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之夜

神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個人資料
正文

“三年使徒行傳”第二十九課:撒瑪利亞(8:1-25)

(2017-03-10 20:28:59) 下一個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使徒行傳8:1-25:

1 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2 有虔誠的人,把司提反埋葬了,為他捶胸大哭。 3掃羅卻殘害教會,進各人的家,拉著男女下在監裏。4 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

5腓利下撒瑪利亞城去,宣講基督。6 眾人聽見了,又看見腓利所行的神跡,就同心合意地聽從他的話。7 因為有許多人被汙鬼附著,那些鬼大聲呼叫,從他們身上出來。還有許多癱瘓的,瘸腿的,都得了醫治。8在那城裏,就大有歡喜。 9 有一個人,名叫西門,向來在那城裏行邪術,妄自尊大,使撒瑪利亞的百姓驚奇。10無論大小,都聽從他,說,這人就是那稱為神的大能者。11他們聽從他,因他久用邪術,使他們驚奇。12及至他們信了腓利所傳神國的福音,和耶穌基督的名,連男帶女就受了洗。13西門自己也信了。既受了洗,就常與腓利在一處。看見他所行的神跡和大異能,就甚驚奇。

14 使徒在耶路撒冷,聽見撒瑪利亞人領受了神的道,就打發彼得約翰往他們那裏去。15 兩個人到了,就為他們禱告,要叫他們受聖靈。 16因為聖靈還沒有降在他們一個人身上。他們隻奉主耶穌的名受了洗。17 於是使徒按手在他們頭上,他們就受了聖靈。

18 西門看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就拿錢給使徒,19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叫我手按著誰。誰就可以受聖靈。20彼得說,你的銀子,和你一同滅亡吧。因你想神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21 你在這道上,無分無關。因為在神麵前,你的心不正。22 你當懊悔你這罪惡,祈求主。或者你心裏的意念可得赦免。23 我看出你正在苦膽之中,被罪惡捆綁。 24 西門說,願你們為我求主,叫你們所說的,沒有一樣臨到我身上。

25 使徒既證明主道,而且傳講,就回耶路撒冷去,一路在撒瑪利亞好些村莊傳揚福音。

感謝神的話語。各位弟兄姐妹,我們一起度過了蒙特利爾最嚴寒的一個長冬。在過去的冬天裏,神的恩典也特別顯多。我們從未如此堅強,如此相愛,如此平安,如此興旺。而我們的使徒行傳係列課程,在這個冬天裏也完成了在耶路撒冷的奠基工作。司提反殉道了,但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一個大複興的時代到來了。到了使徒行傳8章,福音開始從耶路撒冷向外擴張,首先進入撒瑪利亞和猶大。這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一方麵,福音北上撒馬利亞(1-25);另一方麵,教會南下迦薩(藉著埃提阿伯的太監南向非洲),並向西直到大海,縱橫亞鎖都和該撒利亞一線(26-40)。請在地圖上找到這些地址。而等到第九章完成保羅的重生之後,我們將跟隨這位使徒,進入西亞和歐洲。因此我們也會加快速度,分兩次講完使徒行傳第8章。其中使徒行傳8:1-25之所以特別重要,不僅因為福音離開耶路撒冷率先進入猶太人或正人君子流最厭惡的撒瑪利亞地區;更因為在那裏發生了風波,而迄今為止教會對“聖靈的洗禮”的不同解釋,製造了分裂,誕生了極端。所以求神幫助我們,能夠按著正意分解神的道,並讓聖靈在撒馬利亞的勝利,也大大祝福我們和今天的眾教會。

使徒行傳8:1-25可以交叉結構如下。一、教會與世人(1-4),這主要講福音從耶路撒冷向外擴散的曆史背景,重點在於教會麵對人的權勢。二、基督與魔鬼(5-13),這裏講執事腓利在撒瑪利亞的事工及所麵對的攔阻,麵對的是魔鬼的權勢。三、教會與聖靈(14-17),重點是神更新了撒瑪利亞教會,這也是常常引發極端的經文。四、彼得與西門(18-24),神藉著彼得的口,用話語責備和拯救西門,教會勝過“陰間的門”。五、使徒與世人(25),這節經文呼應1-4(教會在人的逼迫中繼續前行),也引領後麵的福音行動。

一、教會與世人(1-4

1 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2 有虔誠的人,把司提反埋葬了,為他捶胸大哭。 3掃羅卻殘害教會,進各人的家,拉著男女下在監裏。4 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

1、逼迫

教會和世界的關係是仇敵和愛仇敵的關係,“逼迫”與“傳道”、“,一路在撒瑪利亞好些村莊傳揚福音”,在這段經文中首尾呼應地說明了教會和“他們人類”之間的悖論關係。這裏首先提到了教會(τ?ν ?κκλησ?αν)一詞,這對理解聖靈的工作非常重要。使徒行傳不是為任何使徒樹碑立傳,而是在講聖靈怎樣藉著教會為基督複活作見證。大逼迫,διωγμ?ς μ?γας,a great persecution。這不是一般的苦難,教會麵臨生死存亡。大逼迫也意味著福音的利劍已經刺透了世界的心髒,世界開始“偉大的衛國戰爭”。真正的教會一定遭遇世人的逼迫,否則,教會隻是假教會。就是在大逼迫的背景之下,福音從耶路撒冷第一個階段,轉向了第二個階段,進入了耶路撒冷為中心的周邊地區。一方麵使徒繼續堅持在耶路撒冷;另一方麵,門徒(π?ς,all)走向各處。約伯曾說:“我知道,你萬事都能做。你的旨意不能攔阻”(約伯記42:2);保羅後來也見證說:“我為這福音受苦難,甚至被捆綁,像犯人一樣。然而神的道,卻不被捆綁”(提摩太後書2:9)。逼迫不會摧毀真正教會的根基,所以我們看見教會在大逼迫中仍然堅立,有條不紊。一方麵,使徒仍然堅持在耶路撒冷,麵對死亡根本沒有搖動,教會充分發揮著福音基地的作用,另一方麵,門徒分散到巴勒斯坦或敘利亞省,即猶大和撒瑪利亞各處。

