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毛囡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1955年全國高校有沒有一級教授

(2024-06-25 10:24:41) 下一個

1955年全國高校有沒有一級教授

   在博文“56年前高校教授工資級別”中,根據一些資料(52年的高校工資標準和一些教授的實際級別資料)回答了法眼網友的問題:林徽音和張光鬥在55年都不會是一級教授(最高到高教5級)。由下麵1954年的高校工資標準(圖1. 單位是工資分),可知,沒有擔任高校正副院校長職務的教授最高隻能到4級。而擔任校長的教授如陳垣、李達也隻是2級,陳望道3級。據所看到和收集到的資料,1955年高校沒有一級教授(即工資級別為高校一級的教授:在北京55年一級工資標準是313.9元,陳垣工資293.48元是二級工資標準)。
   圖1.
 

  1954年的工資等級標準列有1級(甚至還說可申報特級),卻沒有人定到1級(全國定2級、3級的也隻有幾個),這個工資標準係統定得有點特別。

   法眼網友指出:他說的56年前教授級別是指技術職稱,如53年張光鬥被評定為清華一級教授,應該是指技術級別,類似的,中科院在56年前評定有特級研究員(如華羅庚等8人)和一級研究員(如王淦昌等人);工程界也有一級、二級工程師。

   上麵的說法有問題,教授、講師、研究員等是技術職稱,前麵沒有“一級、二級等的數字”,一級、二級等是(工資)級別,不是職稱。比如問某教師是什麽職稱,如回答是“六級”就沒有回答好問題,問的想知道他是教授(副教授)還是講師,答六級那是教授、副教授、講師都有可能。如問的是(高教)幾級,回答“六級”才對。另外,特級研究員、一級研究員、一級、二級工程師也是說的是工資級別,55年的研究人員的工資級別標準和高教係統的不同(56年工改後研究人員和高教的工資標準相同了,所以有時一級研究員也叫一級教授),相同的級別,研究員的工資比教授要低3級,即1級研究員的工資和4級教授相同;2級研究員的工資和5級教授相同等。見下圖比較圖1。

 華府網友評論:“1956年工資改革前的教授,比工程師待遇好像差些”。從工資標準來看(下圖),56年工改前5級以上的教授(人數不多)待遇高過一級工程師,1級工程師工資和6級教授相同。工改後工程師的工資標準不象高教研究係統是全國統一的,工程師有國家技術人員工資標準和企業技術人員工資標準,如華府說的,企業中的一級工資隻相當國家的三級工資。工程師的工資標準待整理一級工程師名錄時再討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