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使徒行傳13:13-43:
13 保羅和他的同人,從帕弗開船,來到旁非利亞的別加。約翰就離開他們回耶路撒冷去。14他們離了別加往前行,來到彼西底的安提阿。在安息日進會堂坐下。15 讀完了律法和先知的書,管會堂的叫人過去,對他們說,二位兄台,若有什麽勸勉眾人的話,請說。
16 保羅就站起來,舉手說,以色列人,和一切敬畏神的人,請聽。17 這以色列民的神,揀選了我們的祖宗,當民寄居埃及的時候,抬舉他們,用大能的手領他們出來。18又在曠野容忍他們約有四十年。(容忍或作撫養)19 既滅了迦南地七族的人,就把那地分給他們為業。20 此後,給他們設立士師,約有四百五十年,直到先知撒母耳的時候。 21 後來他們求一個王,神就將便雅憫支派中,基士的兒子掃羅,給他們作王四十年。22 既廢了掃羅,就選立大衛作他們的王。又為他作見證說,我尋得耶西的兒子大衛,他是合我心意的人,凡事要遵行我的旨意。 23 從這人的後裔中,神已經照著所應許的,為以色列人立了一位救主,就是耶穌。 24 在他沒有出來以先,約翰向以色列眾民宣講悔改的洗禮。25 約翰將行盡他的程途說,你們以為我是誰?我不是基督。隻是有一位在我以後來的,我解他腳上的鞋帶,也是不配的。
26 弟兄們,亞伯拉罕的子孫,和你們中間敬畏神的人哪,這救世的道,是傳給我們的。 27 耶路撒冷居住的人,和他們的官長,因為不認識基督,也不明白每安息日所讀眾先知的書,就把基督定了死罪,正應了先知的預言。28 雖然查不出他有當死的罪來,還是求彼拉多殺他。29 既成就了經上指著他所記的一切話,就把他從木頭上取下來,放在墳墓裏。 30 神卻叫他從死裏複活。31 那從加利利同他上耶路撒冷的人多日看見他,這些人如今在民間是他的見證。32 我們也報好信息給你們,就是那應許祖宗的話, 33 神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叫耶穌複活了。正如詩篇第二篇上記著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34 論到神叫他從死裏複活,不再歸於朽壞,就這樣說,我必將所應許大衛那聖潔可靠的恩典,賜給你們。35 又有一篇上說,你必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36 大衛在世的時候,遵行了神的旨意,就睡了,(或作大衛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歸到他祖宗那裏,已見朽壞。 37 惟獨神所複活的,他並未見朽壞。
38所以弟兄們,你們當曉得,赦罪的道是由這人傳給你們的。 39 你們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稱義的事上,信靠這人,就都得稱義了。 40 所以你們務要小心,免得先知書上所說的臨到你們。 41 主說,你們這輕慢的人要觀看,要驚奇,要滅亡。因為在你們的時候,我行一件事,雖有人告訴你們,你們總是不信。
42 他們出會堂的時候,眾人請他們到下安息日,再講這話給他們聽。 43 散會以後,猶太人和敬虔進猶太教的人,多有跟從保羅,巴拿巴的,二人對他們講道,勸他們務要恒久在神的恩中。
感謝神的話語。今天,我們將隨著保羅經過旁非利亞的別加,到彼西底的安提阿去聽道——這是使徒行傳記載的最長也最經典的保羅證道。一方麵,這篇講道啟示我們,基督徒所信的到底是什麽,這是一篇絕對的“基要真理課程”。另一方麵,保羅證道示範給全教會,牧師或傳道人到底應該怎樣講道,你的生命應該委身在什麽方麵。在某種意義上,神使用這篇講章更新並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礎。由於經文較長,我們今天隻能采取“概論”的方式加以領受。這是一個清楚的交叉結構。首尾呼應的敘事部分,描述了證道前後的情形(13-15;42-43):證道預備與聽道反應。而中間的證道部分,前後呼應的是舊約曆史(16-25)和新約曆史(38-41)。舊約部分的回顧,在於說明人類曆史不過在預備上帝兒子的降生;而新約部分,在於闡述人類的更新的基本道理,是因信稱義。這個交叉結構的核心部分,傳講十字架或死而複活(26-37);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是宇宙的中心。
今天,保羅一行穿越茫茫大海,要登上今天的土耳其或小亞細亞半島,它是兩塊大陸的橋梁。這是一個神秘的高原,保羅從旁非利亞的別加登陸,幾乎是從這塊巨大的頑石的腹地進去的。保羅的三次福音之旅,大部分禾場都在這個半島;而約翰啟示錄的七間教堂,都在這裏。新約聖經書卷很多書信是寫給這裏的居民的:加拉太書、以弗所書、歌羅西書、腓利門書、彼得前書和彼得後書。土耳其半島的西端是希臘文明的發祥地,君士坦丁堡也是“新羅馬”和東正教的首都。不僅如此,半島東部是伊甸園可能的位置之一(創世記2:14),並且可能是挪亞方舟停泊的地方(不是亞拉臘山,而是亞拉臘的群山,創世記8:4,????? ????????,the mountains of Ararat;參考列王紀下19:37,以賽亞書37:38,耶利米書51:27)。亞拉臘山更有段震撼的傳奇:4世紀有一萬名羅馬士兵因為歸信基督在這裏被釘十字架(10000 martyrs of Mount Ararat)。???????的意思是“傾覆咒詛”,即神用祝福更新曾經降下的咒詛(創世記3:24)。土耳其在曆史上是赫人的祖國,赫是迦南的次子(創世記10:15;申命記7:1-6;以西結書16:3)。舊約聖經有一位特別可憐的人,就是赫人烏利亞(撒母耳記下11:1-27,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耶和華是我的光)。當這個好人如此被羞辱和殺戮的時候,主啊,你在哪裏?
