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工人買不起房去租又貴再加失業

(2024-07-07 14:48:17) 下一個

工人買不起房去租又貴再加失業

 

 


《當廠主對工人的剝削告一段落,工人領到了用現錢支付的工資的時候,馬上就有資產階級中的另一部分人——房東、小店主、當鋪老板等等向他們撲來。》——《共產黨宣言》

當大批畢業學生被拋入社會之後,腦力無產者背負著房貸或房租還有各種各樣的生活支出,情況和工廠工作的工人一模一樣。

與銀行家和資本家相比,地主階級尤其受到鄙視。他們被當作是貪婪的投機者、收受高租金,並把握著最早的機會來提高租金並通過榨取工人階級創造的一部分剩餘價值的方式獲取財富的人。

現在社會大眾針對地主房東們的鄙視情緒正在上升,原因也淺而易見。僅在英國,房租和住房成本就占到了——勞動者可支配收入的一半——有時這個數字還要更大,尤其是對於居住在首都倫敦的人而言,這已然成為了難以承受的負擔。

地租不是由土地“生產”出來的。一塊荒地“生產”不出任何東西,也不會產生一個子兒。這種地租隻能從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即土地上的工人的生產中產生。它是從他們創造的剩餘價值中得到支付的。

由於住房長期短缺,房東可以因他們的私有住宅收取高昂的租金。

地租的不斷上漲導致了土地價格的不斷上漲。由於城鎮的住房稀缺,房地產投機者會在房產空置的時候立刻購買下來。這些投機者不僅是超級富豪,而且還是可動用可支配資產達數十億英鎊的大型房地產公司。由於長期短缺和不斷增長的需求隻會推高房屋和公寓的價值,因此這些房產經常閑置。這就導致了在普通人中,在我們所謂的“擁有財產的民主”中出現了這樣難以去負擔的住房。

什麽才是土地的價值呢?如果商品的價值是由其生產所涉及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數量來定義的,那麽土地的價值必定為零,因為它不是人類勞動的產品。它的價值至多不過是空氣、光或風的價值。馬克思舉了原始森林的例子,在那裏沒有對其花費任何勞動力。這是大自然的饋贈。然而,正如我們所知的那樣,土地可以引起到非常高的價格。因此,事物可以在沒有價值的情況下擁有價格。“本身並無何等價值的,也不是勞動生產物的土地,或者像古董、藝術大師作品等等那樣不能由勞動再生產的物品,其價格是可由許多極偶然的配合來決定的。要賣一件東西,唯一的條件,就是這件東西能被占有,能被讓渡”,馬克思說。(《資本論》,第 3 卷,第 772 頁)

換言之,在私有土地所有權壟斷尚未建立的情況下,土地既沒有“價值”,也沒有價格。正是壟斷所有權帶來了價格,即對收入的要求。我們在這裏處理的是壟斷價格。“土地所有權有一個前提,就是:有若幹私人獨占地體的一部分,排除其他任何人,使它成為專屬於自己私意的領域,而將其支配。把這個前提放在心中,接著的問題,就是立腳在資本主義生產基礎之上,確定這種獨占的經濟價值(即價值增值)。” (《資本論》,第 3 卷,第 753 頁)

早在資本主義興起之前,地主所有製和土地財產就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事實上,這種財產起源於封建製度,在那裏,土地是所有經濟和政治權力的基礎。衡量一個人財富的標準隻通過一件事且隻有一件事:那就是他們擁有多少土地。土地是地主統治階級通過剝削與土地分不開的農奴勞動所獲得剩餘價值的來源。在當時,實物地租和剩餘價值是同一的,是無償剩餘勞動的表現形式。這些封建起源甚至在今天都可以被識別出來,根據官方消息來源,“王室是英格蘭和威爾士(包括錫利群島)所有土地的最終所有者:所有其他所有者擁有的隻是土地上的財產。

地產在資本主義的出現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它起源於封建時代,但其在資本的作用下發生了變化,由實物地租轉化為了貨幣地租,即資本主義地租的起源。“實物地租到貨幣地租的轉化”,馬克思寫道,“最初是間或的,此後則多少以國民的規模進行。但這種轉化,還以商業,都市產業,商品生產一般,和貨幣流通,已有顯著的發展為前提。” (《資本論》,第三卷,第933頁) 

