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走進上海外灘的曆史建築(1)
發小朋友中,有位旅遊達人網紅大咖Y姐,地道的上海通。得知我到了上海,盛情邀請我一起去看看外灘曆史建築。
說起上海外灘,人們都很熟悉, 但大都跟我一樣,每次去到那裏,隻是看看黃浦江和周圍的一些建築,並沒有深入的了解,這次有機會能進入這些建築,聽聽關於它們過去的故事,我充滿好奇和期待。我讀過Y姐寫的係列紀實文,知道她對上海的曆史有深度精細的研究。幾年前回上海, 她帶我去參觀過馬勒別墅(原團市委辦公樓),記憶猶新。與師同行,機會難得,欣然應邀。約定第二天在延安東路四川路華爾道夫飯店前相見。
外灘從南到北全長1.5公裏,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東麵即黃浦江,西麵是舊上海金融、外貿機構的集中地。我們從外灘南端開始,那是外灘一號亞細亞大樓,好像是個辦公大樓。在延安東路一側,有個郵政博物館。
華爾道夫酒店,
外灘2號
緊挨著的是外灘二號,原東風飯店,解放前是上海總會,一幢英式古典的建築,也是上海最早的俱樂部建築。
上海總會是旅滬英僑俱樂部。1863年破土動工,1864年正式建成。1909年,曾在原址上重建新樓。新樓由致和洋行的塔蘭特設計。塔蘭特病故後,由布雷繼續設計。1910年完工,是當時著名的交際活動場所,上海的政商界黑白名流都曾經在此聚會。
2010年大樓更新,工程完成後,大樓成為上海外灘華爾道夫酒店的一部分。現如今的華爾道夫,是希爾頓集團旗下最頂級的奢華酒店品牌。
Y姐首先帶我走進華爾道夫飯店,這家上海灘曆史最悠久的老酒店兼俱樂部,保養很好,不斷更新,雖然比不上最新建的五星級飯店。但地理位置非常好,依然有外國金融機構駐上海人員在此長期居住,一樓是大堂,會客廳和餐廳,還沒到餐點,客人不多。這裏顯然沒有最新的五星級飯店那麽氣派,但在100多年前,當時應該算是很高級很前衛了。我們穿過富麗堂皇的大廳,來到靠近中山東一路的老前廳,Y姐告訴我,前廳的樓上,據說曾是華爾道夫先生的私人居室。酒店的高級管理人員都住在這個樓上。聽說這家會館的早餐很不錯,我們來晚了。
走過外灘5號 恒豐銀行
外灘7號 泰國盤穀銀行
有幾家店鋪,外表沒什麽特別,顯得很平靜。
招商局大樓
外灘9號
接著,我們走過外灘9號, 輪船招商局大樓。我印象中,這個好像跟清朝總理大臣李鴻章有點關係。
晚清,政府被迫開放口岸,外國輪船公司蜂擁而至,勢頭凶猛,擠垮了不少本地沿海貿易和運輸業,朝庭南糧北調的漕運也受到威脅。麵對局勢,李鴻章等決定效仿西方,開展“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決定發展輪船運輸業。1873年1月,“輪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開局。
它是中國第一家近代民用運輸企業。企業由商人出資,合股的資本為商人所有,公司按照自己的規範章程,在政府監督之下,盈虧全歸商辦,與官無涉。打破了晚清洋務企業純粹官辦的格局。1873年在上海洋涇浜永安街正式開門營業,總局設上海。
這座大樓於1901年,由輪船招商局在原旗昌洋行花園處,延請瑪禮遜洋行設計,耗資9,900兩白銀建成。大樓落成後作為輪船招商總局的辦公場所,抗戰期間為保全資產由美商衛利韓公司代持,直至1946年初由招商局重新持有。
原市府大樓,浦發銀行
外灘12號
這幢大樓曾經是外灘最富盛名的建築,它一直是上海市政府大樓。文革時期曾多次跟著遊行隊伍來過這裏,離開上海前,還與小夥伴們來這裏合影留念。可完全不知道它的出生。
Y姐告訴我,它在100年前是香港匯豐銀行大樓,當時世界第二大銀行建築;後來,它是上海市政府辦公地,更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樓”;而今,它的身份是浦東發展銀行總行大樓。
100歲了,與父輩年齡相仿!出生就是世界級的大富豪,眼下依然如日中天!