13 保羅和他的同人,從帕弗開船,來到旁非利亞的別加。約翰就離開他們回耶路撒冷去。14他們離了別加往前行,來到彼西底的安提阿。在安息日進會堂坐下。15 讀完了律法和先知的書,管會堂的叫人過去,對他們說,二位兄台,若有什麽勸勉眾人的話,請說。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一場證道就是一場屬靈的爭戰,而戰前預備至關重要。神已經呼召、裝備和差遣了傳道人,並借著羅馬帝國開辟了福音道路。這是一場福音筵席的“曆史前提”。其次,證道的第二個必要預備就是組建同工隊伍。ο? περ? τ?ν Πα?λον,those who around Paul;那些圍繞保羅的人。一方麵,這個同工隊伍是以保羅為主要同工的,“巴拿巴和掃羅”這個順序已經更新了,後來的在前。福音小組或教會不是一個完全平等的自由組織,而是一個有效率和順服聖靈恩賜的身體。另一方麵,我們看見巴拿巴這個帶領者現在怎樣謙卑自己退到幫手的地位;這種“道德神跡”我們在約翰和彼得同工的時候已經有所見證了。?ν?γω(開船)在這裏是被動語態——保羅和他的同仁離開居比路轉向別加,也是聖靈帶領的。他們有理由不願意離開剛剛交好的“省委書記”。從帕弗到別加的海路大約200英裏;而從別加到安提阿約100英裏,安提阿約在海拔2000米的高原上。這個同工隊伍可能不止原來三個人,也可能有在居比路歸信的新人。第三個預備同樣重要——既然這場證道如此重要,魔鬼一定幹擾;而最有效的幹擾,就是激動或試探核心同工離開傳道人和教會。這是必須有的。馬可離開(?ποχωρ?ω,to go away, depart)是一場殘酷的拆毀,核心同工三分之一一夜之間流失了。馬可是一位詩人或自由主義者:“走自己的路,讓你們去說吧”。我將馬可的出走定義為“別加悲劇”。這一幕在舊約中發生在路得記第一章:婆媳三人,俄珥巴揮手而別,“不帶走一片雲彩”。那是拿俄米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這是保羅最需要幫手的時候。
很多人解釋從別加到安提阿怎樣山高穀深、盜匪橫行,會堂林立,彼此嫉妒等等;而哥林多後書11:26據說主要談論的就是這段路程:“又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裏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但無論如何,一個人若要離開,總有萬千借口。馬可的離開無疑給保羅帶來極大的傷害,這是後文可以作證的。這是肢體撕裂的切膚之痛。魔鬼知道,若沒有這樣的傷痛,不足以打擊和毀滅這間移動的教會。從馬可而來的傷害起初可能真的沉重打擊了保羅和這個萌芽中的教會。他幾乎是沒有預備的;而居比路的勝利也可能衝昏了他的頭腦。這是“耶利哥-艾城現象”的又一例證。無論如何,保羅一行沒有在別加講道;他們直接北上,去了彼西底的安提阿。一直到使徒行傳14: 25,保羅才“在別加講了道,就下亞大利去”。拆毀核心同工一定會影響到講道台,影響到傳道人;最後影響整個教會和聽道的所有人。在馬可棄會的悲涼氣氛中,如果保羅勉強上台講道,就有可能給魔鬼留地步——他可能將自己的情緒參入到講道信息中,更可能把馬可臭罵一頓。當然,還有一種可能,保羅此時已經無心證道。但是還是讓我們感謝神,將別加這次教會悲劇記載下來,一方麵讓我們看見基督徒不過是蒙恩的罪人,是聖靈複活的泥土;另一方麵,讓我們在馬可、甚至保羅失敗的地方多加預備和警醒。也是在這種意義上,保羅稱呼自己是罪魁,要給我們這一切後來的人作榜樣。
不過從別加到安提阿的路上,保羅一行繼續傳道(δι?ρχομαι);河穀中散居著很多猶太人,這也是他們選擇這條艱苦路線的原因之一。傳道人的臨戰預備還包括一個重要的功課——充分認識你所要傳福音的對象。羊進入狼群,要對狼群有所了解。土耳其半島的狼群主要有兩部分組成。首先就是異教文化。別加(Π?ργη)的意思是“土地的”(earthy);別加的主要神祗是阿爾忒彌斯Artemis,阿蒂蜜絲,亞德美斯),羅馬神話中稱狄安娜(Diana,戴安娜)。戴安娜女神是物質主義信仰的象征,代表了人類對豐產(糧食與漁獵)和繁殖的不懈追求。旁非利亞(Παμφυλ?α,of every tribe)是小亞細亞半島沿地中海的一個省份,似乎主流文化是“多元共存”。旁非利亞就是加拿大,就是今天世界的主流文明:在多元共存的政治環境中,每個人自由追求財富和性快樂。實際上,保羅的第一次傳道之旅,在居比路、安提阿和路司得的三大傳道高潮中,依次要麵對的正是蛇的三重試探。創世記3:6,“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居比路的神祗維納斯對應“悅人的眼目”,代表情欲,唯美主義、浪漫主義和弗洛伊德。別加和安提阿的神祗戴安娜對應“好作食物”,這種物質主義從遠古就是主流文化,經過達爾文和馬克思與東方唯物主義一同作王。路司得的主神是宙斯與赫耳墨斯(希耳米),對應“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治人的智慧連接科學與政治以及權力意誌或尼采。
