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之夜

神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個人資料
正文

CSMP講義第二課:舊約導論,回家(希伯來書11:13-16)

(2017-03-11 02:57:49) 下一個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感謝主,我們今天來到了集訓課程的第二課,舊約導論。長期以來,關於舊約有三個謬論。第一是舊約上帝的殘忍;第二是舊約沒有新約重要;第三、舊約隻是以色列人的曆史。這是人的自以為是和蛇說(“神豈是真說”)的新一輪苟合而已。基督從始至終都是一樣的,舊約的上帝同樣是愛,舊約同樣在指向基督,曆史隻是祂的故事,而不是以色列人的故事。我的問題是:舊約的上帝是殘忍的上帝或更殘忍的上帝嗎?這些指控常常以“滅絕迦南”為證,但實際上,舊約上帝更大的滅絕行動是大洪水,如果你能理解大洪水,你就能理解舊約上帝一切的行動。大洪水之前,之中,之後的上帝,你認為祂是殘忍的上帝嗎?

常見的神正論有三種,第一、主權論——加爾文主義者總是這樣宣稱:祂是神,祂想怎樣就怎樣;你是誰,敢和神強嘴呢?第二、自省論:你自己麵對仇敵的時候,比上帝更殘忍;因此你沒有資格控告神。第三、公義論:人實在太壞了,因此上帝這樣做是公義的。這三種論點實際上已經坐實了上帝的殘忍。然而,離開聖經本身、特別是離開基督,人的答案都是勉為其難的。一方麵,舊約經文顯明了上帝是愛;另一方麵,舊約的悲劇是在呼喚一位中保,既能安慰上帝的公義,又能替代罪人的死亡。換言之,舊約悲劇(上帝與人處於戰爭狀態)在預備一種神聖的解決和永久的和平,所謂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

舊約神學相關兩個問題是研究對象和版本。一般來說,聖經學者關切舊約每一卷書的作者信息、文章曆史背景、文學特征、神學重點、考古證據、經文版本等等;並極力就上述每一項目與聖經批判展開爭辯。但是,這不是我們的方法。一方麵,我們相信每一卷書的神學重點都在基督;這沒有什麽可以分神討論的。我們的神學努力在於在舊約和基督之間恢複關聯,並因此在我們和上帝之間恢複關聯。另一方麵,聖經批評隻是老婦縹緲的虛談,值得憐憫,根本不值得回應。因此,我們舊約神學的重點隻是基督中心論。而我們使用的聖經版本,不是後來基督教的舊約聖經版本,而是希伯來的聖經版本。這個從創世記到曆代誌的聖經版本,也清楚告訴我們,舊約並非以色列人的曆史記錄,而是麵向全人類的上帝的故事,上帝的旨意。所以諸位必須放下你手中的舊約目錄,重新學習和記誦希伯來文舊約聖經的基本結構。

引言:應許之地

今天的證道經文是希伯來書11:13-16,“13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14 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15 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16 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並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

感謝神的話語。希伯來書11章是從信心的角度對舊約人物的總結;而我們今天這段經文,也可以視為從“回家”的角度對舊約的導言。聖經曆史基本上是人類痛失樂園之後,上帝在選民之中引領的一場回家之旅。創世記1-2章上帝為人類建造了第一故鄉,創世記3-11章人類成了失喪的浪子。從創世記12章開始,一直到舊約結束,甚至到啟示錄,人類一直走在回家的路上。舊約的家園是在“應許之地”,新約的家園“在基督裏”。

1、舊約簡史

舊約首先就是一張回家的地圖,現在,讓我們打開這張天國地圖,踏上回家之旅。而且這場旅程是保守在基督的愛裏麵的。如果說舊約的主要內容是律法,但耶穌對律法的解釋需要記住: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律法的總綱就是愛。我們將從基督和愛的角度解釋舊約。但是我們的“愛之旅”也有排他性,我們不會攜帶任何高等批判一路同行。Higher Critism在我們的舊約神學中一文不值。所以我沒有興趣介紹J.S. Semler(聖經知識包含神的道,對待聖經和其他書籍一樣)Wellhausen、Gunkel、Von Rad、Karl Barthde的“舊約神學”;我也不建議大家認真對待Wellhausen hypothesis(JEPD)。跟“文化基督徒”說再見,起來,我們走。

舊約曆史基本上包括三場回家之旅。第一場是亞伯拉罕從人類的第二故鄉即迦勒底啟程,希伯來人前往應許之地。創世記12:1,“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第二場是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從埃及啟程返回應許之地。民數記10:29,“摩西對他嶽父(或作內兄)米甸人流珥的兒子何巴說,我們要行路,往耶和華所應許之地去。他曾說,我要將這地賜給你們。現在求你和我們同去,我們必厚待你,因為耶和華指著以色列人已經應許給好處”。第三場是猶太人從被擄的巴比倫-波斯返回應許之地。以斯拉記1:3 “在你們中間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猶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華以色列神的殿(隻有他是神)。願神與這人同在。以斯拉記2:1“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前擄到巴比倫之猶大省的人,現在他們的子孫,從被擄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猶大,各歸本城。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華以色列神的殿(隻有他是神)。願神與這人同在”。這三場回家之旅有一個重點或目的地:聖壇、會幕和聖殿——那是上帝與人約會的地方。

整本舊約都在路上,選民去上帝指示的地方。嚴格來講,家並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個人,一位家長和圍繞祂的一些家人——所有家人在祂那裏得安慰。耶穌就是道路,也是真理,也是生命。所以整卷舊約都指向這個人,就是基督。約翰福音1: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1:38,“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就問他們說,你們要什麽?他們說,拉比,在哪裏住?(拉比翻出來,就是夫子)”;約翰福音1:45,“腓力找著拿但業,對他說,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但是,在基督和祂的十字架上,回家的路從平麵旋轉為立體,我們的國不在這世界上,而是在天上或新天新地。約翰福音1:50-51,“50耶穌對他說,因為我說在無花果樹底下看見你,你就信嗎?你將要看見比這更大的事。51又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

