的奇恥大辱。腓利向南,彼得向北,腳蹤惟此佳美。
22我因多次被攔阻,總不得到你們那裏去。
23但如今在這裏再沒有可傳的地方,而且這好幾年,我切心想望到士班雅去的時候,可以到你們那裏。
24盼望從你們那裏經過,得見你們,先與你們彼此交往,心裏稍微滿足,然後蒙你們送行。
教會是受難的新婦,新婦在苦難中潔淨和得勝。教會的苦路首先是牧者的苦路。討論過牧者與基督、牧者與會眾以及牧者與牧者之間的關係,現在保羅聚焦牧者與撒旦的關係——撒旦即攔阻者。根據這段經文,我們可以從3個方麵來認識牧者的苦路。
第一、攔阻(22)。?γκ?πτω用作被動語態,imperfect;這是沒完沒了的攔阻。這個字的基本含義是:to cut into, to impede one's course by cutting off his way;hinder。常常是你的事工剛剛做了一半,撒旦的差役中途起來拆毀你。帖撒羅尼迦前書2:18用的就是這個字:“所以我們有意到你們那裏,我保羅有一兩次要去,隻是撒但阻擋了我們”。當然,攔阻的方式比你想象的要豐富得多,身體狀況的攔阻,世俗政治的攔阻,教會政治的攔阻,地理環境的攔阻,不一而足,蔚為大觀。所以保羅強調“多次被攔阻”。πολ?ς可以指多次,也可以指嚴重。在保羅的傳道生涯裏,撒旦差遣攔阻他的主要差役三兩類:猶太人代表猶太教律法主義,而雅各身邊來的人代表教會中大兒子,還有羅馬帝國的各級差役。特別是第二類攔阻是最殘酷的。保羅曾給這些人命名為“撒旦也裝作光明的天使”、“撒旦的差役攻擊我”、假師傅、假先知、假弟兄。而他們攔阻保羅主要采取兩個手段:第一、勾結官府煽動暴民對保羅實施審判和私刑,以至於最終殺害了保羅;第二、攪擾教會論斷保羅棄絕保羅,以至於保羅晚年眾叛親離。不過保羅這裏強調的攔阻,也包括即將發生的事變:他前往耶路撒冷麵對更殘酷的一場逼迫(使徒行傳21-28;羅馬書15:31)。
第二、絕境(23)。撒旦的差役的攔阻和攪擾幾乎是成功的,保羅在自己的家鄉或第二故鄉已經走投無路,沒有立錐之地。而猶太人煽動各地掌權者和暴民,從耶路撒冷到歐洲,為保羅預備好了警察、法庭、監獄和斷頭台。沒有可傳的地方,不是沒有人聽信福音,而是仇敵堵死了保羅在巴勒斯坦、小亞細亞、馬其頓和亞該亞等地事工的所有空間。實際上保羅到了絕路。這應驗了主的話:“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悅納的”(路加福音4:24);“先知在本地是沒有人尊敬的”(約翰福音4:44)。牧師是獨特的走投無路、背井離鄉之人。一方麵,他們因傳道被N個故鄉逼走他鄉;另一方麵他們流落他鄉同樣去傳道。但神與他們同在。聖靈催逼和引導保羅繼續向西。但他自己沒有想到,他到羅馬是帶著鐐銬被成功船運過去的。這正如保羅所見證的:“我為這福音受苦難,甚至被捆綁,像犯人一樣。然而神的道,卻不被捆綁”(提摩太後書2:9)。
第三、厭棄(24)。這主要指教會貢獻的傷害。“24盼望從你們那裏經過,得見你們,先與你們彼此交往,心裏稍微滿足,然後蒙你們送行”。我讀這節經文淚如雨下。保羅在其他教會可能很難得到支持了,他也失去了從其他教會獲取傳道支持的盼望,於是將盼望轉向了他未曾建立或從未牧養過的羅馬教會。那種哀求羅馬教會支持他傳福音的表情令人無限悲涼。他不需要很多安慰,隻需要“心裏稍微滿足”;他所求的滿足不是為了自己的肚腹,而是為了完成基督給他的托付(使徒行傳9:15-16;加拉太書1:15-16;使徒行傳23:11)。所以保羅在這裏談到他“切心想望”和“盼望”。所謂切心想望,?πιποθ?αν ?χων,having a great desire;持有一份強烈的願望。名詞?πιποθ?α的基本含義是longing。這些年來保羅一直懷著要去羅馬和西班牙傳道的理想。如果打開地圖,我們就能看見,保羅要踐行基督給教會的“地極使命”(使徒行傳1:8)。Σπαν?α即今天的西班牙,基本上位於地中海區域的最西端。所謂盼望,?λπ?ζω,to hope;hopefully to trust in;這是與信心有關的盼望(馬太福音12:21;羅馬書5:3-5)。教會的厭棄並沒有奪去保羅的信心。我這樣說並非靈意解經,我們有充分的以經解經的根據。加拉太代表亞細亞眾教會,哥林多代表希臘眾教會,這些教會已經厭棄了保羅。
使徒行傳終止在羅馬,沒有告訴我們保羅是否到了西班牙。這是基督教的一個傳統,僅供參考:“偽經的克利門壹書五:7和《穆拉多利殘卷》(以及Cyril)的記載裏,保羅在羅馬監禁兩年後被釋放,後來在第四次旅行布道,出往西班牙與大不列顛島,但雖然這確實是保羅的意圖(參觀:羅馬書15章:22-27節),這個證據依然還是非決定的。最後當他在第二次又被囚羅馬監獄,約於公元67年,羅馬皇帝尼祿在位時殉道……2006年,由梵蒂岡委派的考古學家,在羅馬第二大教堂“城外聖保祿大殿”祭壇下發現石棺,石棺麵刻有拉丁文碑文“Paolo Apostolo Martyr”,即殉道者使徒保羅。考古學家采用碳14年份測試法對微小骨片進行了檢測,確定這些骸骨屬於公元一世紀或二世紀時期,此與使徒保羅殉道的年份吻合”。在某種意義上,保羅是人類曆史上最傑出的人;他甚至做了比耶穌更大的事,正如耶穌自己所預言的(約翰福音 14:12-14)。當然,這一切歸根結底是基督做的。
傳道人和教會靠什麽勝過攔阻走向勝利呢?“4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麵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5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哥林多後書10:4-5)。唯有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才能帶領我們衝破一切攔阻,走向勝利(以弗所書6:10-20)。感謝神將聖經賜給我們。上一周我打開聖經,一切攔阻就落花流水了。
25但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給聖徒。26因為馬其頓,和亞該亞人樂意湊出捐項,給耶路撒冷聖徒中的窮人。27這固然是他們樂意的。其實也算是所欠的債。因外邦人,既然在他們屬靈的好處上有分,就當把養身之物供給他們。
28等我辦完了這事,把這善果向他們交付明白,我就要路過你們那裏,往士班雅去。29我也曉得去的時候,必帶著基督豐盛的恩典而去。
奉獻是會眾的本分。不過保羅在羅馬書15:25-29中討論教會奉獻問題,遠沒有他在哥林多前書第9章、哥林多後書8-9章以及加拉太書第6章、提摩太前書第5章那樣充分和激烈。不僅如此,在交叉結構中,羅馬書15:25-29從另外一個角度讓我們看見牧者的責任。這個責任包括兩個方麵,一方麵是對耶路撒冷教會的責任,就是募集其他教會的奉獻給耶路撒冷教會,支持那裏貧窮的基督徒。這當然也是眾教會互相支援的責任。基督的教會是一個大家庭,同一個國度。另一方麵,則是向羅馬教會分享“基督豐盛的恩典”。對牧者來說,福音傳向新的禾場,但在奉獻上仍然看顧過去的教會。不過這裏的重點在基督徒奉獻的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麵來理解基督徒的奉獻。
