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許脫褲子和有情有義!

(2018-02-21 06:46:10) 下一個

不許脫褲子和有情有義!
 

“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這句話有嚴重的邏輯問題。

責任永遠是相對的。每一種責任背後都有犧牲。你要對一些人負責,必然對一些人不負責。你一定要對外國人負責,你可能對中國人就不負責。每一個向外國人負責任的舉動,都需要國民付出犧牲。我們已經付出了太多的犧牲了。可不可以讓外國人對中國人負起一點責任呢?比如歸還一點當年的戰爭賠款。哪怕是歸還搶走的文物呢?他們為什麽就不肯承擔一點點兒責任呢?他們為甚麽連慰安婦的錢都要賴賬呢?

如果中國真的是一個大國,中國就是遊戲規則的製定者。那就應該由中國人來定義大國的行為準則。如果中國按照別人的邏輯“被”定義為大國,而且是被定義為“負責任”的大國,你根本就不是一個大國。個子大一點兒就算是大人了嗎?

請注意,是征服。而絕對不是透明,更不是負責任。不要擔心所謂的“中國威脅論”。要征服,就少不了威脅,就必須學會去威脅。懂得威脅才算是懂得了外交。威脅,那是必須的;威脅,那是需要水平的。遺憾的是,我們未必具備威脅別人的能力。

我熱愛毛澤東。毛澤東絕對不會說出類似的話語。毛澤東不說這種話語,是因為他敢於去做一個男人該做的事情。他知道該對誰負責,也知道不需要向誰負責。在這一點上,連蔣介石都還有那末一點兒骨氣。

@@@@@@@@@@@@@@@@@@@@@@@@@@@

《轉載》不許脫褲子           

作者:          盧麒元

 

都是成年人了,還是那樣天真。

別人說你屁股上有顆廡子,你就非要脫褲子證明一下你沒有嗎?

中國的軍費關它國鳥事?少吃兩個饅頭,多買一把菜刀,難道不行嗎?為什麽要一五一十交代清楚呢?一百五十年了,誰向中國人交代過呢?

這到底是什麽問題呢?見了百姓就成了家長,見了洋人就像個學生。

請回想一下曆史。自從西方崛起以來,曾經有過負責任的大國嗎?西方的大國曆史,就是一部赤裸裸的殖民史。他們不是販賣黑奴,就是販賣鴉片,要不就是販賣次級按揭債券。他們向誰負過責任呢?

請觀照一下現實。自從鴉片戰爭以來,有哪一個侵略者向中國展示過他們的軍事透明度呢?人家軍費超過了我們的GDP,我們可以去查帳嗎?人家賣給台灣武器,讓我們先過目嗎?講“韜光養晦”的人才需要透明度!

請審視一下我們的邏輯。外交關係的基礎到底是什麽?是強大的綜合實力!其中,核心就是強大的軍事實力。弱國無外交,這是真理。在叢林世界裏,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就意味著死亡。至於周邊小國的所謂憂慮,根本不足為憑。如果,中國真的失去了軍事透明度,他們馬上就會來搞好與中國的外交關係。

我們實在是已經太透明了。透明的連褲子都脫了。

已經不是少先隊員了,不需要永遠去裝乖孩子了。

“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這句話有嚴重的邏輯問題。

朱元璋同誌說的好: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他沒有說不稱霸,他更不會說永遠不稱霸。

責任永遠是相對的。每一種責任背後都有犧牲。你要對一些人負責,必然對一些人不負責。你一定要對外國人負責,你可能對中國人就不負責。每一個向外國人負責任的舉動,都需要國民付出犧牲。我們已經付出了太多的犧牲了。可不可以讓外國人對中國人負起一點責任呢?比如歸還一點當年的戰爭賠款。哪怕是歸還搶走的文物呢?他們為什麽就不肯承擔一點點兒責任呢?他們為甚麽連慰安婦的錢都要賴賬呢?

筆者以為,這是一個經典的邏輯陷阱。

如果中國真的是一個大國,中國就是遊戲規則的製定者。那就應該由中國人來定義大國的行為準則。如果中國按照別人的邏輯“被”定義為大國,而且是被定義為“負責任”的大國,你根本就不是一個大國。個子大一點兒就算是大人了嗎?

