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7 三月讀書筆記 二

(2017-04-01 17:46:59) 下一個

三月份還看了不少中文書,一本是和《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麽》同一個作者的《佛祖都說了些什麽》。佛祖都說了些什麽這本書是關於漢傳佛教曆史的。書中還討論了一點老莊哲學和儒家理論,以及與佛教的比較。個人覺得(本人有點孤陋寡聞見識不廣)觀點挺有趣,好像有那麽點道理。作者好像隻有兩本書,非常想看看作者關於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的論述。另外還特別想看看作者學術對手的作品,非常有興趣看到其他人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觀點。哲學嘛,不就是在大能們互相辯駁中讓旁觀醬油眾失去興趣,從而繼續過家常日子。

看了胡適的《每天學點中國哲學》以及四卷本的《北大哲學課》。看胡適的哲學書是因為看了林欣浩的兩本書,書中林欣浩聲稱他研究哲學是本著實用主義的標準,想起胡適是實用主義的倡導者,看到有胡適的哲學書就翻了翻。習慣了快餐文化的我對於這種引經據典的方式有點不適應,不過非常感慨胡適的研究深度,真真是學問大家啊。他對於中國哲學史進程的劃分挺有助於理解的,不過在《北大哲學課》卷二中對中國哲學史的分段好像和他的《每天學點中國哲學》不同。《每天學點中國哲學》中那段關於孔子後人如何從孝道演變成宗教的講述,以及孔子和孟子的爸爸政策與媽媽政策之分都很有意思。會再去看看胡適的其他哲學書。《北大哲學課》卷一偏先秦,卷二偏秦漢,卷三一下就跳到了宋儒繼而明清了,回去卷二才發現,秦漢之後兩晉唐的哲學都被一筆帶過的簡略在卷二的佛教篇。胡適應該是不喜宗教的,尤其不喜印度佛教,認為它毀了中國哲學,所以佛教篇也是很簡短。想了解多一點可以看科普書《佛祖都說了什麽》。卷四講的是西方哲學史。不知道是不是胡適不喜宗教,所以從希臘一下就跳到近代,略過了中世紀的宗教信仰部分。不管怎樣,內容大多似曾相識,不知道是別人借鑒了他的還是他借鑒了別人的。要是想了解西方哲學史可以把這本和那本《哲學家都幹了什麽》一起翻看。後麵關於杜威的部分可以跳過直接看杜威自己的講演稿和文章。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看了胡適介紹的杜威學說有很多疑問,結果看了杜威的文字就明白了很多。個人覺得胡適理解的實用主義有偏差,當然很大可能是我有偏差。話說回來胡適的翻譯很好,自己去看英文,估計得看死。

最主要的是從卷三起,胡適的風格變了,變得普通了,變得隻是簡單介紹重點人物及其主要理論,再沒有聯係環境聯係時代的點評研究了。難怪有說胡適隻是開了一個中國哲學史的頭,並沒有完成。胡適在先秦部分,對各家學說聯係社會發展,聯係人物背景,講解的非常吸引人,分析的有條有理。結果後麵就隻是幹吧吧的羅列人物學說。老實說這些我去查wikipedia或百度,內容還可能更翔實,文字更白話,閱讀更容易。

快速翻了一遍馮友蘭的《民國老課本:人生哲學》,全文之乎者也的,我等小民閱讀困難,也就所得有限,不知作者寫中國沒科技時是否想過中國文人對所謂文化的多方麵壟斷也有責任,自己不懂,便也不讓別人說。不管如何開卷有益。最喜歡作者介紹一種學說時,會古今中外的比較,並加以點評,有助於理解。個人感覺,相比胡適,作者對西方哲學了解更多一點。把作者的書和胡適的書對比著看,還挺有趣的。就是這本書閱讀太困難了,作者的那本《中國哲學簡史》更通俗一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