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海美食 幾乎全軍覆沒》
記憶上海,美食遍地,
大街小巷,美食飄香,
苦於沒錢,直呑唾液,
夢想一日,一網打盡。
這次回上海探親,行前做足功課,將互聯網上的有關上海的美食信息,全部儲存在隨身攜帶的平板電腦上,準備按圖索驥,一網打盡。
晨曦微露,迫不及待,
直奔街頭,四大金剛:
大餅油條,豆漿粢飯,
大餅個小,豆漿甜膩,
油條不錯,粢飯可以,
量少未飽,再添蔴球,
一口咬下,如嚼橡皮,
皮薄且硬,內中全空,
驚歎納悶,如何製成?
高級科技,全為作假!
午餐吃麵:雁蕩路和南昌路口新開的麵館,新鮮鹹菜肉絲麵,味道一般,沒有驚喜。
晚飯家食:魚沒魚味,肉無肉香,鱔魚味同嚼蠟,小河蝦稍微好一點點,但第二次再吃又無味道了,哎,真是很失望。
海鮮大餐:正規飯店,油爆大蝦,清炒蝦仁,水煮魚片,薺菜黃魚,椒鹽排骨,白灼肚尖,四鮮烤夫,中看的多,好吃的少。
家常菜:馬蘭頭拌豆幹,香萵筍,紅米莧,蓬好菜,枸杞藤,上海蔬菜很好吃,葷菜是一點都沒吃頭,大失所望。
中西點心:老大昌、哈爾濱和凱司令的西點已經沒有昔日的味道,吃了蝴蝶酥,公主酥,奶油小方,粟子蛋糕和摜奶油,口感味道均一般。靜安麵包房曾以法式麵包著稱,專門去買了麵包,又貴又鬆又難吃。全國土特產商店裏全部是出租給各個商家的櫃台,熏青豆,筍脯黃豆,椒鹽花生,全部都是快過期的食品。食品衛生安全堪憂,原料配方和牛奶質量眾所周知。生煎饅頭也沒有原來的味道,因為肉不鮮,麵團沒發好,底部沒煎透,放在盤子中,一點沒噱頭。
雞鴨魚肉,全都無味,
僅剩一味,淡而無味,
獨缺一味,就是鮮味,
五味俱失,食欲皆無。
唯一可能的解釋就是我們的味覺退化和嗅覺失靈,已經尋找不回當初年輕時那種往年的味覺記憶。
如今大多數國家已經基本解決了食品短缺的問題,但這一現實有喜也有憂,人們不用擔心下一頓飽飯,但也喪失了很多東西。從 20世紀 90年代起,王世襄開始對食材感到失了:“從前許多好吃的菜,現在隻能是回憶了。豬肉現在不好吃了,吃了跟橡皮一樣;雞肉不好吃了,都是拿激素催的;菜也沒有味道了,從前我是最喜歡講究吃的,現在我也沒興趣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阿城也說:“如今西紅柿吃著沒有西紅柿的味了,西紅柿炒雞蛋更沒法吃了,因為假雞蛋橫行,要吃,隻能吃糖拌的了,因為好在糖還有原來的味,所以,感覺有一半像。"上一輩人還知道有機的、自己種的菜和西紅柿有怎樣的好味道,而很少吃到真正新鮮的食物、打小就吃工業化生產的食品長大的孩子,會以為食品本來就是這個味,他們將不知道食物應該有的味道。
前幾天看到一篇報道說,沃爾瑪超市銷量最大的商品是“新鮮”蔬果。可是超市裏的東西有多新鮮呢?“超市設法為我們提供新鮮食物的方法之一是延伸新鮮一詞的概念。”比如,冷凍食品也算新鮮的。 2000年 7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邀請公眾參加在芝加哥舉行的一個會議,專門討論“新鮮”一詞的定義。怎樣才算新鮮,這涉及了很大的商業利益。
消費者無論是在選購生菜、魚類還是牛奶時都會問:“這個新鮮嗎?”這是現代人才會問的問題。亞當不需要質疑夏娃給他的蘋果是否新鮮、有益健康。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不需要定義新鮮,因為他們親眼看到他們的雞下蛋,他們自己動手宰牛。但是冰箱冷藏貯存提出了產地和生產日期的問題。古人用醃漬等方法延長食品的使用期限,冰箱的出現使生產現場從消費者眼中消失了。新鮮這一概念隨之出現,用來填補由此造成的感受上的空缺。
