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記錄

用手中的筆記下生活的點點滴滴
正文

吃點兒什麽好呢?

(2024-05-05 06:55:32) 下一個

吃大概對天生腸胃好的人永遠都是一件讓人欣喜的事情。很多人對美食都情有獨鍾,無論走到哪裏,第一件事都是先品嚐當地的特產。我時常羨慕那些對各地美食如數家珍的人,因為人家這輩子肯定沒白活,至少是把“過嘴癮”這件事做到家了。

    我從小腸胃弱,吃什麽都不消化。九歲的時候因為“積食”媽媽帶我去看中醫,醫生給我羅列了一長串需要忌口的食品。其實即便中醫不說,我自己也知道有很多東西都吃了不舒服。所以人生過半,真正讓我念念不忘的食物不多,北京的春餅是其中之一。

    北京人吃春餅的曆史由來已久,至於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我當然不知道,隻知道從我記事開始,家裏每年春天都要吃幾次春餅。我們家人口少,隻有我和父母三個人,但姥姥家人多,大舅,二舅,小舅,三姨,小姨,每一家都兩三口人,合在一起吃春餅那就熱鬧了。

    我很小的時候姥姥還健在,每個周日媽媽都會帶我去位於西單西邊二龍路胡同裏的姥姥家。姥姥跟大舅和小舅兩家合住,平時三家各吃各的,但周日中午一定會一起做飯一起吃,如果趕上吃春餅的日子,還會叫上二舅,三姨,小姨幾家。

    北京的春餅說麻煩也不麻煩,但說簡單也不簡單。不麻煩在於要準備的炒菜並不多,可烙夠十幾個人吃的薄餅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配春餅吃的涼菜熱菜數來數去也就那幾樣,風幹腸,豬頭肉,攤雞蛋,豆芽菜,菠菜炒粉絲,當然如果你講究,還可以加上香幹肉絲,醬牛肉,小肚兒等等,隻要是能切成絲的菜都可以往上招呼,再搭上甜麵醬和蔥絲,說起來應該是怎麽吃怎麽香,但是做一頓春餅的成敗並不在於菜品,而在於那張卷菜的餅。

    我小時候在姥姥家吃春餅的時候,這烙餅的任務從來都是由小舅媽承擔。在屋外小廚房門口支起一張圓桌,十幾個人圍在圓桌旁,小舅媽坐在廚房裏守著案板和煤氣爐上的蒸鍋。我不知道她怎麽和的麵,隻知道麵的軟硬程度適中,她擀一張餅就扔進蒸鍋裏。蒸鍋坐在火上,屜布上總是有幾張已經蒸熟的薄餅。我們這邊吃,她那邊一直烙一直蒸,最神奇的是這些餅被一起拿出來的時候,不管是先放進去的還是後放進去的都已經熟透了不說,還不會粘在一起。把一摞冒著熱氣的餅放在桌子中間的盤子裏,誰吃誰就伸手去揭一張,揭起來的餅薄得透亮,但韌性十足,包上四五樣菜都不會破,吃到嘴裏也是又軟又有嚼頭。小舅媽這烙餅的手藝堪稱一絕,媽媽學會了,大舅媽學會了,三姨小姨都學會了,但我沒學會。

    因為沒學會這手絕活兒,所以來美國以後我就很少吃春餅了。曾經試著買一些替代品,墨西哥的tortilla,越南的春卷皮,甚至中國的蔥油餅,但無論哪一種做春餅吃起來都不盡人意,直到最近經朋友介紹在Weee上買到了一種荷葉卷餅才又讓我回到吃春餅的日子裏。

      

    這種餅小而薄,有些像某些餐館中配烤鴨吃的餅。(順便說一句,美國餐館裏有時候居然自作主張的用象開口笑饅頭一樣的饃做卷鴨子的餅,真是讓人開眼界。)吃的時候打開包裝,直接放蒸鍋裏蒸幾分鍾,拿出來一張一張的很好揭開,餅又薄又筋道,包一大卷菜都不會破,而且餅既不幹也不硬,嚼起來口感非常好。除了這些優點以外,這餅還有一點讓我超級喜歡就是反複蒸幾次都不會爛,所以不用擔心餅蒸多了,一次吃不完剩下。有了這荷葉卷餅,愛吃北京春餅的人可以隔三岔五的就飽飽口福了。

    在Weee上我還找到了另外兩樣好吃的東西,一個是豆腐絲,一個是豆沙粽。在美國的華人超市裏一直沒找到好吃的豆腐絲,不是太幹就是太硬,吃起來都紮嘴。這種豆腐絲卻絲滑香軟,吃之前用水泡30分鍾即可,然後加上蔥絲和香菜,調上糖醋醬油香油辣椒油,那叫一個香啊,我一個人能吃兩包。豆沙粽也是我的最愛,個兒不大,一包六個,甜度適中很好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淡淡的日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握手握手,遇到一個跟我一樣的不容易。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我在城裏學的做春餅,很容易,用湯麵做,每層抹油,放蒸鍋就行了。我也不愛吃茯苓夾餅,不知道有什麽吃頭,去年買回幾個,不知道哪做的,中間果醬味多,還好,也是沒什麽特別的。這種中國食品得少吃,食品檢驗令人懷疑。現在我啥都做不了,沒蒸鍋:)
淡淡的日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我小時候就不喜歡吃茯苓餅,長大以後根本不看它了 :-))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北京食品裏最難吃的就是茯苓餅,】
你是在北安河遠足玫瑰穀那個年代嚐的茯苓餅,還是在改革開放以後?
兩者質地完全不同。
前者像包牛奶軟糖的那種糯米紙,(當然厚很多)入口即化。
後者不知道是什麽材料做的,確實一點也不好吃。
淡淡的日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xyz' 的評論 : 有好東西一定要分享。
淡淡的日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你真得多認識一些北京人,北京食品裏最難吃的就是茯苓餅,哈哈哈!
cxyz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介紹, 荷葉卷餅 豆腐絲, 記下了,下次我也試試。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我可能一共也就吃過一兩次春餅,已經想不起來是什麽味道、什麽樣子了。
在網上查了查。樣子是比較像 Tortilla。就算是中國文明和阿茲鐵克文明的殊途同歸吧。
我對北京城裏“餅”的印象最深的是茯苓餅。
依稀記得,那時候茯苓餅是用糯米汁烘出來的,放在嘴裏,它自己會化。
過了若幹年,又買了一次,質地全變了,多半是用了桃膠,放在嘴裏多長時間它也不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