Y姐與我走近浦發大樓,這裏的一切對她來說是那麽熟悉。很長一段時間,她是這裏的常客。她告訴我,這裏有她許多難忘記憶。。。
在1990年代,外灘大樓有一次“築巢引鳳”置換工程,隔鄰的外灘5號入駐華夏銀行、外灘7號入駐泰國盤穀銀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從外灘12號遷出,浦發銀行入駐,這可是外灘最昂貴最壯麗的建築!
我有點茫然,實不相瞞,我的錢包裝不下五位以上的數字,我的腦洞裝不下九位以上的數字。
匯豐銀行大樓1923年竣工,工程耗資達1000萬銀元,占外灘所有建築總耗資的一半!占地麵積和建築麵積均居當時外灘建築的首位。它砸下巨資,成了當時遠東最大,且最為昂貴,最講究的建築。意大利的花崗岩、大理石,法國的吊燈、器皿,巴西的紅木,都為了向客戶展示“最好、最新、最豪華、最完美”的形象。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遠渡重洋,運抵黃浦江畔。
不是吧,都說資本花錢如流水,而這可是海嘯山奔。。。
以下圖片是上圖中的壁畫。
故地重遊,Y姐顯得很興奮,進門之後,她指著大堂穹頂的巨幅壁畫,金碧輝煌,上麵鑲嵌著精美絕倫的馬賽克。穹頂下部環形一周,是當年匯豐在全球各大分行的地標圖,可以看到倫敦,紐約,東京,香港,新加坡,印度,上海,巴黎。。。
入門處。
營業大廳
大廳裏有2根特殊的柱子,它們直徑1米,高7米,由意大利大理石整體雕琢而成,沒有任何拚接。這樣完整的大理石石柱目前世界上僅有6根,有4根在盧浮宮,其餘2根在這裏。有人說在這樣的大廳裏,仿佛置身於歐洲的某個博物館,火車站。
據說,這裏有一個平時都鎖起來的vip會客室,裏麵是民國時代那種精致典雅、古色古香,看起來非常昂貴的家具,鍍金的大唱片機。讓人當時都沉醉了。
門口一對銅獅。張嘴吼叫者名斯蒂芬(Stephen),閉口靜蹲者名施迪(Stitt),名字取自當時的匯豐銀行香港總經理和上海分行經理。
1966年後這對銅獅作為文物被收藏。獅子的寓意是鎮守這幢新廈,象征著平安和守護。匯豐在全球各地的辦事處都有獅子守護,“獅子銀行”的稱呼隨之而來。
有人查閱過1923年6月23日的報紙,“匯豐銀行大樓”開業!上海租界萬人空巷,數以十萬計的上海市民潮水般地湧向“外灘12號”,爭睹新“匯豐銀行大樓”的風采:精雕細刻的外表美輪美奐,希臘式圓形穹頂直插雲霄,兩尊銅獅分踞大門外左右兩側,威風凜凜。
直到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是所謂“黃金十年”的頂點。每天早上9點半匯豐掛出的外匯牌價,是全中國各金融、投機和大宗商品市場的基準價格。在當時,有人說“中國的金融中心在上海,上海的金融中心在匯豐”。
1937年,日本發動了全麵侵華戰爭,上海公共租界淪為孤島,匯豐銀行依然維持營業。1941年匯豐銀行大樓被日本接管,兩尊銅獅險些被毀。。。
外灘的故事,幾乎是上海近代城市發展的曆史。眼前的這棟古希臘式大廈是一個傳奇。年輕的上海人從父輩的津津樂道中,了解了外灘昔日的榮耀和傷痛。匯豐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人訴說著,成了對上海昨日餘輝迷你的詮釋。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匯豐大樓被收歸國有,象征列強的兩尊銅獅,先被上海市文管會移存在上海滑稽劇團倉庫,後轉交給上海博物館。匯豐銀行上海分行接受人民政府管理,另租圓明園路蘭心大樓的寫字間作為辦事處,特批繼續外匯業務。它是改革開放前僅剩的英資銀行。而作為新中國第一批外資銀行,匯豐也是少數在中國大陸獲準營業的外資銀行。
1990年,匯豐曾經與上海市政府接觸,想購回大樓,但最終因價格原因沒有實現。1996年12月,該行成為首批獲準在上海經營人民幣的9家外資銀行之一……2000年,“獅子銀行”在上海浦東安了新家。