第一、奉獻主體,每一位基督徒。“馬其頓和亞該亞”基本上構成了大希臘的版圖,而那個商業文化圈在福音光照之前基本上是不知奉獻為何物的(以西結書27:13)。將柏拉圖學園作為“最早的慈善機構”證據嚴重不足。變化是從教會開始的,這是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個以錢財為上帝的民族,有人起來開始將以前的上帝(瑪門)奉獻給真正的上帝。“一個人在巨額財富中死去是可恥的”,這隻能是基督教的觀念。而這裏所說的奉獻者,就是這些地方的基督徒和教會。根據使徒行傳,馬其頓和亞該亞的教會包括腓立比教會、帖撒羅尼迦教會、雅典教會和哥林多教會等。但是奉獻的基本態度是樂意,ε?δοκ?ω,自己認為是好的,很高興去做;更是神所喜悅的(26,27)。哥林多後書8:3也這樣談到馬其頓教會的奉獻:“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的捐助”。“捐項”,κοινων?α,這個字就是聚會、團契和同領聖餐的那個字;原指共享、有份。相關信息還可以參考使徒行傳19-20,哥林多前書16:1-4,哥林多後書8-9章。無論如何,“捐項”與投資是完全不同的,這是全新的事業。在這方麵,基督徒要銘記亞拿尼亞撒非喇的教訓,教會要銘記贖罪券的教訓。
第二、奉獻對象。奉獻的對象包括兩個方麵,盡管這兩個方麵可以是一種人。第一、“供給聖徒”或“給耶路撒冷聖徒中的窮人”;第二、“在他們屬靈的好處上有分”的那些人,或“帶著基督豐盛的恩典而去”的那些人。因此奉獻的主要對象是教會中的窮人和傳道人。這裏特別提到奉獻是還債這樣一種神學:“也算是所欠的債”,這與加拉太書6:6的教導是一致的:“在道理上受教的,當把一切需用的供給施教的人”。另參哥林多前書9:14,“主也是這樣命定,叫傳福音的靠著福音養生”;提摩太前書5:16-18,“16信主的婦女,若家中有寡婦,自己就當救濟她們,不可累著教會,好使教會能救濟那真無倚靠的寡婦。17那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當以為配受加倍地敬奉。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更當如此。18因為經上說,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它的嘴。又說,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這也意味著,社會上的慈善事業不是基督徒的本分,但教會不反對有人這樣作。但是,如果一個基督徒寧願陳光誠,卻不願呂底亞,這些人就不是真正的基督徒了。另外,保羅在這裏也“委婉地”教導羅馬教會要用奉獻支持他前往西班牙傳道。這個“委婉”讓我們歎息牧者在教會中教導奉獻真理的尷尬和兩難。錢財讓罪人敏感。
第三、神的悅納。“把這善果向他們交付明白”。聖靈看奉獻為善果。原文並無“善”字,隻有καρπ?ς,果實。我們可以回顧一下這個字在羅馬書中的使用,就能明白保羅在這裏講什麽。羅馬書1:13,“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我屢次定意往你們那裏去,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如同在其餘的外邦人中一樣。隻是到如今仍有阻隔”;羅馬書6:21-22,“21你們現今所看為羞恥的事,當日有什麽果子呢?那些事的結局就是死。22但現今你們既從罪裏得了釋放,作了神的奴仆,就有成聖的果子,那結局就是永生”。因此,這裏講的果子同時指向物質上的奉獻和精神上的獻祭。交付明白:σφραγ?ζω,蓋上印(約翰福音6:27,哥林多後書1:22;以弗所書1:13等)。就是神已經收納了。換言之,從根本上說,奉獻不是獻給任何人,而是交給神。但這不是說上帝貪財,所有基督徒要明白:上帝使用這些錢財乃是為將福音傳到地極。同時,既然神吩咐基督徒奉獻,祂自己必須保證奉獻者的生存。這一點我們可以查看人類曆史和全世界每一個地方:具有奉獻精神的民族和個人,沒有誰是餓死的。這也是神的應許:“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托誰,就向誰多要”(路加福音12:48)。或馬太效應(馬太福音25:29)。
30弟兄們,我借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又借著聖靈的愛,勸你們與我一同竭力,為我祈求神。31叫我脫離在猶太不順從的人,也叫我為耶路撒冷所辦的捐項,可蒙聖徒悅納。32並叫我順著神的旨意,歡歡喜喜地到你們那裏,與你們同得安息。33願賜平安的神,常和你們眾人同在,阿們。
如果說牧者的天職是“務要傳道”,那麽會眾的天職就是支持傳道。羅馬書15章最後這段經文中,保羅奉神的名勸勉會眾或教會與他同心一致(另參羅馬書12:1),以便支持他的各項事工:“勸你們與我一同竭力,為我祈求神”。與牧者同心竭力和為牧者代禱,乃是會眾的教會責任。一同竭力,συναγων?ζομαι,to strive together with one, to help one in striving;如同戰場上的同心同德,而且要竭盡全力。這是一場戰爭,隻有團結才能贏得勝利。不僅同心,而且要竭盡全力。你是否為教會的事竭盡全力了呢?正相反,大部分基督徒對教會的支持是九牛一毛。實際上自己家中和社會上任何小事,都可以以犧牲教會和主日聚會為代價。另一方麵是為牧者禱告。會眾是“為我祈求神”,還是旁觀、非議、阻擋,甚至向神控告牧者,真假教會涇渭分明。僅就為牧者禱告而言,這裏涉及三重禱告或三重同心竭力:
第一是“叫我脫離在猶太不順從的人”。保羅預感到前麵有一場針對他的巨大政治風暴,生死攸關。在麵對仇敵的時候,保羅祈求會眾和他站在一起,最低要求會眾不要站在猶太人所代表的主流社會那邊一同不順從。猶太人就是律法主義大兒子的代表。牧者的悲涼常常在這個地方:你的會眾和同工總願意站在對你苦毒的人那邊,更願意“理解”任何抵擋你的人。願意和敵人一起不順從,願意與仇敵結盟,這是北國以色列的痼疾。但是成熟的牧者必須時刻預備好迎接這樣的痛苦和傷心。第二、“也叫我為耶路撒冷所辦的捐項,可蒙聖徒悅納”。為保羅在耶路撒冷這次事工祈禱。牧者有一個異象和使命,會眾應該盡力支持。保羅要去耶路撒冷轉送其他教會的奉獻,顯然同工和會眾可以有各種反對的理由。但是,你是否願意在牧者決定的事項上提供無條件的支持呢?教會有一種聲音,就是牧者決定什麽,他都會“不”。這是一種權力人格作祟。第三、“並叫我順著神的旨意,歡歡喜喜地到你們那裏,與你們同得安息”。這指向保羅完成耶路撒冷交付奉獻之後的羅馬和西班牙之行。這不僅要求羅馬教會代禱,也要求羅馬教會預備接待保羅。不排除有這樣一種“祈禱”:主啊,求你千萬別讓保羅到我們這裏來,如同阻止秋風落葉;或者保羅來此毫無必要,因為他的教導我們都非常熟悉了……牧者之行,必有美意。
