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被刺”身後的故事

(2016-12-20 10:47:33) 下一個

“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被刺”身後的故事

 徐扶風反吃瓜聯盟

過去24小時內發生的故事,媒體們的頭條要不夠用了。

 

  • 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被刺身亡,凶手是一名土耳其前警察,射擊後大喊“別忘了Aleppo”

  • 幾分鍾後,另一名槍手在美國駐土耳其大使館門口放冷槍,大喊“別跟我們玩兒”

  • 一小時後,一輛卡車衝入柏林一街區的聖誕節街會,造成9人死亡多人受傷

  • 一名槍手闖入蘇黎世一家穆斯林中心,開槍重傷3人並逃走

  • 一小時後,川普被選舉人確認為美國下一屆總統

 

(刺客站在俄羅斯大使Andrei Karlov身後的一瞬間)

 

若是平時並不關心國家大事的吃瓜群眾的直觀理解必然是:伊斯蘭教妖孽縱生,必須我強硬派上台將其趕盡殺絕”,順便也給在歐美各國崛起的極右派們大聲鼓幾下掌。

 

然而這個故事遠遠沒有那麽簡單。

 

事後我們馬上補起了曆史課,教材上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族暗殺,難道這次的槍聲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警鍾?土耳其背後美國爸爸做主的北約,到底幫還是不幫?

 

《大西洋周刊》為此寫了一篇不錯的評論,認為“刺殺一直都是軍事衝突的好理由,但從來不會是真正的原因”(Assassinations can make good excuses for military conflict, but they don’t cause it)[1]。在這次俄羅斯大使遇刺事件的背後,直接顯示出了一些勢力對俄羅斯在敘利亞城市Aleppo慘絕人寰地轟炸屠城的仇恨,直指克林姆林宮不顧普通民眾死活隻為重奪城市的控製權

 

(“白頭盔”誌願者從轟炸後的廢墟中救出敘利亞平民)

 

這個故事倒是更像在1938年,猶太人在毫無預警情況下被德國政府驅逐出境後,當時一位法國猶太裔德國青年赫舍·格林斯潘(Herschel Grynszpan)向德國駐法國大使館秘書斯特·馮·拉特(Ernst vom Rath)求助不成,用槍將其射殺,史稱“水晶之夜”,也成為德國對猶太人采取暴力行動的借口。

 

(當年被抓捕的赫舍·格林斯潘)

 

戰爭從不會被一顆子彈而引起,其背後的是蓄勢待發的權力集結,隻需要一個爆發的出口

 

 

土耳其的現任總理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an),和普京一樣,都被西方媒體認為是強權專製派(authoritarian)的主要代表。埃爾多安在上台後在土耳其大搞基建,造路造橋造廠一個都不能少,被看作是在東歐“川普”式人物,同時對內也大搞獨裁,排除異己。

 

在今年7月土耳其軍隊“不成功”的政變之後,埃爾多安更是大肆追捕,秋後算帳,有6000多人因此被抓,近3000多名士兵被關押在監獄,不少之前在北約就職的土耳其軍官本以為自己可以置身事外,被招回去的一個個基本便再沒了音訊,一時間人心惶惶,整個政府軍隊內外被完全清洗——該事件在外媒中被普遍解讀為一個“不友好”的信號,被看作土耳其背離歐盟和北約的核心價值的行為[2]

 

(土耳其軍隊武裝)

 

土耳其在目前重視“反恐”的世界格局中有重要位置,前有收了歐盟大筆錢本該安置敘利亞難民卻言不由衷,後有2015年底在土耳其南部與敘利亞邊界擊落俄羅斯一架飛機——土耳其對敘利亞目前的阿薩德獨裁政府各種看不慣,還要眼睜睜看著俄羅斯整天向其輸送物資幫其打跑反政府武裝,還有在背後支持反政府武裝的美國自然也不開心。隻是埃爾多安在不爽了普京好幾年後,眼看美國政治風向要變,最近倒是安靜了不少。

 

該刺殺事件一發生,首先來強烈譴責的便是普京,直接指控槍手是恐怖分子。在這個問題上川普也立刻附和凶手是“伊斯蘭教極端恐怖分子”(radical Islamic terrorist)[3]在調查還未有任何結果之前,先把鍋直接甩給穆斯林是右派政客的一貫做法

 

(AP攝影記者捕捉了大使被刺後的情景)

 

而在美國和土耳其這廂,語言就細致了不少。白宮頗為婉轉——“我們強烈譴責刺殺…對大使不幸遭遇和其家人、還有俄羅斯人民表示深切哀悼[4]埃爾多安的批判主要認為其“傷害了土耳其和俄羅斯關係的正常發展”,並強調了要“進一步加深國內安保的秩序”。這就意味著以後在土耳其國內會有更多的政府巡查和抓捕活動,也把鍋直接甩給了在土耳其國內反抗埃爾多安的運動——目前有消息認為土耳其政府在調查該刺客身後的力量可能來自於Fethullah Gulen[5],一名於1999年被流放,至今都一直呆在美國的土耳其政治家。

 

其實俄羅斯在敘利亞城市Aleppo的狂轟亂炸,不僅炸傷炸死了無數無辜群眾,受到直接打擊的並非ISIS恐怖分子,主要是美國過去支持的反阿薩德政府武裝,隻不過在川普和普京的眼裏,後兩類人都是一樣的罷了。

 

此時此刻,刺客真正的動機和幕後推手依然不得而知,在不少反對敘利亞阿薩德獨裁政府的聲音中,雖然對刺殺大使這種違背外交道德的事多有指責,不少人倒有點默默暗喜,認為這是俄羅斯對Aleppo平民非人道轟炸的直接報應

 

不少分析人士則認為,根據土耳其本次的立刻與俄羅斯會晤共同發表聲明的態度來看,此次暗殺並不一定會直接成為兩國戰爭的契機,這反倒會是土耳其和俄羅斯更加深合作的一個契機,更應該一起合作大戰恐怖分子[5]。 

 

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

 

除了普京和埃爾多安,另一個走在強權專製派尖端的人物,不必多想你也能猜到,在大西洋另一端等著要走向權利巔峰的唐納德·川普,從他過去的言論和親俄的內閣來看,美國未來會站在普京身後的可能性也很大。這個世界接下來的幾年會怎樣折騰,民主和人權會怎樣一次一次遭到強權的偷襲,恐懼會如何被轉化為政治籌碼,曆史會記錄在案。

 

隻是西方世界和伊斯蘭立教國家內部不同勢力和利益的揉合,絕對不是簡簡單單“你是壞人”、“你是好人”便能說得清的。

 


微信ID:NoMelonGroup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