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獨家求證,亞裔細分表格真相為何?

(2017-02-06 13:38:24) 下一個

獨家求證,亞裔細分表格真相為何?

 2017-02-07 活久見寶寶反吃瓜聯盟

 

這個周末一條新聞在華人圈炸開了,加州灣區城市Cupertino的學區不僅細分華人,還分了四個不同的語言,還引來網友神評論:“廣東人不按所有縣級市分,差評!”

 

再加上不少營銷號為了蹭熱點,各種添油加醋,肆意引申,搞得在美華人更是激憤不已,反吃瓜為了正本清源,聯係了學區的負責人,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梳理清楚。

 

 事件還原 

 

1)這個表格是Cupertino學區做的一個“家庭語言調查Home Language Survey”。

 

不少文章隻截圖了細分的區域,卻沒有說清楚整張表格的目的。

 

△ 原版沒有更清晰的圖了,不過還是看的出是“Home Language Survey”

 

“家庭語言調查”是法律要求學校收集的數據,需要了解大家在家講什麽語言(方言),也是學校申請相關經費的依據。

 

聯邦政府EO13166法律就要求聯邦機構要對Limited English Proficiency的人有恰當的方式溝通,以確保他們了解所有的政策和權益。簡單說就是英語不好的人群也可以懂政府都在幹什麽[1]。而加州的法律更是要求,如果一個學校有15%的學生在家說的母語(primary language)不是英語,就必須要寄雙語材料[2]

 

 

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Cupertino這個城市有63.3%的亞裔(from wiki),而在整個灣區,廣東話和普通話是最主流的,基本上政府機構除了提供中文資料,也有安排說這兩種語言的公職人員。

 

在反吃瓜之後與學校確認的郵件中,學校也解釋了“該四個語言選項是為了更好地確認學生家庭的語言,以提供語言翻譯服務”。

 

目前我們也沒有具體的數據來了解隻說台山話和閩南話的人有多少,所以在此反吃瓜也呼籲,如果隻說台山話和閩南話的人覺得自己的權益沒有保障,一定要當地學區和政府機構反饋,當人數到達一定數量,政府是必須做出相應的安排,比如安排翻譯。

 

2)問卷是學區設計的,確實不嚴謹

 

相對比種族數據收集的州法案和聯邦法案,我們還是第一次見這種”隻有華裔按四個語言細分"。該學區的問卷混淆了語言、人種和出生國家在“race”之下,乍一看讓人無所適從,既沒有包括到其他種族的方言,也沒有按照政府的規定辦事。如之前校方回複所示,家長也覺得很“混亂”(confusing)。他們也表示已經對表格做了更改,“已去除了關於中國人的四個細分內容”。

 

 

下圖是政府推薦的語言調查表,很清晰看出不僅僅隻有中國方言被列出,還有苗語(Hmong),緬甸語(Burmese)等等

 

https://www2.ed.gov/about/offices/list/oela/english-learner-toolkit/chap1.pdf

 

除去這莫名其妙的四個華人之下的細分,剩餘的選項都是符合加州的法律要求的。2012年開始加州就允許州政府下屬的機構可以采集細分數據[3],這裏麵也包括教育部,主要是為了數據統計和報告,調查不同種族學生的學業表現,看各個種族的學生有沒有差距(race gap)。此外,沒有證據證明這些數據被濫用,比如用來製定和出台任何歧視華裔的政策與立法,或者用來影響華裔入學的錄取率——“按配額錄取”在加州違憲是事實。

 

 

有家長表示,為什麽表上寫了“必須要填”,也沒有給“拒絕提供回答”的選項?實際上這也是符合加州數據收集的規定要求的。然而,政策上隻是要求學校在數據收集時不設“拒絕回答”的選項,但你就算不寫,學校也就直接歸為“兩類人種以上”。

 

△ 學區提供的鏈接:調查表上不應有“不知道”,或“拒絕回答”之類的選項。如果人種信息缺失,並確認自我認定(self-identification)未被完成,學校可以通過其他第三方確認方法,使用一致的方法將該回答歸總在”2個或以上人種”上報。

 

回到這個表格本身,很多家長怕不填會影響錄取,這點反吃瓜也問過負責人,得到的回複是“不會因為沒填就拒絕錄取”,家長們可以放心。並重申了”語言調查“的初衷——提供翻譯服務。

 

 

△ 學區的回複:“不會因為沒有填而不錄取,同時政府要求學校給學生提供語言上的幫助比如翻譯。而翻譯是根據有需求家庭的占比來決定是否提供。”

 

如果家長還是不放心,下次遇到這種問題不填即可。

 

 

3)“挺川號”又一次將亞裔細分(AB1726)和SCA5、Affirmative Action捆綁起來,罵民主黨排華要”搞死華裔“。

 

我們之前有寫過關於“亞裔細分”的內容,想借此機會再總結一下。

 