舊約聖經的曆史從創世記1-11章一直到主前400年左右;從亞伯拉罕到瑪拉基,大約有2000年的曆史。我們剛才談到的三場旅程,可以安排到如下的時間序列中。第一、希伯來人一家進迦南,大約在主前2000-1500年,這是先祖時代,跨度約500年。第二、以色列人一族從埃及進入迦南,從摩西到列王,從主前1500到主前500。這是先知、士師、君王、祭司領導的世代。第三、猶太人從巴比倫返回迦南,大約從主前500-到耶穌誕生,這場運動的主要領袖是祭司。在這三段曆史時期,有兩個“四百年的靜默期”:創世記到出埃及記;曆代誌到馬太福音。第一個四百年,即在約瑟和摩西之間,人類繁殖出漢謨拉比法典;中國世襲製度(家天下),印度種姓製度的雛形,以及埃奴隸製度——人類開始自我管理或自我奴役。第二個四百年,聖殿被毀前後,人類主流文明濫觴——人靠自己的“知道”尋找上帝,自以為神。這期間奠基了希臘-中國哲學;印度波斯宗教。

但就以色列人而言,他們的曆史就是上帝不斷以律法帶領他們,而他們不能遵行律法的曆史。舊約曆史從選民到外邦為這個真理作見證:人不能自救,人類在等候救主。

2、舊約空間

第一、地球的中心

舊約的敘事是圍繞應許之地展開的,這塊“熱土”至少有三大特征,值得我們反複思想。首先,這裏是顯而易見的地理中心。一個國度,在兩大沙漠之間(撒哈拉沙漠與阿拉伯沙漠),位於三大洲(亞洲、非洲、歐洲)的十字路口,是世界各地文明的走廊。哈米吉多頓位於十字軍路口的十字路口。請注意這裏的四條大河:兩河、尼羅河,約旦河。圍繞這個地理中心,曾經興起五大帝國: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他們先後都是選民的征服者和統治者。而第六個帝國則是埃及。這個地理中心也是為那個中心人物預備的:“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約翰福音12:32)。

第二、奶與蜜之地

然而迦南的奇特之處在於:她不僅僅是被咒詛之地,也是被祝福之地——上帝稱之為流著奶和蜜之地(出埃及記3:8;3:17;13:5;33:3;利未記20:24;民數記13:27;14:8;16:13-14;申命記6:3;11:9;26:9;26:15;27:3;31:20;約書亞記5:6;耶利米書11:5;32:22;以西結書20:6;20:15)。如果我說“奶”預表“道成肉身”,“蜜”預表“死而複活”,你們不要覺得希奇。我們先來看這節眾所周知的“彌賽亞經文”經文;遺憾的是,我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以賽亞書7:14-15,“14 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15 到他曉得棄惡擇善的時候,他必吃奶油與蜂蜜”。“其二”就是“到他曉得棄惡擇善的時候,他必吃奶油與蜂蜜”——這節經文也可以這樣理解:等他要拯救世人審判世界的時候,祂要“吃奶油與蜂蜜”。然後我們以經解經,看看整卷聖經中,“奶”與“蜜”到底是什麽意思。

奶(?????)首先與一位吃奶的嬰孩有關,預表道成肉身。我們很難理解耶穌基督為什麽以嬰孩兒的方式來到世界,而不是像第一位亞當一樣,一出現就是成人。但聖經有相關的預表。創世記49:11-12,“猶大把小驢拴在葡萄樹上,把驢駒拴在美好的葡萄樹上。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在葡萄汁中洗了袍褂。12 他的眼睛必因酒紅潤。他的牙齒必因奶白亮”。不僅如此,下麵的經文說的更為清澈:馬太福音21:16,“對他說,這些人所說的,你聽見了嗎?耶穌說,是的,經上說,你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你們沒有念過嗎?”耶穌引用的是詩篇8:2,“你因敵人的緣故,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而以賽亞書11:8進一步說:“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斷奶的嬰兒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

蜜(???????)在整卷舊約中主要有五種用法,共同指向死而複活。第一、向魔鬼、外邦人或死亡贖買生命的等價物;或者說那些已經陷入虎口或死地的人,可以用“蜜”來交易換回他們的生命(創世記43:11;士師記14:8;耶利米書41:8;以西結書27:17;列王記上14:3)。第二、在人瀕於死亡的時候,蜜是最後的救命稻草或食物;而且蜜的供應完全出於恩典——因為人在蜜的生產上完全無功可言(撒母耳記上14:45;列王紀下18:32;約伯記20:17;詩篇81:15;箴言25:16,27;馬太福音3:4)。第三、蜜也是一種祭物(曆代誌下31:5;以西結書16:19)。第四、指向神的道(詩篇19:9-10;119:103;箴言16:24;24:13;以西結書3:3;啟示錄10:10)。第五、指向愛情生活或教會生活(雅歌4:11;5:1;以西結書16:13)。

此外,這個“奶與蜜”的應許主要是神學的,而非生物學的。實際上,除了戰爭災禍以外,“迦南美地”常常發生殘酷的大饑荒(創世記12:10;26:1;41:57;42:5;43:1;47:4;路得記1:1)。所謂“新月沃地”並不全麵。和世界上任何一個文明中心相比,迦南地幾乎都是不毛之地,窮山惡水。中國的魚米之鄉,埃及的尼羅河穀,美洲的千裏沃野,都讓巴勒斯坦望洋興歎。正如耶穌隻是選擇馬槽這個地方進入世界一樣,上帝選擇了一塊棄地啟動祂的救恩工作。正如亞伯拉罕讓最好的地方讓給羅得。不僅如此,迦南地的“奶與蜜”完全指向基督的,而且指向我們在基督裏的信心——任何人隻要憑著信,在任何苦境中都會過著奶與蜜的新生活。

3、迦南的七族

這是被咒詛之地,因為迦南被咒詛。請注意相關信息:創世記9:18,“出方舟挪亞的兒子就是閃,含,雅弗。含是迦南的父親”。大洪水之後,這裏成了人類的一個文明中心。創世記 9:22,“迦南的父親含,看見他父親赤身,就到外邊告訴他兩個弟兄”。肉身控告肉身或第三種淫亂,成了文明或迦南一切宗教的基礎。創世記9:25,“就說,迦南當受咒詛,必給他弟兄作奴仆的奴仆”;創世記9:26,“又說,耶和華閃的神,是應當稱頌的,願迦南作閃的奴仆”;創世記9:27,“願神使雅弗擴張,使他住在閃的帳棚裏,又願迦南作他的奴仆”——一方麵,迦南文明是上帝所咒詛的;另一方神的選民要征服和勝過迦南人。