一個總是希望班主任表揚的孩子,畢竟還是一個孩子。

人類的文明史從來就不是文明的。大國崛起的唯一標誌就是征服。

請注意,是征服。而絕對不是透明,更不是負責任。不要擔心所謂的“中國威脅論”。要征服,就少不了威脅,就必須學會去威脅。懂得威脅才算是懂得了外交。威脅,那是必須的;威脅,那是需要水平的。遺憾的是,我們未必具備威脅別人的能力。

中國的老百姓太善良了。為了國家好,他們什麽都肯犧牲。男人出苦力,女人出那個。

然而,人類曆史上可曾有過靠苦力和那個崛起的大國呢?

我熱愛毛澤東。毛澤東絕對不會說出類似的話語。毛澤東不說這種話語,是因為他敢於去做一個男人該做的事情。他知道該對誰負責,也知道不需要向誰負責。在這一點上,連蔣介石都還有那末一點兒骨氣。

筆者不能不教訓一下那些辦外交的先生們。槍杆子裏麵才能出外交。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是你們用三寸不爛之舌就能講出來的。那是中國人民幾代人血水、淚水、汗水的結晶。請你們尊重一下人民,也請你們學會自重。

筆者知道,你們不會像陳毅元帥一樣豪邁,你們也不會像喬冠華一樣瀟灑。

可是,辦外交是要有底線的。

請牢牢記住了:不許脫褲子!

 

@@@@@@@@@@@@@@@@@@@@@@@@@@@@@

《轉載》有情有義鄧小平


作者:渡癡禪師

 

原本是想寫“絕情寡義毛澤東”的,但現在紀念鄧先生是熱點,比“冰桶挑戰”更熱。一幹政壇大佬爭先恐後的向鄧家人表態,一個個的要麽寫文章,要麽發表講話,極盡恭謙,極盡阿諛,硬是將一條曆史的花內褲罩在臉上,變成時下在中國大媽中流行的“臉基尼”。一群平時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號稱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的大官人,現在帶著臉基尼在曆史的舞台上跳廣場舞,真是不知羞,也不知醜。不過這下輪椅上的那位想必應該滿意了,他們家得到了丹書鐵券,可保萬世無憂了,當然,前提是大宋王朝得江山永固。可惜曆史上就沒有永固的江山,該崩塌的時候還是會崩塌。當年的“趙宋”,今天的“鄧改”,長得了嗎?很遺憾,鄧家家主的大腦和他的下半身一樣,也坐在了輪椅上,原本悄悄退出曆史舞台才是他們家的最佳選擇,在一個群情激憤、危機四伏的時代,他們硬要浮出水麵招搖,勇於充當曆史洪流的靶子,這真是舍己為人的精神。這一下三代、四代舒服了——一切問題都是教主設計出來的,與我們可沒有關係!真是蠢貨,你老漢兒永不當頭、韜光養晦的祖傳絕招你們都忘記了嗎?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算啦,佛也不度無緣之人,老僧這裏也不必替佞人擔憂。下麵還是正經八百的紀念一下老僧的這位老鄉。


先來談談小平同誌的舔犢之情,原本隻想到鄧爺爺給他孫子買巧克力的故事,那知道在網上一搜有一大堆,鄧爺爺的“人情味”簡直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原來擔心內容不夠充實,現在隻擔心內容太多塞不下。
鏡頭一:為兒女給中央寫信(這裏隻略摘錄幾段,詳細內容請參考人民網,地址:http://dangshi.people.com.cn/GB/85038/12492167.html《鄧小平“文革”中為子女給毛澤東寫信》)

【鄧小平的小女兒鄧榕說:從小到大幾乎沒見到父親寫過信。可在那個特殊的歲月,為了大女兒的婚姻問題,為了大兒子的治病問題,為了小女兒和小兒子上學的問題,他多次給毛澤東寫信,能為兒女們想到的、做到的,他都竭盡全力去做了。】

——這篇文章老僧收藏了,真是舍不得任何一部分,信息量巨大,這是透視鄧偉人的絕佳資料啊。龜兒子的,有人真的很善於寫信,一輩子都在寫信,從“永不翻案”到“華主席萬歲”,什麽時候都在寫信,兒女私事的信居然也寫了這麽多,當年學鄧理論的時候怎麽沒有這些資料呢?太可惜了,讓我們錯失了偉人多麽“人性”的一麵啊?

