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鬼首天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鬼首天龍 | 閑話南宋的滅國

(2017-08-22 10:57:13) 下一個

 

   幾天來跟一個朋友閑聊關於南宋的話題,斷斷續續說了很多,整理一下思路,把所思所想變成一篇文字,供大家分享,希望得到批評指正。

 

  關於南宋的內容,在我們大部分國人的頭腦裏是有些概念的,嶽飛與秦檜是眾所周知的人物,一個是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一個是和談賣國的權相奸臣。此外幾個詞人的名字牛逼閃閃放光芒,陸放翁與辛棄疾,一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一個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這些詞句恐怕連中小學生也能背誦,因為這是我們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內容。

 

  此外還有一個牛逼人物叫文天祥,有人以為他是個神,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受人敬仰的。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詩句就是今天的我讀起來也有熱血賁張的感覺,大有引刀成一快,不負老人頭的豪邁冰爽。更有人無限懷念那個被蒙古鐵騎滅掉了南宋王朝,以為那是當時世界文明的標兵模範,倘若不是被滅於異族的野蠻,便會如何如何,所謂的崖山之後無中華這話語說得多麽沉重與無奈,其實又有多麽可笑!

 

  跟朋友聊南宋,我們都發現,除了以上的這些內容是從中小學語文和曆史教科書裏得到的,至於其它的人和事幾乎在大腦裏是一片空白。今天我就念叨一下南宋被滅亡之前的一些人和一些事兒。反正外邊陰天下雨,我是百無聊賴,閑著也是閑著。

 

  說南宋的被蒙古人滅國,繞不開一個人物,就是南宋最後一個權臣賈似道。關於賈似道這個人,我關注很久了,一直有說道一下這個人的衝動,但是都按捺住了,如果把南宋被滅國的責任都一股腦地讓這位賈大先生承擔起來,我以為是很不厚道的做法,這套武功我們中國人都會使用,各路太極拳的起手式都是這一招,叫做嫁禍於人,先把狗屎盆子扣在別人頭上再說話。這個招式從外觀到內容都不美好,非常二逼懦夫斯基。

 

  先說一個曆史名詞解釋:端平入洛。宋理宗登基當了皇帝,在前九年,獨攬朝廷大權的是史彌遠。紹定六年,史彌遠死,理宗開始親政。此時的各國局勢是蒙古崛起,並且加緊入侵金國。在前任皇帝寧宗時期,蒙古開始大規模對金國進行攻擊,並重創金國。蒙古滅金的過程中,曾欲與南宋結盟。但海上之盟在前,南宋對於結盟之事不大感興趣。在史彌遠專政時期,蒙古軍一度被金軍擊敗,開始更加積極與南宋聯盟。紹定五年,史彌遠在死去之前答應了與蒙古結盟,並正式遣大軍參戰對金軍發動進攻。史彌遠死後,端平元年,宋蒙聯軍攻破金國都城蔡州,金哀宗自殺,金國滅亡。

 

  金國滅亡後,河南地區因為飽受戰亂,已經是赤土一片,蒙古軍也北撤至黃河一帶。但河南對於南宋的意義非常大,首先汴京,洛陽和商丘是北宋的三都,其次北宋的皇陵全在河南。為了爭奪河南,建立戰略緩衝區,理宗采取了趙葵趙範的據關守河戰略,開始了端平入洛。從這段文字上讀者大概可以揣摩出來所謂的端平入洛是一個戰爭行為,其戰爭目的在於奪取地盤,原本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希望把河南地區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翻看一下相關資料,有這麽一種說法,公元1233年,即為宋理宗紹定五年,蒙古向南宋政府提倡聯蒙滅金的條文,與蒙古結成盟友。後來於端平元年(1234年),宋蒙聯軍成功滅金,但蒙古卻違背之前定下來的條文,把宋應得的土地削減,宋出兵強行要回土地,但無濟於事,慘敗而歸,更被蒙古於1258年以違約名義入侵。

 

  以上兩段文字你看過之後,腦子裏有沒有冒出來一個問號,在南宋與蒙古聯合滅金之後,是蒙古軍隊違約在先,把答應給南宋的土地強行霸占,還是南宋朝廷背信棄義,主動進攻圖謀占領河南。這是一個問題。也許有人會說:這個問題很重要嗎?我認為當然重要,這涉及到是誰在撒謊的問題,而撒謊這種事,無論是於公於私,都是品質問題。