這是馬克思描述為“原始積累”的整個過程的一部分,它破壞了舊的關係,一方麵創造了無產階級,另一方麵又創造了大地產的集中。這些地產被出租給佃農,為資本主義農業和 18 世紀的土地革命奠定了基礎,進而為不斷增長的城市人口提供了食物。隨著工業的發展和城市社會的增長,資本主義農業不得不在農業勞動力減少的情況下生產出更大的產出。它成功地通過引入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用越來越少的“手”生產出了更多的產品做到了這一點。沒有這種不斷增長的農業盈餘,就不可能有分工、工業或社會財富的增長。沒有它,就沒有工業革命。

今天,土地所有權是一個被嚴格保守的秘密,土地登記處的創建和設計是為了隱藏所有權,而不是去揭露它。

地主製度是一筆巨大的生意。地主階級是統治階級的一部分,他們在以犧牲他人的勞動為代價的基礎上,以土地的肥碩脂肪為生。資本主義的地產是大量財富的來源,尤其是其通過壟斷、膨脹價格和投機的手段。

從曆史上看,在資本主義興起之前,從地產斂財被視為是一種體麵的收入,而有息資本與高利貸相關聯,且非常緊密,特別是通過教廷的聯係。然而,隨著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的興起,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之間的鬥爭,租金被視為是不勞而獲的收入,被歸類於寄生的和懶惰的地主階級。

馬克思說:“資本家不得不把他所侵占的一部分剩餘勞動或剩餘價值再同不勞動的第三者分配的情況,隻是後來才出現。” “扣除作為工資支付出去的產品價值部分和等於不變資本的價值部分之後,全部剩餘價值直接從工人手裏轉到資本家手裏,這也是生產的事實。對於工人來說,資本家是全部剩餘價值的直接占有者,不管他後來怎樣同借貸資本家、土地所有者等分配剩餘價值。 ” (《剩餘價值理論》,第 2 卷,第 152 頁,原文中所加的強調。)

馬克思的結論是,地主得到的報酬不能來自與其他任何地方,隻能來自於無償勞動的產品,即剩餘價值。當然,如果沒有工人階級的支持,這些寄生蟲還能從哪裏獲得它們的份額呢?雖然他們沒有必要像工業家那樣直接用他們的手肮髒地剝削工人,但他們對社會也沒有任何貢獻,並以我們為代價生活。這種非勞動收入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第三方間接獲得的。地主將自己的土地出租給通過雇傭勞動在土地上做工的資本家。雇傭工人則通過他們的無償勞動生產剩餘價值,而這些剩餘價值又會進入資本投資者的腰包。但是資本家被迫以地租的形式與地主分享這個剩餘價值。所以很明顯,地租隻能來自於工人階級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之中。

也正如馬克思所解釋的那樣:“生產剩餘價值的資本家,即直接由勞動者吸取無給勞動,更把這無給勞動固定在商品上的資本家,無疑是這種剩餘價值的最初占有者,但決不是最終的所有者。它必須拿剩餘價值,和那些在全社會生產上盡了別種機能的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等等分割。因此,剩餘價值要分割為不同的部分,歸屬於各種相異範疇的人,采取利潤,利息,商業利益,地租等各別的互相獨立的形態。” (《資本論》,第 1 卷,第 576 頁)

“資本家是工人的直接剝削者,他不僅是剩餘勞動的直接占有者,而且是剩餘勞動的直接創造者。但是,因為剩餘勞動對產業資本家來說隻有通過生產並在生產過程中才能實現,所以產業資本家本身就是這一生產職能的承擔者,生產的領導者。相反,地主在土地所有權上(就絕對地租來說)和在土地等級的自然差別上(級差地租)卻擁有一種特權,使他能把這種剩餘勞動或剩餘價值的一部分裝進自己的腰包,盡管他在管理和創造這種剩餘勞動和剩餘價值方麵毫無貢獻。因此,在發生衝突時,資本家把地主看作純粹是一個多餘而有害的贅疣,看作資本主義生產的遊手好閑的寄生蟲,看作長在資本家身上的虱子。” (《剩餘價值理論》,第 2 卷,第 328 頁)