而這一切的一同竭力,從兩個方麵都道理充足。第一、源於我們擁有和侍奉一位共同的神、共同的主耶穌基督,祂是三位一體的上帝。感謝主,保羅在這裏交托羅馬教會的三重禱告都應驗了。我們的神是聽禱告的神。第一、上帝拯救保羅脫離了耶路撒冷猶太人的網羅;保羅成功將各教會的奉獻交割給了耶路撒冷教會;保羅成功到達了羅馬教會。保羅和羅馬教會的禱告,正是主耶穌所教導的禱告: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在這個前提下“求必得著”。第二、一般來說,平信徒都缺乏傳道的恩賜。除了特別有教導聖經之癮的人,平信徒應該支持那些蒙召受遣的傳道人去傳福音。不可能每一個基督徒都成為傳道人,而你支持一位傳道人,就等於你間接在傳道。這更讓傳道人學習謙卑,你每一篇講章的作者都不是你一個人,任何一篇講道都是教會集體的創作。根據這樣的看見,“名牧”乃是基督教的恥辱。這是常識:沒有弟兄姐妹不可能有不寐之夜。
羅馬書16章同樣可以這樣交叉結構:1、牧者舉薦(1-2);2、問聖徒安(3-16);3、勝過撒旦(17-20);4、同工問安(21-24);5、牧者祝禱(25-27)。其中第二部分的問安是問候羅馬教會的人,記載的是羅馬教會部分聖徒名單;而第四部分則是介紹保羅身邊向羅馬問安的同工。這是基督的國度,不同教會的弟兄姐妹互為肢體,互相接納,互相問安。而中間這部分經文(17-20)則再一次強調教會對魔鬼的勝利,這讓所有人儆醒,更讓所有人信心倍增。在羅馬書16章中,保羅至少提到了34個名字,這是新約聖經的一份家譜,這是基督解放羅馬的軍團。點名也是聖靈對每個人的尊重——日本人為什麽可以否認南京大屠殺?因為貴國沒有一份遇難者的名字:誰呀?咋的啦?
1我對你們舉薦我們的姊妹非比,她是堅革哩教會中的女執事。2請你們為主接待她,合乎聖徒的體統。她在何事上,要你們幫助,你們就幫助她。因她素來幫助許多人,也幫助了我。
保羅向羅馬教會推薦堅革哩教會中的女執事非比,因為她即將前往羅馬教會。普世教會之間是一直密切連接的。這也應該是保羅寫羅馬書的目的之一。這兩節經文以及下文不斷提說的女性名字,讓我們震撼初代教會中女人的地位和貢獻。把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女性稱為“我們的姐妹”,這是古代世界絕無僅有的基督教文明。Φο?βη,radiant,發光的;這應該是一個異教徒的名字(可能是以弗所亞底米女神的另一名字)。堅革哩在哥林多附近,是哥林多向東8英裏的一個港口城市。保羅曾經過那地,應該在那裏建立了教會(使徒行傳18:18)。接納(προσδ?χομαι)這個真理在這裏成為教會的實踐。顯然對羅馬教會而言,非比是陌生的,但教會按著真理應該接納。所謂合乎體統,?ξ?ως,這個副詞的基本含義是suitably, worthily, in a manner worthy of;主要指與我們蒙受的基督恩典相稱,對得起主的恩惠(另參以弗所書4:1,腓立比書1:27,歌羅西書1:10;帖撒羅尼迦前書2:12;約翰三書1:6)。一個被主接納的人應該接納主已經接納的人。教會接納基督徒是聖徒的本分,每一間教會都是基督徒免費的驛站。當然,這不是說普世教會要為四處旅遊的基督徒提供免費招待;接待前提是,非比應該是奉差遣到羅馬“公幹”的。
必須注意的是,保羅在羅馬書中第一次使用了“教會”這個概念:?κκλησ?α,a gathering of citizens called out from their homes into some public place, an assembly。至少每一位學員應該記住這個字的解釋方法。這個字在羅馬書16章出現了5次:1,4,5,16,23。而保羅書信中提到的教會基本上是“家庭教會”,這也意味著大教會從來不是聖經記載的教會。
聖經對非比隻有這一句描寫,因此我們對她知之不多。我們知道她是教會的同工或執事(δι?κονος;馬太福音20:26,23:11;約翰福音12:26;羅馬書13:4,15:8;哥林多後書3:6;提摩太前書3:8等)。而且保羅說她幫助過很多人,也幫助過保羅。幫助這個概念在這段經文中以動詞和名詞的方式各出現一次(παρ?στημι,προστ?τις)。這個概念的基本含義是與……站在一起,靠近……這讓我們想起亞當的肋骨。也許非比像呂底亞一樣是一位有錢的婦人。但無論如何她是一位好幫手(另參路加福音8:3,使徒行傳16:14-15)。上帝在基督裏,藉著教會,重建了女人幫助的形象(創世紀2:18,20)。非比、連同下文的百拉基、羅馬的馬利亞、土非拿氏、土富撒氏、彼息氏、羅孚的母親、猶利亞、尼利亞的姊妹,她們是歐洲天宇的月亮,是歐洲點著的明燈。歐洲的姐妹、母親和妻子得救了,上帝藉著她們開始照亮那黑暗的陸地和海島。很有可能,非比這次公幹就是專程向羅馬教會送信的,她是羅馬書的信使。大家可以自己在地圖上找到從堅革哩到羅馬的路程,可謂天高地遠。當然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保羅將這位可以幫助教會的人差到了羅馬教會,盡管她去那裏僅僅是私人原因。
3問百基拉和亞居拉安。他們在基督耶穌裏與我同工,4也為我的命,將自己的頸項置之度外。不但我感謝他們,就是外邦的眾教會也感謝他們。
5又問在他們家中的教會安。問我所親愛的以拜尼土安。他在亞西亞是歸基督初結的果子。6又問馬利亞安。她為你們多受勞苦。7又問我親屬與我一同坐監的安多尼古和猶尼亞安。他們在使徒中是有名望的,也是比我先在基督裏。8又問我在主裏麵所親愛的暗伯利安。9又問在基督裏與我們同工的耳巴奴,並我所親愛的士大古安。10又問在基督裏經過試驗的亞比利安。問亞利多布家裏的人安。11又問我親屬希羅天安。問拿其數家在主裏的人安。12又問為主勞苦的土非拿氏和土富撒氏安。問可親愛為主多受勞苦的彼息氏安。13又問在主蒙揀選的魯孚和他母親安。他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
14又問亞遜其土,弗勒幹,黑米,八羅巴,黑馬,並與他們在一處的弟兄們安。15又問非羅羅古,和猶利亞,尼利亞,和他姊妹,同阿林巴,並與他們在一處的眾聖徒安。
16你們親嘴問安,彼此務要聖潔。基督的眾教會都問你們安。
保羅幾乎將他在羅馬教會中能夠想起來和認識的聖徒的名字都寫在上麵了。我不願意將這樣的問安視為禮貌上的老道——有求於人,麵麵俱到——不如說這些人都是保羅心上的人(腓利門書1:12)。是保羅事工中的天使天軍。我們可以在羅馬書16:3-16中找到三間教會。第一間就是百基拉和亞居拉家中的教會(3-13);第二間是亞遜其土等人組成的教會(14);第三間則是非羅羅古等人組成的教會(15)。很有可能,第一間教會是猶太人為主的教會,而另外兩間是希臘羅馬背景出來的外邦人組建的教會。另外有學者指出,這份名單中大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可能出身於奴隸。