 

  中國人至今認為在國家領土爭端上是沒有道理可講的,誰的拳頭硬誰就是道理的掌握者。可惜的是,曆史上的那個南宋王朝的拳頭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硬,在端平入洛戰爭前期,宋軍旗開得勝勢如破竹,蒙古留守汴京的崔立在兵變中被殺,李伯淵趁機投降南宋。此時蒙古軍退守黃河,掘河遲滯宋軍,破壞宋軍後勤。在宋軍攻破洛陽後,蒙軍發動突襲,導致洛陽與汴京之間的宋軍失去聯係。在宋軍糧盡後蒙古發動龍門和洛東兩次戰役,徹底打垮宋軍。自此,端平入洛計劃失敗落空。

 

  蒙古於1258年以南宋違約名義興師問罪,南宋軍隊連遭敗績,鄂州被蒙軍重重圍困,宋理宗拜賈似道為右丞相領兵馳援鄂州,於是這位賈似道大人閃亮登上了曆史舞台,注定了他最終不得好死的悲催命運。

 

  賈似道率領宋軍馳援鄂州,但是他根本就沒有打算跟蒙軍死磕一下,戰爭以議和為主,這是南宋王朝的外交主旋律,賈似道也不例外。在賈似道兵臨鄂州城下之後就開始了與蒙軍私下議和的交流,並向蒙軍遊說朝廷會向蒙古進貢,告訴蒙古人說我們這兒不差錢。

 

  第一次議和還沒有成功,蒙軍並不心甘情願。及後,蒙古大汗蒙哥在釣魚城一戰中死於城下,賈似道得知忽必烈定會回國爭奪汗位,便看準機會,與忽必烈簽訂和約,表示南宋朝廷願意稱臣、歲奉二十萬兩銀、絹二十萬匹。強調一下,這個和約南宋朝廷並不知道,是賈似道代表朝廷私下與蒙古人簽訂的,在他簽訂這個和約的時候,他即沒想對蒙古人遵守,也沒想讓宋理宗知道,他是怎麽想的?你問我,我問誰去啊?

 

  以我們今天國人評判曆史事件和人物的眼光,賈似道與蒙古人簽訂這麽一個條約,這絕對是喪權辱國的行為,情無可原,罪無可赦。但是我們都不是身臨其境的人,如果給賈似道說話的機會,他一定會發個表情:寶寶心裏苦,卻還說不出!

 

  在私下議和成功之後,蒙古大軍開始撤兵,賈似道得與其他將領會師。在這個時候,賈似道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就是趁蒙軍撤退的時候命令宋軍發動攻擊,殺傷了僅僅一百七十多名蒙軍的殿後部隊兵員。一百七十多的數目對兵源充足的蒙軍簡直是微不足道,可是,賈似道卻視之為空前絕後的戰功,並無限擴張誇大,連奉捷報給南宋朝廷,卻並不報告蒙軍撤退的真正原因,宋理宗得到的報告是這樣的:諸路大捷,鄂圍始解,匯漢肅清。宗社危而複安,實萬世無疆之福。

 

  理宗皇帝在接到這樣一份奏報之後,他的喜悅心情可想而知了。不光是他的心情喜悅,整個南宋軍民也是喜出望外,可以說是普天同慶。可不是麽,一個偌大趙家王朝,前半截身子被埋進了黃土,後半截身子偏安一隅,一次次地挨打,一次次的議和,往事不堪回首,說起來都是淚兒。什麽時候有過戰爭的捷報啊!賈似道的這個彌天大謊讓南宋全體臣民沉浸在無妄的喜慶之中。賈似道因此晉升為衛國公與少師。在他勝利班師回到臨安都城的時候,理宗皇帝令朝中的文武百官恭迎賈似道凱旋。此時的賈似道在理宗皇帝甚至在大部分臣民眼裏,不亞於天人一般,這是一個不世出的軍事奇才,簡直是大宋朝的國之幹城。

 

  前文說了,賈似道與忽必烈在鄂州城外簽訂了和平協議,表示南宋朝廷願意稱臣、歲奉二十萬兩銀、絹二十萬匹。兩年的時間過去了,忽必烈沒有收到南宋朝廷的一根兒雞毛。1260年,忽必烈稱帝,授郝經為翰林院侍讀學士,令其出使南宋。消息傳到宋廷,賈似道極度恐慌,堅決反對郝經入境。因為他知道,郝經一旦入境麵見理宗皇帝,他在鄂州城外私下議和納貢的劣跡就得敗露,他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元朝代表團郝經一行,共有數十人,在明知道前景危急的情形下,依然前往南宋而來。