根據創世記15:18-21,這地的“原始居民”主要是“基尼人,基尼洗人,甲摩尼人,赫人,比利洗人,利乏音人,亞摩利人,迦南人,革迦撒人,耶布斯人”;這裏提到10個民族。出埃及記3:8則提到6個民族,即“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這裏多出來一個希未人。而出埃及記13:5 則提到5個民族:“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申命記7:1提到上帝要趕出的是7個民族:“耶和華你神領你進入要得為業之地,從你麵前趕出許多國民,就是赫人,革迦撒人,亞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共七國的民,都比你強大”。而申命記 20:17記錄了上帝要滅絕的6個民族:“隻要照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將這赫人,亞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都滅絕淨盡”(參考出埃及記23:)。我們來簡單認識一下這十個民族,特別注意上帝要滅絕的6個民族。

我們先看其他四個民族。基尼人(?????)這個字根就是該隱;這個字也有“鐵匠”的意思。舊約聖經有兩個有名的基尼人,就是摩西的嶽父和雅億——基尼人應該是非常有戰鬥力的民族。基尼洗人(????????)應該主要是指獵戶的後代(創世記10:9);或基納斯的後代,即以掃的後代(創世記36:11)。民數記32:12說,“惟有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可以看見,因為他們專心跟從我”(約書亞記14:6,14)。基尼人和基尼洗人主要住在迦南地的南麵和東南。甲摩尼人(?????????),這個字的基本含義是古人(撒母耳記上24:13),東方人(以西結書10:19)。甲摩尼人應該在迦南地的東部。利乏音人(????????),多理解為“巨人”,“以米人”(可怕的人)。利乏音人主要盤踞迦南北部腹地。

要驅趕的民族是革迦撒人(????????????),他們是迦南的後裔(創世記10:16),主要住在加利利海附近。

神要滅絕的六族首先是赫人(??????),這個名稱最初的含義大致是“恐怖分子”,他們是迦南的後裔(創世記10:15),主要盤踞在迦南地的北部山地。烏利亞就是赫人。赫人看來以淫亂為主要爭戰手段(創世記26:34;以西結書16:3;以斯拉記9:1-2)。其次是亞摩利人(???????),這個字的基本含義就是蛇說、“論語”或發言人,而且字字珠璣、匕首投槍那種。他們住在約旦河東,北部與赫人為鄰。在邪惡方麵他們可以代表迦南諸族(創世記15:16和16:45這樣責備耶路撒冷:“你父親是亞摩利人,你母親是赫人”)。再次是迦南人(??????????),他們的主要罪惡在宗教,即巴力崇拜(撒迦利亞書14:21)。第四是比利洗人(?????????),這個字的基本含義是村民,住在平原地帶的人。他們的主要居住地應該在耶路撒冷以西,是一個為了利益什麽都可以幹的“開放的人”,主要遍及“商貿中心”。第五、希未人(??????,村民),他們主要分布在黑門山南麓直到示劍。他們盛產強奸犯(創世記34:2)。第六、耶布斯人(????????),這個字的意思是“打麥場”;動詞詞根是“踐踏”。耶布斯城應該就是耶路撒冷,耶布斯人攻占這座城市之後稱為耶布斯人的城。

這六個民族,除了比利洗人,都是迦南的後裔(創世記10:15-17)。迦南到底幹了什麽,創世記9:18-27是非常重要的一段經文。名詞????????的基本含義是“低地”,有“下等人”的含義。而動詞??????常常翻作“謙卑”(利未記26:41等)。這個被咒詛之地,神的兒子代替所有被咒詛之民受了咒詛。新約聖經提到一個特別重要的地方,就是低加波利;而伯賽大、格拉森、革尼撒勒、該撒利亞,、腓立比基本上都在低加波利境內(馬可福音5:1-20)。Δεκ?πολις的基本含義是十座城市。(according to Pliny, these cities were: Damascus, Opoton, Philadelphia, Raphana, Scythopolis, Gadara, Hippondion, Pella, Galasa, and Canatha)。而低加波利就是迦南族後裔主要的聚集地。耶穌不僅在這個地方祛病趕鬼,登山顯榮;而且也是在這個地方用“七個餅”喂飽了4千人——剩餘了“七筐子”。對外邦人的咒詛已經在基督裏被廢棄了。

二、結構與意義

我們對舊約的結構分析是以希伯來文聖經為藍本的,而不是以七十士譯本以降的其他譯本版本為藍本。這樣做有一個重要的根據,就是新約聖經就是這樣解釋舊約的,我們的主耶穌就是這樣讀舊約的。大約在主前200年前,舊約正典化已經完成(The Wisdom of Jesus Ben Sira, written around 180 B.C)。大家需要分辨希伯來文聖經24卷、基督教舊約聖經39卷、天主教舊約聖經46卷之不同。

新約聖經至少有兩段非常清楚的經文,介紹了那個時代希伯來文舊約的結構與順序。首先是路加福音11:50-51,“使創世以來,所流眾先知血的罪,都要問在這世代的人身上。 51就是從亞伯的血起,直到被殺在壇和殿中間撒迦利亞的血為止。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都要問在這世代的人身上”(參考馬太福音23:35;曆代誌下24:20-21)。這是主耶穌對創世記到曆代誌的舊約曆史的一種總結:創世記是第一卷書,曆代誌是最後一卷書;這正是《塔納赫》的順序。第二、路加福音24:44,“耶穌對他們說,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這裏告訴我們的是《塔納赫》的基本結構:舊約聖經依次由摩西五經(妥拉)、先知書和“詩歌智慧書”組成。

希伯來文舊約正典也稱為“塔納赫”,????,TNk,TaNaKh,這是由三個希伯來字的首個字母組成的,這三個字就是妥拉(Torah,Law)、先知(Prophets)、文集(Writings)。在早期希伯來字母中,這三個字母分別代表“十字架”、“兒子”和“舉起光”。妥拉是上帝的律法、旨意或教導,是舊約的基礎。先知是借著先知將上帝的旨意講給以色列人;文集基本上是選民對上帝旨意的回應和應用或宗教生活的見證。“塔納赫”共24卷,因此也稱為“二十四書”。其中妥拉5卷,就是我們常說的摩西五經。先知書共8卷,分兩部分:4卷“前先知書”(The former prophets)記錄了以色列人的曆史,;4卷後先知書(The latter prophets),是先知個人對以色列人傳講的上帝的信息。後先知書包括我們說的3卷大先知書和12卷小先知書(The Book of the Twelve)——12卷小先知書合為一卷。文集(The Writings)共11卷,包括三方麵的作品:詩歌智慧(3卷)、節期書卷(5卷)和曆史啟示(3卷)。