“塑料大棚是如此巨大以致在太空中都能看到,工廠大棚內擠滿了工業化流水線飼養的動物。”工業化生產不僅使食品喪失了風味,也是一個不安全的供應體係。“而今,幾乎全球範圍內市場上的香蕉都是一個品種。美國超過 90%的牛奶來自同一個品種的奶牛,市場上超過 90%的雞蛋來自同一個品種的蛋雞。”由於基因多樣性的喪失,當香蕉或蛋雞感染疾病病原體後,美國找不到能夠抵抗傳染病的方法,人類將會遇到天大的麻煩。
作家卡羅琳把食品供應存在的很多問題歸結為大公司的壟斷。“為了防止任何人在貿易中取得壟斷,前革命時期的巴黎麵包師不許碾磨他們自己的穀物,出於同一個理由,磨坊主不許烘烤麵包。”而現在,區區 30家公司就掌握了世界食品市場 30%的份額。比如,卡夫收購了吉百利,因而變得更大了。卡羅琳提到,一些歐洲國家會對大超市的分布做出限製,她十分懷念以前的傳統社區集市。采購食品時人們可以聊天和交流新聞,而超市是一個人群擁擠的沒有人情味的購物場所。
超市中除了銷售需要自己帶回家烹飪的蔬菜,更多的是半成品的食物。卡羅琳用了一章討論了現代人與廚房的關係。“下雨會影響快餐公司的生意,如果開始下毛毛細雨,許多人就會明顯地想吃快餐,但是當雨下得更大時,我們就寧願待在家裏從冰箱裏找吃的。”當然也可能叫外賣,送餐上門。
?
其實很多年輕人家裏的冰箱是用來放啤酒、冷飲的。“我們的父母都懂得烹飪,能夠用近乎解剖學的知識準確地向你描述牛或豬身上的每一部分。知道哪些肉適合烤、炸或燉湯。現今,除非你選擇以此為業,否則懂得這樣的烹飪知識幾乎不可能。”我也曾經有自己下廚的衝動,而下麵的文字就是我的寫照:“你可以在超市找一個工作人員征詢建議。當然,超市知道如果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某一塊肉的來源就不會買它了,因而故意對此加以隱瞞。”
卡羅琳揭露了食品企業的詭計。“食品企業既提高了烹飪的地位,又阻止人們做真正的烹飪。食品產業的利潤猛增,主要要感謝中產階級的婦女被說服相信自己不懂烹飪,而她們大多數應該是很會做飯的。”
?
我們可以感受到卡羅琳寫下這樣的句子時扼腕歎息的心情:“低收入家庭本來可以通過自己做飯節省一筆開支,而現在也越來越喜歡把他們少得可憐的錢花在方便食品和外賣上。”還有她殷切的期望:“在我們這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社會,自己做飯是我們大多數人能夠掌握自己吃什麽的一次機會,也是唯一的機會。烹飪和其他基本技能一樣,一旦你知道了如何去做就很容易掌握。可以一邊做飯一邊和朋友聊天、照看小孩、聽廣播,這個時候烹飪就不僅是有用而且是快樂的。"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恩奶南潯家裏有一塊自留地種菜,分不同的季節和時令,種了很多品種不一的蔬菜。怪不得在"文學城"裏,有那麽多的地主和在自家後院種菜的鄉下人。
2017年7月20日
另外假雞蛋並不橫行,因為真假雞蛋其實在燒的時候很容易分辨。你自己都沒見過吧,說出來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