 

  說一下這位蒙古的使臣郝經,這是一位漢人,飽學之士,才略過人,深得忽必烈欣賞和重用。他有一位學生,名叫張弘範,我想可能會有人知道這個大名。崖山之後,宋國滅亡,張弘範於崖山石壁上刻張弘範滅宋於此七個大字而還。後來有個秀才,在這七個大字前麵又加了一個字,於是變成宋張弘範滅宋於此。春秋筆法,褒貶之意,不言自明。這是漢人酸儒的小聰明,也就這點意思了。話說回來,張弘範是漢人不假,但是從他父親開始就是蒙古的將軍,跟南宋王朝一毛錢的關係也沒有。

 

  果然,郝經為首的元朝外交使團一進宋境,賈似道令大將李庭芝派人把郝經等人軟禁,這一囚,不是一兩年,也不是三五年,而是直到賈似道獲罪下台,在1275年才被釋放回到蒙古。整整16年的光景,什麽概念?別說當年呱呱墜地的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了,孩子的孩子也能出去打醬油了!郝經,讓我們記住這個人,在被囚禁南宋的十六年期間,矢誌不渝一心向北,忠於大元忠於忽必烈,有蒙古蘇武之稱。

 

  在很久之前,當我讀到這段曆史的時候,幾乎不能相信這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這是國與國之間的外交行為嗎?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我知道整個大宋王朝始終踩著一個非常二逼的節奏,但是也沒有想到會二逼到這種程度。並且這種時間還不是孤立的。如果說賈似道扣押軟禁元朝使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害怕自己的劣跡敗露,但是另一起相同事件根本就沒法解釋。

 

  蒙古滅金後,大汗窩闊台曾派月裏麻思為正使,率七十多人的使團出使南宋。行至江南,即被宋軍扣留。這夥人比郝經這一團隊還倒黴,從1241年起,一直被秘密扣押了三十六年之久。其間,正使月裏麻思因病而死。其屬下有位漢人名叫趙成,出發時是個毛頭小夥子,與其父一起作為月裏麻思隨人的身份出使南宋。正使死,父親死,趙成直到元軍平滅南宋後才被救出,元軍將士自己都糊塗:宋軍關押的這個蒙古使臣是什麽人?什麽時候什麽人派他來幹什麽的?這是一出悲劇,令人啼笑皆非。這就是南宋,二逼出翔的王朝。

 

  大概是在八年之前,我那時混國內的幾個論壇,一時手癢寫了一篇說道北宋滅國的帖子,南宋隻字沒提。我以為沒有必要再提了,重蹈覆轍這四個字在南宋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

 

  熟悉北宋曆史的人應該知道,北宋朝廷對遼國毀盟違約,與金國聯手滅了遼國,其目的是想在勝利的果實中分一杯羹,把燕雲十六州給拿回來,隻是在與金國的聯合軍事行動中暴露了自己敗絮其中的本相,在金國滅了遼國之後,兵鋒指向北宋,最終導致靖康之恥,讓嶽飛引為臣子之恨。等到了南宋理宗皇帝臨朝的時候,他要結盟蒙古聯合滅金,殷鑒不遠卻視而不見,智商在哪裏?讀書到這裏,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了。

 

  翻看了一下宋理宗趙昀的個人生平,發現這個人其實是不應該做皇帝的,這個

 

  情況比較複雜,我不想說什麽,因為毫無意義。宋理宗趙昀能登上皇帝寶座是當時的權相史彌遠等人偽詔的結果。也就是說在理宗皇帝當上皇帝那一天起,就有風言風語在坊間流傳,說他得位不正。理宗皇帝自己也覺得好像有塊心病似的,越是在這種心態之下,他的皇帝範兒就擺得越足,他決心要做出一番事業來,給天下的人們看看,朕是真龍天子,是中興之主,是你們百年難得一遇的英明領袖!