工人階級生產的剩餘價值以“地租、利息和利潤”的形式在統治階級的不同部分之間進行分配,即資本主義三位一體,地租支付給地主,利息則付給放債人,而利潤則給於產業資本家。因此,剩餘價值的鬥爭不僅僅是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鬥爭,還同時是資本家必須與地主和放債人之間所做的鬥爭,他們都試圖以犧牲其他所有人為代價來最大化他們所受損失的削減。

恩格斯:住房短缺是資產階級社會形式的必然產物,這樣一種社會沒有住房短缺就不可能存在。在這種社會中,廣大的勞動群眾不得不專靠工資來過活,也就是靠為維持生命和延續後代所必需的那些生活資料來過活。在這種社會中,機器等等的不斷改善經常使大量工人失業。在這種社會中,工業的劇烈的周期波動一方麵決定著大量失業工人後備軍的存在。另一方麵又不時地造成大批工人失業並把他們拋上街頭。在這種社會中,工人大批地湧進大城市,而且湧入的速度比在現有條件下為他們修造住房的速度更快。所以,在這種社會中,最汙穢的豬圈也經常能找到租賃者;最後,在這種社會中,身為資本家的房主不僅有權,而且由於競爭,在某種程度上還有責任從自己的房產中無情地榨取最高額的租金。” 

資本主義製度下不可能讓每個工人都擁有自己所住住房的所有權。在恩格斯看來,工人通過分期付款贖買住房是不可能的,其原因有三點:第一,很多地方工廠規模小,往往是一間大房住很多工人,住房的所有權不好分割。第二,工廠的生產極不穩定,迫使工人不斷流動,工人往往還沒有獲得住房的完全所有權時,工人就可能流落到其他城市。第三,通過銀行交換部分的所有權也是行不通的。

恩格斯最後總結性地指出資產階級的住房設想不外是一種空想,根本無法實現。“把工人變成資本家,解決社會問題,使每個工人都有自己的房子,——所有這些都仍留在高高的‘理想領域’裏了。我們現在能做的事是在鄉間實行小宅子製,而在城市中盡可能把工人營房修造得還能過得去。”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一些普通工人即使擁有住房所有權也不能由“無財產者階級”上升為“有財產者階級”。在恩格斯看來,薩克斯希望通過解決住宅問題,讓工人擁有自己住宅的所有權來實現工人由“無財產者階級”上升為“有財產者階級”這一國民經濟學的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無產階級是由資產階級生產關係造成的,同時又是這些生產關係繼續存在的條件。資產階級也就不可能通過讓工人擁有住房的所有權來實現由“無財產者階級”上升為“有財產者階級”。

恩格斯還進一步論證工人即使擁有對小宅子的所有權,工人也不可能上升成為有財產的資本家,原因有二:第一,工人的房子可能租不出去,而隻能自己住。第二,工人住自己的房子也是交了租金的。本來勞動力的價格包含了工人及其家屬的住房支出,但是由於工人住自己的房,資本家付給工人工資時,就會減掉工人及其家屬的住房支出。“工人住自己的房屋還是付了租金,不過不是像以前那樣以貨幣形式付給房東,而是以無酬勞動形式付給他為之做工的廠主。於是,工人投在小屋子上的儲蓄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會成為資本,但這個資本不歸他自己所有,而是歸那個雇他做工的資本家所有。” 

恩格斯:“除了織機以外還有自己的小屋子、小園圃和小塊田地的手工織工,哪怕貧困已極並且遭受種種政治壓迫,仍然無聲無息、安於現狀、‘非常虔誠和規規矩矩’,他在富人、神父、官吏麵前脫帽致敬,在內心深處完全是一個奴隸。” 

“在太初,上帝創造了世界......起初並沒有說過一個人應該統治另一個人,但自私的想象確實設立了一個人來教導和統治另一個人......土地所有者要麽通過謀殺或盜竊獲得了他們的土地......因此,人類被束縛,成為比田野中的野獸更強大的奴隸。”

“要種地,要收割果實,由各家協助,運進穀倉和倉庫。如果有人或一家需要穀物或其他糧食,他們可以不帶錢去倉庫取來。如果他們想要騎一匹馬,夏天去田裏,冬天就去普通馬廄,從飼養員那裏得到一匹,當你旅行的時候,把他帶到你需要他的地方,而不需要任何錢財。如果有任何植物食物或糧食,他們要麽去肉店,不用錢就能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或者去羊群或牛群,把家人需要的肉拿去殺,不買也不賣。 ”