2、分散

在大逼迫中,教會怎麽辦?麵對逼迫的姿態,見證教會的真偽。“分散”就是教會的自我證明。逼迫是世界對教會一種更為深刻的糾纏。貪愛世界會使教會停滯不前;而逼迫會刺激人的血性,使教會和逼迫發生曠日持久的戰爭,從而將教會淪為政治組織,重新置於魔鬼的權勢之下。但感謝神,教會采取了分散戰略。分散,διασπε?ρω,to scatter abroad, disperse;這個動詞是被動語態。一方麵,門徒是被逼迫分散的;另一方麵,是神使用逼迫差遣門徒往普天下去。分散也是一種智慧,教會沒有必要和世界的逼迫進行持久戰和遊擊戰,教會不需要和任何逼迫進行戰爭。分散以確保教會不會失去大使命。分散這個詞,將教會和假教會以及一切政治組織區別出來了——在逼迫中,“他們教會“聚集爭訟”。隻有政治組織才能敏感到政治挑戰,而教會從來沒有政治挑戰,隻有政治試探。神的教會在大逼迫中分散,在分散中繼續傳道。神總是將教會的絕境變成祝福;因基督的緣故,逼迫是教會成長的最大祝福。小逼迫,小複興;大逼迫,大興旺。當逼迫讓所有世人一致宣告“教會真的完了”的時候,教會就是一場複活。

門徒往哪裏去呢?1節的“各處”一詞是χ?ρα,地方,開發的地土,境界等。4節的“各處”原是動詞δι?ρχομα,go different places,到不同的地方去。進入各處的目的是“傳道”:ε?αγγελιζ?μενοι τ?ν λ?γον,preaching the word。事實上,使徒行傳1:4引領了使徒行傳8-12章的內容,所謂“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諸位可以在8-12章中找到如下地名:耶路撒冷、撒瑪利亞、迦薩、埃塞俄比亞(古實)、亞鎖都(亞實突)、凱撒利亞、大馬士革(大馬色,釤城)、大數、呂大、沙侖、約帕、腓尼基、塞浦路斯、安提阿。這十四個地名星羅棋布,完成了聖靈在第二階段的福音布局,又使之成為第三階段即保羅傳道階段的福音基地。一個特別值得中國教會注意的問題是:在這個福音路線圖中,似乎隻有向北、向南和向西的路線,卻沒有向東的路線。不過我要告訴各位,這是一個錯覺。大馬士革(以及安提阿)是絲綢之路和新月沃土的西部樞紐,而在漢朝,即在使徒時代,絲綢之路空前的繁忙和興旺。因此,所謂使徒多馬向東進入印度,應該不是空穴來風。無論如何,必有門徒進入了東方,這有巴比倫波斯等地的教會為見證。總而言之,這段時間,福音從迦薩向非洲開放,從約帕向歐洲開放,在大馬士革向亞洲開放。福音全麵啟程,走向地極。不過教會傳福音先麵向身邊或附近的人,這應該讓那些好高騖遠的福音運動學習反省。

3、殘害

使徒行傳8:2-3告訴我們教會啟程背後昏暗的天空,讓我們認識逼迫的本質。“2 有虔誠的人,把司提反埋葬了,為他捶胸大哭。 3掃羅卻殘害教會,進各人的家,拉著男女下在監裏”。一方麵,司提反被打死了,逼迫致死。這是真實的,即使在和平年代,對教會致死的逼迫同樣真實。唯一區別的是石頭不同了,但石頭的本質沒有改變。於是“虔誠的人”一片哭聲。這裏所謂的虔誠人,即τ?ν Στ?φανον ?νδρες,the devout men。形容詞ε?λαβ?ς指“作人很好”、“敬畏神的”。我個人理解這些人主要不是基督徒,而是“好人”,那些“良知”未泯的普通猶太人,那些道德主義者或人道主義者(使徒行傳2:5;路加福音2:25)。有傳統說他們就是伽瑪列和尼哥底母(奧古斯丁支持這個傳統)。他們一定覺得司提反很無辜,也會對凶手的殘暴感到絕望。也許其中不乏基督徒,按人性來說,流淚在所難免。συγκομ?ζω,這個動詞在新約聖經中隻出現這一次,主要指“收拾屍體埋葬”。同時,“為他捶胸大哭”。κοπετ?ν μ?γαν實際上與大逼迫對應,直譯就是“大悲傷”;κοπετ?ς這個名詞指lamentation with beating of the breast as a sign of grief,捶胸痛哭。動詞κ?πτω的意思就是切割、擊打。大逼迫和大悲傷將耶路撒冷籠罩在死亡的黑雲之下;這種氣氛對教會一定會造成影響。

司提反不是最後一個殉道者。另一方麵,掃羅繼續害教會,變本加厲。“教會”在這裏再一次出現。動詞殘害λυμα?νω的用法是:Tense: Imperfect,Voice: Middle or Passive Deponent,Mood: Indicative;基本含義是潑汙(妖魔化、弄髒、貼上媚俗的反麵標簽)、褻瀆、拆毀、傷害。第一、這是連續不斷、愈演愈烈的持續行動。罪惡有這種輪番上升的推動機製,因為罪犯需要藉著更多的犯罪為第一個和前麵的罪行辯護。因此,如果時間不到,你勸勉一個人停止殘害是不可能的。掃羅必須撞到南牆,即大馬色路上的基督,才能悔改。你看那呲牙咧嘴形容像撒旦實際上就是魔鬼兒子的“猿牧”及屬靈寡婦,就是生動的見證。第二、這種殘害一半是主動,一半是被動,被自己的情欲和魔鬼雙重激動。第三、掃羅是罪魁,這不是謙虛,這是真的。修飾這個主動詞的動詞分詞是兩個。首先,“進各人的家”,κατ? το?ς ο?κους ε?σπορευ?μενος,entering into every house。一方麵,闖入私宅以及家庭教會;另一方麵,可以引申為進入私人領域和家庭領域尋找控告和潑汙的根據。魔鬼之子從來如此。其次,“拉著男女”,σ?ρων τε ?νδρας κα? γυνα?κας ,haling men and women。動詞σ?ρω的意思就是拉住,牽扯,如同捉住漏網之魚(約翰福音21:8)。婦女也參加聚會,這可以給猶太人和一切宗教流氓以男女關係的名義控告教會,這使潑汙見獵心喜。強拉硬拽也不僅指強暴的行動,也指陰招的牽強。最後,與“殘害”並列的主動詞是“下在監裏”,γυνα?κας παρεδ?δου ε?ς φυλακ?ν,committed to prison。一方麵,用監獄限製自由,報複教會;另一方麵,監獄將門徒弄髒成罪犯,讓他們同時困於人類的道德監獄——假冒偽善的人類不願意傾聽被主流社會定罪為囚徒的傳道人。