 

  要說這位宋理宗也算是有幾把刷子,在史彌遠身死之後他就果斷迅速地掃除了其遍布在朝廷內外的餘黨,把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開始端平更化,這又是一個曆史名詞,新主臨朝萬象更新的意思。端平更化的內容裏有減除冗員,改革經濟八個字,你在看書的時候可以忽略而過,端平更化的最主要內容是奉理學為儒學正宗,於是南宋君臣貌似掌握了宇宙真理,從上到下開始裝逼了。當然,對於宋理宗這種胸懷夢想還特別想幹實事兒的人來說,僅僅裝個道德高尚的逼是遠遠不夠的,他也建立不世之功,於是他把眼光瞄準了苟延殘喘的金國,與蒙古結盟聯合滅金的戰略就是這麽出籠的。

 

  南宋與蒙古結盟,總算是把金國給滅了,靖康恥至此洗刷刷了。然後就是端平入洛,宋軍搶占河南地盤,這也情有可原,趙家的皇陵都在河南這塊地盤上了,如果能趁機搶奪回來,這是揚眉吐氣光宗耀祖的事情啊!但是這個舉動讓蒙古人大吃三驚:怎麽回事兒?你們漢人背信棄義的老毛病又犯了不成?

 

  縱觀北宋南宋的外交軍事舉動,基本就是一部毀約違諾背信棄義的曆史,就好像漢人的這一屆王朝的君君臣臣們從來不知道誠信為何物一樣。端平入洛沒有成功,被蒙古人緩過神來還手打得鼻青臉腫,理宗皇帝裁減冗員改革經濟節省下來的那點銀子也賠個精光,然後就跟得了陽痿症一樣,再也不敢輕言戰事。但是,你不言戰事不行啊,蒙古人還得回來找你算賬呢,這才有了忽必烈興師問罪在鄂州城下與賈似道簽訂了議和條約。

 

  賈似道與忽必烈簽訂議和條約,這件事在漢人眼裏是不可寬恕的罪過,漢奸賣國賊的第一罪狀就是簽署和平條約,即使今天的中國人也是這麽個想法,在這個群眾基礎上我們所看見的盡都是慷概激昂的愛國裝逼犯,在絕對安全的情況下表達對主人的忠勇之情。但是我覺得賈似道與忽必烈議和這個事兒情有可原,並沒有多大的過錯。他身臨其境與蒙古人交過手,他深深地知道蒙古鐵騎的厲害,宋軍不是對手,真心打不過人家,既然無法取勝言和退敵軍,在經濟上吃點虧也不算什麽問題。如果說他有錯,就是錯在撒了彌天大謊!

 

  賈似道在與忽必烈議和之前沒有得到朝廷旨意,在議和之後也沒有上報請罪接受懲處,而是欺君罔上虛報戰功把自己偽裝成一個拯救帝國於危險之中的蓋世超人,把自己淹沒在海洋般的鮮花與掌聲當中了。由此,他一步登天成為南宋王朝最具有權勢的大臣了。無邊的榮華,潑天的富貴,他盡情地享受著。

 

  賈似道的這個節奏,我反反複複地琢磨過,試圖做出能夠理解他的表情,我曾想:他有沒有想過要向朝廷如實陳述自己讓蒙古人退兵的真正原因呢?我認為他沒有!因為他不具備誠實的品德,在這件事情上他由始至終都沒有想把真相告訴給誰。特別是在他跟忽必烈議和之後,蒙古大軍開始撤兵,賈似道卻命令匯合到一起的宋軍發動攻擊掩殺了蒙古大軍的殿後部隊一百七十餘人,這件事情都已經不是耍流氓的問題了,簡直就是一個無賴,在正常人的腦子裏,怎麽也想不明白他為什麽要這麽做,用一句粗俗的話來說,我們見過二逼,但是真沒見過這麽二逼的,他是為了什麽?我琢磨了很久,我想他是為了掩飾他與敵國私下議和的真相,給天下人造了一個他堅持抗戰的假象!

 

  我依然想最大限度地對賈似道的行為舉動表示能夠理解,我想,在私自與敵國議和這件事上,賈似道有可能展現一下美好的誠實品德嗎?我想是沒有可能的!真相大白於天下,意味著什麽呢?他賈似道的身敗名裂,隨後就是滅頂之災!那麽,在他享受著無上的來自朝廷的封賞的時候,心理上有沒有過些許的不安呢?我認為他應該有過,甚至他也知道這件事蒙古人不會善罷甘休。但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能騙一時是一時。我想這就是他的心理狀態。

 

  忽必烈終於啟動了滅亡南宋的戰爭按鈕,賈似道以及南宋君臣的好日子也快到頭了。蒙古滅宋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也不是一年兩年的過程,在1267年到1273年的襄陽保衛戰就長達六之久,在這麽長的時間裏,南宋君臣們都在幹什麽了?我告訴你們,在裝逼!