第一間家庭教會的領袖就是百基拉和亞居拉(3-5a)。我們在使徒行傳的課程中認識他們,因此在這裏不複贅言。值得強調的是,保羅將他們稱為“在基督裏與我同工的”。συνεργ?ς,a companion in work, fellow worker。這個字在羅馬書16章中出現了3次(3,9,21)。此時他們應該已經返回羅馬,因為逼羅馬當局驅逐猶太人的政策暫時過去了(使徒行傳18:2;哥林多前書16:19;提摩太後書4:19)。保羅特別提說他們“也為我的命,將自己的頸項置之度外”(另參約翰福音15:13;使徒行傳19:23-41)。在保羅艱苦卓絕、內外交逼的一生中,這對夫妻是上帝賜給他的天使。我相信保羅每一次想到他們都會熱淚盈眶,深得安慰——無論世人和教會在怎樣傷害他,但還有百基拉和亞居拉。而且那是基督真理之內的患難之情,生死之交。而且這對夫妻也祝福了很多外邦教會,又在自己家中建立了教會。
羅馬書5b-13列舉的人應該都是百基拉和亞居拉家庭教會中的人,這些人有4個特點,或者說與保羅關係密切。第一是“我所親愛的”;?γαπητ?ς,beloved, esteemed, dear, favourite, worthy of love(羅馬書16:5,8,9,12;另參馬太福音3:17,12:18,17:5;羅馬書1:7,11:28,12:19等)。第二是“勞苦”的,包括“一同坐監”的、“在基督裏經過試驗的”;κοπι?ω,to grow weary, tired, exhausted (with toil or burdens or grief);to labour with wearisome effort, to toil……主要指為主受苦的(羅馬書16:6,12x2)。第三是“我的親屬”。συγγεν?ς,of the same kin, akin to, related by blood。有血親關係的(羅馬書9:3;16:7,11,21)。這是我們能理解的狀況:傳道人有親戚成了基督徒,但不是所有的親屬都是基督徒。特別是13節,保羅對魯孚的母親的感情令人動容,這是基督裏的親屬關係:“又問在主蒙揀選的魯孚和他母親安。他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我們不知道保羅與魯孚和他母親之間的關係,但我們記得十字架上的耶穌怎樣將自己的母親交給了使徒約翰。在基督的教會中,將弟兄姐妹的母親視為自己的母親,特別是奉養那些為主殉道的信徒的母親,應該是基督徒的本分。值得強調的是羅孚(?ο?φος)這個名字出現在馬可福音15:21,“有一個古利奈人西門,就是亞力山大和魯孚的父親,從鄉下來,經過那地方。他們就勉強他同去,好背著耶穌的十字架”。如果這是同一位魯孚,我們就知道魯孚的母親就是為主背十字架的古利奈人西門的妻子。保羅這樣尊敬她也是情理之中。第四、“問亞利多布家裏的人安”;“問拿其數家在主裏的人安”。在教會中,有一家歸主的情況,其中自然包括孩子和奴仆。
值得一提的是,所謂猶尼亞是“女使徒”的爭辯,我在相關講章中已經解釋了這個問題,此不贅言。在這份名單中,除了馬利亞和魯孚以外,所有名字在新約聖經中隻出現一次。我想在這裏再開放一個問題:羅馬的馬利亞一定不是耶路撒冷的某一位馬利亞嗎?
羅馬書16:14-15中的名單可以另外列為一組,他們顯然與保羅的關係沒有第一組那麽緊密。但這不意味著他們對保羅不重要。這些名字在新約聖經中也隻出現一次;而每一間教會提到了5個人的名字。值得一提的是,翻作“黑米”(?ρμ?ς,Hermas,Mercury)的這個名字,以及“黑馬”(?ρμ?ς,Mercurius or Hermes,herald of the gods),都可能源於希臘十二主神之一的赫爾墨斯(?ρμ?ς,愛馬仕;另參使徒行傳14:12)。他們應該是從希臘異教中歸正過來的,而初代教會有個傳統稱黑米本是耶穌70門徒之一,在主後55年成為達爾馬提亞(Dalmatia)的主教。另外一間教會的第一個人物是非羅羅古,Φιλ?λογος ,Philologus,lover of the Word。他很有可能是從希臘哲學(φιλοσοφ?α)中召回的。猶利亞(?ουλ?α)很可能是非羅羅古的妻子。阿林巴,?λυμπ?ς,heavenly;這個名字應該與奧林匹亞有關。這兩間教會的人名在新約聖經中也隻出現一次。
16節是這場問安的總結。值得強調的是,問安(?σπ?ζομαι)這個合成詞(?λφα and σπ?ω)的基本含義乃是召聚在一起之意:to draw to one's self;中譯請安,問安(Greeting,Salute;馬太福音5:47等)。這個動詞在羅馬書16章出現了21次(3,5,6,7,8,9,10,11,12,13,14,15,16,21,22,23)。而這個字在整卷新約之中隻出現60次。我們可以這樣說,彼此問安開創了人際關係全新的局麵,將人際關係從彼此問吃、彼此傳恨和彼此苟合中拯救出來。正因為如此,保羅特別強調“你們親嘴問安,彼此務要聖潔”:?σπ?σασθε ?λλ?λους ?ν φιλ?ματι ?γ??,Salute one another with an holy kiss。直譯是用聖潔的吻問安。一方麵,弟兄姐妹之愛不是猶大之吻;另一方麵,弟兄姐妹之愛也不是以真理為代價的桃園結罪和梁山聚罪。
17弟兄們,那些離間你們,叫你們跌倒,背乎所學之道的人,我勸你們要留意躲避他們。18因為這樣的人不服事我們的主基督,隻服事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語,誘惑那些老實人的心。
19你們的順服,已經傳於眾人,所以我為你們歡喜。但我願意你們在善上聰明,在惡上愚拙。20賜平安的神,快要將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願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和你們同在。
我們可以將16:17-20與15:22-23平行,也可以說16:17-20進一步揭示了15:22-23中的攔阻者乃是撒旦。而且我提醒教會再一次正視這個事實:無論保羅怎樣強調慈悲、恩典、相愛、接納,怎樣反對論斷人;但是對攔阻者,離間者和誘惑者,或撒旦的差役從未放棄“論斷”,並且保羅極力教導教會“躲避”攪擾教會的人。如果保羅不責備這些黑暗之子,他就無視基督的真理,也無視耶穌新婦,更缺乏對弟兄姐妹真正的愛。這是牧者的天職。而如果你責備和厭棄保羅的責備,高調你的泛愛主義,或者你是無知的,或者你自己本是撒旦一會的人——撒旦總是願意裝作光明的天使。在主耶穌的教導和使徒的書信中,我們總能看見憐憫和責備的平衡,就是恩待稅吏和審判法利賽人之間的平衡。這經你沒有念過嗎?箴言28:23,“責備人的,後來蒙人喜悅,多於那用舌頭諂媚人的”;羅馬書3:4,“斷乎不能。不如說,神是真實的,人都是虛謊的。如經上所記,你責備人的時候,顯為公義。被人議論的時候,可以得勝”;羅馬書12:9,“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提摩太後書4:2,“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多書2:15,“這些事你要講明,勸戒人,用各等權柄責備人。不可叫人輕看你”……隻是人不都有信心,也不都領受。會有人聽道成仇:阿摩司書5:10,“你們怨恨那在城門口責備人的,憎惡那說正直話的”。而且他們將勾結起來,成為撒旦一黨的新生力量:以賽亞書29:21,“他們在爭訟的事上,定無罪的為有罪,為城門口責備人的,設下網羅,用虛無的事,屈枉義人”。當然,這一切都是要有的。魔鬼的攔阻已經跑到保羅的前麵,在他到羅馬之前已經開始在那裏分裂了教會。