福音和這三種主流文明(情欲、財富和權力)都是對立的;福音並非完全否認它們(像佛教那樣);而是否定它們是神或最高的 善。然而在福音臨到之前,猶太人采取另外一種方式對抗這三座大山。他們的辦法就是律法主義。猶太會堂是猶太教或律法主義的代表:“14他們離了別加往前行,來到彼西底的安提阿。在安息日進會堂坐下”。彼西底的安提阿在今天的Yalvac(亞爾瓦奇)附近,城市特點與別加非常相似。συναγωγ?這裏是單數,他們特地在一間會堂講道。猶太教也可以說是人類所有宗教努力的最高結晶——就是通過一套外在禮儀規範或內在心靈體操,帶領人勝過試探和罪,在世上過討神喜悅的生活。表麵上看律法主義是三座大山的否定和對立,但實際上,在人本主義的邏輯之內,猶太教是“蛇三斧”的另一方麵。事實上,猶太教是對浪漫主義、物質主義和權力主義的總結與完成——以更加假冒偽善的方式浪漫、物質和統治。福音不是完全否認律法在建立社會秩序方麵的功用;但是,福音的確完全否認人靠自己遵行律法,真的能夠與神和好。所以神差遣基督道成肉身,為所有不能完全律法的罪人作了挽回祭,並在祂的複活中,讓一切相信的都因信稱義;又在祂所賜的聖靈和教會中,因信成聖。世界文明的旗幟律法主義,必然起來代表整個世界殺害福音的真理,從耶穌到使徒,都將因此殉道。這是“世界恨你們”的真相。在整個使徒行傳中,以及在基督教曆史中,代表世界起來殘害教會的首先或主要不是肉欲、物質和權力,而是各種形色的律法主義者,從敬虔主義到靈恩運動,始終一貫——靠肉體成道的,總是逼迫靠聖靈重生的。
最後的預備,也可以說最重要的預備,就是聖經知識的裝備。“15 讀完了律法和先知的書,管會堂的叫人過去,對他們說,二位兄台,若有什麽勸勉眾人的話,請說”。律法和先知合起來就是舊約,保羅作為傳道人,必須是“聖經學者”;你可以什麽都不懂,甚至在行為上有諸多可商榷之處,但你必須精通聖經。如果沒有這個真理的前提,所謂“我要傳福音”、“傳福音是最大的事”,都是未盡之言。傳福音的人必須確保你所傳的是福音;而為此,學習和研究聖經是基本的前提。我們常常看到這種謬論:不需要講聖經,因為字句叫人死,甚至聖經也可能是有錯的;聖靈也可能在經文之外將啟示現場臨到我——因此,我隻要有一顆愛主的心,臨場發揮就可以了。當然還有另外一個極端:讀聖經就可以了,不要就這經文講道,因為人講 的總有局限。這個論調和這裏的見證也是反對的。保羅不僅讀聖經,而且要起來講聖經。這是聖靈的工作——使用傳道人傳講聖經,並同時在聽道人的裏麵動工。我們必須指著聖經和使徒行傳與這兩種混亂主的道或魔鬼之子進行持久的戰爭:一方麵反對聖經,另一方麵反對證道——我們就是一刻的功夫也不要容讓和順服他們。
需要強調的是,一定要先讀聖經然後講道,聖經是講道的基礎和中心。一個根本不是圍繞聖經的聚會,根本就不是基督徒的聚會。這是內容,還有形式的問題。正式的主日崇拜中的講道,必須遵守教會的秩序。主日證道不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更不是輪番辯論慷慨激昂。因為“32先知的靈,原是順服先知的。33因為神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40 凡事都要規規矩矩的按著次序行”(哥林多前書14:32-40)。這裏所說的“先知”首先是指教會按立的職分。那麽教會秩序怎樣保障呢?首先是順服權柄。在這裏我們再一次強調,羅馬書13:1ff中所強調的順服權柄,首先是指教會權柄,而不是政治權柄。管會堂的,?ρχισυν?γωγος,ruler of the synagogue。他主要負責揀選人讀經、講道並維護崇拜過程中的秩序。這裏用作複數,這間猶太會堂看來不止一個“掌權者”。他們的邀請和許可,是保羅他們起來講道的前提。當然此時是在猶太會堂,還不是在正式的教會。但這個原則是通用的。管會堂的人稱保羅他們為弟兄,這也說明,此時保羅他們還是遵循猶太律法的。最後,會堂或教堂設立講道台的目的,是讓傳道人對弟兄們講“勸勉眾人的話”。一方麵,講道台的話語是針對每一個人,沒有人有豁免權或被歧視。另一方麵,名詞παρ?κλησις的基本含義是呼喊你、針對你、說的就是你;用真理、教訓和祈求帶領你改變;安慰和鼓勵你更新和前行。 路加福音2:25用的就是這個詞:“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麵,這人又公義又虔誠,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來到,又有聖靈在他身上”。這也可以視為基督的福音的三個基本特點:針對、責備和安慰。
