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快訊

傲骨快訊,專注於中國社會新聞資訊傳播。
正文

為了活下去:遼寧丹東七旬老人薑家文中南海討飯被截返

(2025-11-12 14:51:10) 下一個

11月9日,一個七十多歲的維權老人,從天安門往新華門走去,說自己隻是想去中南海食堂“吃一頓飯”。剛走到半路,就被警察查扣,送往廣場分局,再移交駐京辦,押送返丹東。

對很多不了解中國現實的人來說,這聽上去像段荒誕段子。但對熟悉維穩體係的人來說,這是一條再普通不過的新聞線索:一個被地方政府“穩控”了二十多年的老訪民,再一次在北京被攔截,隻不過,這一次,他維權的理由已經退化成了最簡單的五個字 — — “為了活下去”。

從故意傷害案被害人,到“穩控對象”

公開資料顯示,薑家文是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人。2001年,他在家門口遭遇毆打,被當地修配廠廠長帶人圍毆致重傷,但丹東市公安、檢察院、法院在案件處理過程中被指長期徇私枉法,放縱施暴者逃避應有的刑責。

 

薑家文網絡照

案件三級終結後,2005年9月,薑家文開始進京上訪,從此踏上一條漫長的“信訪 — 打壓 — 再信訪 — 再打壓”的循環之路。民生觀察與維權網等人權網站梳理的個案資料顯示,自2005年以來,他先後被非法勞教五次共計五年,刑事拘留五次累計一年多,行政拘留和各種形式的非法拘禁累計超過二十多次,總羈押時間超過一百個月。

在這些記錄裏,幾乎可以看到中國“訪民治理”的全部配方:勞教、刑拘、行政拘留、黑監獄、強製隔離、截訪押解,每一種手段,他都經曆過。

進入近十年,隨著大型會議、冬奧會、二十大等“敏感節點”密集,他成為典型的重點“穩控對象”:2013年前後,他在北京南站被遼寧政法委書記親自帶隊截訪圍毆,送久敬莊黑監獄關押;

2020年,因在網上轉發河北退伍老兵打死截訪者的視頻,在北京公交車上被查扣,以“尋釁滋事”先刑拘後行拘;

2021年、2022年,多次在公安部信訪接待室門口被駐京辦與當地公安聯合綁架,押返丹東,以“防疫隔離”“疫情管控”為名關押在所謂隔離點和招待所。

在人權團體的記錄裏,他被稱為“勞教冠軍”“被穩控樣本”;在丹東市的維穩台賬裏,他則是一個必須長期盯防的“不穩定因素”。

三年多“穩控”與夥食費停發

如果說前十幾年的打壓還主要集中在剝奪人身自由、貼標簽、製造案底,那麽最近三四年的做法,已經明顯指向另一條極限路線:通過掐斷基本生存資源,把一個上訪老人的生活一點點逼向崩潰。

2022年起,薑家文被強製從北京押返,穩控在丹東市東和招待所一類的臨時安置點,據報道,這種“穩控”一穩就是三年多。

所謂“穩控經費”,在很多地方有一套專門的內部標準:為截訪人員、陪同人員支付高額補貼,為駐地旅館、招待所支付房費和夥食費,人權報道中曾披露某地截訪人員每月靠“維穩出差”年入數十萬;相對應的,真正被“維穩”的訪民,卻被丟進條件惡劣的賓館、隔離點,用最廉價的夥食打發。

到了今年7月,局麵出現了新的變化。《大紀元》等媒體披露,薑家文公開控訴丹東市元寶區書記左忠鵬:在將他長期穩控在招待所並禁止進京的同時,當局又停發原本用於維持生活的夥食費、停發低保、不給住房補貼,導致其生存陷入困境。

“穩控在地方三年多,夥食費說停就停。財政緊張成了擋箭牌,人命就成了可以挪用的預算項。”一位熟悉丹東情況的維權人士這樣評價。

按照你提供的最新信息,從去年開始,薑家文每天60元的夥食補貼已經被丹東元寶區政府以“財政緊張”為理由停發了一年零一個月;同時,他每月本就不高的低保再被扣去一百元,隻剩六百七十元。對一個七十多歲、疾病纏身、一直被限製行動自由的老人來說,這幾乎等於被推向生存線外。