那麽我們怎樣區分論斷和責備呢?羅馬書16:17-18就是最好的教材。或者說,這兩節經文談到了應該被責備的兩種對象。隻要是這兩種狀況,牧者就應該責備他們;而對他們的責備就不是論斷,而是在順服基督仆人的責任,是對教會的真愛。
第一、無道的離間(17)。保羅首先勸勉基督徒注意或警惕(σκοπ?ω,to look at, observe, contemplate)挑撥離間的人。一方麵你不要像一個瞎眼的人,聽風如雨。另一方麵,你要知道那孫子兵法離間計。διχοστασ?ας,dissension, division,出於肉體的紛爭、分裂;嫉妒分爭(哥林多前書3:3;加拉太書5:20)。一方麵那第三者激動你紛爭的理由與真理無關,完全是肉身的理由,如貪婪、恐懼、心胸狹窄;另一方麵,你應該看見你的行動必將對教會和牧者以及弟兄姐妹造成傷害和分裂。需要說明的是,孫子離間的對象主要不是弟兄姐妹之間的關係,而是將矛頭針對會眾和牧者之間的關係。離間者常常是猶太人或自以為雅各身邊來的人,自以為比別人更路德而非更聖經的人。他們的離間計是這樣實施的:第一步:挑撥你對牧師話題的興趣;第二步、試探你對牧師個別言行的看法;第三步:建立聽道成仇而形成的共識;第四步:擴大議論紛紛的陣營。第五步、挾持輿論或協同書,找機會公開頂撞和批評你的牧師……而離間者總是瞄準教會的核心同工。這就要求同工要加倍儆醒。我們已經在上次講章中談到了禁止論斷牧者的真理。如果教會有人跟你分享他對牧者的論斷或苦毒,你作為同工本應該首先製止,更不應該隨聲附和,甚至趁機利用別人對牧者的苦毒而建立自己的人脈關係。由於牧者踐行責備人的職分,教會一定埋藏著廣泛的、伺機而動的殺牧苦毒與嫉恨。但同工一旦成為破口,魔鬼拆毀教會的計劃就已經全麵啟動了。起初樂園出現問題,就因為夏娃順著蛇“質疑”的話語開始像神一樣論斷善惡。教會呼召同工起來侍奉,不是借此給你一個窺探隱私和同流合汙的機會,而是相反——你要更堅決地站在破口之中。其次,不是所有的離開教會的行動都是中了離間計或分裂教會,而決定的因素是“所學之道”。說的更簡明一些,就是聖經根據。如果你的牧者的教導在一些基本問題上已經偏離聖經,無論有沒有人挑撥,你都可以離開。但是,如果你抓住牧者隻言片語小題大戰,上綱發熱,主動求人離間,那就是你的罪了。在這類問題上我們必須訴諸良心和聖靈的見證。
第二、肚腹的誘惑(18)。保羅論斷的人“不服事(δουλε?ω)我們的主基督,隻服事自己的肚腹”。這是第二個標準。這是我們主的教導:“一個仆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路加福音16:13)。其實我們很容易判斷這兩種侍奉:如果基督徒在正道上跑得好好的,你一定將人從教會中拉出來另建教會,你任何花言巧語都無法掩飾你的名利之心和謀食之道。從另一個方麵說:如果你的教義和人家的教義基本上相同,你將那間教會的人拉出來分門結黨,你無論怎樣雞蛋骨頭,你就是服事自己肚腹的人。這一點我們應該效法保羅:不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我也一直用這樣的常識回答那些論斷我們的人:我從來不在任何其他LC-MS的教會中當教師,但是,我歡迎任何LC-MS之外的基督徒和外邦人參加CSMP——為此我不怕被他們教會論斷,必須“離間”那樣的教會;但是,LC-MS內部的離間才是保羅要反對的“離間”。道理都在這裏了。“肚腹”這個概念讓我們想起上帝對蛇的咒詛(創世紀3:14)。撒旦之子“必用肚子行走終身吃土”,不僅僅指“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也指“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榮耀,專以地上的事為念”(腓立比書3:19)——他們會使用特別下流的手段控告你們的牧師,比如背後寫控告信,像外邦人那些惡心的政治伎倆一樣。這也是一個判斷標準:背後說人還是公開傳道——如果有人因不寐之夜上光明正大的道理而被“離間”了,你最好是順服聖靈的寶劍。但如果你是用寫控告信和背後說人的方式“保護教會”或挑撥離間,你無論怎樣“花言巧語”都是黑暗之子。所謂花言:χρηστολογ?α,假冒為善的漂亮話;巧語,ε?λογ?α,祝福、恩典(羅馬書15:29);但這裏應該指小恩小惠。這是一種“誘惑”:?ξαπατ?ω的意思就是欺騙,to deceive;而且是利用你的罪性欺騙你(羅馬書7:11;另參哥林多前書3:18)。你好騙不是你無辜,而是你有罪。誘惑是魔鬼的本性(哥林多後書11:3,提摩太前書2:14,帖撒羅尼迦後書2:3)。當然,有些被騙是因為“老實”:?κακος,天真無邪(希伯來書7:26)。這些人常常是跟著跑的,原因很簡單:很傻很天真。其中有些是這樣的婦人:“這些婦女擔負罪惡,被各樣的私欲引誘。常常學習,終久不能明白真道”(提摩太後書3:6-7)。
羅馬書16:19是對教會正麵的勸勉。在這裏我們也可以看見順服的另外一個界限:你不要順服“惡”,即上文的離間者和誘惑者。順服真理是好的,但順服人去背叛真道則是犯罪。“在善上聰明,在惡上愚拙”,這是對所有基督徒的勸勉。愚拙(?κ?ραιος)這個字在馬太福音10:16是這樣使用的:“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馴良,至少不要害人;要誠實無偽(腓立比書2:15)。而根據這裏的語境,所謂“在惡上愚拙”,也指你不要和離間者、誘惑者同流合汙,甚至魔高一丈。第20節讓我們仰望神的保守,並看見兩個事實:第一、離間者和誘惑者出於撒旦;第二、基督正在將撒旦踐踏在我們腳下,因此我們應該大有平安。快要,?ν τ?χει,shortly(申命記11:17,啟示錄1:1,22:6;約翰福音18:8)。一方麵,撒旦的離間和誘惑是要有的,正在進行;魔鬼已經在羅馬教會設立了座位,同時搶在前麵為保羅設置了防線,惡人先告狀。另一方麵,它們的“勝利”總是曇花一現。所以對不起,沃姆斯國會勝利閉幕了;這就是我的立場。告狀信或背後控告我們弟兄的告狀信,已經徹底失敗了;“瓦器”已經被“打得粉碎”(啟示錄2:27)。“因為那在我們神麵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已經被摔下去了”(啟示錄12:10b)。而且昨天我已經將告狀信當作天上的賞賜像獎狀一樣裱在地下室的北牆上了,心中歡喜,算配為這名受辱。但楊牧師們(有理由顯示他們也與今年7月的“告密”事件有關)是否願意在惡上更加聰明,一計不成再施一計呢?“主責備你吧”(猶大書1:9)。龍頭被打碎,但我們帶著腳傷(πο?ς)繼續前進(創世紀3:15,路加福音10:19;另參約伯記1-2,撒迦利亞3:1-2,曆代誌上21:1;約伯記26:12,詩篇74:13,89:11,91:13,以賽亞書27:1,51:9;路加福音10:18,啟示錄12:7-13,20:1-10)。親愛的,你,是我腳上的傷口嗎?