1、律法

摩西五經,Pentateuch,πεντ?τευχος,five scrolls,five volumed。這個概念雖然起源於七十士子時代,但在猶太傳統中已有類似說法。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Torah,????,動詞詞根是???,基本含義是to throw,shoot,cast,pour。如創世記31:51,“拉班又說,你看我在你我中間所立的這石堆和柱子”。這個動詞在這裏翻譯為“立(約)”。這是確立目標、立定根基、簽訂合約的工作;使人類和神發生關聯,使生命有了根基和方向,有了責任和盼望。整個摩西五經基本內容就是上帝和人類、特別是選民的“婚約”。後來這個字引申為to guide,引路。如創世記46:28,“雅各打發猶大先去見約瑟,請派人引路往歌珊去。於是他們來到歌珊地”。妥拉的目的就是帶領人從埃及出來,成為上帝的新娘。這個字最後引申為教導,to teach。如;出埃及記4:12,“現在去吧,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利未記10:11,“又使你們可以將耶和華借摩西曉諭以色列人的一切律例教訓他們”,等等。神用真理是子民成聖,使奴隸更新生命,成為耶和華的軍隊。因此,將Torah僅僅翻譯“律法”(Law)是不夠的。摩西五經也常常被稱為Word of God,而整卷舊約在某種意義上都是對摩西五經的實踐和注釋。摩西五經是聖經的基石。

摩西五經包括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五卷書。這五卷書可以視為一個交叉結構,中心在利未記。首先,創世記與申命記首尾呼應:創世記中,上帝在“神說”中創造萬有和人類,並在“神說”中呼召以色列人的先祖離開巴比倫進入應許之地;申命記中,上帝在“神說”中創造新人類,並呼召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進入應許之地。其次,出埃及記和民數記前後呼應,兩卷書以西奈山為分界線,大部分敘事都在西奈曠野:出埃及記,一群奴隸過紅海之後到達西奈山,接受律法和會幕;民數記,經過律法和會幕,舊人死去,新人出來,奴隸變成軍隊。或者可以這樣說,出埃及記,奴隸出來;民數記,戰士進去。而利未記位於摩西五經的中心,她聚焦的就是會幕,這一卷書集中預表了基督並祂釘十字架,上帝和子民的同在,或基督和新娘的團契生活。這卷常常被忽略的書,恰恰是摩西五經啟示的中心。有人說撒旦最不願意人讀創世記和啟示錄,因為那裏有那惡者的起源和終局。然而魔鬼更該嫉恨的乃是利未記,因為它嫉恨基督,恐懼十字架。它嫉恨這場婚禮。利未記從根基上借著獻祭和團契廢棄了撒旦、罪和死亡的權勢,並讓那惡者目睹它最不願意、最不能容忍的婚筵與勝利。

不僅如此,利未記塑造了一個祭司的國度和聖潔的子民,她借著被魔鬼和罪人百般羞辱和誤解的“宗教儀式”,將奴隸變成軍隊,將罪人變成祭司——就是按上帝的旨意,在“施恩之具”中與神相會。沒有利未記根本就沒有猶太人和“基督徒”,沒有耶和華的軍隊,更沒有真正的宗教。沒有利未記基督徒就是異教徒。事實上,反利未記的蛇學今天已經全麵統治了基督教——那些脫離了施恩之具的基督徒,和異教徒沒有任何區別。他們實際上是希臘人和印度人的子孫,甚至是龍的傳人。他們彎曲希伯來書,說既然耶穌成全了舊約的一切獻祭,因此宗教儀式也不再需要了。如果這樣,教會就毫無意義。耶穌的身體取代了牛羊和穀物,“用心靈和誠實”的目的仍然是“敬拜祂”!而且教會生活恰恰應該高於會幕生活,因為主自己——而不是一般的犧牲——就在那裏。那些脫離教會的福音傳教士,他們隻是遊方僧人,根本不是使徒。利未記是我們舊約神學的根基,是CSMP的第一站。我們繼續以色列人進入會幕的天路曆程。當然,我們不可能主張利未記的一切宗教儀軌都複製到今天,而是強調,基督徒應該住在宗教精神之中。這一點,對自由散漫卻自以為是驚為天人的中國人來說,尤其任重道遠。

2、先知

先知,??????,prophets,眾先知。希伯來文中的“先知”,主要並非是預言未來的人,而是指傳講上帝話語的人。如果說摩西五經是上帝的話;那麽,先知書則負責不斷將上帝的話告訴以色列人,關於曆史,現實和未來。上帝使用的首先是先知的“嘴唇”,而主要不是讓先知驚為天人——先知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人,在“生命”上和我們沒有任何區別。有些先知的生命甚至還不如“任不寐”。“自比使徒和先知”這個罪狀,乃是常常自比上帝的霾國人的無知妄論。在極端的意義上,上帝使用一位先知和使用一頭驢子沒有什麽區別。你們的注意力不應該在先知身上,而在先知所傳講的話語身上。舊約聖經也告訴我們,什麽人都可以做先知。當新約聖經說,教會要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時,不是說要建造在摩西和保羅的根基上,而是說要建造在他們所傳的話語上。當然有假先知,他們的話不是從神來的,而是出於他們自己和魔鬼。正因為如此,先知書並不是先知的傳記,正如使徒行傳不是使徒的傳記一樣。他們所講的,比他們是誰更重要。基督教有一種特別惡俗的文化:講論先知和使徒的生命。這個人本主義的方向,隻是一種變相的巴力運動。希臘和中國以及一切外邦人世界,沒有先知這樣的人物;他們麵對先知,或者不信,或者把他們改造成“偉人”。然而先知顯明的隻是道成肉身的真理——上帝藉著先知將道臨到選民和人類;直到道成了肉身。這一點恰恰是希伯來書11章的目的。

前先知書主要關切以色列人的興起;後先知書主要關切以色列人的衰落——等候最後一次真正的複興或複活。前先知書包括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列王記——從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到離開迦南(1400-586)。如果說約書亞記中的耶穌預表莫過於“耶和華軍隊的元帥(約書亞記5:13-15),而約書亞與耶穌同名,他要帶領我們進入應許之地;撒母耳記藉著大衛預表基督,列王記將耶穌預表為萬王之王;那麽,我們怎樣認識士師記中的耶穌基督呢?士師記主要是從否定方麵見證基督的:沒有基督的人類和選民是怎樣的境況:如果沒有王。“1約書亞死後,以色列人求問耶和華說,我們中間誰當首先上去攻擊迦南人,與他們爭戰”(士師記1:1);“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師記21:21)。前後這兩節經文將“以色列人沒有基督”的處境設定了。一方麵,幾乎所有士師都有致命的缺陷,而選民一點兒也不比曠野的以色列人更忠信;士師記告訴我們屬靈的淫亂:以色列人和迦南人雜居並且爭戰;士師身上幾乎同時帶著迦南和選民兩種色彩。女先知本是一種迦南傳統。另一方麵,士師記從始至終都浸泡在淚水裏,處境沒有根本改變。士師記2:4-5,“4 耶和華的使者向以色列眾人說這話的時候,百姓就放聲而哭。5於是給那地方起名叫波金(就是哭的意思)。眾人在那裏向耶和華獻祭”;士師記21:2-4,“2 以色列人來到伯特利,坐在神麵前直到晚上,放聲痛哭,3 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阿,為何以色列中有這樣缺了一支派的事呢?4 次日清晨,百姓起來,在那裏築了一座壇,獻燔祭和平安祭。”而中間的相關經文,在士師記11:34-40。這三場大哭可指向“耶穌哭了”,也可以指向耶穌的獻祭——亞伯拉罕獻上兒子,耶弗他獻上女兒。