16 保羅就站起來,舉手說,以色列人,和一切敬畏神的人,請聽。17 這以色列民的神,揀選了我們的祖宗,當民寄居埃及的時候,抬舉他們,用大能的手領他們出來。18又在曠野容忍他們約有四十年。(容忍或作撫養)19 既滅了迦南地七族的人,就把那地分給他們為業。20 此後,給他們設立士師,約有四百五十年,直到先知撒母耳的時候。 21 後來他們求一個王,神就將便雅憫支派中,基士的兒子掃羅,給他們作王四十年。22 既廢了掃羅,就選立大衛作他們的王。又為他作見證說,我尋得耶西的兒子大衛,他是合我心意的人,凡事要遵行我的旨意。 23 從這人的後裔中,神已經照著所應許的,為以色列人立了一位救主,就是耶穌。 24 在他沒有出來以先,約翰向以色列眾民宣講悔改的洗禮。25 約翰將行盡他的程途說,你們以為我是誰?我不是基督。隻是有一位在我以後來的,我解他腳上的鞋帶,也是不配的。
保羅開口講道,首先就表明這篇證道說的就是你們,就是現場的每一個人,以及每一位以色列人和現場的外邦人。舉手,κατασε?σας τ? χειρ?,beckoning with hand;搖手,一方麵可能是要眾人安靜,或者與眾人打招呼;另一方麵,也在於顯示,下麵要講的話,是說給你們的。如果你的講道和現場的人沒有關係,如果你讀聖經總是覺得說的都是別人,也許聖靈已經不在你身上了;或者,這間教會已經不是基督的教會了。“以色列人,和一切敬畏神的人”,這說明此時在會堂中,不僅有猶太人,還有很多歸入猶太教的人,甚至包括對猶太教和基督教都願意繼續領受的“慕道友”。?κο?ω,你們要聽!在啟示錄中,這個呼告向七間教會重複了8次:“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啟示錄2:7,2:11,2:17,2:29,3:6,3:13,3:22,13:9)。
保羅首先開始講舊約或舊約曆史。保羅所講的舊約和猶太人講的有一個重要區別,人類曆史特別是選民曆史,都是祂的故事,都是在為耶穌道成肉身作預備的。耶穌基督是曆史(包括個人曆史)敘事的中心,是啟示的最後總結。像司提反一樣,保羅所講的舊約曆史,也是從亞伯拉罕(揀選了我們的祖宗)啟程的,結束於施洗約翰。這個舊約曆史是信心的曆史,都是指向基督的。不過保羅的“舊約概論”比司提反更為精簡。他提到的主要是七件大事:揀選亞伯蘭、摩西出埃及、約書亞征服迦南、士師記、先知撒母耳、掃羅作王、大衛作王。在這篇信息中,我們看見保羅對舊約聖經怎樣的如數家珍,又怎樣滿有聖靈的恩賜。在這七件大事之上,保羅將曆史看成是耶穌道成肉身的預備。特別是,這個明確的預表是藉著大衛的見證和施洗約翰的宣講啟示出來的。首先是大衛的預表:“ 23 從這人的後裔中,神已經照著所應許的,為以色列人立了一位救主,就是耶穌”。對比司提反的講道,在認信耶穌是救主的問題上,保羅比司提反更為堅決和徹底。這個宣告是空前的:耶穌是人類的救主,也是以色列人的救主。需要強調的是,τ? ?σρα?λ 這個句子更應該翻譯成“從以色列人”,而不是“為以色列人”。σωτ?ρ,saviour, deliverer, preserver,拯救者,救贖者,保守者(路加福音1:47,2:11;約翰福音4:42)。最後是施洗約翰的見證:“24 在他沒有出來以先,約翰向以色列眾民宣講悔改的洗禮。25 約翰將行盡他的程途說,你們以為我是誰?我不是基督。隻是有一位在我以後來的,我解他腳上的鞋帶,也是不配的”。施洗約翰的偉大見證特別表現在這個宣告上:“我不是基督”。每個人或外邦人一直有自己的救主,如今因基督的緣故,被否定掉了——全人類迎來了新的救主,或真正的救主。大衛是肯定性的救主見證,約翰是否定性的救主見證。
26 弟兄們,亞伯拉罕的子孫,和你們中間敬畏神的人哪,這救世的道,是傳給我們的。 27 耶路撒冷居住的人,和他們的官長,因為不認識基督,也不明白每安息日所讀眾先知的書,就把基督定了死罪,正應了先知的預言。28 雖然查不出他有當死的罪來,還是求彼拉多殺他。29 既成就了經上指著他所記的一切話,就把他從木頭上取下來,放在墳墓裏。 30 神卻叫他從死裏複活。31 那從加利利同他上耶路撒冷的人多日看見他,這些人如今在民間是他的見證。32 我們也報好信息給你們,就是那應許祖宗的話, 33 神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叫耶穌複活了。正如詩篇第二篇上記著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34 論到神叫他從死裏複活,不再歸於朽壞,就這樣說,我必將所應許大衛那聖潔可靠的恩典,賜給你們。35 又有一篇上說,你必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36 大衛在世的時候,遵行了神的旨意,就睡了,(或作大衛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歸到他祖宗那裏,已見朽壞。 37 惟獨神所複活的,他並未見朽壞。