21與我同工的提摩太,和我的親屬路求,耶孫,所西巴德,問你們安。22我這代筆寫信的德丟,在主裏麵問你們安。23那接待我,也接待全教會的該猶,問你們安。24城內管銀庫的以拉都,和兄弟括土,問你們安。
在交叉結構中,羅馬書16:21-24與16:3-16平行。這是兩份名錄或家譜。16:3-16是羅馬教會的家譜;而16:21-24則是哥林多教會(如果羅馬書是在哥林多寫的話)的家譜。更準確地說,這是保羅身邊的同工名錄,是一份生命冊(腓立比書4:3)。這4節經文也讓我們看見了一個成熟的傳道團隊:教師(21)、文秘(22)、接待(23)和財物(24)。哥林多前書3:9這樣解釋同工(συνεργ?ς):教會的同工同時也是與神同工(另參哥林多後書8:23)。而同工的目的在於幫助,在真理上建立基督徒的信心:“我們並不是轄管你們的信心,乃是幫助(συνεργ?ς)你們的快樂。因為你們憑信才站立得住”(哥林多後書1:24;另參帖撒羅尼迦前書3:2,約翰三書1:8)。即使不同教會的領袖彼此也應該是主內同工(腓利門書1:1);同間教會之內的不同分工更是同工(腓利門書1:24)。同工更是戰友,是“一同當兵”的;這一點很重要;同工不應該臨陣脫逃(腓立比書2:25)。特別是當患難來臨,同工應該“同負一軛”,“一同勞苦”(腓立比書4:3),甚至戰友成為獄友(歌羅西書4:11)。如果外邦人的同誌和戰友都可以同甘共苦,如果教會同工總是大難當頭各自飛,我們就羞辱耶和華的軍隊了。當然,彼得雞叫三次,仍有重新作大丈夫的機會。
在這份生命冊上,保羅介紹了8個人:提摩太、路求、耶孫、所西巴德、德丟、該猶、以拉都、括土。這裏大部分人在別的書卷上都出現過。第一是提摩太(Τιμ?θεος),在新約聖經中出現了28次。不過我突然想到了巴拿巴,鼻子一酸。提摩太出生在小亞細亞的路司得;父親是希臘人,母親是猶太人。他是保羅特別重要的同工,提摩太在禾場上給人按手不需要耶路撒冷和安提阿教會甚至保羅這個supervisor的特別授權(提摩太前書5:22)。保羅的同工團隊從來沒有建立任何政治等級製度,使徒們的禾場從來也不是官僚主義的教區。路求、耶孫和所西巴德都是保羅的親屬(ο? συγγενε?ς μου);我們在羅馬書16章至少看見了保羅7位親屬了,他們應該都是猶太人。路求(Λο?κιος)應該就是安提阿教會中的先知或教師古利奈人路求(使徒行傳13:1);也有人認為他就是路加醫生。耶孫(??σων)是帖撒羅尼迦人,曾經在患難中接納、保護過保羅和西拉(使徒行傳17:5-9)。但我們對所西巴德(Σωσ?πατρος)一無所知。不過有人認為他是使徒行傳20:4中的“比裏亞人畢羅斯的兒子所巴特(Σ?πατρος)”。羅馬書是保羅口述,德丟(Τ?ρτιος)代筆的,很有可能,保羅這時候眼病更嚴重了(加拉太書4:15,6:11;另參哥林多前書16:21;歌羅西書4:18)。德丟在聖經中隻出現1次,保羅對自己“文秘”的尊重令人感動。新約聖經有4個人叫該猶(Γ??ος):“馬其頓人該猶”(使徒行傳19:29);“特庇人該猶”(使徒行傳20:4);保羅施洗的哥林多人該猶(哥林多前書1:14),約翰三書的收信人該猶(約翰三書1:1)。不排除他們可能是同一個人。該猶在哥林多可能為保羅提供了3個月的食宿(使徒行傳20:2-3)。“接待全教會的該猶”可能指哥林多教會是在該猶家中聚會,他也接納外來的傳道人。城內管銀庫的以拉都(?ραστος)首先出現在使徒行傳19:22中,在以弗所與保羅同工;後來住在哥林多,可能與保羅分開了(提摩太後書4:20)。ο?κον?μος可以指“管銀庫的”,也可以指“管家”(加拉太書4:2等);也有人認為這個字描述以拉都是一位特別謙卑的人。總之以拉都應該是一個有權有錢的人。括土(Κο?αρτος)在聖經中隻出現一次,但有教會傳統說他本是羅馬人(居住在羅馬的猶太人),是耶穌70位門徒之一,後來成為Berytus的主教。括土可能是以拉都的弟兄,或就是一位主內的弟兄。
值得一提的是,德丟的意思是“老三”,而“括土”的意思是“老四”。不排除這種情況,這兩位可能是弟兄。更重要的是,這份名單最後是以“弟兄”(?δελφ?ς)結束的,弟兄在羅馬書出現了20次。而且牧羊人在點名(約翰福音10:3),凡被我們的大牧人叫到名字的,都是屬於神的。不僅如此,我們因此成了一家人。無論是第一部分名單中羅馬教會的26個人名,還是第二部分名單中哥林多教會中的8個人名,他們都是主內弟兄。該隱和亞伯的弟兄關係就這樣被刷新了——在基督裏,在教會裏,四海之內皆兄弟。弟兄括土,連同魯孚的母親,讓我們回想起主的話:“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馬太福音12:49-50;另參約翰福音19:26-27,20:17)。
25惟有神能照我所傳的福音,和所講的耶穌基督,並照永古隱藏不言的奧秘,堅固你們的心。
26這奧秘如今顯明出來,而且按著永生神的命,借眾先知的書指示萬國的民,使他們信服真道。
27願榮耀因耶穌基督歸與獨一全智的神,直到永遠。阿們。
感謝主,一切攪擾都被平息了,我們順利抵達了羅馬書最後一站,每一個人都祝福滿滿。羅馬書16:25-27在整卷書中交叉回應了羅馬書1:1-7,“1耶穌基督的仆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2這福音是神從前借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3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4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裏複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5我們從他受了恩惠,並使徒的職分,在萬國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真道。6其中也有你們這蒙召屬耶穌基督的人。7我寫信給你們在羅馬為神所愛,奉召作聖徒的眾人。願恩惠平安,從我們的父神,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諸位可以自己查考其中完全重複的概念。另外,16:25中的“堅固”與1:11中的“堅固”首尾呼應。這裏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三個不同的概念。
第一是“惟有神能……”(Τ? δ? δυναμ?ν?)。15節有3個人稱代詞需要強調,因為這3個人稱代詞構建了教會基本的責任框架。第一是祂,第二是我,第三是你們。原文中沒有“神”,而是“祂”。不是我,是祂。我的責任是我傳福音,並且隻傳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福音,並且隻傳聖經中啟示的耶穌基督。這是我的責任。但從今以後,講道之後,我就是無用的仆人,我就消失了。“這樣,你們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隻當說,我們是無用的仆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路加福音17:10)。天地之間就能剩下“你們”和“祂”的關係了。不再是我的事兒了,那是祂的事兒。這是傳道人的自由或責任的邊界:如果你已經將福音傳出來了,剩下的一切就交給神。一方麵,你必須不顧性命竭盡全力地講道;但另一方麵,至於會眾和學員聽信了多少,是否像你所願得蒙造就,這根本不是你的事。所以我能聽見在羅馬書封印的時候,保羅大大地鬆了一口氣。任不寐牧師則要仔細研究另一個菜譜,我計劃接下來兩周在“辣椒炒牛肺”這道菜上進一步爐火純青。有詩為證:“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寧”;“雨過風清洲渚閑,椒漿醉盡迎神還”;“過臘一日,謂之小歲,釋賀君親,進椒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能老”……
