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小時候的表現時常讓我摸不著頭腦,如果他是個機器人,我一定會懷疑他的電腦程序設製出了問題。有一天,我突然萌生出一個念頭:記錄下這個好動孩子的生活。一方麵,這可以讓我了解他的行為與心理發展,以便更好地幫助他克服因多動引起的心理及行為障礙;另一方麵,發現並記錄下學習生活中令我感到驚喜的事情,也是對自已的一種鼓勵。
就這樣,我開始像寫日記一樣記錄兒子成長中的點滴。
開始有此想法時兒子已經上二年級了,因此日記就是從那時開始的。但為了讓他的人生經曆能夠完整地呈現,我對他在此之前的生活也做了簡單而概要的記述
樂樂的姥姥說,樂樂從小就是個淘氣的小男孩兒,帶他一個等於帶別的孩子三個。 他和姥姥姥爺玩到兩歲半,我開始斷斷續續地把他往幼兒園裏送。
從樂樂上幼兒園開始,我就看出他不是個省油的燈。每家幼兒園都是先經過我的考察,隨後再帶著樂樂來園裏玩,等我覺得他已經被遊樂場上的小木馬,小滑梯吸引住了,就會和老師使個眼色,然後就想悄悄溜走。但樂樂好像長了蜻蜓般的複眼,隨時可以觀察360度範圍內的事情。幾次都是當我認為大功告成,可以開溜時,被樂樂從後麵哭喊著追上來。可是我還要上班,心裏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最後總是在幼兒園裏陪他玩了一兩個小時後,我又不得不把樂樂送回家交給姥姥,姥爺。
好在那時自已開了一家小型工廠,時間可以自已控製。上幼兒園前,樂樂也常常跟著姥姥,姥爺一起到工廠來玩。樂樂喜歡玩工廠裏的空線筒,喜歡在化纖棉堆上打滾,喜歡拿著丁子尺跟著裁床師傅來回在裁床兩端跑,看著那整卷的布匹被裁刀輕輕一推就斷開。他看到縫紉工人們像變魔術一樣,把一片片的布變成一個袋子,一件衣服。終於有一天,樂樂趁工人們中午回家吃飯時,拿著一把小剪刀,把二十幾台縫紉機上的線全部從頂部剪斷。等工人們檢查她們的勞動成果時,才發現布上除了空空的針眼以外,根本沒有線的蹤跡。而樂樂正偷偷地躲在一邊竊竊地笑。
不行,還差一兩個月樂樂就三周歲了,一定要把他送到幼兒園接受正規教育了。這次,我狠狠心,接受了老師最專業的建議:把孩子交給老師,轉身就走,任憑他怎麽哭,就是不能回頭。
這招看似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可言的方法,其實上是一種對家長的心理測試。有幾次我都差點被樂樂那聲撕力竭的哭聲拉回來,但都被幼兒園老師擋住了。她們嚴粛地提醒我:孩子是在哭給你聽,你如果今天回去了,他以後就沒法上幼兒園了,他會天天哭給你看。
就這樣,樂樂總算在3歲時真正地上了幼兒園。
在我的印象中,幼兒園就是不用擔心遲到,想幾點去就幾點去的一個小朋友聚會的地方。每天樂樂都是磨到9點多才去。去了就是吃點心,聽老師講故事,大家一起唱歌。到了11點半就吃午飯,午飯後小朋友們可以睡到3點。
但樂樂從小就不午睡。以前因為玩的太累了,常常是下午4,5點鍾坐在車上把頭枕在我的腿上晃著晃著就睡著了。現在二三十個小朋友一個床鋪挨著一個床鋪在地上排開,樂樂覺得和同學躺在地上的感覺很好,他左邊爬爬,右邊爬爬,影響別的小朋友也睡不成。沒辦法,老師隻好把樂樂一個人關在隔壁的一間小黑屋裏,希望他在沒有人的環境下靜靜睡著。後來發現這種方法也不管用。最後索性拿些玩具任他在小黑屋裏自已玩。
下午在<致愛莉絲>的鋼琴曲中,那些午睡的同學被叫醒。這時有的孩子喊“老師,幫我係鞋帶”,有的喊“不會係扣子”,還有的是把褲子穿反了,引來一陣哄笑……。看著亂哄哄的一片,樂樂總是站在門邊,笑臉旁觀。
起床後,吃完水果,就開始上課了。小朋友們自已搬椅子,然後一排排坐好,聽老師唱兒歌,學數數,學認字。不認真聽的同學會被老師叫到她跟前坐著。樂樂一開始也被叫到吳老師跟前坐,可對於這項特殊的待遇,樂樂隻享受了一個星期。原因是後來班裏又來了個大頭男孩兒,別看那個孩子年紀小,能量可不小,那個位子後來一直被他占著了。
到了4點半家長們就可以把孩子接走了。樂樂一天最快樂的時光就是放學後在園中小朋友一起玩。那個蹦床是小朋友們的最愛。我也喜歡看著樂樂在上麵和其它小朋友一樣,比著看誰跳得高,心中期待著樂樂將來可長成個高大帥氣的陽光男孩。
每次都是在保安叔叔的清場吆喝下,樂樂才和最後幾個小朋友一起走出那扇黑色的鐵門。
----------
照亮基輔天空的不是煙花;傷者臉上的紅色不是紅藥水;年輕的父親與妻女相擁離別的場景不是在煽情。。你不是在看電影,這是真實的戰爭!保持人性,尊重生命,遣責戰爭的始作俑者!
分享的兒子那些事情也很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