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

讀書千卷,行路萬裏;淡泊明誌,寧靜致遠。
史實為據,理性思辨;以史為鑒,展望未來。
個人資料
海闊_天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警察暴力是美國社會的毒瘤

(2020-06-07 07:58:55) 下一個

作者:華埠一民

2020/06/07

摘要:淺析警察暴力與種族歧視的區別,以及類似悲劇一再重演的原因

美國警察暴力是美國社會的毒瘤,但是不宜把美國的警察暴力與美國的種族歧視劃上等號。如果把種族歧視類比流感,那麽警察暴力就是埃普拉。

歧視一詞在原旨中文語境中是賤視,是不平等對待,甚至虐待。這不言而喻是居高臨下的,不可逆的。譬如婆羅門歧視首佗羅。反之就談不上。

在美國,"歧視″一詞前麵冠上″種族",原旨概念就外延了。"種族歧視"可以是互逆的。但隻要細分一下,非洲裔和華裔之間的情緒垃圾用″種族歧視"來概括就流入簡單化。

較精確的認知是,非洲裔觀念上嫉妒華裔,行為上欺侮華裔。華裔觀念上厭惡非洲裔,行為上懼怕非洲裔。( 這裏隻是泛論。具體到個人,非洲裔和華裔都有互相很友好的。)

源於曆史恩怨和民族性格,美國的種族歧視最經常表現於美國社會的主要族群歐洲裔和非洲裔之間。 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使種族歧視在觀念上被摒棄,在行為上被製止。1960年代民權運動之後半個多世紀來政府做了許工作以期降低、消弭白、黑之間的歧視、敵意。如建許多政府廉價公寓給低收入或無收入的非洲裔住。低學曆要求的公務員工作機會向非洲裔傾斜。盡量提高大學甚至是名牌大學的非洲裔入學率。不但政府,就連大量的白人( 尤其是東北部的)也達到這樣的思想境界。這才有歐巴瑪的入主白宮。

可是,美國非洲裔有六千萬之多。文明的光輝、實惠的潤澤不可能複蓋所有的非洲裔,於是怨恨依然潛在。(值得順便指出的是,這種怨恨往往拿少數族裔中更為少數,但卻因勤懇勞作而生活較好的華裔作出氣筒。) 這再加上南部和中西部廣大地區白人根深蒂固的種族觀念,使黑白衝突這麽多年來連綿不絕無法消解。

拋開華裔對非洲裔固有的負麵觀感,實事求是地去看,這些年來黑白之間的暴力事件施暴者多為白人。受害者多為黑人。( 當然,這些年非洲裔和華裔之間發生暴力事件施暴者與受害者也是明顯的。) 白人因細故甚至無故槍殺黑人的事件屢見不鮮。更為可怕的是,白人(特別是沒有大學文憑的)從警率高,使這種暴力披上執法的外衣,以國家機器來進行種族壓製對社會起了莫大的摧毀作用。

有些華裔人士出於對非洲裔的負麵觀感,而對警察暴力有所姑息,並對非洲裔抗議行為多有批抨。其實美國警察暴力並非對華裔網開一麵,格外仁慈。隻是華裔數量上隻有非洲裔的約十分之一,個體性格又很平和,警察沒多少機會″幫襯"他們。但一旦有事,絕不手軟。黃永新、高冠仲,曹顯慶。。。都因細故而成警察槍下冤魂。由於華裔懦弱,缺乏團體抗爭精神。死了就死了,很快就被忘卻。就連那位退休老教授( 神探李昌鈺的親戚),因細故就在自已家裏被警察過背摔,摔斷了腰骨,也不見追究。 多少次槍擊、棒打、鎖喉都草草了事了。冗長的審判,無盡的狡辯,輕微的處罰,巨額的政府賠款,孕育了肆無忌憚。終究導至了一場總爆發。

美國警察暴力沉屙如此之深,鉛印的文字根本無法予以糾正。大規模的街頭抗爭完全必要。甚至推翻警車都可以理解。畢竟那是以許多條人命為激發點的。 至於說抗議遊行示威過程之中發生的暴亂搶劫,當然完全沒有任何正義性,應予以否定。但是,有絕大部分遊行示威者始終保持理性訴求,沒有″演變"。後來某些局部的變調並不能成為否定抗議初衷的理由。何況很多時候,抗議示威與暴力搶劫的本不同一撥人。對乘機毀壞公物和搶劫歹徒當然要繩之以法。

隻是令人詫異的是,平時威風凜凜,動輒拉響警笛,呼嘯而至的警察在歹徒搶劫Best Buy或蘇荷精品店數小時後才姍姍來遲甚至始終不見蹤影。這是不是警方繼暴力後又一版本?哼,你們責難我們警察執法過當,我們就″撇炮"。故意讓亂局擴大之後,還不是得靠我警方,導致對警察管理的改革又一次無疾而終。然後過不了多久,同樣的警察暴力殺害無辜的悲劇再次重演。

這次因為喬治佛萊德被殺害引發的大規模社會動蕩,各階層民眾和各級政府都付出了沉重代價。不知能否痛定思痛,痛下決心,從理念上,製度上,法規上煞絕警察暴力,我們小民翹首以待。畢竟如果說"種族歧視"′是個太大的社會問題,解決它還要走很長的路,而杜絕警察暴力則相對簡單。隻要真下力去做,是不難辦到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