我們可以想象掃羅所代表的宗教流氓勢力和會堂既得利益集團對新生的基督教會的傷害;而普遍的人性積極參與了這場消滅在萌芽狀態的滅絕行動:肉體上消滅,名譽上弄髒。這就是教會的出發之地,這就是我們的“童年”。但這就是福音興旺的曆史背景。教會是在苦難中複活的,我們的神因此稱為得勝的神,我們的信心因此稱為勝過世界的信心。“4因為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5 勝過世界的是誰呢?不是那信耶穌是神兒子的嗎?”(約翰一書5:4-5)。教會首先和世界發生衝突並勝過世界。隻要我們住在神的話語裏,隻要我們持定起初的信心,一切邪惡隻是我們繼續成長和複活的肥料。保羅後來很“惡俗地”將他們肥料稱為“糞土”(腓利比書3:8),我稱之為“狗屎”(馬太福音7:6;彼得後書2:22)。這種看見不是導致對人類的仇恨和蔑視,而是看輕他們的逼迫和殘害之後,才能掙脫肉體的糾纏,繼續自由地將福音臨到萬人。

二、基督與汙鬼(5-13

5腓利下撒瑪利亞城去,宣講基督。6 眾人聽見了,又看見腓利所行的神跡,就同心合意地聽從他的話。7 因為有許多人被汙鬼附著,那些鬼大聲呼叫,從他們身上出來。還有許多癱瘓的,瘸腿的,都得了醫治。8在那城裏,就大有歡喜。 9 有一個人,名叫西門,向來在那城裏行邪術,妄自尊大,使撒瑪利亞的百姓驚奇。10無論大小,都聽從他,說,這人就是那稱為神的大能者。11他們聽從他,因他久用邪術,使他們驚奇。12及至他們信了腓利所傳神國的福音,和耶穌基督的名,連男帶女就受了洗。13西門自己也信了。既受了洗,就常與腓利在一處。看見他所行的神跡和大異能,就甚驚奇。

1、神跡

教會和世界衝突的本質是萬王之王與世界之王的衝突。教會是一場屬靈的爭戰,爭戰的主角是基督和撒旦。現在讓我們看我們的主怎樣在仇敵身上得榮耀。我們已經認識了執事腓利,因此不複贅言。記住這是執事腓利,而不是使徒腓力,這一點很重要(使徒行傳6:5,21:8)。關於撒馬利亞,諸位可以自己查找資料,認識北國以色列都城怎樣在正統猶太人心中被視為可憎惡之地。現在,福音從南國猶大的首都耶路撒冷,傳向了北國以色列的首都撒瑪利亞。讓我們感謝神,神對以色列人是信實的;而福音不偏待人。我們都在撒瑪利亞,但凡認基督的都會得救。一方麵,基督是萬人的救主;另一方麵,門徒的使命不是任何“文化使命”,而是“宣講基督”。?κ?ρυσσεν α?το?ς τ?ν Χριστ?ν, unto them preached Christ,向他們(撒瑪利亞人)傳講基督。教會擴張到各地,福音是唯一的目的。傳講基督與下文“眾人……就同心合意地聽從他的話”,以及“及至他們信了腓利所傳神國的福音和耶穌基督的名”,強調的都是福音這個中心。換言之,“神跡”隻是福音的輔助或見證,但基督和福音本身才是目的。神跡在於證明基督是勝過魔鬼和世界的神,而凡是在基督裏的人已經開始分享基督的勝利。

傳道是一場屬靈的爭戰,因為涉及靈魂的歸屬——福音的目的是搶救空中掌權者權勢下麵的生命,因此必然與世界的王發生衝突,並勝過它。撒旦的意思就是阻擋者,在福音的路上,魔鬼及其差役步步為營,處處設防,我們將藉著使徒行傳更為清楚地看見這一點。當福音到了撒瑪利亞的時候,魔鬼在那裏設置了又一道防線。因此,腓利進入撒瑪利亞首先行神跡,即神的工作首先是勝過魔鬼。正如馬太福音10:1中主所吩咐的,“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汙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在這方麵,教會的應用發生了兩個嚴重的偏離:第一、偏重醫學意義上的醫治;第二、忽視了鬼附和有病的普遍含義。

首先,我們來認識汙鬼,πνε?ματα ?κ?θαρτα,unclean spirits;直譯就是汙穢的靈。我們曾經在較為廣泛的意義上解釋過這個複數名詞。我們在這裏看見的,很多很多汙穢的靈從他們所擁有(?χω)的眾人身上紛紛高聲喊叫著,持續不斷地跑出來。要了解這些黑暗勢力,我們回到創世記3:1-7和馬太福音4:1-11就非常清楚了。其次,我們看魔鬼權勢下麵的生命,就是癱瘓的和瘸腿的。παραλ?ω,這個動詞的基本含義就是軟弱無力和身體失衡。而這個動詞在這裏是完成時被動語態,用來描述罪人長期以來被魔鬼捆綁、無力自拔的生命狀態。χωλ?ς則說明罪人不能自己起來行走。我們同樣講過,這種生命狀況,既指生理上的癱瘓,和心理上無能。他們都被治愈了。我們都可以為這類神跡作見證。我們不排斥生理上的神跡,但我們更強調屬靈上的神跡。醫院不是教會,醫院醫治的神跡永遠超過教會,所以即使按常識,我們必須對聖經講述的醫治神跡主要作屬靈的解釋——醫治麵對的不是肉身的病變,而是魔鬼的權勢。正因為如此,在聖經中,醫病總和趕鬼聯係在一起。

