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轉發了《加國無憂》網站上的一篇文章到我的微信圈裏:有兒子的要當心了:娶土豪家的閨女你敢嗎?當一看到這吸人眼球的標題,對於家有兒子的我來說就不由自主地點擊進去看了。這篇網站的有償征文說的是有很多國內出來的新移民,包括投資移民,企業家移民,即所謂的“土豪”,還有大量的官二代、富二代女留學生,他們現在都把選婿、擇偶的目光投向了移民二代的男孩。作者認為對移二代男孩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危險,是一個“桃花劫”。文章作者從自身的經曆和身邊的例子說起,“力證”“弱勢群體”的移二代男孩“沒人眷顧,沒人愛,情懷寂寞,缺乏戀愛經驗”,相反“長相不咋地”的富二代女留學生卻心機重,濫情多變,粗野不文明,而她們的父母土豪們“不僅市儈、世故,而且刻薄、挑剔”。移二代如果“娶了土豪的女兒,除了錢,最大的陪嫁就是土豪爹和土豪媽”,“娶的是一個人,可麵對的卻是三個人“,作者認為這樣的婚姻根本無幸福可言,移二代及其父母這樣做又是“何苦來哉”?
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人在那個網站裏發表針鋒相對的評論,而就在我轉發這篇文章不久,即有一二十條留言和評論湧進我的朋友圈,基本上是兩極分化,少有中立者。一般來說加國這邊的朋友大多讚同作者的觀點,有朋友說她讀大學的兒子與國內來的小留“三觀”不同,根本“沒話說”,所以彼此不會成為朋友,也就沒有可能娶“土豪閨女”;有的朋友認同兒子是“弱勢群體”;有的則認為“父母擔心沒用,愛情來時擋不住”;還有的朋友說自己兒子不但吸引了中國女孩,還吸引了別族裔的女孩;甚至有朋友打趣和“告誡”我要“趕緊看好你滴仔”。而中國國內那邊的朋友則基本上持相反的意見,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是認為是作者的“酸葡萄”心理作怪,我的一個朋友直言“寫這篇文章的人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另一個是質疑作者居心何在。一朋友質問“這作者是在哪裏受的教育?對中國或中國人有那麽深的成見與憤怒,特別是最後一段話,這對那些不了解中國的移二代來說會有多麽不好的影響!”。 於我自己而言,我接觸過不少移二代,富二代和官二代及他們的父輩,我本人是獨立移民出身,家有移二代兒女,我認為移二代是否會娶土豪家的閨女取決於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這“三觀”是否相似/相同和受到父母“三觀”的影響有多深。作為第一代技術移民,我從小就向兒女灌輸做人要自強自立,正直善良,金錢不是衡量一個人的唯一標準。一個上進,有責任心,有共同理想和追求的人才值得跟其過一輩子。我同時也會鼓勵兒女多和各族裔的人交朋友,多學習其他族裔孩子的優點,而不僅僅限於與華人的孩子來往。令我欣慰的是兩個這邊長大的兒女確實很單純陽光和正直善良,他們寧願選擇靠自己的努力和奮鬥來逐步過上幸福的日子,也絕不會去做“啃老”一族,更不會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知道一個“投移”朋友的女兒早在中學時期就設定了來來夫婿的“標準”:必須是1米8以上,家有幾套沒有貸款的房子和幾百萬加元存款的才是她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因為她不想過沒豪車月月還貸款的“窮”日子。她的這個“擇偶觀”深受其父母“寧可坐在寶馬車裏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的觀點影響,所以他們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四出結交“非富則貴”的富裕移民,好從中物色“佳婿”。試想,這樣一個“三觀”與象我家兒子這樣的完全相反的人又怎可能擦出愛情的火花呢?我還認識有朋友的孩子結婚,要求雙方父母出錢買大房買好車最後還不滿足,我隻想說這對年輕人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敢情都認為父母為他們做這些是應該的,至於父母因此奔波勞累省吃儉用甚至轉住地下室則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
當然我也認識不少富二代官二代乖乖女孝順仔,他們讀書刻苦,工作認真,能力出眾,對愛情婚姻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追求。認識一個富二代女孩,父母是億萬身家的成功生意人士,她卻不願做一個嬌滴滴的千金大小姐,女孩非常獨立,學習優秀,工作也很出色,又懂得體貼人,而她找的“白馬王子”則家境普通,能力也沒她那麽強,但愛情至上的她不顧父母的反對堅持與他在一起。還有一個朋友的朋友的女兒,自小就隨父母移民來加,家境好,性格柔,讀書棒,工作佳,卻沒有從追求她的眾多優秀的前程遠大的移二代男孩中挑選一個,反而跟為愛而追隨她來加留學但前途未卜的“青梅竹馬”相愛,並得到了雙方家長的祝福和支持。我另外一個富裕階層的朋友的女兒,相貌才學皆上品,雖追求富貴的生活,但喜歡創業的她也相信以自己的能力一定能成功,能繼續躋身進精英上流社會,所以普通人家按部就班的移二代男孩並非她的理想人選,而認為那些跟她家庭背景和個人經曆都相似的富二代男孩或許更能理解和支持她,若能“強強聯手”,夫妻必能比翼雙飛,事業齊頭並進。當然富二代女孩中一定會有抱著強烈功利目的去接近移二代,把婚姻當跳板的,但既然男孩選擇了接受,則一切後果自負,就算看錯了,想必他日後也能吃一塹長一智的,何況北美第一次婚姻的離婚率高達50%左右,所以婚姻失敗也並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更談不上“自心生魔,自生煩勞,自取其辱”!
這篇文章的作者本意是想通過身邊的事例來反映與加拿大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通篇卻用詞刻薄,以偏概全,一知半解,在對人對事上都打上強烈的臉譜化。比如作者說“移二代男孩沒人眷顧,沒人愛”,事實上是這些男孩對感情認真執著,不想遊戲人生,誤人誤己。我兒子在大學期間和剛開始工作時都曾被各方麵都很不錯的女孩“倒追”過,難道能說他是感情稚嫩不解風情情懷寂寞?又比如作者說富二代女留都是“詭計多端,蠻不講理”的母夜叉兼鐵破鞋,這簡直就是人格上的侮辱。我所認識的富二代女孩大部分眉清目秀,舉止溫柔,知書識禮,又哪來的醜女?這不是打擊一大片又是什麽? 我覺得作為移二代的父母,適當給孩子提個醒就可以了,要相信我們的孩子是有判斷力的,何況姻緣來時擋不住,與其害怕和當心,倒不如多鼓勵和多支持孩子,我們能給予他們的是最寶貴的生命和親情,其他的就一切隨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