【1970年2月9日,鄧小平在給汪東興的信中寫道:

“12月上旬,我的小女兒毛毛回來了。1月初,我的小兒子飛飛也回來了(他們即將回到勞動的地方去)。我們同他們兩年多不見,一旦相聚,其樂可知。本來,我們曾希望兩個大的孩子(鄧林和鄧楠)也回來聚一下,她們沒有請準假。好在她們回來的機會是有的。”


“我的大女兒鄧林來信說,他們學校即將分配工作,她已向領導請求改行(即不做美術方麵的事,因她本人搞美術是不行的),要求分配到一個工廠中工作。我們對她也是這樣希望。加之她已有28歲,本身條件差,至今還沒有對象,本人一身是病,所以在農村是很困難的,即使在工廠頂班勞動八小時,也似有困難。如能分配一個技術性的工作,如收發、文書、保管之類,對她的身體比較合適。這件事,在北京時曾向你說過,如有可能,懇請予以幫助,至為感激!


再,如能將她分配到同我們靠近些(如果我們長期在南昌的話),則更是我和卓琳的最大奢望了。”】

——不要怪我抄書,老僧是真舍不得這些資料。每一個字都是那麽的可愛,每一個字的背後似乎都能讓我們感受到鄧公那濃濃的人情味,多好的父親啊!多麽周到的安排。當然,鄧公還是過於謙虛了一些,他的大女兒搞美術是很行的,她的書法美術作品後來可是洛陽紙貴,多少富豪一擲萬金隻為求得長公主的一幅墨寶。雖然那時候正是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時代,但我們可愛的鄧公硬是拚著他的老臉皮不要也要給長公主開後門、走關係,免了嬌嬌公主的農村苦役。開後門的源頭原來在這裏啊,改開時代的腐敗和此類後門有什麽因果關係呢?讓人深思啊!

【“從今年1月份起,中央給我們的生活費是每月205元。1月份,曾請省革委會負責同誌向你請示,這個數目是否是我們今後長期的固定的生活費用,未見複示。前幾天,又收到2月份的,還是205元,我們當即了解這是新的規定。我們當照此規定,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當然坦率地說,這個數目對於我們這個九口人之家(我們夫妻,我的繼母,五個孩子,還有一個卓琳姐姐的孩子也是我們供給的)是不無困難的,因為除鄧林已有工資外(她本人病多,最多隻能自給),我的大兒子鄧樸方在醫院每月需要35元左右(吃飯25元是醫院規定的,抽煙及零用約10元),兩個大學生每月30元左右,三人即需約90至100元。我們在南昌的三個人,隻有100元開支。此外,我的小女兒毛毛、小兒子飛飛在公社勞動所得,隻夠吃飯,其他需用也要適當補助。再者,我們還得積點錢作為孩子們回家的路費(路遠,每人來往約需100元左右)和回來時的夥食費(回家來總要改善一點夥食),以及每年總要補充一點衣物、日用品。這樣算來,當然是緊的。但是,黨既然作了這樣統一的規定,我們沒有理由提出額外的請求,自當從我們自己用的100元中,每月節約二三十元,積起來作為他們每年回家一次的路費。新的生活總會習慣的!”】

——允許我吐吐先,原來這就是他在文革中受到的迫害,仙人板板哦!這段不評價了,200多元在那時候可以養活幾大家人了,鄧公這是在賣萌啊。

隨便摘錄了幾段鄧公書信,讓老僧對那個時代有了更真切的了解,也對鄧公有了更強烈的親切感——原來老僧的那點腸腸肚肚在鄧公這裏都有呼應,真是平易近人啊。其實還有很多更有趣的資料,真是將鄧公的【人性】體現得非常充分。不過這裏不多談了。接下來再談談鄧公的“義”。

“義”多數時候是指義氣,詞典的解釋是:為情誼而甘願替別人承擔風險或作自我犧牲的氣度。但實際上“義氣”這個詞前麵經常還會加上“江湖”兩個字,在我們四川,“江湖義氣”通常與“袍哥兄弟”成對使用。學習了一下鄧公家史,突然發現“義”居然是鄧公的血脈,鄧公的父親當年居然是哥老會的三爺,後來當了撐旗老大,不得了啊,袍哥弟兄,用現在的四川話說他老漢兒可是“操社會的”,劉漢要回到那個時代,說不定也會發出生子要生鄧先聖的感慨吧。鄧公之大義,最主要的還是體現在他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上,有了這一條,他以前的那些戰友、牌友、麻將友大多數都先富起來啦,這可是對“兄弟夥”最實惠的回報。

總之,鄧公的舔犢之情,兄弟義氣,都讓人感佩至深。雖然鄧公很多時候都是在“俯首甘為孺子牛”,但作為曆史偉人,關鍵時刻他也很果敢的。同樣的地點,對大體上同一批人,1984年有一群人打出了小平你好的標語,5年之後在同一個地點,鄧公也做到了“橫眉冷對千夫指”。曆史有時候很頑皮,就這樣和彼此都開了一個玩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