2、邪術

然而魔鬼不甘心失敗,道高一丈,魔高一尺。藉著西門,魔鬼暗地進入教會的內部。這是教會麵對的新的難題:外有逼迫,內有異端。西門和彼得兩塊石頭(Σ?μων)即將發生屬靈的撞擊。西門一直是撒瑪利亞城裏麵的宗教明星,因為“向來在那城裏行邪術,妄自尊大,使撒瑪利亞的百姓驚奇”。這個人至少有三個特點。第一、行邪術,這證明他出於魔鬼。μαγε?ω,to be a magician, to practise magical arts,魔術、巫術、魔法。西門邪術也讓那些單求神跡的人警醒——不是所有“神跡”都出於神。第二、妄自尊大,自以為神,使人驚奇。?ξιστ?ν τ? ?θνος τ?ς Σαμαρε?ας  λ?γων ε?να? τινα ?αυτ?ν μ?γαν,bewitched the people of Samaria giving out that himself was some great one,通過自稱是某一位大能者使撒瑪利亞人驚奇。這是魔鬼的性格,即驕傲和說謊;並靠著巫術驕傲和說謊。今天,很多“神棍”有這種“神跡癮”,常常壓抑不住顯示自己是某一位大能者,實在不行,一條大能的狗也是可以的。而愚夫蠢婦趨之若鶩。驚奇,?ξ?στημι,這是另外一種癱瘓,變形,失態;一幅極為震驚和拜服的誇張表情:“這人就是神的大能者”。第三、愛世界。這是西門也受洗的根本原因,一方麵要兼容並蓄腓利的神跡能力,另一方麵要兼容並蓄彼得和約翰的神跡能力。而愛世界的人都貪財,真的相信“錢可通神”。受洗之後西門常和腓利在一起,他不在乎聽道,隻看神跡。

如果傳道事工片麵注重神跡,魔鬼在敗退的同時,也會暗度陳倉,卷土重來進入教會。撒瑪利亞人對腓利所傳的信息的領受是很特別的,也有普遍性。此時此刻,他們隻是“半吊子基督徒”。顯而易見,撒瑪利亞式的“基督徒”,如今充斥了教會。從這段經文中,我們看見他們至少有如下特點。第一、醉心神跡,而所有的神跡都指向屬世的好處。6節非常有重譯的必要:προσε?χον τ? ο? ?χλοι το?ς λεγομ?νοις ?π? το? Φιλ?ππου ?μοθυμαδ?ν ?ν τ? ?κο?ειν α?το?ς κα? βλ?πειν τ? σημε?α ? ?πο?ει,眾人不僅留意腓利所說的話語、同心合意地聽他,更去看他所行的神跡。τ?…… κα?……這裏有“not only ... but also”的意思;而βλ?πειν這裏是不定式,用以說明撒瑪利亞人聽他的目的是為了看神跡。第二、信仰淫亂,一邊信腓利,一邊信西門。原因是一個,隻信神跡。“無論大小,都聽從他”,這裏的“聽從”就是“聽從”腓利的那個προσ?χω。撒瑪利亞人代表了多元包容的普世價值,什麽宗教都能兼收並蓄。這似乎是巴哈伊的前身。第三、半吊子信徒。首先,他們都受了洗,這不完全是負麵的,這是信仰的開端。但是,還需要教會的工作,需要聖靈藉著教會的更新。這個教會的工作不是腓利一個人就能完成的。而我們從來無意指著撒瑪利亞式的基督徒為教會洗禮設置高門檻,因此不能否認腓利的傳道工作;但是,我們確實一致堅決主張,已經洗禮的基督徒,堅持教會生活,靠著“施恩之具”持續更新是絕對必要的。

三、教會與聖靈(14-17

14 使徒在耶路撒冷,聽見撒瑪利亞人領受了神的道,就打發彼得約翰往他們那裏去。15 兩個人到了,就為他們禱告,要叫他們受聖靈。 16因為聖靈還沒有降在他們一個人身上。他們隻奉主耶穌的名受了洗。17 於是使徒按手在他們頭上,他們就受了聖靈。

1、差遣

基督在教會行走,神愛祂的兒女,而且愛他們到底。所以聖靈藉著耶路撒冷的教會差遣使徒,去幫助撒瑪利亞剛剛受洗的人。14-17位於整段經文的中心,也在於強調,“聖靈的重生”乃是福音的重點。首先,耶路撒冷的使徒聽說撒瑪利亞人領受了神的道。所謂領受,δ?χομαι這個字常常翻譯成接待(馬太福音10:14,40-41),人可以接受神的道,但未必完全領會了。因此,他們需要進一步的教導。其次,打發彼得約翰往他們那裏去。?ποστ?λλω,to order (one) to go to a place appointed,to send away, dismiss;按立並差遣。我們可以注意幾個問題。

第一、教會是傳福音的基地。所以我們才看見,耶路撒冷教會差遣彼得和約翰前往撒瑪利亞。這是保羅的見證:“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馬書10:15)。第二、傳道特別是建立教會是需要有使徒權柄的。腓利隻是執事,平信徒可以傳福音,但是,沒有權利建立教會,即聖靈所充滿的基督的身體。耶路撒冷教會差遣彼得和約翰,雖然沒有否定腓利的傳道工作,但是,非常清楚地糾正了平信徒脫離教會四處傳道並建立教會的這種五百多年來的普遍偏離。平信徒沒有權柄按手或按立,因此沒有聖靈賜下,這個問題後文再述。第三、差遣誰是教會綜合考慮作出的選擇。之所以差遣彼得和約翰,乃是教會知道他們是勝任的。一方麵,他們在主麵前受過全備的“神學教育”;另一方麵,他們在耶路撒冷有過美好的見證,打過美好的仗——他方能夠勝過西門賄賂的試探。而且,教會效法主差遣門徒的模式,就是兩兩一組地差遣出去,使他們可以互相搭配,互相支持。第四、差往哪裏去,教會要統籌安排。無論如何,福音差傳不是一場亂哄哄的個人主義行動,而是教會有計劃有組織進行的。

