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曉

生活是可以緩緩的,即便看上去是在浪費時間,我情願在慢慢裏被時光雕刻,而不是急急地消耗生命的元氣。
正文

三毛重慶黃桷埡故居門票(請勿轉載)

(2024-06-25 10:20:17) 下一個

還是有點人緣,生活裏。

這篇想到匯報給原來上海的一個紅領巾小記者,當年在張樂平故居采訪過三毛呢。:)

一個老鄰居朋友二十年了,慢熱型。上個月回國,忙裏給我一個視頻,六一那天恰巧在重慶三毛的故居。她從青島去了重慶成都,時間緊,各才兩天,離開重慶的上午偶爾知道住的離三毛故居近,去了。

今早請我喝咖啡,我說夏天在室外好,不必去Paradise 了,去它家斜對麵的“此時&以後”,後院坐坐。

一杯咖啡,兩個小時。說說家事,極愉快。給我看手機上那張門票,是明信片。她找郵局寄,還沒有到家。她後悔開始不知道是明信片,故沒有多餘。送我一串黃桷埡老街買的木珠,我戴上,她說好看。

此刻我想起大學裏受三毛影響,很想要一串木珠手鏈。1992年夏天去青島,買過一串木珠項鏈,但好像沒有買到過手鏈。今日我穿九十年代末在上海華亭路買的麻布短裙,這邊淘的外銷的七十年代玻璃絲繡花短袖襯衫,木珠串大小合適手腕。

真好。晚上要去鄰居家加班。我讓朋友來剪薰衣草、雛菊,拔點薄荷,工具放在門口椅子。

喝咖啡時,接到另一個鄰居電話,上海方言“覺曉”的“覺”像“菊”。約我明天早上去她家後院喝咖啡。也是慢熱型朋友,細水長流。

回家路上,先遇見齡齡小學同學媽媽。快到家,聽見有“小妹”的叫聲從遠處傳來,恍惚間,像在上海街頭。回頭,是廚師長從大街轉到路口,我笑。他說要考驗我的聽力。

所以我不怕“更”,早更或晚更都不擔心。因為永遠是“小妹”,不會斷崖式衰老。齡齡在東京說,給我買了小本子。喜歡的東西也是小的,沒有大格局。寫來寫去以小為主,不關乎國際。但紙上談兵,不都是一個“小”?

“此時&以後”,我們的談話被木桌上的小花細聽。六月將盡,雨季不再來。

朋友是圖書館員,我們談談書與作家。

三十年後,我有一串木珠。應了廚師長說過的,我想要的總會有。靜心等待,像聖經上寫的那樣。

此時以後的一杯
細說從頭的話語
源於重慶的軌跡
再見青春的手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