“還有待你們完成的事情是,看到壓迫者的權力隨他的個人一起被驅逐;看到土地和解放的自由擁有權交到受壓迫的平民手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就是好






《人民公社》,源自於馬克思主義的《巴黎公社》。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人民公社》,主要是指《農村人民公社》。

毛澤東主導的《農村人民公社》,是中國農村治理史上千年未有之大變革,毛澤東的眼光看得非常遠,毛澤東把重點聚焦在農村綜合治理上,探索的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村一直是《一盤散沙》的現狀。而如何使中國農村《一盤散沙》的現吠得到更好的長治久安與將農民組織起來走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農村人民公社》共進行了20年時間,在新中國《一窮二白》的現狀下,為完全的工業化積累、農村的水利化建設、公共醫療、文化教育、集體企業、民生工程、農業現代化、社辦工業、社辦商業、社辦學校、社辦食堂、社辦民兵武裝、社辦文藝、社辦農機站、社辦種子站、社辦衛生院、社辦托兒所嬰兒院、五保戶、社辦合作醫療紅醫站赤腳醫生,鄉村城鎮化逐漸縮小城鄉差別等等全方位對農村進行改造綜合治理,盡二十年間均取得不可忽略的巨大成就。

《農村人民公社》為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巨額積累。據國內學者統計,國家通過統購統銷的方式,農村人民公社為工業化建設提供了約8000多億元資金,每年平均高達400多億元。很多人卻不知道,這是新中國工業化原始資金的重要渠道。中國工業化進程,在世界範圍都是空前絕後的案例,屬於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騎絕塵。

西方列強工業化原始積累,基本靠販賣人口、戰爭侵略、偷盜搶奪、殺人放火完成的,帶有血腥與原罪。英國靠圈地運動、販賣黑奴、侵略殖民等卑劣方式完成的;法國、德國、俄羅斯、美國都是靠殖民掠奪、戰爭侵略等血腥手段完成的;日本靠失足婦女、戰爭侵略、喪失主權等下三濫方法實現的。

而新中國工業化不同,除了前期蘇聯援助之外,大部分靠人民公社農民省吃節用,靠廣大工人、知識分子摳牙縫省出來的。縱觀全世界,隻有新中國工業化原始積累是幹幹淨淨的,能經受時間與良知考驗,具備領導世界工業持續發展的道德基礎。人民公社做出了巨大貢獻,農民是工業化的大功臣,他們奉獻了太多,得到了太少。

《農村人民公社》期間建設了完善的水利工程。有學者統計:毛主席時代27年間,先後共建成大、中、小(10萬立方米以上)型水庫8.6萬座,塘壩640萬口(10萬立方米以下),總庫容4200多億立方米。還整治了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遼河、鬆花江等大江大河。其中,人工河渠總延長300多萬公裏,各類堤防總長度16.5萬公裏,配套機井220萬眼。全國大麵積洪澇災害得到有效控製,各地農田產量從根本上得到保障。

毛主席時代水利工程總量,其體積折合土石方3610億立方米,相當於1200座三峽工程,是世界水利發展史上的奇跡。若參考市場化的水利工程造價,按土石方量簡單地折算,工程總造價為240萬億元。

而《農村人民公社》20年,是國家水利工程建設的高峰期,僅按平均值來計算,每年大約為8.88萬億元,人民公社時期的水利工程總造價為177.76萬億元。

《農村人民公社》期間建立完善公共醫療體係。人民公社期間,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得到很大改善,源於毛主席“六二六指示”。這時期,人民公社經過多年發展,逐步走上了軌道,各地人民公社、大隊、生產隊均有一定經濟積累,為後來農村發展醫療合作社提供經濟基礎。人民公社後10年,基本衛生醫療服務得到快速發展,在全國90%的農村建立了農村醫療合作社,有近500餘萬赤腳醫生在服務。