當然,士師記對耶穌的預表不完全是從否定方麵進行的。士師記2:16提到士師,用的是動詞分詞,??????,to judge, govern, vindicate, punish。耶穌是最後的士師,是真正的審判者(創世記16:5;18:25)。士師記用士師帶領子民,這是上帝的智慧——悔改和順服就可以得勝。在“審判自己”這個使命上(出埃及記2:14),士師完全失敗了,所以才有士師個人的缺陷和罪;特別是,士師記最後幾章我們看見以色列人令人發指的敗壞與邪惡。這個“隻攻擊別人卻不能自省”的士師世代,等候一位真正的救主。12位士師,過盡千帆皆不是。不過預表基督的信息仍然比比皆是。我們在前文中談到過“蜜”,我喜歡“最大的士師”或“南方的領袖”參孫那個謎語:“吃的從吃者出來。甜的從強者出來”——這個謎語可是視為整卷聖經的鑰匙指向基督的複活。關於吼叫的獅子,參考這些經文就知道它代表魔鬼、罪和死亡,是殺害基督的勢力(詩篇22:13;74:4;104:21;以賽亞書5:29;耶利米書2:15;彼得前書5:8;啟示錄10:3)。被吞吃的首先是以色列,然後是耶穌(利未記26:38;民數記13:32;詩篇14:4;以賽亞書9:12;耶利米書2:3;以西結書36:3;但以理書7:5;何西阿書8:8;啟示錄12:4)。有趣的是,“他們三日不能猜出謎語的意思”。幾個馬利亞明白這是什麽意思,因為她們經曆了三天痛苦的迷惘(這段信息的重點應該不在參孫犯罪,所謂參孫違背律法接觸了屍體)。

後先知書記錄了以色列人的衰敗和對審判以及複興的預言: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12先知書(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俄巴底亞書、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穀書、西番雅書、哈該書、撒迦利亞書、瑪拉基書)。基本上的時間在以色列衰落到被擄掠,先知主要生活在主前700-400,約300年。一方麵,先知在危機時代被興起;另一方麵,無處可奈何花落去——以色列的衰落幾乎是不可收拾的,神的國根本不可能在這世界上。但神仍然沒有放棄。因為上帝在這裏隻是為新世界創造、揀選和培養公民。基督教和異教在這裏分道揚鑣。

先知書的教導主要包括兩個方麵的信息:律法與福音,祝福與咒詛。信而順服蒙祝福、不信叛逆被咒詛。這四卷先知書基本上可以對應以下基督的信息:道成肉身、釘十字架、死而複活、耶穌複臨。以賽亞書的彌賽亞主題我們耳熟能詳。以賽亞:??????????,Jehovah has saved,耶和華拯救——童女生子、以馬內利、安慰者、受苦的義仆、審判者、救贖者、解放者等等。這本“聖經的濃縮版”,我們會在以後的課程中詳細打開。耶利米書也是聖經最長的一卷書。耶利米:?????????,whom Jehovah has appointed,耶和華的受膏者,基督。這卷書談到“耶和華我們的義”,“另立新約”等等,容易讓我們看見基督的信息。遺憾的是,何為“新約”,我們並不明白。耶利米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是“哭泣的先知”,“孤獨的先知”,也是“最後的先知”。實際上,耶利米也是我們最了解的先知。很多人對耶利米書的結構感到困擾,但52卷耶利米書的核心在26-27章,那是清清楚楚的十字架信息。前半部分(1-25)的預言主要是詩歌;後半部分(28-52)主要是散文。以西結:??????????,God strengthens,上帝堅固,上帝添加力量;上帝使我們稱義。該書中的基本主題是“人子”與重建聖殿,更是清楚地預表基督。對以西結書中“人子”的濫用(不是指向基督,而是指向傳道人或引經者自己),是需要警惕的現象。

12先知書每一卷都提到審判和重建,一一指向基督的複臨。何西阿書審判以色列的淫亂與重建;約珥書審判猶大的罪及重建;阿摩司書審判列國和以色列,預言以色列的複興;俄巴底亞書審判以東人,複興以色列人;約拿書審判尼尼微或亞述;彌迦書審判和複興以色列;那鴻書審判尼尼微或亞述;哈巴穀書審判迦勒底人或巴比倫人;西番雅書審判萬族萬類以及選民,複興以色列;哈該書重建聖殿,傾覆列國列邦;撒迦利亞書審判列邦,複興選民和列國餘民;瑪拉基書審判祭司和複興選民。

3、文集

文集,??????,作品集,文集(Kethubim,Writings)。希臘文在這個字加有“Holy”或“sacred”,合稱“哈吉奧格拉法”(Hagiographa),意思是“聖卷”、“聖錄”。這11卷文集還可以進一步劃分為三類:詩歌智慧(Wisdm),包括詩篇、箴言、約伯記;節期書卷(Megilloth,scrolls),包括:雅歌、路得記、耶利米哀歌、傳道書、以斯帖記;曆史啟示(Historical),包括但以理書、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曆代誌。每一部分都可以放入交叉結構。

詩歌智慧書解決“知道”的問題。詩篇強調我們不知道,因此我們應該祈禱;與之呼應的是約伯記;強調我們對苦難的不知道,因此隻能忍耐等候神。箴言告訴我們隻有神知道,祂是智慧的本體;神帶領人在二元悖論中做出“明智的選擇”(哥林多前書1:24)。詩篇為文集之首,帶領人類轉向上帝。詩篇也被分成五本書。第一卷主要是“耶和華卷”(Yahwistic Psalter);第二卷和第三卷主要是神卷(Elohistic Psalter);第四卷和第五卷主要是聖殿或聖禮卷(Liturgical Psalter, Cultic Psalms),大部分詩篇用於聖禮崇拜(如120-134,A song of Ascents/Degrees,pigrim songs;哈利路亞頌:104-106,111-113,115-117,135,146-150;Egyptian Hallel:113-118。113-114常用於逾越節;115-118被認為是耶穌離開客西馬尼園和門徒所唱的歌,馬太福音26:30,馬可福音14:26。Great Hallel: 119-136)。聖歌和流行歌曲的不同:聖殿用詩,獻給神。