我們已經提到,保羅這篇證道深受司提反證道的影響;但是,在十字架信息和因信稱義方麵,保羅講的更充分。實際上保羅濃縮了舊約曆史,為用更多時間來講論耶穌的十字架。這篇講章是保羅信仰告白的充分見證:“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隻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哥林多前書2:2)。保羅的堅持也讓我們清清楚楚認識今天教會的偏離——無論是主日證道、教會生活還是個人靈修,如果離開十字架這個中心,你所傳、所聽、所信的,根本就不是聖經啟示的這位基督和祂的福音。保羅的十字架神學包括兩個方麵的基本內容。首先是受死,然後是複活。26-29講論的是耶穌的死;30-37講論的是基督的複活。保羅再一次呼喊聽眾,希望他們明白,下麵的信息更是針對他們的:“26 弟兄們,亞伯拉罕的子孫,和你們中間敬畏神的人哪”。保羅要告訴他們什麽樣的真理呢?“這救世的道,是傳給我們的”。保羅要講論的是“救世的道”:? λ?γος τ?ς σωτηρ?ας,word of this salvation。到這裏,“神的道”、“真道”、“正道”和“主的道”,有了完全充實的內容。
讓世人希奇的是,這“救世的道”首先是和一場死亡事件有關;救恩真理是以耶穌受死為基礎的;換句話說,耶穌的受死或代我們死被我們殺死,乃是我們得救的曆史基礎。這首先是恨的真理,上帝恨惡罪,不流血罪不能赦免。然後這更是愛的真理,上帝為我們的罪而死,要一切相信的 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其次,這救世的道讓我們吃驚和反感的是,我們自己是凶手,是殺害耶穌的凶手。換句話說,我們的罪就是我們一直在傷害和殺戮上帝的兒子。凶手或罪人分兩部分。第一是猶太人:“27 耶路撒冷居住的人,和他們的官長,因為不認識基督,也不明白每安息日所讀眾先知的書,就把基督定了死罪,正應了先知的預言”。猶太人不僅是罪人,也是愚昧人。他們雖然擁有聖經,卻不認識基督。第二是羅馬人或外邦人:“28 雖然查不出他有當死的罪來,還是求彼拉多殺他”。換句話說,每個人都在各各他現場,都是凶手。而且是特別邪惡的凶手:明知耶穌無罪,仍然殺祂。也可以這樣說,罪人明知犯罪,還是要犯罪。這是罪人特別需要救主的原因:不能不犯罪,想辦法使犯罪合理化。人類已經無藥可救。最後,更為希奇的是,耶穌的死是上帝預定的,早就借著先知告訴我們了:“29 既成就了經上指著他所記的一切話,就把他從木頭上取下來,放在墳墓裏”。?θηκαν ε?ς μνημε?ον,這個動作解釋了聖經第一次提到的“罪”的基本含義(創世記4:7)——罪的高峰就是把釘十字架的上帝裝入墳墓(????????)。但在耶穌的受死中,從始至終上帝掌權。因此十字架不完全是一個悲劇事件,更是一個福音事實。
相對來說,保羅用更長的篇幅來講耶穌的複活。說複活是我們信仰的中心,這是不錯的。複活是聖經所有神跡的總結,是最大的神跡。複活證明耶穌是上帝的兒子;複活是為叫我們稱義。這是彼得的見證:“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借耶穌基督從死裏複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彼得前書1:3)。哥林多前書15章是保羅關於複活的見證或“博士論文”。在列舉了諸多見證人之後,保羅將複活定義為我們信仰的中心:“12 既傳基督是從死裏複活了,怎麽在你們中間,有人說沒有死人複活的事呢? 13若沒有死人複活的事,基督也就沒有複活了。14 若基督沒有複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15並且明顯我們是為神妄作見證的。因我們見證神是叫基督複活了。若死人真不複活,神也就沒有叫基督複活了。16因為死人若不複活,基督也就沒有複活了。 17基督若沒有複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裏。18就是在基督裏睡了的人也滅亡了。19我們若靠基督,隻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 20但基督已經從死裏複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21死既是因一人而來,死人複活也是因一人而來。22在亞當裏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裏眾人也都要複活”(哥林多前書15:12-21)。在論證複活之後,保羅宣告使徒和教會事工的目的和動力,就是耶穌的複活:“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裏麵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書15:58)。我們已經看見,福音這個核心信仰正在被邊緣化。人本主義的惡俗指著科學和理性進一步將之邊緣化。道德取代複活正成為基督教的主流文化。這是他們沒有說出來的道理:拿證據來!