這種龐大而健全的公共醫療服務體係,給農民帶來基本醫療保障,值得稱道的是,農民醫療支出的壓力很小。因為當時農村醫療合作社,建立在人民公社集體經濟基礎上,通過集體資金補貼方式實現醫療合作社持續運營。農村基層衛生員“赤腳醫生”,也是依附於人民公社集體經濟組織上,才得於生存發展。

毛主席時代的農村醫療合作社,成為世界經濟欠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解決醫療衛生的成功樣板,曾先後獲得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高度讚譽。

《農村人民公社》期間農村基礎教育普及。農村人民公社初期,農村開展了大規模的全民掃盲運動,取得巨大成績。1966至1976年間,中國鄉村基礎教育突飛猛進,構建了日趨完善的公共教育服務體係,形成了以小學、初中、高中為主的三級布局,覆蓋全國80%以上的鄉村,基本做到了“小學不出村,中學不出隊,高中不出社”。

根據教育部統計:1965年中學隻有18102所,在校初中學生802.97萬人,在校高中生為130.82萬人;1976年,普通初中學校猛增至192152所,在校學生數為5836.58萬人,其中初中生4352.94萬,高中生1483.64萬人。

在新增長的學校中,大部分屬於農村地區學校,這一切受益於毛主席對中國教育的革新,同時也得益於人民公社集體經濟,在經濟上支撐了農村教育事業進步。

《農村人民公社》期間社辦集體企業蓬勃發展。農村人民公社期間,國家鼓勵各地公社興辦集體企業,並沒有把產業局限於農林牧養等副業。1959年,全國大約辦了70萬個農村企業,農村工業產值100億元,相比國家工業項目,社隊企業的影響力微不足道。原因很簡單,人民公社前期本身積累不夠,還要為國家工業化提供資金,所以很多社隊企業並沒有發展起來。

1966年,毛主席發布“五七指示”,其中講到“農民以農為主(包括林、牧、副、漁),在有條件的時候也要由集體辦些小工廠。”在毛主席思想指導下,社隊企業又迎來了發展契機,迎來創業高峰期。

截至到1978年底,全國大約有各類社隊企業152.4萬家、社隊企業收入為431.4億元,占當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9.7%。改製前,很多地方國有鄉鎮企業,其前身就是社隊企業。改製後,這些人民公社的集體企業,被眼花繚亂的操作方式稀釋為私人資產,改頭換麵之後被包裝成民企標杆。

《農村人民公社》期間化肥應用與雜交水稻種植。1953年,中國年產氮肥以養分計算為5萬噸,1965年全國氮肥產量達到103.7萬噸。1965年後,全國化肥生產迎來高峰期,大、中、小型化肥廠並舉投產,全國新建了10餘座年產30萬噸大氮肥廠和1000餘座小氮肥廠。截至1976年,全國農村化肥使用量為582.5萬噸,從而保證了糧食連年增產。

《農村人民公社》後期,農村普及使用化肥,得益提高糧食單畝產量,保證了全國糧食供給,人口才得以持續增長。1975年,袁隆平成功研製雜交水稻製種技術,為全國大麵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基礎。經過十幾年努力,化肥普及使用和雜交水稻推廣,大幅提升了人民公社產能。

截至1976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28631萬噸,總人口9.37億人,人均口糧305.5公斤,吃飯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農村人民公社》期間農業現代化程度大幅提高。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農村人民公社》,開啟了中國農業現代化之路,這個是無須爭論的事實,隻有瘋了的才會說不曉得。《人民公社》之前,中國農民還是依靠人力、牛馬、犁耙等傳統工具從事農業生產。《人民公社》之後,中國農業才翻開了嶄新一頁,開始使用機械化作業,普及使用現代化肥,對蟲害科學防治才有了新概念。需要補充強調的是,現代農業標準不隻是農業機械化,還有高產、優質、低耗等多個參考指標。

在中國東北、華北、華中、新疆等平原地區,當地《人民公社》基本都配置了拖拉機、收割機等農用機械。江南丘陵地帶,機械化程度相對很低,因為自然條件製約了。但這並不說明,江南丘陵地帶農業現代化進程就很滯後,這些地方人民公社通過精耕細作來提高產量。

