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記錄

用手中的筆記下生活的點點滴滴
個人資料
淡淡的日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能做偽文藝青年

(2025-04-26 07:59:15) 下一個

     我時常被身邊的朋友喚為“文藝青年”,當然現在早就已經不是青年,應該是中年了,但年齡不是重點,重點在“文藝”兩個字。我並不喜歡這個標簽,因為對我來講,這個稱謂多少有些揶揄的成分在。    

     我向來對“文藝青年”頗有偏見。在我的印象中,矯情,敏感,無病呻吟是他們的通病,明明身無分文還要不食人間煙火,明明缺乏理想還想過得波瀾壯闊。“文藝”兩個字在他們的身上體現的不是創造,而隻是簡單的一種情緒的表達。但是後來我慢慢的發現,其實很多自稱“文藝青年”的人並不是刻意的附庸風雅,他們是很真誠的在用文藝作品來調劑生活,用文藝生活來陶冶性情,用文藝形式來表達自己,他們是真正的文藝愛好者。讓人反感的其實是“偽文藝青年”,他們最大的特點是不能老老實實的承認自己的淺薄。

    哈哈哈,所以說我可以被標識為“文藝青年”,隻是不能做“偽文藝青年”。不管怎麽說,我願意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的淺薄。既然淺薄,那當然就需要加強相關領域的理論知識,所以當朋友約我去爾灣參加一個為期兩天的藝術史講座的時候,我欣然同行。    

    參加課程的同學來自多個領域,有商業畫廊的從業者,上市的企業家,藝術品的收藏家等等,當然還有我這樣的業餘繪畫愛好者。老師的教學能力非常強,授課內容深入淺出,在兼顧專業性的同時,他的語言也幽默有趣。兩天八個小時的課程上下來,我的收獲滿滿。

    藝術史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我對其中抽象藝術的部分極為感興趣,筆記如下:

     “抽象藝術的重要起源是二戰前德國魏馬的"包豪斯設計學院"(二戰後遷往美國),主要是建築和家具行業學會開始組建的設計學院。冷熱抽象的代表人物孟德裏安和康定斯基都是這類課程的創始人物。為了解決建築立體或平麵圖形點線塊麵構成及色彩的視覺效果和心理引導作用,他們設計並安排了這類實驗性的教學課程,為的就是研究討論這些非具象的純視覺美學規律和對心理產生的作用,後來這些課程成為現代世界各國設計類學院的必修基礎課程。之後法國的米羅和俄國的馬克維奇等人也成為專門研究抽象藝術的藝術家(不僅限於平麵圖形和繪畫,也包括立體的裝置組合等非具象的現代藝術形式)。

     現代抽象藝術從後期印象派的塞尚將樹或水果及靜物變形成園形,三角形,以及後期的馬蒂斯(野獸派)的粗線條平麵簡畫都是抽象藝術中對東方風格的引用。從塞尚開始到畢加索用小型立體裝置,或者在平麵上通過吸收非洲木雕的立體抽象型來進行變形的探索,加上心理暗示為主的表現主義以及以後出現的行為藝術等等,都是以否定傳統藝術為主攻方向的"革命的"現代抽象藝術。

     現代藝術包括設計和繪畫,抽象構成的雕塑,應用於環境的建築學,廣告和裝飾品設計,室內設計及各類平麵設計。在這些藝術表現形式當中,抽象概念以其形式,構成(點線麵位置及部局安排),色彩的美學,心理學作用的研究等等,都是有對現代設計和繪畫有重要意義和貢獻的。至幹另外一部分以反藝術,反美學共識為目標的怪異,或者另類為展現並宣泄個人情緒的,與藝術無關的表現形式。那都不是藝術發展的主流。象文革中的破四舊,隻能是人類藝術史上一個特殊時期的社會文化形態,它們在人類藝術史的長河中是不會留下什麽可學習,可繼承的藝術成就或藝術經驗的。                   

     藝術本身隻是在人們的生活中,通過特殊的,帶有美感的表現形式,從心理,視覺到空間,環境來滿足個人的消費欲望,提高心理的鑒賞品級,承載情感的需求。就象當你看到一幅繪畫作品,無論它是抽象的還是具象的,你總會覺得它在表達什麽,而且目的應該是在傳達繪畫者的思想和情感,所以沒有任何內容的作品是難以獲得觀畫者的共鳴的。這也就是為什麽純抽象的作品往往是用編號來作標題和係列分類,卻不寫內容或作品名稱的原因。設想一下,如果沒有特定的前題,單純把一幅抽象的作品放在任何人的麵前,那作品都是很難被識讀和評定的。                  

     無論什麽樣的畫家,想借助於抽象或者半抽象的表現形式,達到一種心理或者視覺美感的繪畫效果,都屬於現代藝家追求的作品風格或者一種流派。這中間每個人的觀念,手法,獨特的表現風格, 以及個人形式代表的"符號"又各不相同。一些藝術家(通常不稱為畫家),在藝術形式,色彩心理,情感傳達,視覺效果的表現上都做了很多實驗性的研究和創作實踐。多數這類實驗藝術家也是在一段時間之內自定一個目標或形式主題等,然後再轉入一個新的主攻方向或形式(畫麵的線條,點線塊麵及色彩的組織安排所展示的視覺效果)。”          

     我之所以對抽象藝術最感興趣,是因為這種藝術形式強調了個人的主觀表達和實驗性。也就是說現代藝術史中的抽象畫家多數在探索獨特的視覺美感,色彩心理和情感表達,而不拘泥於傳統的繪畫風格和形式。我也想試試,尤其是畫大畫幅的油畫。

     打開一個48X48畫板的包裝,把它架在畫架上。麵對這個迄今為止我用過的最大畫板,我的思緒止不住的飛揚,畫什麽好呢?不知道,但是沒關係,探索嘛,我也很好奇最後會出現一幅什麽樣的作品。

     先畫個背景看看,然後再順勢而為。你有更好的想法嗎?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