保羅在安提阿或土耳其高原上,向理性致命的自負的希臘羅馬世界,向感性致命自負的整個世界,宣告了複活的“三大證據”。第一、複活的超驗證據。“30 神卻叫他從死裏複活”。反對複活的道理很簡單:在人這怎麽可能呢?然而聖經從來沒有說這事是人幹的。相信神,卻不相信複活的人,實在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麽。神就是生命,祂是不死的,是死亡的否定和唯一的否定,愛我們的神不可能任憑祂所愛的人一直被死亡吞噬。這位大愛大能的神必能在基督裏將我們複活。第二、複活的經驗證據:“31 那從加利利同他上耶路撒冷的人多日看見他,這些人如今在民間是他的見證。32 我們也報好信息給你們,就是那應許祖宗的話”(參考哥林多前書15:5-9)。使徒和很多同時代的人都是第一證人。你說他們說謊根本沒有證據和邏輯。第三、複活的聖經證據:“33 神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叫耶穌複活了。正如詩篇第二篇上記著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34 論到神叫他從死裏複活,不再歸於朽壞,就這樣說,我必將所應許大衛那聖潔可靠的恩典,賜給你們。35 又有一篇上說,你必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36 大衛在世的時候,遵行了神的旨意,就睡了,(或作大衛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歸到他祖宗那裏,已見朽壞。 37 惟獨神所複活的,他並未見朽壞”——你說先知說謊沒有證據和邏輯。保羅遵循彼得和司提反的見證,集中指著大衛的相關信息,來論證舊約關於基督複活的預言。也許,赫人烏利亞的後代終於得到了安息。這個論證在神學上是無可置辯的,當然,首先要說服的是猶太人。這三大證據說服了我,一個自以為經天緯地的罪魁。聖靈必能說服一切祂預定得救複活的人。
38所以弟兄們,你們當曉得,赦罪的道是由這人傳給你們的。 39 你們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稱義的事上,信靠這人,就都得稱義了。 40 所以你們務要小心,免得先知書上所說的臨到你們。 41 主說,你們這輕慢的人要觀看,要驚奇,要滅亡。因為在你們的時候,我行一件事,雖有人告訴你們,你們總是不信。
複活首先是要證明耶穌是神,是救主。沒有人死而複活,沒有人是神;隻有耶穌死而複活,耶穌是神。複活對我們而言,就是勝過死亡和得永生的福分。“56死的毒鉤就是罪。罪的權勢就是律法。57感謝神,使我們借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哥林多前書15:56-57)。“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複活是為叫我們稱義。(或作耶穌是為我們的過犯交付了是為我們稱義複活了)”(羅馬書4:25)。罪的工價就是死,複活就是免除死罪。所謂稱義,就是上帝在基督裏看我們這當死之人是義人,廢掉死的刑罰,將耶穌的生賜給我們。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怎樣領受這福分呢?保羅這裏強調的就是因信稱義的真理。“38所以弟兄們,你們當曉得,赦罪的道是由這人傳給你們的。 39 你們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稱義的事上,信靠這人,就都得稱義了。”首先,複活的真理就是“赦罪的道”。?φεσις ?μαρτι?ν καταγγ?λλεται,is preached the forgiveness of sins;宣告赦罪。一方麵,人是罪人;另一方麵,耶穌的死而複活赦免了我們一切的罪:代罪並稱義。其次,對赦罪的道,救世的道,神要求我們的隻是信靠,而不是行全律法。一方麵,人不能靠律法稱義,因為沒有人能行全律法。?π? π?ντων ?ν ο?κ ?δυν?θητε ?ν τ? ν?μ? Μωσ?ως δικαιωθ?ναι,from all things, from which ye could not be justified by the law of Moses,“你們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的事上都不得稱義”。另一方麵,“信靠這人,就都得稱義了”。?ν το?τ? π?ς ? πιστε?ων δικαιο?ται,by him all that believe are justified。動詞πιστε?ω(信)這裏用在動詞分詞,指相信的人。從此曆史也掀開了新的篇章——從行為假裝稱義的人本主義曆史,轉向因信稱義的新約曆史。
然後,福音是雙刃劍。一方麵是祝福,一方麵是審判:“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約翰福音3:18)。在舊約中,這個雙刃的真理特別啟示在申命記11:29,“及至耶和華你的神領你進入要去得為業的那地,你就要將祝福的話陳明在基利心山上,將咒詛的話陳明在以巴路山上”。在新約聖經中,有三次提到這把“雙刃劍”:“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希伯來書4:12);“他右手拿著七星。從他口中出來一把兩刃的利劍。麵貌如同烈日放光”(啟示錄1:16);“你要寫信給別迦摩教會的使者,說,那有兩刃利劍的說”(啟示錄2:12)。而在這裏,保羅宣告完“因信稱義”的真理之後,轉向了“不信定罪”的信息:“40 所以你們務要小心,免得先知書上所說的臨到你們。 41 主說,你們這輕慢的人要觀看,要驚奇,要滅亡。因為在你們的時候,我行一件事,雖有人告訴你們,你們總是不信。”福音的真理是整全的,你不能隻講好聽的。“用愛心說真理”,就是這個道理。你不能模仿蛇說:“不一定死”。你要按神的話說: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就像在一碗毒藥麵前,告訴孩子們真相的人是真愛他們的人。但即使在咒詛中,神的愛仍然彰顯無遺——祂多次多方地警告人,不願意一人滅亡,而願所有人因信得救。所以這裏依次講到神藉著先知、主耶穌自己以及使徒和教會,不斷叫人“務要小心”,呼喊人“要信耶穌”。
