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34)
2025 (11)
華人團結與共同利益
在海外華人的微信群裏,常常看到社區領袖,和致力於成為社區領袖的人們,高呼華人團結,大喊族群共同利益。我忍不住多嘴問了一句:你們說的華人共同利益到底是啥?這話沒毛病,可那些領袖人物們,都閉口不言了。他們不說,我來說說。
在兩種條件下存在種族的共同利益。從積極的角度看,種族內部互相提攜,互相幫助。因此,這種基於種族的社會關係,會帶來種族的共同利益。當下的猶太人或許可以算一個實例。他們建立猶太人社區活動中心,投資教育,提攜同族子弟。從消極的角度看,種族壓迫甚至是種族滅絕的前提下,劣勢族群要協力自保圖存,優勢族群要合作拓展生存空間。這種情形下,也存在族群的共同利益。二戰中,猶太人和德國人可以作為例子。
當今,華人社區互相幫助或多或少存在,在聽Peter Yang的抗爭中,也算是給華人群體爭了一口氣。但是,這樣的華人群體運動,也很快被各路華人領袖下山摘了桃子。領袖們大都打著團結的旗幟,各自立了山頭。過不了多久,大山頭又分成了小山頭,小山頭又分成了小小山頭。大大小小的山頭上,三個人裏有一個會長,五個人裏有一個主席,一百個人裏起碼有一打董事長。台麵上,大家都高喊團結,一團和氣;台麵下,各自打著小九九,勾心鬥角,各自瞧不起。
說來說去,在我們華人心中,團結不是目的,團結是拉抬自己的口號,團結是攻擊對手的手段。批評別人,我們可以說他們不團結;否定別人,我們還可以說他們不團結;排除別人,我們還是說他們不團結。團結,使我們心中過不去的那道坎;團結,使我們永遠也繞不過的那道彎兒。團結,是我們說給別人聽的政治正確;團結,是我們永遠也實現不了的烏托邦夢想。
為什麽?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華人沒有長久的共同利益。拋卻利益不談,或許人類可以在真理麵前統一。然而,我們隻在乎利益,不在乎真理。就算我們有時候在乎真理,真理也是永遠在我們手裏。所以,我們永遠也不會團結,除非到了被種族滅絕的關頭。 正如“義勇軍進行曲”中唱的那樣,我們隻可能在“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才可能有短暫的團結。
大家有什麽主意,都來探討探討,看看我們能否改變華人不團結的現象。我們前輩做不到的事,也許我們可以做到。長江後浪推前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