詩篇將聖道和聖禮連接在一起。而詩篇裏的基督,在不寐之夜的講章中多有談及,可供參考。箴言是中國教會濫用聖經的主要受害者,但這卷書恰恰是預表基督十字架的,是講十字架的智慧的。箴言17:15隻是例子之一而已:“定惡人為義的,定義人為惡的,這都為耶和華所憎惡”。因此,箴言是我們CSMP的舊約課程之一。約伯記指向耶穌的無辜受難,也是最早一卷書。每個人都愁眉苦臉,而且自以為有理;應該把約伯記視為神學的啟蒙讀物。

5本“節期書卷”一一關聯猶太人的宗教禮儀,分別對應著猶太人的五大節期:雅歌:逾越節(正月,春天);路得記:五旬節(第三個月,初熟節);耶利米哀歌:贖罪日(猶太曆的第7月。悼念耶路撒冷失陷;提斯利月10日的贖罪日是猶太教最神聖的節日;利未記25章);傳道書:住棚節(利未記23:34);以斯帖記:普珥節(亞達月十四,十五兩日;以斯帖記9:21;亞達月是猶太曆第12月,相當於公曆2-3月)。換言之,這五本書是猶太人過節的時候誦讀的。這五卷書顯然也在交叉結構中。首先首尾呼應的是逾越節和普珥節:前者逃離於埃及,後者幸存於波斯。也可以說兩次越獄行動都再現了參孫的謎語。其次,五旬節對應住棚節,涉及新生命的狀態,關於飲食和居住,都在曠野。而中心環節就是贖罪日,指向基督的十字架。

三卷曆史啟示:即但以理書、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曆代誌。這三卷書在交叉結構中可以這樣理解:但以理書展望未來,與之呼應的曆代誌回顧過去;而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記述的是現在。不過三卷書的啟示中心都是聖殿。這三卷曆史書不是一般的曆史書,不僅僅是曆史回顧,而是有目的、有選擇史記,更多目的是啟示未來。這些曆史書和前先知書的曆史記述不同,這裏更多在仰望新以色列王國,新的聖殿和救主。但以理書的第一個主題是鄉愁(1-6);第二主題是預言家從天降(7-12)。人類曆史被“寓言”(apocalyptic eschatology)為耶穌基督的兩次降臨。基督在這裏的基本形象是“人子”(Son of Man),與以西結書平行(以西結書7:13;8:17)。如果說但以理書預言回家,那麽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開始回家,重建家園。以斯拉記重建聖殿;尼希米記重建聖城(兩書作者應該都是以斯拉)。在希伯來文聖經中,曆代誌是最後一卷,是對整個曆史的總結,並強調到底應該怎樣重建家園,聖殿和大衛王如何再來。這是真正的“史記”。與列王記比較,曆代誌追述到曆史的開端;強調猶大支派的曆史,而忽視北國以色列人的曆史;整個曆史被視為“神跡”(Theological Historiography);選民、祭司(利未人)、聖殿(包括約櫃與詩班)或教會位於曆史的中心(ecclesiology,Cultic Themes),這個中心的中心是新的大衛王(Davidism),彌賽亞(Messianism)。曆代誌結束的時候,彌賽亞尚未降臨;選民仍處於“半殖民地”狀態。

不過外行人常常質疑曆代誌的曆史可靠性。有的質疑因為神學的無知;有的質疑甚至出於文本的無知。如曆代誌上6:28-43,撒母耳是利未人;撒母耳記上1:1 以法蓮山地的拉瑪瑣非有一個以法蓮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蘇弗的玄孫,托戶的曾孫,以利戶的孫子,耶羅罕的兒子。(利未人住在以法蓮,士師記17:7)。另如撒母耳記和列王記比起來,有些數字誇大。這應該是出於傳抄中數字缺損;或僅僅是象征與寓意(apocalyptic literature)——曆代誌作者更關心的不是人眼看見的“事實”,而是“神學上的事實”(holy war)。聖經對曆史的看法與人不同。真正的文學乃是神學,真正的曆史乃是祂的故事,真正的智慧乃是十字架;文史大國,無文無史不智。

4、結局

舊約結束了。如果瑪拉基書4:6是舊約聖經最後一節,“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曆史定格在“咒詛”上,祂來要為在全地的人承擔咒詛,重建人與神的和好。換言之,如果瑪拉基書是舊約最後一卷,最後一個字就是咒詛。但如果曆代誌下36:23是舊約最後一節,情況完全逆轉:“波斯王古列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殿宇。你們中間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去,願耶和華他的神與他同在”。?????? ???????? ?????? ????????,The LORD his God be with him, and let him go up(KJV)。基本含義是,以馬內利來臨,將要複活!曆代誌作為最後一卷,最後一個字是“複活”。這也是兩種神學的分野:十字架神學和複活神學。在麵對榮耀神學的時候,十字架神學是複原的,是回歸。但是,十字架神學仍然在路上,因為律法和福音的二元論一直在摩西通往耶穌的路上。如果斷章取義一味地將哥林多前書2:2視為基督教信仰的完全總結,就把基督徒變成了世界的咒詛——上帝因基督止住了咒詛遍地的計劃,已然“後悔”,但現在教會要再一次咒詛世界控告弟兄。

然而我們信仰的中心不是十字架,而是複活。使徒行傳26:23,“就是基督必須受害,並且因從死裏複活,要首先把光明的道,傳給百姓和外邦人”。神的旨意不是釘任何人的十字架,而是讓一切信祂兒子的人都要複活,並且永生;而新約教會要見證的對象從來不是十字架,而一直隻是複活(約翰福音6:39-44,54;11:25;使徒行傳2:32;4:2;4:33;17:3;17:18,31-32;23:6;24:15;24:21;26:8;26:23;羅馬書4:17;4:24-25;6:4-13;7:4;8:11;8:34;10:9;哥林多前書6:14;15:1-58;哥林多後書1:9;4:14;5:15;加拉太書1:1;以弗所書1:20;2:6;5:14;腓立比書3:10-11;歌羅西書2:12;3:1;帖撒羅尼迦前書1:10;4:14;4:16;提摩太後書2:8;2:18;希伯來書11:19;11:35;13:20;彼得前書1:3;1:21;3:18;3:21;啟示錄1:5;20:4-6)。我們的神不是一副刑具,而是一位愛子;我們的主不是一具屍體,而是我們的朋友。因為“律法本是借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約翰福音1:17)。複活當然包含著悔改,但更充滿了愛、光明和生命;我們的“複活神學”與任何快樂神學、靈恩神學、成功神學、政治神學完全無關;重生與釘鄰舍十字架是兩個概念——基督和彼列何幹?(哥林多後書6:15)

