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新生1

(2017-01-08 10:52:02) 下一個

新生

文/莫那魯道

  第一次注意到梨花是在Gandy Dancer,一座始建於1887年的羅馬古堡式餐廳,那裏曾經是個火車站,餐廳靠火車軌道的一側采用全落地玻璃窗,保留了原始月台的味道。很多人喜歡那裏,石板路,大橋,鐵軌,起伏的山丘,然後美酒佳肴觥籌交錯之際,一列火車呼嘯而過,仿佛,能獲得新生。

  梨花進店的時候抱著一本書,一台筆記本電腦,她點了杯咖啡,還從兜裏掏出塊小石頭,立在桌上。

  梨花說,她正寫本書,為了紀念一段歲月。她曾試圖過好多次,但每次提起筆都隻是晃幾圈,就撇撇嘴又放下了。最近一次是去年,硬著頭皮毛糙糙地敲了幾萬字,結果第二天去看,就索然無味了。顯然,那不是她真正最想說的,她似乎還是企圖用一種調侃的口氣,一種大大咧咧無所謂的架勢,在使勁兒地隱藏些什麽。

  她說,她也承認,十來年裏一直都在害怕,害怕那個叫做絕望的魔鬼會咻一聲穿透時空,纏繞她現在的生活。都說沒有無緣無故的勇敢,也沒有無憑無據的恐慌,而她,固執地躲閃那些年,以至於都形成了記憶裏的斷層,必定也是有著不容忽視的緣故與憑據吧。

  然而倘若單單隻有這些,那寫出來的文字該是多麽的冗長無趣,她得擱點糖。但人都沒法改變記憶裏的色彩與格局,也就是說,她幾乎找不到那顆合適的糖。於是隻能繼續塵封,寄希望於魔法時空的修為,看它們能不能自己釀出點其他的味道來。

  最終打破塵封的是一個冬日的下午,她在這家店點了個下午茶,靠在窗邊看書,然後一聲鳴笛,火車就來了。車速很慢,像放著慢鏡頭,然後車上的人開始揮手歡呼,列車員也脫帽致意。突然,她的大腦皮層開始信號分類整合,就是覺得,人世間有些瑣碎如此相似,相遇,離別,歡呼,還有冬日的夕陽,那些零零種種也曾經義無反顧地滋潤過自己的青春。笑靨,溫暖,遠方,還有命裏的天使,那些點點滴滴也曾經驚天動地地拯救過自己的靈魂。

  神經慢慢放鬆,畫質逐漸清晰,多年之後,她終究是可以平靜下來,乘一縷咖啡香,跨過腦海裏密密麻麻的結點,找到那把能打開時間匣子的鑰匙,奮不顧身地回望一次了。

 

 

 

歡迎讀者加入微信討論群,二維碼如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