橫向比較,同時期農業發展情況,中國現代化程度遠遠超過同時起步的印度、巴西等國家。

《農村人民公社》期間中國人口的增長和民生的保障是最好的。《農村人民公社》的糧食總產量是持續增長的,伴隨的是人口增長。

1958年,全國人口65994萬人,截至1976年,全國總人口93717 萬人。人民公社20年,人口增長了27723萬人,比現在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四國人口總和還要多。如果人民公社持續20年都吃不飽飯,哪裏會有人口增長?稍微用腦子過濾一下,就知道某些謊言是站不住腳的。隻有用屁股思考問題,或者從不獨立思考的人,才會相信牛蛇鬼神的胡言亂語。

另一方麵,《農村人民公社》在發展集體經濟的同時,培養了群眾的公德心,從小培養集體優先的意識。人民公社體製,或許不盡完美,但她具有許多優越性。在集中力量做大事時,也提供各種福利保障,降低農民生活總成本,不同程度地上照顧了老、弱、孤、寡、殘的社員,使得農村弱勢群體得到有效保障。沒有留守兒童,沒有空巢老人,沒有流浪漢,促進社會和諧與治安穩定。

《人民公社》,並不完美,《人民公社》是個新生嬰兒和其他新生事物一樣,存在各種各樣問題。人民公社,具有前瞻性,屬於新鮮事物,在中國曆史上,屬於新娘坐轎子頭一回。

舊中國缺乏工業支持的中國農業經濟一片蕭條。傳統的宗族勢力在農村依然強大,土豪鄉紳把持著這裏的經濟,這是一個和幾千年前並沒有太大變化的封閉而落後的環境。

到1949年解放戰爭結束時,農業經濟占據整個國家的三分之二以上,農村人口超過十分之九,農業的疲敝使得整個國家羸弱不堪。要解決全國人口吃飯的問題,要實現國家工業化,新生的政權就必須通過改革來結束這幾千年來的弊病。

新中國成立伊始,毛主席就已經醞釀出了宏偉藍圖——革新小農經濟模式,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決問題。

首先,在全國開展轟轟烈烈的農業合作化運動,通過各種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產資料私有製為基礎的個體農業經濟,改造成為以生產資料公有製為基礎的農業合作經濟,也就是農業集體化。

在1957年冬至1958年春的農田水利建設中,許多地方為了加強集體協作的力量,開始突破原有農業合作社的規模,實行並社,毛主席對一作法給予了肯定。

1958年7月1日,《紅旗》雜誌第三期發表《全新的社會、全新的人》一文,文章指出“把合作社辦成一個既有農業合作,又有工業合作的基層組織單位,實際上是農業和工業相結合的人民公社!”

第四期接著發表文章《在毛澤東同誌的旗幟下》,文中明確引用毛主席的指示:"毛澤東同誌說,我們的方向應該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業)、農(農業)、商(商業)、學(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裝)組成一個大公社,從而構成我國社會的基層單位。"

河南駐馬店地委根據《紅旗》雜誌兩篇文章透露的毛主席關於辦大公社的指示,首先在遂平縣衛星集體農莊試點,“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正式建立,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誕生。

1958年8月的北戴河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決議》指出:“人民公社將是建成社會主義和逐步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最好的組織形式,它將發展成為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基層單位。"

會後,毛主席到河南、山東視察,山東的相關同誌在向毛主席請示合並的大社叫什麽名字好時,毛主席說:“還是叫人民公社好,它的好處是,可以把工、農、商、學、兵合在一起,便於領導。”

毛主席的談話內容一經報道,《人民公社好》的口號迅速傳遍全國,各地紛紛掀起成立《人民公社》的高潮。

《人民公社》最大的優勢,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人民公社通過發展集體經濟,助力國家完成工業原始積累。國家以統購統銷的方式,通過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為國家提供了8000億元的工業資金,幫助國家快速完成工業化。

《人民公社》通過集體形式,發揮人多力量大的優勢,克服機械化程度不高的劣勢,在全國範圍內修了86000多座水庫、挖了640萬口池塘、打了220萬口機井等各項水利工程。這些水利工程的總造價高達240萬億元。

《人民公社》依托集體經濟,在短時間內構建了覆蓋90%以上農村的公共醫療服務體係,為廣大農民緩解了缺醫少藥的矛盾,為世界發展中國家提供了解決醫療衛生的成功樣板。

《人民公社》通過發展集體經濟,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農機消費市場,這種具有規模性的組織市場,促進了中國農機工業的自主發展。