三、舊約中的基督

與新約聖經相比,舊約聖經至少有兩個特別突出的特征。第一,在聖禮上,以會幕或聖殿為敘事中心。遺憾的是,這一部分信息恰恰是基督徒、特別是現代基督徒和當代基督徒最輕視的部分。因為這個緣故,宗教信仰正在淪為道德運動以及政治文化;同時,神本主義正轉向人本主義。Sacramental確保基督教與異教和世俗的分別,宗教崇拜不是一場道德說教和個人表演。舊約最後一卷曆代誌隻等耶穌以身體為殿,隻等萬王之王裂天而來。耶穌以身體為殿,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離開會幕、聖殿和教會,如果沒有這個身體,你根本與基督無關無份。第二,在聖道上,全部充滿了未盡事宜和奧秘。換言之,新約是舊約的完成和奧秘的本相。因此必須用新約解釋舊約。與新約相比,舊約是未完成的書;但到了新約,一切都“成了”。甚至不再有奧秘,因為基督就是神的奧秘(歌羅西書2:2-3)。Typology確保兩約的一體性,因為舊約的人物、事件和設施:如摩西、出埃及記和會幕、挪亞、洪水與方舟,都應驗在基督裏了。也可以將舊約的預表分成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橫向:線性曆史,末世論,指向基督;縱向:地上的福分預表天上的福分(如約伯記)。但這個預表不應該發展到“取代神學”的地步:新以色列人完全取代以色列人。這個取代不否認關於以色列人的預表。在這方麵,我個人和路德教會的主流觀點不同(我和路德宗的另一個重要分歧是對千禧年的理解)。

1、耶和華神的後悔

我們先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舊約所謂的奧秘或難題,恰恰在基督裏可以徹底打開。創世記中有一個特別令人頭痛的難題,就是“耶和華的後悔”。我看見一些神學家和傳道人傷透了腦筋,幾乎到了強解的地步。困擾在於他們不要基督,而耶穌明明告訴我們:離開祂我們就不能做什麽。這個葡萄樹的真理不僅指向生活,也指向釋經。其實基督就是耶和華的後悔。我們先來看相關經文:創世記6:6-7,“6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7 耶和華說,我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因為我造他們後悔了”。後悔:?????,to be sorry, console oneself, repent, regret, comfort, be comforted。基本含義:麵對傷害要起來安慰自己;起來尋找解決困局的辦法。這是整卷聖經非常重要的一個字,可以說,就是這個字,就是上帝的後悔將整卷舊約連成一體。一方麵,人是不能遵守律法的罪人,讓上帝傷心;另一方麵,上帝要起來解決危機,安慰自己。這個字絕大部分翻譯成“安慰”;極少部分翻譯成“後悔”。基督釘十字架就是上帝的後悔,基督就是神的安慰,也是以色列人和全人類的安慰者。挪亞或基督就是上帝解決後悔的辦法,基督是安慰者,是中保,是上帝的後悔,安慰天父,也安慰我們。當亞伯拉罕、摩西大衛所羅門祈求上帝後悔的時候,實際上是祈禱上帝差遣祂兒子來拯救我們。

這個字在創世記中出現8次,2次翻作後悔,6次翻作安慰。最早出現在創世記5:29,“給他起名叫挪亞,說,這個兒子必為我們的操作和手中的勞苦安慰我們。這操作勞苦是因為耶和華咒詛地”。咒詛已經是後悔,但神有辦法扭轉乾坤。其他相關經文參見創世記24:67;27:42(“報仇雪恨”);37:35;38:12;50:21。這些安慰大多指向婚姻。出埃及記有三次,全部指向以色列人的軟弱和罪,都翻譯成“後悔”:人的後悔(出埃及記13:17),求神後悔(出埃及記32:12);神的後悔(出埃及記32:14)。民數記出現1次,強調神的後悔不同於人的後悔,民數記23:19,“神非人,必不致說謊,也非人子,必不致後悔。他說話豈不照著行呢?他發言豈不要成就呢?”申命記一次,解釋何為神的後悔。申命記32:36,“耶和華見他百姓毫無能力,無論困住的,自由的都沒有剩下,就必為他們伸冤,為他的仆人後悔”。

約書亞記中沒有上帝的後悔,那時候以色列人蒸蒸日上,是七八點鍾的太陽。士師記中神開始後悔。士師記2:18,“為他們興起士師,就與那士師同在。士師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華拯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他們因受欺壓擾害,就哀聲歎氣,所以耶和華後悔了”。首尾呼應,最終以色列人開始後悔:士師記21:6,“以色列人為他們的弟兄便雅憫後悔,說,如今以色列中絕了一個支派了”;士師記21:15,“百姓為便雅憫人後悔,因為耶和華使以色列人缺了一個支派(原文作使以色列中有了破口)”。撒母耳記中,這個字出現8次。首先,撒母耳記上神的後悔主要是針對掃羅的,為引出大衛——大衛解決了神的後悔(撒母耳記上15:11;15:29; 15:35)。其次,這個字在撒母耳記下主要翻譯成安慰,都與婚姻家庭有關(撒母耳記下10:2-3;12:24;13:39)。最後終結為耶和華的後悔(撒母耳記下24:16)。