 

  前麵提到過,宋理宗當上皇帝之後特別重視精神文明的建設工作,尊崇程朱理學為儒學正統,於是南宋君臣從上到下,個個正襟危坐,大談孔孟之道,存自己的天理,滅別人的人欲,這太陽底下的逼啊,都不夠他們裝的!到了南宋末期,理學之毒已經浸透到了兒童教育裏去了,《三字經》這部童蒙教材就是成書於此時。

 

  但凡一個國家一個王朝或一個政權,當他們高調張揚道德的旗幟的時候,也正是他們最腐朽糜爛所謂道德最不堪的時候,南宋就是這麽一個裝逼到死的王朝。在蒙古鐵騎如雷滾滾之時,南宋君臣卻滿嘴仁義道德大裝而特裝正人君子的逼範兒,而私底下卻人人言行不一荒淫無恥到極點。單說賈似道的糜爛狀態,妻妾成群自不必說,南宋天下的良家婦女隻要稍微有點姿色,他是想上誰就上誰,不僅如此,他連寺院裏的尼姑們也不放過,最囂張的是皇宮的宮女也在玩弄的對象之中。

 

  1264年,宋理宗死掉了,史書上如是說:由其中年嗜欲既多,怠於政事,權移奸臣。什麽叫嗜欲既多?這個節奏不用我多說一句,你們都懂得。宋理宗死,宋度宗繼位,這是一個白癡皇帝,連完整的話都說不清楚,但是這丫在性欲上卻有常人不及之能,敬事房的太監們記載,有一天早晨,有三十幾個宮女紛紛前來謝恩。這什麽意思?這三十幾個宮女在一個晚上都這傻子給臨幸了!這就是南宋王朝被滅亡前夜的和諧景象。蒙古滅宋不過是中國曆史上的一朵浪花,但是這朵浪花印證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那就是莫裝逼,裝逼遭雷劈!

 

  宋度宗在做了十年皇帝之後死掉了,而賈似道還活著,他熬死了南宋王朝的三任皇帝。此時元軍已攻占了鄂州,南宋太學生提議賈似道親征出戰,在朝野內外的壓力下,賈似道不得不上陣了。但他哪裏敢跟元軍正麵交鋒,這個念頭他都不敢有一下,隻是想故技重施而一味求和。他給元丞相伯顏送上厚重禮品,請求割地賠款,這回是真想賣國了,但伯顏拒絕議和:你賈似道是個什麽東西我難道不知嗎?

 

  1275年,在安徽蕪湖魯港一帶,對於元軍賈似道幾乎未加抵抗,和幾個屬下一起拋棄其統領的十三萬精兵,乘小船逃走(丁家洲之戰)。南宋軍隊大敗,軍士死傷逃亡不計其數;天下輿論大嘩,隨後元兵直逼臨安,朝野一片震動驚恐萬狀,紛紛要求殺賈似道以謝天下。在強大的壓力下,謝太皇太後被迫將賈似道免職,但此舉無法平息眾怒,堅決要求處死賈似道的聲音不絕於耳。謝太皇太後無奈,隻得把他貶到偏遠的廣東一帶。

 

  太皇太後不忍心以一場敗軍之罪誅殺賈似道,認為似道勤勞三朝,豈宜以一旦罪,失遇大臣之禮。這讓很多人表示很鬱悶,其中最鬱悶的一個也是最想殺掉賈似道的人叫陳宜中。因為在賈似道兵敗之後第一個上奏章彈劾他的人就是陳宜中,洋洋千言曆數賈似道的罪狀,義正詞嚴慷慨激揚。這篇奏章對太皇太後雖有觸動,但是最後仍然沒有治賈似道的死罪。陳宜中豈能善罷甘休?