第一是“奧秘”(μυστ?ριον,hidden thing, secret, mystery;羅馬書11:25,16:25),這個奧秘就是基督,或者說,舊約聖經(眾先知的書)的一切奧秘就是基督。這一點正如歌羅西書2:2所說的:“要叫他們的心得安慰,因愛心互相聯絡,以致豐豐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使他們真知神的奧秘,就是基督”(另參歌羅西書1:25-29;以弗所書3:8-11;提摩太後書1:9-11;提多書1:2-3;彼得前書1:10-12,20)。牧者的責任就是傳講神的奧秘或聖經的奧秘就是基督。如果你抓不住浩如煙海的講章,你就記住基督這個中心即可。μυστ?ριον在16:26中並沒有出現,隻是強調如今不再有奧秘了。這實在令所有追求真理的人歡喜快樂:在耶穌基督裏,聖經不再有奧秘和難題了。而這也是保羅在放下羅馬書之後對教會的囑托:怎樣理解羅馬書的精義呢?前前後後,僅僅抓住“耶穌基督”。換言之,放下一切用不著的,矚目看基督。與此相關,就是以經解經,“借眾先知的書指示萬國的民”。你遇到任何難題,就回到聖經去查考。聖經是全息性的,每一問題的答案都在聖經之內。當然,你可能在聖經中找到答案了,但是你不想接受神的道理。那隻剩下最後一條路:“使他們信服真道”(ε?ς ?πακο?ν π?στεως)。求神憐憫你,讓你不服也得服,不信也能信。而且“我服我信”之後,峰回路轉,柳暗花明。
第三是“獨一全智”。μ?ν? σοφ? θε?,God only wise;隻有上帝是聰明的,上帝是唯一有智慧的;上帝是唯一的智慧(另參提摩太前書1:17,猶大書1:25)。σοφ?ς(wise)這個字也責備人的“自稱為聰明”;那是希臘羅馬以及今天世界的普世價值(羅馬書1:14,22),那是作惡的聰明(羅馬書16:19;另參以弗所書5:15,雅各書3:13)。但是恰恰是希臘式智慧或哲學,或東方式的悟性或經驗,成為人類通往上帝的攔阻。人的智慧不是自由,而是牢獄;甚至是阻擋人類得救的深坑。“25那時,耶穌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26父阿,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馬太福音11:25-26)。而且自作聰明的人類,會屠殺上帝的智慧。“33你們這些蛇類,毒蛇之種阿,怎能逃脫地獄的刑罰呢?34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並文士,到你們這裏來。有的你們要殺害,要釘十字架。有的你們要在會堂裏鞭打,從這城追逼到那城”(馬太福音23:33-34)。但上帝要摧毀人類的自作聰明。σοφ?在哥林多前書第1章和第3章中出現11次,主要強調的就是這個事實:“就如經上所記,我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哥林多前書1:19;另參哥林多前書1:20,1:25-27,3:10,3:18-20,6:5)。所以羅馬書最後一句話不僅是對羅馬帝國,也是對全世界全人類的呼告。而在我們以後的天路上,我們最大的攔阻就是人的聰明。一方麵是我們自己的自作聰明,另一方麵是世界上不斷有自作聰明的人來質疑聖經,攪擾我們的信仰。但我們必須記住保羅在羅馬書結束的地方對眾教會的叮囑:無論“科學進步”和“人類大腦進化”到什麽程度,即使人不是越來越愚蠢和瘋狂,人類的智慧也永遠不如神的智慧;或者說,隻有神的智慧是真智慧,關乎真正的平安、得救、愛、聖潔、公義、榮耀與永生。
中國是萬國的一份。感謝主,整整一個秋天,我們完成了羅馬書的課程。我們算不得什麽。但“螞蟻是無力之類,卻在夏天預備糧食”(箴言30:25);“6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7螞蟻沒有元帥,沒有官長,沒有君王,8尚且在夏天預備食物,在收割時聚斂糧食。9懶惰人哪,你要睡到幾時呢?你何時睡醒呢”(箴言6:6-9)。在冬天到來之前,我們已經儲備了足夠的糧食。我們的“冬眠”叫寫作業。所以現在是到了寫作業和交作業的時候了,又一次看見你們興高采烈的樣子我很欣慰。2016年的期末考試是:用任何一段羅馬書的經文寫一篇講章,字數不限,截止日期是2016年12月30日。我們很快就將開赴提摩太書信。“你要趕緊在冬天以前到我這裏來”(提摩太後書4:21),“我在特羅亞留於加布的那件外衣,你來的時候可以帶來。那些書也要帶來。更要緊的是那些皮卷”(提摩太後書4:13)。我說的“那些皮卷”特指“你的作業”。親愛的弟兄姐妹,穿越太平洋浩瀚的雪,你看見更美好的福音之旅了嗎?比張騫鑿空更美。落葉是一群候鳥,腓利展翅向南;咱們明年見。主說,“我們可以渡到湖那邊去”(路加福音8:22)。願主的恩典、保守、更新和祝福,與我們眾人同在。阿門。
聖靈常常用“禁止”的手段帶領牧者走向地極。保羅轉向羅馬一方麵出於他對基督使命的順服,另一方麵也因為在地中海東部他進入了絕境。這種絕境不僅僅是政治逼迫,也包括經濟困境和教會的厭棄。因此我們需要重新複習一下“哥林多現象”和“加拉太定律”,並可以在羅馬書和保羅其他書信之間建立一種神學和曆史的連接。
哥林多前書4章和9章顯示,哥林多教會開始論斷保羅,特別是開始質疑保羅使徒身份的合法性,並拒絕向保羅提供經濟上的奉獻支持:“3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4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8你們已經飽足了,已經豐富了,不用我們,自己就作王了。我願意你們果真作王,叫我們也得與你們一同作王。9我想神把我們使徒明明列在末後,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為我們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10我們為基督的緣故算是愚拙的,你們在基督裏倒是聰明的,我們軟弱,你們倒強壯。你們有榮耀,我們倒被藐視”;“1我不是自由的嗎?我不是使徒嗎?我不是見過我們的主耶穌嗎?你們不是我在主裏麵所作之工嗎?2假若在別人我不是使徒,在你們我總是使徒。因為你們在主裏正是我作使徒的印證。3我對那盤問我的人,就是這樣分訴。4難道我們沒有權柄靠福音吃喝嗎?5難道我們沒有權柄娶信主的姊妹為妻,帶著一同往來,仿佛其餘的使徒,和主的弟兄,並磯法一樣嗎?6獨有我與巴拿巴沒有權柄不作工嗎?7有誰當兵,自備糧餉呢?