1997年12月浦發銀行(國資控企)以17億元人民幣,成功取得上海外灘12號大樓使用權,次年6月正式入駐。當時,浦發銀行開業剛5年,全行總資產873億元,機構網點151家,可謂中國銀行業的“新秀”。它又有何德何能,能在外灘這塊風水寶地立足C位?有人看不懂,有人心存狐疑。可是,浦發銀行臥薪嚐膽,為上海浦東新區開發立下汗馬功勞。伴隨中國金融體製改革,穩步前行。
2019年一季度末,浦發銀行總資產達6.55萬億元,22年翻了75倍;目前已在境內外設立了41家一級分行、近1700家營業機構,擁有超過5萬名員工。
2019年1月,英國《銀行家》雜誌發布“全球銀行品牌500強”排名,浦發銀行位列第18位,同年6月,美國《福布斯》雜誌發布“全球企業2000強”排名,浦發銀行位列第65位。在國內排第七位。
寫到這裏,我停下筆,陷入沉思。外灘的百年曆史,是從清朝沒落,列強入侵開始的。1845年外灘是一片泥濘的荒地,也是最早的英租界。資本輸入,那800多畝地成了冒險家的樂園。到了1943年,日軍占領上海,汪偽政府收回了英美在上海的租界。55年到97年,上海人民政府入主。到了1980年,浦東新區大麵積開發,改革開放成就了上海新的輝煌。
有人覺得外灘建築可以分為兩個群組,分別以外灘12號匯豐大樓和外灘20號和平飯店為代表。
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
************************************************************************************
以下建築從略。
外灘13號 海關大樓
外灘14號 上海市總工會,
外灘15號 華俄道勝銀行
外灘16號 招商銀行
外灘17號 正信銀行
外灘18號 商鋪
外灘19號 萬國禁煙會址
***************************************************************************************
(部分照片選自網絡)
你看到的華爾道夫更接近,更深入。長見識。謝謝分享。
我寫的華爾道夫酒店: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182/202304/23716.html
外灘的曆史建築,曾經被政治封殺。老百姓心裏可是明鏡似的。
diaoerlang 先生分享的故事也很有意思,點擊一下他的鏈接,可以了解更多。
祝你節日快樂!
謝謝來訪,留評。
"有一句老話:建築是凝固的音樂,當我們眼看屹立不倒的巨廈,和附加在巨廈之上的霓虹,當我們在目迷五色的燈光之下,隨川流不息的人群歡呼的時候,竺泉通一輩的大師,默默無聞站在巨廈的後麵,讓我們記住包郵區的土木先賢們 :孫德水、江裕生、孫瑞珊、楊斯盛、顧蘭洲、張效良……"
謝謝分享。
小辰光經常在這一帶瞎轉悠。外麵都很熟悉,就是沒有機會到裏頭去看看。其實那時候就是進去,也是黑楚楚的。許多筆畫等都是被蓋上的。
謝謝!
提前說個新年好!
https://weibo.com/1988857913/MABxY5avk
以前是走過路過,當風景看。這篇要收藏,信息量大,受益匪淺。
祝喬帥節日快樂,闔府安康!
朋友帶我看了外灘的幾個建築,雖然開了眼,並沒有多大震撼。直到看了大量外灘12號樓的文章,才開始有了靈感,動筆整理材料,把這個故事寫了下來。這段曆史真的很有意思。相信不少人看完會與我一樣感慨。
謝謝水星兄來訪留言,節日快樂!
下篇會講到和平飯店,羅斯福。那裏故事很有趣。
節日快樂!
去過外灘大樓的幾個地方,有會所和酒吧。我同事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外灘18號屋頂的酒吧。6月份回去,公司大老板想去,但發現關門了,沒有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