 

  陳宜中,這是中國官場上的一位模範,一個貌似才華橫溢人品端正甚至大義凜然的人,但其實卻是一個能夠投機善於取巧最後果斷出手恩將仇報的人。此人本是靠著依附賈似道而在官場上一路攀升上來的,在賈似道權勢熏天的時候,他不僅不敢得罪賈似道,還做過一件令人不齒的事情。

 

  宋理宗時,南宋的越州同知叫鄭塤,此人曾在賈似道的父親手下做過事,所以對賈似道父子的德行非常熟悉,對於賈似道獨專朝政的內外政策也心有不滿並多有議論,這讓賈似道對他懷恨在心,時刻想至置於死地而後快。可是這位鄭塤也沒閑著,他暗中收集了很多賈似道的罪狀資料,他本來是想通過陳宜中向朝廷告發的,但是陳宜中審時度勢之後把鄭塤出賣給了賈似道,於是鄭塤被賈似道給處死了,他兒子鄭虎臣被發配到邊疆服役,後來遇到朝廷大赦,才被放歸,回到朝廷候任。

 

  賈似道是一定要死的,而且會不得好死,這是他注定的命運。因為如果賈似道不死,陳宜中就會寢食難安。陳宜中是這麽一個人,既然我出手了,就要把事情做到底做到絕!但是太皇太後就是不殺他,怎麽辦?不是要把他貶到偏遠的廣東一帶去嗎?咱找一個與他有私仇的解差一路護送他上西天吧!這個解差就是鄭塤的兒子鄭虎臣,他的父親遭受賈似道迫害致死,這刻骨仇恨一直未報,讓他擔任這次解壓的任務,賈似道焉有命在?

 

  鄭虎臣執行解壓賈似道到廣東貶所的任務,一路上賈似道是生不如死,鄭虎臣想著法兒的折磨他。此時賈似道雖然獲罪在身,但仍是朝廷官員的身份,他還有有資格坐轎子的。但是鄭虎臣命令兵丁把他轎子頂蓋給打掉了,等於是讓賈似道在烈日炎炎之下暴曬著。由於賈似道大權在握時黨羽遍天下,受過他恩惠的門生故吏有很多,這一路走來還有不少地方官給他接風洗塵設宴款待,但是鄭虎臣鐵青著一張魔王似的臉色坐在一邊,賈似道哪裏還有心情吃得下去?就這麽著,鄭虎臣也沒有耐心了,多次告訴賈似道:你丫的自殺吧,我不可能讓你活著跟我說再見!

 

  賈似道自知老命非喪於鄭虎臣之手,但是他也沒有自絕於黨和人民的勇氣,就是不死。當行走到漳州木棉庵的時候,賈似道似乎感染上了痢疾,在一個小屋裏坐在便椅上狂瀉不止,鄭虎臣終於失去了耐心,衝進小屋裏衝著幾乎奄奄一息的賈似道就是一通組合拳,把他給錘死了。賈似道的死相很難看,一頭紮在他自己剛拉出來的汙穢的屎尿上了。

 

  鄭虎臣殺賈似道,被陳宜中以擅殺大臣之罪投入獄中,最後被砍下了頭顱,南宋王朝在臨滅亡之前,做了一件依法治國的事情。

 

  在南宋滅國之前,賈似道失勢,陳宜中執政,他以最果斷的手段鏟除了賈似道在朝廷裏的親信爪牙,然後開始著手與元軍談判議和,然而此時他已經無力約束南宋軍民,幾撥元朝使臣走到半路,皆被南宋軍民所殺。1279年陰曆二月初六,在廣東崖山,元軍發起了對南宋王朝的最後一擊,陸秀夫身背年僅九歲的小皇帝投海自盡。至此,南宋滅亡。

 

  南宋被滅國,滅了也就滅了,今天的我們回顧這段曆史,所謂的以史為鑒也不過是扯淡的借口,北宋被滅連南宋都不能引以為鑒,我們在這裏鑒個毛?然而既然說道曆史,總要有幾分感慨的,我是這樣看南宋的。

 

  我們中國人談論曆史上的軍事外交,常把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掛在嘴邊,這句話也是中小學老師鼓勵孩子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最佳詞句,它簡單而粗暴,極容易植入大腦。但是這個落後就要挨打是指近代以來相對於西方列強而言的。當我們談到宋朝兩次被滅,明朝被滿清取代的時候,就轉換成野蠻踐踏文明了。落後就要挨打野蠻踐踏文明這兩句話在我們中國人的嘴裏自由轉換得毫無障礙,難道這不是一個悖論麽?