 

1. 目前執行的亞裔細分是數據收集

2016年加州推行的AB1726“亞裔細分”法案,實際上是對2011年AB1088法案的補充。嚴格來說,亞裔細分這個事情加州2011年就開始了。“考慮到亞太裔的語言和文化上的多樣性”這樣的細分對於州政府了解不同社群的需求是很重要的。而2016年的AB1726是把可以收集細分數據的機構擴展到了公共醫療部門,原提案還包括了高等教育,由於反對太多已經被刪除了

 

 

http://www.leginfo.ca.gov/pub/15-16/bill/asm/ab_1701-1750/ab_1726_bill_20160819_amended_sen_v95.htm

 

 

2. 亞裔少數族裔的利益長期被忽視

為什麽隻細分亞裔?一是語言問題,語言不通分割了亞太裔的人群,亞裔少數族裔發聲的機會少了。二是這本身就是一個菲律賓裔議員代表自己的選人利益提出的,要解決的是亞太裔裏存在的問題。亞裔裏麵少數民族的問題被掩蓋的,所以需要通過細分來了解不同民族的需要。

 

3. 亞裔細分會影響亞裔的錄取率?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論調大概是被之前SCA-5影響了,SCA-5是允許公立學校在錄取時可以考慮種族因素,這點被華裔當作影響錄取率也是情有可原(我們之後會有具體介紹的文章)。但是後來的“亞裔細分”連帶躺槍實在是挺川華人號的功勞,他們總是把兩者還有AA放在一起說,讓人覺得都是一個法案,卻不說清楚“亞裔細分”是個數據收集,目的是能讓政府在投入各類公共服務的時候,能更好地了解具體的問題是什麽。

 

 


 

 

“亞裔細分”因為涉及到華裔最為敏感的教育問題,從大選開始就是被一些公眾號作為“為了孩子也要選川普”的論點強推,這一次他們也沒有放過這個機會,順勢得出結論:“民主黨才是排華的幕後大boss,百般作妖逼死華裔。” 

 

 

 

將個例無限擴張,比如把一個學區的個例,馬上上升到整個州的法案,再推測到整個國家的民主黨,博主腦補得太快,我們實在跟不上。也符合該賬號的一貫風格:比如因為穆斯林,美國人不能吃豬肉,不能說聖誕快樂了。作為自詡“有態度”的媒體,難道發生這樣的事首先不是和學區溝通確認,而是迫不及待地開始上綱上線?

 

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方式和理由,對於種族是否要細分,“為什麽不細分猶太人和拉美裔”等反對的理由也說得通。然而這個調查一不是按護照/出生證登記、二不是錄取依據、三學校也更正了調查表取消了四個語言細分——直接把“某學區家庭語言調查”聯想到“逼死華裔”好像跳得有點快。

 

我們希望華人在參政議政上通過合理公正的平台獲取信息,比如自己閱讀法案、向律師詢問、或直接要求學校和政府解釋各種相關規定,不要隨意照單全收一些有目的的“挺川號”別有用心的過激解讀,也不要被被人以”憤怒“拿來作為賺點擊的感情販賣。

 

華人在這份調查表上的反應很迅速。未雨綢繆是好事。下次再有這樣的事,不如嚐試先和學校多溝通一下,學校和學區委員會也很樂於收到這樣的反饋。

 

 

 


 

擴展閱讀

《另一種觀點 | 被誤解的亞裔細分》

 

 

網友評論(更多請關注 @反吃瓜聯盟 )

 

微信網友來信 : 我是個在美國的liberal 挺bernie sanders 來著,共和黨一天都沒支持過。但是這個亞裔細分讓我特別不舒服 甚至害怕。我支持AA,這個細分讓我不舒服的不是AA原因,而是專門分亞裔, 為什麽所有種族都仔細分分?如果都分了,我倒是沒意見了。現在這個做法讓我想起來了文革的按父母的成分分類,和二戰納粹德國強迫猶太人佩戴大衛之星。

 

@影歌_yorihisa:我在德國市政府注冊的時候被問過是PRChina還是HongkongChina還是TaiwanChina還是MacauChina,這是不是代表德國人一直都在實行華人細分啊[攤手][攤手][攤手]

 

@昂帕帕斯2013:加州那邊台山人挺多的,中國方言差別那麽大,分一下主要是便於學校跟家長溝通吧

 

@紅袖添飯就是龜毛:照這個邏輯從川普限製7國穆斯林入境跳到接下來就輪到華人也是有點急哈

 

[1] https://www.lep.gov/13166/eo13166.html

[2] http://leginfo.legislature.ca.gov/faces/codes_displaySection.xhtml?sectionNum=48985.&lawCode=EDC

[3] http://www.leginfo.ca.gov/pub/11-12/bill/asm/ab_1051-1100/ab_1088_bill_20111009_chaptered.html

wechat: NoMelonGroup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