2、按手

不過紛爭不僅在教會基地這個組織原則上,更在理解彼得和約翰的按手禮上。目前有三種極端。第一是加爾文主義的實踐,他們當中有一些人和靈恩派沆瀣一氣,鼓吹(自己)擁有“特權式聖靈內住”:唯獨我被聖靈內住了,而且無論如何聖靈都不離開我——我們一次得救永遠得救。他們願意表演自己就是彼得和約翰,活著的目的就是到各處給人按手,幫助別人重生,因為“我就是聖靈”。他們在撒謊,風隨著自己意思吹(拂);但人隻是隨著自己的意思吹(牛)。你犯罪若不悔改,聖靈就可能離開你。沒有誰能給聖靈立法。第二是大衛鮑森的極端洗禮論:若非按手,洗禮無效。他的錯誤就是將教義建立在部分相關經文之上(聖經更多洗禮的經文沒有按手,而且聖經沒有規定按手為洗禮之必須,參考希伯來書6:2)。摩根是另外一種極端,他隻是廢棄了彼得-教皇的特權,但卻看不見教會的鑰匙權——給保羅按手的亞拿尼亞的權柄直接從基督來的,而且來自教會。第三就是靈恩派和再洗禮派強調的“聖靈的洗禮”、“第二次洗禮”等妄說。若非瞎眼,誰都看得見,彼得和約翰一沒有否定腓利的施洗,二沒有再給撒瑪利亞人一次洗禮。他們所作的工作隻是1、“為他們禱告,要叫他們受聖靈”;2、“按手在他們頭上,他們就受了聖靈”。而其中原因則是:“因為聖靈還沒有降在他們一個人身上。他們隻奉主耶穌的名受了洗”。“受”,λαμβ?νω,與上文的“領受”可以對比,就是按聖靈的意思領會順服神的真理。如果我們一直堅持聖靈就是真理的聖靈,帶領我們進入一切的真理,並為基督作見證;那麽聖靈沒有降臨的主要表現,就是撒瑪利亞人還沒有完全明白真理,一方麵,沒有唯獨基督是救主;另一方麵,還沒有進入基督的教會。而“禱告”和“按手”都指向教會的生活,目的都是使他們“受聖靈”。神的殿被稱為萬民禱告的殿,教會聚會在於建立神與人同在的關係。

那麽“按手”到底是什麽意思呢?其實這個問題乃是聖經常識,事關教會及其恩賜和職分。這個常識從利未人開始就奠基了,完全於哥林多前書9-14章。民數記8:10,“將利未人奉到耶和華麵前,以色列人要按手在他們頭上”。而按手總是和聖靈充滿;聯係在一起,聖靈充滿就意味著被按手的人有真理和能力侍奉神。如民數記27:18-20,“耶和華對摩西說,嫩的兒子約書亞,是心中有聖靈的,你將他領來按手在他頭上,19 使他站在祭司以利亞撒和全會眾麵前,囑咐他, 20又將你的尊榮給他幾分,使以色列全會眾都聽從他”。申命記34:9回憶說:“ 嫩的兒子約書亞。因為摩西曾按手在他頭上,就被智慧的靈充滿,以色列人便聽從他,照著耶和華吩咐摩西的行了”(參考列王記下13:16和 但以理書9:21)。 民數記要將一群奴隸更新為一支軍隊。 而此時此刻,耶路撒冷的教會,或者使徒在撒瑪利亞,麵對同樣的使命:將一盤散沙更新為神的聖殿,並繼續前往應許之地。這不是新事。出埃及記28:3,“又要吩咐一切心中有智慧的,就是我用智慧的靈所充滿的,給亞倫作衣服,使他分別為聖,可以給我供祭司的職分”。而到了哥林多前書9-14章,包括強調怎樣憑借使徒的勸勉,將聖靈各種恩賜分配給教會,從而建立基督的肢體。更重要的經文在哥林多前書12:13,“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聖靈的工作在於建造基督的身體,即教會。

簡而言之,教會按手就是賦予平信徒某種職分,而聖靈充滿乃是執事按立的基本條件(使徒行傳 6:5)。新約聖經也一直堅持或引申利未人的按手傳承,這也恰恰是彼得和保羅按手的基本含義。很多釋經將按手說得神乎其神,好像有什麽特異功能一樣。其實這正是西門的觀點。廣而言之,按手可以作為提喻,代表教會各種聖禮即信徒的聚會,路德教會的堅信禮就包括按手禮——使徒按手,強調是牧者按正道實施聖禮。但簡而言之,使徒在撒瑪利亞按手,乃是在那裏將剛剛歸信的基督徒組建為基督的教會,成為耶和華的軍隊和基督的精兵。值得一提的是,而這裏的降下(?πιπ?πτω)、受(?π?ρχω)洗、按手(?πιτ?θημι)和最後“受”(λαμβ?νω)聖靈,四個動詞用的都是imperfect,表示每一個人身上都要經曆這些工作。我們可以理解這種局勢,腓利傳道隻是讓很多人受洗了,但教會還沒有建立起來,撒瑪利亞的“基督徒”還沒有正規的教會生活,更不用說牧者藉著聖道和聖禮和每一位信徒之間建立關係,更不用說教會的基本同工。這不能責怪腓利,他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且他原來也隻是管理飯食的執事,他也沒有建立教會的權柄。但彼得和約翰在撒瑪利亞的事工之後,撒瑪利亞的教會就可以差遣腓利出去。因為我們接下來就看見,腓利給太監施洗,就不再需要彼得和約翰再一次去按手了。總而言之,教會差遣彼得和約翰,要在撒瑪利亞建立真正的教會,這應該就是降下聖靈的意思,正如五旬節聖靈降臨,教會誕生。因為,“教會是他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以弗所書 1:23);而聖靈在教會中工作,是帶領會眾矚目看基督的(加拉太書3:2,羅馬書8:14)。邪靈分裂,聖靈聚會;邪靈看人,聖靈看基督。