42 他們出會堂的時候,眾人請他們到下安息日,再講這話給他們聽。 43 散會以後,猶太人和敬虔進猶太教的人,多有跟從保羅,巴拿巴的,二人對他們講道,勸他們務要恒久在神的恩中。
這樣整全的福音真理,猶太人和世人會有什麽反應呢?和合本這裏的翻譯很成問題,造成了一種“講道非常成功”的假象。原文不是這樣的。?ξι?ντων δ? ?κ τ?ς συναγωγ?ς τ?ν ?ουδα?ων, παρεκ?λουν τ? ?θνη ε?ς τ? μεταξ? σ?ββατον λαληθ?ναι α?το?ς τ? ??ματα τα?τα,And when the Jews were gone out of the synagogue, the Gentiles besought that these words might be preached to them the next sabbath。這句話應該這樣翻譯:當猶太人出會堂的時候,外邦人請他們到下安息日,再講這話給他們聽。猶太人(τ?ν ?ουδα?ων)都離開了,他們基本上是不信的,但可能害怕眾人,所以沒有馬上做出反應。對保羅證道感興趣的是外邦人(τ? ?θνη)。這對我也是常有的事:“基督徒”或“大兒子”氣得要命;但慕道友渴慕追尋。但和合本的翻譯給人的印象是,所有會堂的人都起來找保羅拍照留念了。如真是如此,馬可也許就不會當逃兵了。不過不是所有的猶太人都不信。還是有一些猶太人和歸入猶太教的外邦人信了福音。所謂“散會以後”,是指會眾離開之後,這些可能害怕走漏風聲的人開始信從保羅和巴拿巴——巴拿巴一直在作幫手。?κολουθ?ω,跟從,多指成為信徒。有意思的是。起初猶太人和外邦人歸主都是互相掩藏的。最後是保羅對這些初信者的勸勉:勸他們務要恒久在神的恩中;?πειθον α?το?ς ?πιμ?νειν τ? χ?ριτι το? θεο?,persuaded them to continue in the grace of God。
這裏麵有兩個實踐性很強的問題。第一、聽道的正常反應是:“他所說的話,有信的,有不信的”(使徒行傳28:24)。用一場傳道有多少人“舉手決誌”來論斷傳道人,是完全無知的做法。這一點正如保羅說的,“即便有不信的,這有何妨呢?難道他們的不信,就廢掉神的信嗎?”(羅馬書3:3)聖經上有一位“最失敗”的傳道人——挪亞傳義道一百二十年,沒有一個人悔改進方舟。第二、傳福音的目的不僅僅是帶人到洗禮池,還有“勸他們務要恒久在神的恩中”。這個神的恩可以基本上理解為“施恩之具”,攸關教會生活,因為聖靈總是借著聖道和聖禮不斷宣講和堅固救恩的真理。一個受洗卻不能堅持教會生活的人,說祂住在神的恩中,隻是謊言。這涉及今天普世宣教運動和新紀元運動等等極端主義的偏離。甚至有傳道人還鼓勵基督徒厭棄教會枯燥刻板的生活。然而保羅在安提阿的見證為我們撥亂反正提供了真理的根據。安提阿的基督徒不僅信了,而且要被建造成永生神的教會。這教會是基督的新娘,是取代戴安娜的新婦。動詞?πιμ?νω(堅持:to stay at or with, to tarry still, still to abide, to continue, remain of tarrying in a place)也強調,信仰不是一時性起,那是人的感動;信仰就是一種堅持,而且是對教會生活的堅持。
各位弟兄姐妹,我們麵對一個語言越來越被重視的時代。DNA首先是一套語言係統,它重置並更新了我們對生命的看法。這讓我想起耶穌的話:我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上帝的話語被稱為福音,這是聖靈藉著使徒和教會用以拯救世界的方式。保羅的安提阿證道,不僅向全世界宣告了福音,而且也向普世教會示範了何為傳福音。這是一場完全沒有我們理解的那種“神跡奇事”的講道,這是一場沒有任何世俗小學信息的講道。這是一場真正的基要真理課程,聖經最基本的啟示真理,這裏都顧及到了。這就是所謂的傳福音。這主要涉及三個基本問題。第一,誰在傳。這個問題就是聖職問題,我們已經充分討論過了。第二、傳什麽,這涉及福音的基本內容或核心信息;或者說,保羅所傳的的的確確是福音,是好消息。第三、怎樣傳。傳這樣的好消息必然麵臨試探和逼迫,因此,必須有主的同在。我們下麵重點說說後麵這兩個問題。
保羅這篇證道是按嚴謹的交叉結構安排的,而在這個交叉結構的中心,是這樣一句話:“32 a我們也報好信息給你們”。這裏的“報好消息”是用動詞ε?αγγελ?ζω表達的,這個動詞經常翻為“傳福音”(馬太福音11:5;路加福音4:18,7:22,9:6,20:1;使徒行傳8:25,14:7,14:21,16:10;羅馬書1:15,10:15,15:20;哥林多前書1:17,9:16,9:18,15:1-2;哥林多後書10:16;加拉太書4:13;稀希伯來書4:2;彼得前書1:12,1:25,4:6)。那麽這個好消息是指什麽呢?現在讓我們將這個交叉結構的中心半徑稍微放大一點,就會看見下麵這個“精縮版”的交叉結構
30 神卻叫他從死裏複活。
32 我們也報好信息給你們
33 神已經叫耶穌複活了。
這個結構充分地告訴我們,所謂傳福音就是傳複活;就是傳講“神卻叫他從死裏複活”和“神已經叫耶穌複活了”。30節強調複活是從死裏複活,因此必須講十字架,講罪、死亡、代贖和複活對死亡的勝利;耶穌的死與我們的死有關。後者重點在肉身複活,耶穌這個人複活了,祂複活是叫我們稱義,讓所有信祂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耶穌的複活與我們的生有關,是“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33)。所以,以複活為中心的福音信息,從根本上全麵否定了今天敬虔主義和律法主義以及社會福音所泛濫的一切霧霾,那些嘩眾取寵自欺欺人的神跡奇事和俗不可耐急功近利的功成名就以及騙吃騙喝吃人自義的道德表演,都與福音的核心真理毫無關係。
