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美國曆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奧斯卡·漢德林曾說:"我曾經想寫在美國的移民的曆史,後來發現移民就是美國曆史。"
事實上,美國的曆史確實就是移民的曆史。從1607年乘坐三艘木帆船抵達詹姆斯敦的104名英國男子,1620年乘坐"五月花"號抵達普利茅斯的102名英國清教徒,到今天許多持臨時綠卡飛抵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的中國人、菲律賓人和印度人,無一不是移民。所謂"美國人",除了印第安人外,從首任總統華盛頓到現任總統川普,也無一不是移民的後代。連印第安人,也有一種說法,說他們的祖先是5000年前從西伯利亞通過"白令陸橋"遷移到西半球來的,其中可能就有古代的中國人。
美國就是這樣由一代代移民及其後裔建設、發展、繁榮起來的。移民們的勤奮勞動、刻苦工作,他們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使美國這一年輕國家超越許多曆史悠久的國家,在經濟上和文化上都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國。
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移民就沒有美國;也可以反過來說,反移民就是反美國。
現在每年有大概100萬人從世界各地移民美國,其中親屬移民65.6%,工作16.3%,難民12.1%,抽簽4.6%(參見下麵2013年NCSL數據表格)。全球化和大量移民的湧入,也讓美國國內的一些公民感到競爭的壓力,(雖然從長遠來看這種競爭對美國是有利的),尤其是在經濟衰退的所謂"鐵鏽區",出現了工人對全球化和外來移民的敵對情緒。川普當選總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利用這種情緒,提出反移民的主張。
每次我說到川普反移民,就有朋友提醒我,他不是反"移民",是反"非法移民"。但是就在昨天(8月2日),川普在白宮宣布,支持兩個共和黨參議員的提案,計劃將每年的合法移民數量減半至每年50萬人,隻允許配偶和未成年且未婚子女進行親屬移民,並將移民條件逐漸轉向以個人資質為主要選擇標準。
對華人來說,主要是父母移民受最大影響,一方麵也許可減少美國的福利支出;但另一方麵,有些高素質的年輕人可能因為不能與父母團聚而離開美國,造成人才流失,另外父母移民把所在國財產帶入美國對美國經濟的正麵影響也會消失。
那些開餐館的華人,很多年熬成公民的,可能麵臨已成年子女不能來美國,兄弟姐妹也不能移民了。
對於正在考慮移民美國的國人,尤其是留學黨,由於法案提議的積分製對年齡,英文和學科等的權重限製,在移民蛋糕大幅度變小的情況下,競爭將會更激烈,相對於官方語言是英文的白人和印度人,不少中國留學生會處於不利位置,或者不得不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專業。
有人說,這個政策似乎主要是用來抑製墨西哥親屬移民的,對美國的總體人口素質是有利的,對中國的一代移民也更友好。我認為這樣評估有點一廂情願,如果移民總數不變,增加技術移民,適當減少親屬和其它移民類,還可以相信。在移民數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屬於"技術"調整。但是大刀往下砍一半,隻能說主要目的是減少移民,而且傷害的是已經成為公民的移民的利益。
我們作為移民,不能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傷害還叫好,讓政治立場蒙住了我們的眼睛。對於川普的這個反移民政策(目前還隻是提案),我們要堅決反對,因為說到底,反移民就是反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