四、彼得與西門(18-24

18 西門看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就拿錢給使徒,19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叫我手按著誰。誰就可以受聖靈。20彼得說,你的銀子,和你一同滅亡吧。因你想神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21 你在這道上,無分無關。因為在神麵前,你的心不正。22 你當懊悔你這罪惡,祈求主。或者你心裏的意念可得赦免。23 我看出你正在苦膽之中,被罪惡捆綁。 24 西門說,願你們為我求主,叫你們所說的,沒有一樣臨到我身上。

1、西門

基督對撒旦的勝利,在教會背景下具體為彼得對西門的勝利。現在我們來看西門對教會的試探。把植堂的常識解釋成奧秘的極端,這些思潮也無視西門清清楚楚的“反麵見證”。西門看見的不是什麽特異功能,而是使徒的權柄。事實上,所有極端主義和異端真正的偶像是權力,這本是魔鬼在曠野試探耶穌所使用的伎倆:“8 魔鬼又帶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將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指給他看,9對他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馬太福音4:8-9)。魔鬼隻是故伎重演:“5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6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創世記3:5-6)。西門看見的是一個事實:“西門看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他看見的是一個程序,而這個程序的本質是一種“權柄”,指向聖靈的恩賜和教會的職分。?ξουσ?α,權力,特權(馬太福音8:9);而且常指出於神的權柄,特別是作使徒或被差遣的權柄(馬太福音7:29,9:6,10:1,21:23,28:18)。神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聖靈藉著教會創造或賦予恩賜和職分,這是神跡,這是真實可信的。所以西門看得準確,所有屬靈的權柄和恩賜都是聖靈藉著教會賜下的。

西門渴望這種權柄,因為這種權柄使人有管理天下的智慧。但西門錯在他不理解這權柄是怎樣賜下的。西門的理性選擇是,用第一位偶像瑪門去兌換第二偶像權力,用麵包或食物交換萬國的榮華。這是世人普遍的“理性選擇”或“商業文明”。權力不僅可以擁有金錢,還可以獲得屬世的榮耀。不僅如此,西門的金錢萬能觀念,如同蛇指著好做食物的果子,如同魔鬼要求石頭變成麵包,形成對教會嚴重的試探。因此聖靈也藉著西門提醒教會,不要被金錢贖買,不要和魔鬼作交易,更不要將教會變成一種世俗權力機構。羅馬天主教是前車之鑒。同時,教會不應該將一些職分分配給偶像崇拜者。

2、彼得

我看神是憐憫西門的。這塊石頭碰上彼得這塊石頭,告訴我們神沒有任憑他,而是藉著嚴厲的責備,呼喚他認罪悔改。彼得的話之難聽,超過司提反。第一、死亡的警告。“20彼得說,你的銀子,和你一同滅亡吧。因你想神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金錢沒有買動彼得,買來的就是使徒的審判。希臘文這個語氣是罕見的:Optative;彼得這裏表示一種非常強烈的情緒。猶大是第一位金錢崇拜者,而亞拿尼亞和撒非喇是第二位,如今西門是第三位:金錢還是上帝,這是教會繞不開的絆腳石。我們怎樣應用這樣的原則呢?永遠不要讓金錢成為教會和家庭關切的中心。第二、指證假基督徒。“21 你在這道上,無分無關。因為在神麵前,你的心不正”。彼得真是目光如炬——所有對金錢和權力敏感的人,是因為心不正。換言之,他們的信仰有問題,他們的靈不對。事實上,彼得宣告西門根本就不是基督徒,因為神看穿了西門的內心,知道他心裏所存的,也知道到底什麽才是他的“神”。彼得宣告西門根本沒有得救。第三、呼籲西門悔改。“22 你當懊悔你這罪惡,祈求主。或者你心裏的意念可得赦免”。這也意味著,西門所犯的不是褻瀆聖靈的罪,他隻是貪心和愚蠢,有這種罪的人若真的悔改,是可得赦免的。他還有悔改的機會。而悔改乃是內心真正的更新,而不是外表的表演。值得強調的是,建立教會一定會遭遇異端,而必須清除異端,不是消滅被異端捆綁的人,而是呼喊他們從中認罪悔改,歸入正道。彼得嚴厲無比,但同時,沒有放棄西門。

彼得最後再一次要西門正視自己裏麵的罪惡,“23 我看出你正在苦膽之中,被罪惡捆綁”;這個看見更為深刻。對權力和金錢的敏感與貪戀,乃是出於“在苦膽之中,被罪惡捆綁”。這是什麽意思呢?首先彼得宣告他“看見了”西門的問題所在。?ρ?ω,通過思想和經驗看見,洞察並看明真相。馬太福音16:6用的就是這個動詞,“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這裏譯作“謹慎”。教會對權力和金錢崇拜者務要謹慎;而我們自己尤其要防備自己裏麵對金錢和權力的欲望,治死自己裏麵的西門。權力和金錢崇拜是從哪裏出來的呢?一方麵來自“正在苦膽之中”。苦膽這個詞也出現在馬太福音27: 34,“兵丁拿苦膽調和的酒,給耶穌喝。他嚐了,就不肯喝”。而在舊約聖經中,“苦膽”一詞常常指遭遇刻骨銘心的苦難、貧困,或者從神而來的絕罰、以及從人而來不公義的對待(耶利米書8:14,9:15,23:15;耶利米哀歌3:5,3:19;阿摩司書6:12)。πικρ?α尤指難以忍受的非常之苦(羅馬書3:14,以弗所書4:31,希伯來書12:15)——極度的窮苦和苦毒以及因貪婪而形成的自卑,會造成一種自我剝削和複仇式的對權力和金錢的貪求,不擇手段,永無止境。一身苦膽雄赳赳,在災民社會這是普世價值。追逐金錢和權力,是無神論者在神麵前和人麵前反敗為勝,反恥為榮的“道路、真理和生命”。另一方麵,“被罪惡捆綁”。即有一種惡念催逼和捆綁了西門,激動他一定要有錢有權。這種罪惡特別指違背公義的特權,不要神的義故意犯罪。這才是罪人真正的社會理想——使用權力和金錢為所欲為,成為人上人,成為“消費之神”、“作惡之神”或“不義之官”(?δικ?α,路加福音13:27,16:8-9,18:6;約翰福音7:18)。