使徒彼得和使徒保羅都強調,傳福音就是傳複活。哥林多前書15:1-4,“1 弟兄們,我如今把先前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告訴你們知道,這福音你們也領受了,又靠著站立得住。2 並且你們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傳給你們的,就必因這福音得救。3 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 4 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複活了”。彼得前書1:11-12,“11 就是考察在他們心裏基督的靈,預先證明基督受苦難,後來得榮耀,是指著什麽時候,並怎樣的時候。12 他們得了啟示,知道他們所傳講的一切事(傳講原文作服事),不是為自己,乃是為你們。那靠著從天上差來的聖靈,傳福音給你們的人,現在將這些事報給你們。天使也願意詳細察看這些事”。彼得這裏說的“基督受苦難,後來得榮耀”,就是指耶穌的死而複活。
人的苦難在於懼怕什麽,或什麽都懼怕。懼怕就是對未來或結果的不確定性而產生的焦慮。懼怕首先是罪的結果(創世記3:10),然後是不知道往哪裏去(創世記3:9)。複活是基督徒確定性的結局,因此基督徒靠耶穌勝過一切懼怕。當複活將死權、恐懼和焦慮廢去的時候,活著就是愛。如果死亡在你身上根本沒有權柄,就沒有任何東西能捆綁你;無論如何危險和艱難,我都知道結果是什麽:我若一直信耶穌,我必存在、得勝並且直到永遠。這個複活的信心,就會賜給你一個全新的生命。信仰讓我們勝過懼怕必然導致的傷害和犯罪。那一切根本傷不到你。信仰將一切都更新了(啟示錄 21:5)。“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裏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裏未得完全”(約翰一書 4:18)。複活讓人類在曠野中真正站起來了,有了神的形象。聖經365次說你們不要怕;但我們靠什麽不要怕呢?靠我信複活!信仰,並隻有對複活的信仰,能救我們脫離一切的黑暗,進入奇妙的光明。
然後在這個貪愛世界的人類中,在這個所謂科學理性統治一切的世代裏,傳複活的福音不僅在世上被嘲笑,就是在教會也被邊緣化。我最近有了一個新的罪名:“背叛和攻擊眾教會”。我獲得這個冠冕的原因之一是我批評了一切不以死而複活為中心信息的傳道人和教會,包括不再相信末世論的自由神學和不許談罪和死亡的泛愛主義。當然,將你偽造定罪為“人民公敵”一直是吃人黨的吃人故伎,他們起初就是試探和利用人性起來說謊殺人的。從起初使徒們遭遇逼迫的主要原因就是傳複活,使徒行傳接下來的故事將充分證明這一點。而今天,這個世界仍然是仇恨複活的世界。所以,傳複活必須建立在使徒的根基上。
首先,傳道人和教會自己不要不好意思,好像我們傳了一件有多不理性、不科學、不現代、不重要的謠言一樣。如果連教會都覺得死而複活不是福音的重心,我們就成功投降到外邦世界了。所以保羅向當時世界的首都羅馬宣告:“16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 17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馬書1:16-17)。保羅在希臘羅馬世界,堅決抵製將複活淪為道德和成功的異教試探。我們深知,這種堅持若沒有聖靈的同在,是不可能的。這不是保羅自己有多偉大,這來自“神的逼迫”。“16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哥林多前書9:16)。不僅如此,這樣的福音,這個和世界榮耀與我要成功無關的福音,若非聖靈感動,沒有人願意聽,更不可能有人願意花錢聽福音。你們都是聖靈感動的人,感謝主,我們同感一靈。我們是主的羊,認得祂的聲音。但世人總的來說厭惡福音。那怎麽辦呢?
“18 既是這樣,我的賞賜是什麽呢?就是我傳福音的時候,叫人不花錢得福音,免得用盡我傳福音的權柄。19 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仆人,為要多得人。20 向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雖不在律法以下,還是作律法以下的人,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 21 向沒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沒有律法的人,為要得沒有律法的人。其實我在神麵前,不是沒有律法,在基督麵前,正在律法之下。22 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什麽樣的人,我就作什麽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23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9:18-23)。一個那麽驕傲的知識分子,幾乎低三下四地求人來聽福音,因為“我若甘心作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托付我了”(哥林多前書9:17)。
所以,親愛的弟兄姐妹, 你若想傳福音,首先,你要有聖靈借著教會的呼召、按立和差遣。其次,你要不遺餘力地學習和裝備什麽是福音,以確保你傳的是福音。最後,你若要傳福音,你要預備為福音受苦,至於作人的奴仆,至於殉道(提摩太後書1:8 ;腓利門書1:13),而經曆這一切,你還要真正地心裏歡喜(使徒行傳5:41,13:52)。在暗夜和監獄中,“禱告唱詩讚美神,眾囚犯也側耳而聽”(使徒行傳16:25),這是傳福音,阿門!
任不寐,2014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