《人民公社》先後接納了近3000萬知青,為廣大知青提供了就業崗位,錘煉了他們吃苦耐勞的品質,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知識分子,曆練了一大批關心農民疾苦的好幹部。

《人民公社》時期,開展向大寨學習的建設運動,在全國範圍內掀起開墾荒地、平整良田的農業建設浪潮,擴增了近6億畝耕地麵積。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走資派改革開放實踐證明了什麽
  






走資派改革開放實踐證明了什麽?證明了走資派是中國共產黨內的最危險的敵人,也是中國廣大的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最危險的敵人。

走資派鐵了心要堅持走資本主義道路,堅決站在真正的共產黨人和廣大的人民大眾的對立麵,變社會主義為資本主義,變無產階級專政為資產階級專政,走資派們對內走資本主義道路,對外則妥協退讓屈膝投降,讓翻身得解放,當家做主人的廣大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重新受資本的剝削壓迫和奴役,讓國際資本主義帝國主義重新回來,剝削抽血本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使國家重新成為帝國主義和國際資本政治附庸和經濟殖民地。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走資派所以是中國共產黨最危險的敵人,因為走資派們能夠顛覆和破壞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人民大眾拋頭顱灑熱血好不容易開創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走資派們把社會主義變為世界上最壞最邪惡的資本主義,因為走資派們做到了國際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走資派與修正主義從根本上說,就是一丘之貉,或者說是一體兩麵。走資派們們都否定馬列毛主義的基本原理,走資派們背離共產黨的宗旨和性質,走資派們最終必然走向否定社會主義,背離無產階級專政,複辟資本主義的道路。

走資派們從本質上來說,是由兩類人組成,一類是鑽進中國共產黨內的資產階級異己分子,投機分子,反革命分子,走資派們從來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走資派們從來就不是一個真正的馬列毛主義者,走資派們隻不過是披著共產黨員外衣的假共產黨。另一類是中國共產黨的叛徒,中國共產黨中的敗類,走資派們經不住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走資派們經不住資產階級的腐蝕拉攏利誘,最後走資派們投入到了資產階級的懷抱,成為馬列毛主義,成為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最可恥的敵人。

走資派們為了欺騙人民,往往實行反革命的兩麵派手法,說一套,做一套,打左燈,向右轉,或者隻做不說,走資派們有時也會說一些漂亮的語言,用以前的話說,就是打著紅旗反紅旗,其實是好話說盡,壞事做絕。但是,不管走資派們怎麽掩飾偽裝,走資派們也欺騙不了中國人民,因為,中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再漂亮的辭藻也掩蓋不了走資派們反黨反革命反人民反社會主義的罪惡本質。

走資派們為什麽要熱衷於走資本主義,搞國企私有化呢? 根本的原因是因為走資派們私心作怪,私欲膨脹,走資派們的出發點就是為自己著想,為自己考慮,為自己謀利益,為自己的享受,為自己的家屬子女謀利益。毫無疑問,走資派們為自己和親屬子女成為富豪,就是走資派們熱衷於搞國企私有化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動力。這樣,人們就能很好地理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少數人富,私有化為什麽就能夠出籠了。中國共產黨是為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大眾謀利益,謀幸福的政黨,走資派們為少數人富,搞私有化是為了人民大眾嗎? 還要自稱人民的兒子,簡直不知這世界上還有羞恥二字。

走資派們為了一己私利,放任自己的家屬子女,利用其手中的權力,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對於廣大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創造的財富,肆無忌憚地瓜分搶劫,巧取豪奪,使走資派們自己的親屬子女成為千萬億萬富豪。走資派們隻要自己的家屬子女過得好,過得快活,過得舒服,走資派們才不會關注廣大的老百姓的死活呢。

反過來說,從官僚的家屬子女是不是千萬億萬富豪,人們也可以非常容易地判別他們是真共產黨還是假共產黨,是馬列毛主義還是修正主義,或者說,是為人民的領導人,還是人民的敵人。很難想象,真正的共產黨人,真正的馬列毛主義者,能夠並允許放任自己的子女親屬對於國家和人民的財富大行瓜分搶劫,巧取豪奪之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