西門活在我們自己身上,無論是金錢崇拜還是權力意誌,都是所有撒瑪利亞的普世價值,是每個基督徒都需要更新的老我。無論如何,西門被紮到了,他啞口無言。他知道彼得所說的一切無可反駁,爭辯毫無意義。於是西門祈求彼得為他代禱。僅僅從24節的經文看不出西門怎樣包藏禍心,硬著頸項不肯悔改。當然,說西門已經認罪悔改了也缺乏充分的證據。因此,西門最終如何,在教會曆史上眾說紛紜,不複贅言。我們僅僅根據這段經文可以看見的信息是:第一、彼得如此激烈的言辭沒有讓西門惱羞成怒,這對很多“屬靈人士”或“意見領袖”都是不可想象的。西門反而去求責備他的彼得,這說明他相信彼得的職分、權柄和話語都是從神來的。第二、西門是認主(κ?ριος)的,這一點和猶大應該不同。第三、但西門的祈求也呈現了撒瑪利亞人信仰的傳統特征。列王紀下 17:41這樣說撒瑪利亞的宗教風俗:“如此這些民又懼怕耶和華,又事奉他們的偶像。他們子子孫孫也都照樣行,效法他們的祖宗,直到今日”。因此,很有可能,西門既不願意悔改,“又懼怕耶和華”。但我們比較清楚的是,我們自己裏麵那位西門是真實存在的,而魔鬼使用金錢和權力變相敗壞福音、教會和我們的救恩。所以聖靈使用彼得在撒瑪利亞對西門的審判、勸勉和救贖,是朝向普天下的,指向我們每一個人。教會隻有勝過撒瑪利亞的西門,才能繼續前進。

五、教會與世人(25

25 使徒既證明主道,而且傳講,就回耶路撒冷去,一路在撒瑪利亞好些村莊傳揚福音。

1、證道

在交叉結構中,我們先看見世人怎樣殘害和逼迫教會;然後我們看見教會怎樣繼續向世人傳講福音。25節雖然簡短,卻意義重大。完成了撒瑪利亞城教會的奠基工作之後,使徒繼續在撒瑪利亞證明主道、傳揚福音。“名牧”到撒瑪利亞不是巡回演出,而是建立教會;他們建立教會不是舉辦醫病趕鬼大會或什麽靈恩大會;至少這一切不是他們事工的中心。他們真正而且一直堅持在那裏的工作是講道。首先是在撒瑪利亞教會證道。使徒在撒瑪利亞不僅是禱告和按手,更是“證明主道”。對西門的訓斥也是一種講道,而禱告和按手都是不同方式的“證明主道”。無論如何,“證明主道”總是福音的中心,這個詞就是今天“證道”一詞的出處。διαμαρτυρ?μενοι κα? λαλ?σαντες τ?ν λ?γον το? κυρ?ου,they had testified and preached the word of the Lord,他們已經在撒瑪利亞見證和並傳講主的道。這之後,才回耶路撒冷。兩個動詞(證明與傳講)並列使用為完成時,說明這個證道工作持續了一段時間,而且是被充分完成了的侍奉。彼得和約翰在撒瑪利亞藉著“聖道”進一步將初生的教會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不僅如此,這兩個動詞都表明彼得約翰講道的環境是教會聚會。值得一提的是,διαμαρτυρ?μενοι κα? λαλ?σαντες τ?ν λ?γον το? κυρ?ου這個動詞也成了後來“個人見證”的源頭(路加福音16:28),但是,我們一直強調,個人見證的目標不是我是誰,而是“主道”(使徒行傳2:40)。換言之,個人見證不是見證個人,而是見證主道。

2、殉道

從撒瑪利亞返回耶路撒冷的路上,在所經過的地區傳福音。ε?ηγγελ?σαντο,preached the gospel,傳好消息。這就是神愛世人,愛仇敵的見證。使徒繼續返回紅色恐怖的耶路撒冷,這是一條十字架的道路(路加福音9:51)。在那裏等候他們的是希律的刀和監獄。約翰的弟兄雅各很快被殺了;彼得即將入監。然而耶路撒冷仍然有餘民需要拯救。看著這些使徒返回耶路撒冷的背影,我們淚流滿麵。我們會放棄那些絞殺我們的禾場嗎?堅守在耶路撒冷不是要作政治基督徒,而是要完成福音的使命。

3、傳道

使徒所經過的地區是“撒瑪利亞好些村莊”。πολλ?ς τε κ?μας τ?ν Σαμαρειτ?ν ε?ηγγελ?σαντο,in many villages of the Samaritans。地極使命不僅指宏觀上到最邊緣的地方去;也指在微觀方麵,福音進入每一個小地方,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心靈。這裏再一次提到撒瑪利亞,告訴我們,福音已經在撒瑪利亞得勝,即將進入新的一站(使徒行傳1:8)。