有誰栽葡萄園,不吃園裏的果子呢?有誰牧養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8我說這話,豈是照人的意見。律法不也是這樣說嗎?9就如摩西的律法記著說,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它的嘴。難道神所掛念的是牛嗎?10不全是為我們說的嗎?分明是為我們說的。因為耕種的當存著指望去耕種。打場的也當存得糧的指望去打場。11我們若把屬靈的種子撒在你們中間,就是從你們收割奉養肉身之物,這還算大事嗎?12若別人在你們身上有這權柄,何況我們呢?然而我們沒有用過這權柄,倒凡事忍受,免得基督的福音被阻隔。13你們豈不知為聖事勞碌的,就吃殿中的物嗎?伺候祭壇的,就分領壇上的物嗎?14主也是這樣命定,叫傳福音的靠著福音養生。15但這權柄我全沒有用過。我寫這話,並非要你們這樣待我。因為我寧可死,也不叫人使我所誇的落了空”。事實上保羅可能在生活上已經無以為繼了,保羅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重操舊業,靠製造帳篷養生;當時保羅正在哥林多(使徒行傳18:1-3)。
在哥林多前書第9章,哥林多後書8-9章以及加拉太書第6章中保羅都用非常充分和非常強烈的語氣論及教會奉獻問題,這一方麵與自己的遭遇有關,另一方麵聖靈也藉著保羅要支持曆代的傳道人。而哥林多後書則讓我們看見,哥林多教會對保羅的指控和厭棄已經從使徒身份轉向保羅的教導和動機。首先他們指責保羅的教導前後矛盾,忽是忽非:“17我有此意,豈是反複不定嗎?我所起的意,豈是從情欲起的,叫我忽是忽非嗎?18我指著信實的神說,我們向你們所傳的道,並沒有是而又非的”(哥林多後書1:17-18)。然後他們猜忌和論斷保羅傳道是為了個人的名利或錢財。所以保羅這樣辯解:“我們不像那許多人,為利混亂神的道。乃是由於誠實,由於神,在神麵前憑著基督講道”(哥林多後書2:17);“你們要心地寬大收納我們。我們未曾虧負誰,未曾敗壞誰,未曾占誰的便宜”(哥林多後書7:2)。他們更厭棄了保羅的脾氣和責備:“11哥林多人哪,我們向你們,口是張開的,心是寬宏的。12你們狹窄,原不在乎我們,是在乎自己的心腸狹窄”(哥林多後書6:11-12);“15我也甘心樂意為你們的靈魂費財費力。難道我越發愛你們,就越發少得你們的愛嗎?16罷了,我自己並沒有累著你們,你們卻有人說,我是詭詐,用心計牢籠你們。17我所差到你們那裏去的人,我借著他們一個人占過你們的便宜嗎?18我勸了提多到你們那裏去,又差那位兄弟與他同去。提多占過你們的便宜嗎?我們行事,不同是一個心靈嗎?不同是一個腳蹤嗎?(心靈或作聖靈)”(哥林多後書12:15-18)。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1章中,直接指出離間他和教會關係的就是魔鬼的差役;而且我們看見,質疑保羅牧者身份的詭計愈演愈烈:“3我隻怕你們的心或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就像蛇用詭詐誘惑了夏娃一樣。4假如有人來,另傳一個耶穌,不是我們所傳過的。或者你們另受一個靈,不是你們所受過的。或者另得一個福音,不是你們所得過的。你們容讓他也就罷了。5但我想,我一點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12我現在所作的,後來還要作,為要斷絕那些尋機會人的機會,使他們在所誇的事上,也不過與我們一樣。13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詭詐,裝作基督使徒的模樣。14這也不足為怪。因為連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15所以他的差役,若裝作仁義的差役,也不算希奇。他們的結局,必然照著他們的行為。……22他們是希伯來人嗎?我也是。他們是以色列人嗎?我也是。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嗎?我也是。23他們是基督的仆人嗎?(我說句狂話)我更是。我比他們多受勞苦,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而假使徒的目的就是要教會棄絕保羅。於是保羅說:“6我卻盼望你們曉得我們不是可棄絕的人。7我們求神,叫你們一件惡事都不作。這不是要顯明我們是蒙悅納的,是要你們行事端正,任憑人看我們是被棄絕的吧”(哥林多後書13:6-7)。也許東西教會的分裂,在保羅時代就已經露出端倪了。
加拉太定律更有悲劇性,因為加拉太教會起初火熱地愛著保羅,結果卻因為假弟兄的離間,轉過來棄之如敝履。事情是這樣發生的:“6我希奇你們這麽快離開那借著基督之恩召你們的,去從別的福音。7那並不是福音不過有些人攪擾你們,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加拉太書1:6-7)。然後事情愈演愈烈:“9一點麵酵能使全團都發起來。10我在主裏很信你們必不懷別樣的心,但攪擾你們的,無論是誰,必擔當他的罪名。11弟兄們,我若仍舊傳割禮,為什麽還受逼迫呢?若是這樣,那十字架討厭的地方就沒有了。12恨不得那攪亂你們的人,把自己割絕了”(加拉太書5:9-12)。於是最後傳道成仇,加拉太教會移情別戀:“15你們當日所誇的福氣在哪裏呢?那時你們若能行,就是把自己的眼睛剜出來給我,也都情願。這是我可以給你們作見證的。16如今我將真理告訴你們,就成了你們的仇敵嗎?17那些人熱心待你們,卻不是好意,是要離間(原文作把你們關在外麵)你們,叫你們熱心待他們。18在善事上,常用熱心待人,原是好的,卻不單我與你們同在的時候才這樣”(加拉太教會5:15-18)。教會棄絕牧者最直接的反應就是中斷了對保羅奉獻的支持。這些“基督徒”的奉獻不是按照神的命和真理,隻是根據情感的變化或個人的情欲。因此保羅在加拉太書第6章中用最為激烈的方式提到教會奉獻的問題:“6在道理上受教的,當把一切需用的供給施教的人。7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麽,收的也是什麽。8順著情欲撒種的,必從情欲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9我們行善,不可喪誌。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10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加拉太書6:6-10)。
各位弟兄姐妹,CSMP這一輪課程沒有時間學習哥林多書信了,但我強烈建議每一位學員重新閱讀哥林多書信(以及重讀加拉太書)。無論如何,對保羅而言,條條窄路通羅馬;雖然窄路,但是天路(馬太福音7:14)。你們準備好了嗎?“假使徒”(哥林多後書11:13)和“假弟兄”(哥林多後書11:26;加拉太書2:4),請開槍為我送行。阿門。
任不寐,2016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