列王記中沒有神的“後悔”,也沒有“安慰”。因為這些啟示都記載在後先知書中了。這個字在以賽亞書中出現12次之多。首先是以賽亞書1:24,解釋為“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大能者”對仇敵的“雪恨”。其次預言將來從神而來的安慰(以賽亞書12:1)。以賽亞書40:1是很動人的啟示:“你們的神說,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神在啟示安慰者必將到來。而到了以賽亞書49:13,子民已經得到了安慰:“諸天哪,應當歡呼。大地阿,應當快樂。眾山哪,應當發聲歌唱。因為耶和華已經安慰他的百姓,也要憐恤他困苦之民”。以賽亞書51:3繼續這個主題:“耶和華已經安慰錫安,和錫安一切的荒場,使曠野像伊甸,使沙漠像耶和華的園囿。在其中必有歡喜,快樂,感謝和歌唱的聲音”;以賽亞書51:12,“惟有我,是安慰你們的。你是誰?竟怕那必死的人,怕那要變如草的世人”。其他參見以賽亞書51:19;52:9; 54:11;57:6;而這些安慰都圍繞著以賽亞53章的“代罪羔羊”。耶穌引用以賽亞書61:1-2指向自己(路加福音4:18-19);而以賽亞書66:13成全在路加福音2:25。這個字在耶利米書出現14次。首先是神的後悔和人的悔改(耶利米書4:28;8:6;15:6;18:8;18:10;20:16;26:3; 26:13;26:19;31:19;42:10)。其次是安慰(耶利米書16:7;31:13;31:15)。以西結書6次。首先神因報仇或公義而得安慰(以西結書5:13;14:22-23;16:54);其次講神的後悔(以西結書24:14);最後回應安慰(以西結書31:16;32:31)。

12先知書中,這個字共12次。首先在何西阿書13:14,“我必救贖他們脫離陰間,救贖他們脫離死亡。死亡阿,你的災害在哪裏呢?陰間哪,你的毀滅在哪裏呢?在我眼前絕無後悔之事”。名詞 ?????,是陽性名詞,隻出現一次。先知在這裏預言,借著基督神的後悔已經解決。從這裏出發,神要呼喊子民悔改,將咒詛改為祝福(約珥書2:13-14;阿摩司書7:3;7:6;約拿書3:9-10;4:2)。最後是呼喊教會起來愛安慰神的百姓(那鴻書3:7;撒迦利亞書1:17;8:14; 10:2)。

詩篇“後悔”了12次。不過主要都翻作安慰:相信安慰,呼求安慰,得到安慰(得到神的後悔)。首先是安慰(詩篇23:4;69:20;71:21;77:2;86:17);其次是後悔(詩篇90:13;106:45; 110:4)。再次是安慰(詩篇119:76;119:82)。最後神後悔(詩篇135:14)。箴言則沒有出現這個字。約伯記呼應詩篇,出現7次,在苦難中呼喚安慰(約伯記2:11;7:13;16:2;21:34; 29:25;42:11);隻有一次翻為“懊悔”(約伯記42:6)。雅歌將一場熱戀,所以沒有出現這個字。我深信這個字將來在新天新地也不需要了。路得記有一次,路得記2:13,“路得說,我主阿,願在你眼前蒙恩。我雖然不及你的一個使女,你還用慈愛的話安慰我的心”。耶利米哀歌中出現6次,流淚渴望安慰(耶利米哀歌1:2;1:9;1:16;1:17;1:21;2:13)。傳道書2次,傳道書4:1,“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壓。看哪,受欺壓的流淚,且無人安慰。欺壓他們的有勢力,也無人安慰他們”。以斯帖記、但以理書、以及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都沒有這個字——已經後悔並得到安慰的子民,已經成了神的安慰。最後是曆代誌,2次安慰,與家庭有關(曆代誌上7:22;19:2);一次後悔(曆代誌上21:15),向新約敞開:“神差遣使者去滅耶路撒冷,剛要滅的時候,耶和華看見後悔,就不降這災了,吩咐滅城的天使說,夠了,住手吧。那時,耶和華的使者站在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那裏。16 大衛舉目,看見耶和華的使者站在天地間……”

2、耶穌的舊約神學

耶穌對舊約的解釋在三個方麵讓我們印象深刻。第一、舊約的基督中心論。這一點我們不複贅言。第二、登山寶訓啟示了更為嚴厲的律法標準,指向十字架和人因信稱義。第三、最大誡命的解釋,在於強調,信徒在成聖方麵應有的見證。最後這一點也不難理解,因此我們重點討論一下第二個問題。

我相信很多弟兄姐妹都有這樣一種印象:新約的律法實際上比舊約更嚴厲,無論是耶穌的登山寶訓,還是使徒的成聖訓誡。僅以兩性關係和婚姻關係為例,舊約的上帝比新約的“上帝”顯然要寬容的多。神對先祖、先王以及摩西等先知在兩性問題上的“軟弱”實際上是寬容的,即使在大衛和拔示巴的案例中,雖然我們知道神當然不會喜悅這種“婚外情”,但是神真正忍無可忍的罪乃是“你借亞捫人的刀殺害赫人烏利亞,又娶了他的妻為妻”(撒母耳記下12:9)。如果說基督從始至終都是一樣的,因此我們要思想一種可能存在的道德極端主義對聖經的捆綁,因為這種道德神學不僅讓聖經自相矛盾,而且他們在道德吃人中自以為神。現代人也忘記了耶穌使徒時代是怎樣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希臘羅馬世界的教會,麵對的是公開的妓院、同性戀、公共浴池的淫亂;特別是普遍對生殖女神、豐產女神、酒神的崇拜。近代以來,釋經學存在一種越來越極端、越來越誇張的道德比狠運動,這場道德競賽和道德敗壞一體兩麵。於是有些經文完全被極端化了,使基督教開始邪教化。

我們無意教導聖經對婚姻的標準,但我們反對人為地抬高這些標準——這些標準在褫奪神的榮耀與恩典。更嚴重的是,這些道德恐怖分子完全廢棄了十字架。對登山寶訓的濫用就是基督教犯下的褻瀆十字架的重罪之一。這個罪惡與摩西“擊打磐石”的罪惡是完全一致的。實際上馬太福音5-7章存在兩個嚴謹的邏輯關係。第一、八福與下麵的內容是因果關係——因為這些律法沒有人能做到,所以,謙卑的人才有福了。麵對耶穌對舊約律法的解釋,包括猶太人的所有人,隻能在神麵前謙卑。而這種謙卑就是神設立新約或心約的前提。第二、這些律法的解釋和耶穌上十字架是因果關係——正是因為沒有任何人能守全這些律法,所以耶穌必須為我們死。但是,既然耶穌已經為我們死了,我們就因信稱義。而新約對我們的要求,僅僅是,祂看我們的內心——而這內在的信,借著教會生活和施恩之具,必然生出有節製的好行為來。這善工首先不是道德完美主義的表演,而是信心的見證。

總而言之,耶穌將整卷舊約指向祂自己,律法字句所定的一切罪指向祂的死;律法精義所應許的一切義,指向祂的複活;又藉著祂的複活,使一切信祂的人,住在愛和永生之中。

任不寐,2015年5月27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