 

  我曾經寫過一個帖子,標題是裝逼的文化與苦逼的生活,在裏麵我談到了宋朝與周邊地區民族政權的外交關係,我以為在文化上漢人並沒有絕對的文明優勢與其它民族相比較。如果你的文化是真的文明,那麽你的國家一定是繁榮的,你的人民一定是富庶的,你的軍隊一定是強大的,你的科技一定是先進的。即使人類社會處於野蠻的叢林時代,你也應該有足夠的能力去滅亡它國它族而不是被滅。如果你不能強大到以武力征服它國它族,有不能把這些國家這些族群納入你的文明價值體係,也就是說你不能主導這個世界,你的文明在哪裏?

 

  我還曾經專門為北宋的蔡京寫過一個帖子,這位蔡京蔡大人的書法詩詞都是中國古人文人裏一流的水平,在官場上幾起幾落始終處於不敗的姿勢,其聰明絕頂絕對是一個人才中的人才。但是在中國的文化圈裏,這種人才也就是這點意思了,最後與宋徽宗君臣一道沉溺與升聲色犬馬之中,除了腐敗還是腐敗,最後導致國破家亡。他們的知識與文化,既不能修身齊家,也不能治國平天下,更別說為世界人類社會在思想和精神層麵上做出什麽貢獻了。到了南宋賈似道之輩執政之時,隻有重蹈前朝文人的覆轍,他們還有其它的內容可以書寫嗎?

 

  有人對賈似道貌似中肯地評論說這貨絕非一個無能之輩,在他執政期間是做過不少事情的,還進行過經濟改革,還有反腐敗的鬥爭。這話簡直就是開玩笑!我們都知道在趙家天下南北兩個王朝,最著名的改革變法是王安石主持的,其實在王安石變法之前,範仲淹也試圖過進行改革,在南宋王朝的時候,前麵所講的端平更化的內容也涉及到經濟改革的動作,但是他們都不會取得成功,他們所謂的改革在本質上都不過是以國家的強權對民間財富的掠奪敲詐,因為他們想讓國家富想讓軍隊強,然後稱王稱霸。這樣的改革怎麽會取得成功?

 

  今天很多中國人對於宋朝是頂禮膜拜的,以為那是中國曆史上最文明最先進的時代,同時也是最富庶的時代,連袁騰飛老師一說起宋朝,都以為當時世界上三分之二的財富都在大宋的天底下了,那時候的地球人全都喝湯,隻有宋朝人在吃肉,這是講曆史還是在說相聲?南北兩宋王朝始終圍繞著經濟改革大傷腦筋,因為什麽?因為捉襟見肘入不敷出,賈似道的經濟改革同樣也是因為這個問題,當時南宋王朝行政機構日益臃腫,有冗員二萬四千人的工資問題不知道從哪裏開支,你一個偌大的王朝,兩萬四千名公務員的工資都是問題了,好意思吹金山銀海的牛逼麽?

 

  至於賈似道的反腐敗我都實在懶得提上一個字,我以為在中國的漢語詞匯裏麵,反腐敗這三個字是一個特別惡心人的詞匯,不僅字麵令人惡心,內容更令人作嘔。賈似道的反腐敗從軍中入手,其實不過是他獨攬大權之後對南宋官場的一次重新洗牌,一方麵反腐敗,另一方麵自己更加腐敗,你們誰見過這樣的反腐敗能夠取得成功?賈似道的反腐敗不僅於南宋王朝江山社稷的穩固無補,反而逼死逼退逼反了若幹軍中將領,加速了南宋王朝的滅亡。

 

  絮絮叨叨碼了將近一萬字了,我自己也開始煩躁了,如今大家都這麽忙,誰有那麽大工夫聽我說廢話,結束這個話題的。有朋友在微信私人小窗口裏私信問我:在中國的宋朝的時候,西方文明發展到了什麽水平?我告訴他:1215年英國人訂立了《大憲章》。

 

微信公眾號:鬼眼天下guiyantx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clothtiger 回複 悄悄話 弱國無外交。誠實也被打,叫“人善被人欺”,不誠實也被打,叫“打你個滑頭的”,美國說伊拉克有大殺器,還說伊拉克和本拉登眉來眼去,把伊拉克砸了,有人懲罰美國嗎?
被滅了,就是因為不能打,跟家裏多有錢,認多少字,會畫畫沒關係。
悲哉。
robustfox 回複 悄悄話 你的文章必讀,觀點獨特,有視角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