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是中國父母給予自己子女的最高榮譽。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孩子唯自己之命是從,倘若不“聽話”,幼小之時打罵可收威懾之效;長成之後,情感和道德綁架,往往也是一般子女難以掙脫的樊籠。
他們通常認為,從小“聽話懂事”的孩子,將來必有成就。
至於說自己活在泥塗還是雲端,是否真有那等智慧,力保孩子未來的輝煌人生,又有什關係?
事實真的如此嗎?德國心理學家海查,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對二至五歲時有強烈反抗傾向的100名兒童與沒有這種傾向的100名兒童,跟蹤觀察到青年期。
結果發現前者有84%的人意誌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做出決定的能力;而後者僅有26%的人意誌堅強,其餘的人遇事不能做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一個人隻能為別人引路,不能代替他們走路。
太聽話的孩子,她原本可以很好的人生,卻因為聽了父母的話,一次次錯過發展的機會,最後泯然眾人。
父母的一生已碌碌無為,如何指導孩子的人生?
太聽話的孩子,他的人生,往往拘泥於父母的格局。
曾經有人說,中國的孩子世界最累。想想也是。
現在的孩子,2歲上早教班,幼兒園開始參加興趣班,跳舞、畫畫、書法、樂器,一個都不能少。
到了初高中,則淹沒在書山題海中,補習占據整個童年。
林生就是這樣一個孩子,父母是成功的商人,家境優越。
他從小被送去學鋼琴,因為父母覺得彈鋼琴優雅。可他一點都不喜歡鋼琴,喜歡武術,喜歡踢球。
作為一個從小被訓練成的“聽話孩子”,他隻好硬著頭皮練琴,一練就是十年,手指磨出厚厚的繭,卻也沒有多大成就。
彈鋼琴從來就不是他的夢想啊!
好不容易熬到高考,林生以為終於可以選喜歡的專業了,卻沒想到,強勢的父親直接拿走高考誌願表,替他填了國際貿易專業。
“你將來要繼承我的事業,爸爸文化不高,以後家裏的生意就靠你了!”
麵對不喜歡的專業,林生的四年大學生活很痛苦。畢業後,他像傀儡一樣,被安排到家族企業工作,酒桌上觥籌交錯,商場上爾虞我詐。
一次酒醉之後,林生說:“外人都以為我很成功,誰知道我有多厭惡現在的生活。我從來沒得到過想要的生活,我不過是父母為了完成他們夢想的工具。”
無論父母寄於多大的希望,付出了多少心血,強扭的瓜仍然不甜。
總有一些父母,以為自己是天,孩子隻是附屬品。他們未完成的理想,應該由孩子來完成,卻不顧及孩子的感受。
他們的夢想未必實現,孩子卻一生都生活在痛苦裏。
很多名人,從小都是所謂不聽話的孩子。
比如“壞學生”愛因斯坦,上課不愛聽老師講課,喜歡和教授爭辯,藐視權威,曠課自學。
後來,愛因斯坦發表量子論,解決了光電效應問題,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
《紀念愛因斯坦譯文集》中如是說: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
一塊沒有棱角的石頭,注定無法脫穎而出。一個完全聽話,毫無創造力的孩子,必然無法成為偉大的人物。
循規蹈矩者,最多隻能小有成就。而成大事者,任何一個時代和領域的開創者,往往具有超凡脫俗的思維和能力。
他們敢為天下先,敢於挑戰權威,敢為人上人。
我看過一期《我無法再忍受一個媽寶男》的電視節目。
男孩和女孩交往。媽媽認為“化妝的女孩不是好女孩”,男孩深信不疑,指責女孩化妝。男孩送女朋友的生日禮物,居然是媽媽喜歡的洗腳桶!
媽媽口口聲聲為了兒子好,兒子也覺得媽媽都是對的!
主持人說:“每個人都有斷奶的時候,媽媽沒有幫孩子把奶斷掉,這是媽媽的一個失誤。”
前蘇聯著名教育專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不能總是牽著他的手走,而是要讓他獨立行走,使他對自己負責,形成自己的生活態度。
美國作家愛德華也說:家庭關係緊張,父母專製,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講民主等因素,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與人生。
“成年寶寶”,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臍帶的另一端。“越界父母”,永遠在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坑害孩子。
訓練孩子“聽話”,毀掉的,可能是他的一生。
現在有些家長也醒悟過來了:太聽話的孩子,長大可能沒出息。但並不意味著家長不管孩子,放任孩子為所欲為。
完全不聽話的孩子,很有可能成為問題少年。孩子畢竟年幼,缺乏社會和生活經驗,很容易誤入歧途。
柴靜說過:獨立,不是不聽,而是隻聽真理的話。
若你的孩子因為有主見而不聽話,那麽恭喜你,他會是一個有創造力的人,鼓勵他獨立思考,獨立完成挑戰。
若孩子因為叛逆而不聽話,家長必須先學會如何“做父母”,悉心與孩子溝通,搭建和孩子之間的心靈橋梁。我們要做孩子成長路上的燈塔,照耀他的前方,而不能做係絆他們的“安全繩”。
中國家長,往往以“別人家聽話的孩子”為榜樣,把聽話看成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他們逼著孩子學習,考大學,考公務員,結婚。
太聽話的中國孩子,世界最苦,個性被磨滅,創造力被掐死在萌芽狀態,一生反而碌碌無為。
研究表明,中國孩子自控力很好,但缺乏創造力。而創造力,恰恰是社會進步發展的重要動力。
懂得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存在的權利,激發他主觀能動地學習,讓孩子成就自己的夢想,中國家長,任重道遠。
其實教育孩子,大概三句話就夠了:
告訴孩子大是大非,
尊重他們的選擇,
給予盡力的輔助。
問題是,咱父母是培養社會呢,還是培養孩子?如果父母是培養社會,那麽本文說的很好。但如果是培養孩子,那麽咱要考慮的是什麽對孩子好,而不是什麽樣的孩子對社會好,對不對?有創造力的孩子,當然有可能將來出人頭地,但也有可能摔得很慘。社會是不在乎一些人失敗的,反正有成功者推動就行。但具體到個人,失敗了就是失敗了,不會因為別人的成功而抹殺自己的失敗。
所以關鍵問題就是,對於孩子來說:“自控力很好,但缺乏創造力”,還是相反的選擇,哪一個會給他們更好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