應用:昨夜,我們是撒瑪利亞人

撒瑪利亞是什麽人呢?何西阿書7:1-4 ,“我想醫治以色列的時候,以法蓮的罪孽,和撒瑪利亞的罪惡,就顯露出來。他們行事虛謊,內有賊人入室偷竊,外有強盜成群騷擾。2他們心裏並不思想我記念他們的一切惡,他們所行的現在纏繞他們,都在我麵前。3他們行惡使君王歡喜,說謊使首領喜樂。 他們都是行淫的,像火爐被烤餅的燒熱,從摶麵到發麵的時候,暫不使火著旺”。撒瑪利亞是什麽意思呢??????????,watch mountain,守望之山。不過這個山在舊約時代布滿了偶像的丘壇(列王紀上13:32,16:32);撒瑪利亞城本身就是一場金錢交易的產物,西門繼承的是這個傳統(列王紀上16:24)。偶像和金錢是撒瑪利亞人真正的上帝,為此撒瑪利亞充滿強暴戰亂(列王紀上20:1;21:1;列王紀下6:24-25,23:19;以賽亞書10:11;何西阿書8:5-6;阿摩司書8:14;彌迦書1:1-9),間或也與猶太人爭戰。於是先知阿摩司賦予了守望之山新的含義:“你們要聚集在撒瑪利亞的山上,就看見城中有何等大的擾亂與欺壓的事”(阿摩司書3:9)。神看著撒瑪利亞一切的罪惡和苦情。撒瑪利亞因自己的罪被神棄絕,滅於亞述,進入空前的屬靈淫亂(列王紀下17:1-41;何西阿書13:16)。亞哈與耶洗別就曾經是撒瑪利亞的君王與皇後。撒瑪利亞人的信仰特點是混合或淫亂:渴望占盡一切宗教利益(凡“神”皆拜);世界與天國利益均沾:“如此這些民又懼怕耶和華,又事奉他們的偶像。他們子子孫孫也都照樣行,效法他們的祖宗,直到今日”(列王紀下17:41)。這是西門的“民族文化”。

撒瑪利亞人將要得救,這是先知的預言。“1耶和華說,那時,我必作以色列各家的神。他們必作我的子民。 2耶和華如此說,脫離刀劍的就是以色列人。我使他享安息的時候,他曾在曠野蒙恩。 3古時(或作從遠方)耶和華向以色列(原文作我)顯現,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4以色列的民哪(民原文作處女),我要再建立你,你就被建立。你必再以擊鼓為美,與歡樂的人一同跳舞而出。5又必在撒瑪利亞的山上栽種葡萄園,栽種的人要享用所結的果子。 6日子必到,以法蓮山上守望的人必呼叫說,起來吧。我們可以上錫安,到耶和華我們的神那裏去。 7耶和華如此說,你們當為雅各歡樂歌唱,因萬國中為首的歡呼。當傳揚頌讚說,耶和華阿,求你拯救你的百姓以色列所剩下的人。8我必將他們從北方領來,從地極招聚。同著他們來的有瞎子,瘸子,孕婦,產婦。他們必成為大幫回到這裏來。 9他們要哭泣而來。我要照他們懇求的引導他們,使他們在河水旁走正直的路,在其上不致絆跌。因為我是以色列的父,以法蓮是我的長子。 10列國阿,要聽耶和華的話,傳揚在遠處的海島說,趕散以色列的必招聚他,又看守他,好像牧人看守羊群”(耶利米書31:1-10)。“我必叫她們被擄的歸回,就是叫所多瑪和她的眾女,撒瑪利亞和她的眾女,並你們中間被擄的,都要歸回”(以西結書 16:53)。

我們就是“世人”,我們是撒瑪利亞人,是混合信仰者,是曾經與福音隔絕的人(馬太福音10:5),本該被神滅絕的罪人(路加福音9:52-56)。同時,我們也是新撒瑪利亞人。新約聖經提到一些新撒瑪利亞人,他們 重生了,蒙了大福,也成了多人的祝福。第一、撒瑪利亞婦人。道成肉身,住在撒瑪利亞人中。這是撒瑪利亞人重生的前提。耶穌和撒瑪利亞婦人談道,藉著她告訴所有撒瑪利亞人,救主降臨,每個罪人在基督裏就可以重生(約翰福音4:7)。基督不僅進入被猶太人厭棄的撒瑪利亞人中間,而且進入撒瑪利亞人的底層,與被流俗輕賤的婦人談道。這位婦人是一位有了六位丈夫的女人。列王紀下17:24,“亞述王從巴比倫,古他,亞瓦,哈馬,和西法瓦音遷移人來,安置在撒瑪利亞的城邑,代替以色列人。他們就得了撒瑪利亞,住在其中”。五王加“希臘-羅馬”,這顯示了撒瑪利亞的信仰狀況。當然,這婦人是個罪人,顯明了她在神麵前真實的兩性關係。閱盡人間無數偶像,由於神的憐憫,由於基督的兒子與我們認同(約翰福音8:48),為我們死,又將信心賜給我們,我們就成了新造的人。第二、好撒瑪利亞人(路加福音10:30-37),耶穌在這個比喻中,顛覆了“猶太主流”對撒瑪利亞人的偏見(參考以西結書16:51);同時也讓我們看見,一個真正敬畏上帝的撒瑪利亞人,就可以活出神的形象出來。第三、撒瑪利亞新人。在10個被耶穌醫治的人中,隻有撒瑪利亞人到神麵前感恩認主(路加福音17:16)。我們也可以說,這位新撒瑪利亞人從此開始了與主團契的教會生活。這就是新生活:“23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 24神是個靈(或無個字)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翰福音4:23-24)。

我們的舊生命也曾亡於亞述,被踐踏,羞辱,擄掠,流亡。但是,按著神的定命和憐憫,撒瑪利亞人要在推羅和耶路撒冷兩位妓女中間得救。推羅是希臘文明,是商妓,他們的普世價值是理性主義;耶路撒冷宗教妓女,是廟妓,他們的雙重淫亂是律法主義。以賽亞書23:16指推羅和西方說:“你這被忘記的妓女阿,拿琴周流城內,巧彈多唱,使人再想念你”;以西結書16:35指著耶路撒冷和“主流教會”說:“你這妓女阿,要聽耶和華的話”。我們不僅僅是撒瑪利亞人,而且在住在撒瑪利亞大城的邊緣地帶。我們每個人不僅是耶利哥大城,也是撒瑪利亞小小的村莊。κ?μη這個名詞本意是指在田裏勞動之後回來安息睡覺的地方。在遭遇基督之前,由於靈魂和肉體的饑渴,使身體上的勞碌和靈魂裏的沉睡構成我們生命的兩個基本方麵。一直到有一天,我們的靈魂蘇醒,身體複活。求主為祂的名引導我們走義路,帶我們到可安歇的水邊,並讓我們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因為主對撒瑪利亞人說:“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4:14)。阿門。

任不寐,2014年4月27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