停發夥食費,本來是監管機關對在押人員都不敢觸碰的紅線。看守所的夥食差,可以被抱怨;夥食費被挪用,可以被舉報;但把“夥食費”變成一種維穩工具 — — 該關的時候報高價,該放的時候直接抽走 — — 這就不僅是治理失衡,而是徹頭徹尾的製度性淩辱。

從“要說法”到“要吃飯”,一條被壓扁的維權路徑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11月9日發生在天安門 — 新華門中間那段路上的一幕,就不再是“異想天開”,而是被一步步逼出來的結果。

根據你發來的情況梳理,當天上午11點左右,薑家文從天安門方向步行,準備前往新華門,再繼續往中南海方向走,他對外界說明的目的非常直白:丹東市元寶區長期停發夥食費,各部門推諉不解決,自己在人家借錢吃飯借了一年多,低保被扣,生活無以為繼,所以想到“到中南海食堂要飯吃”。

這不是一句玩笑,而是一種極端表達:既然地方政府可以肆無忌憚地扣押他的夥食費,地方財政又可以在“穩控預算”上大手大腳,對一個上訪被害人連最低生活費都拿捏,那就幹脆去中央權力象征的食堂門口,把“吃飯問題”直接端上桌麵。

結果是可預見的:他在天安門至新華門的路上就被警察攔下,查驗身份後帶至廣場分局,再按照早已熟悉的流程,移交給遼寧丹東駐京辦,隨後押送返回原籍。

這套流程,從程序到動作,都極其熟練:

先是敏感區域的密集布控,實時篩查所謂“重點人”;

再是派出所、分局的簡單登記,迅速通報駐京辦;

最後由地方截訪人員接手,押返、隔離、穩控,再次回到招待所、旅館、黑監獄。

薑家文被扣下的不隻是一頓飯,而是最後一條通過合法渠道向中央表達求助的路徑。

長期的人權報道已經揭示,像他這樣的訪民,早已被禁止進入國家信訪局、公安部接待室,身份證一刷,係統提示“重點穩控對象”,門口的保安、警察便立即將人“請離”;地方則通過駐京辦、截訪點,把人一層層往下拖。

從“要說法”到“要吃飯”,是一個維權路徑被壓扁的過程:法律程序被剝奪,信訪渠道被封死,媒體監督被消音,最後,訴求隻剩下最基礎的生存問題,而連這個問題,都要在天安門到新華門中間那段路上,被粗暴打斷。

財政緊張與“維穩豪奢”的殘酷對比

在丹東元寶區給出的說辭裏,停發夥食費的理由是“財政緊張”。然而,同一時期,關於地方政府維穩支出、截訪費用的揭露,卻形成了刺眼的對比畫麵。

人權報道曾引用截訪人員自述:某些地區給截訪人的標準是,工資補助六百八十元,旅館費五百元,夥食費兩百元,交通費八百元,市內交通費八十元,一個月出差截訪下來,輕鬆拿到五六萬,一年就是六十多萬。

在另一篇關於薑家文“被強製隔離”的報道裏,他自己透露:被軟禁在所謂“隔離賓館”期間,每人每天的費用按一百五十元從財政列支,但實際夥食質量隻值三十元左右,去年每天一百二十元還偶爾有水果,今年提高到一百五十元,反而連水果都取消了。

這兩組數字放在一起,就能看出“財政緊張”的真實含義:

對維穩體係而言,錢一直是夠的,甚至多得可以支撐一個灰色利益鏈條;

對維穩對象而言,所謂的“夥食費”既可以被層層盤剝,也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隨時抽走。

在這樣的財政結構之下,像薑家文這樣的維權老人,命運早已不是“權益得不到糾正”,而是被當成一筆可以任意調賬的支出項目:需要壓下時,多給幾個截訪名目;不想管了,就以“財政緊張”為由,停發夥食費,直接把人推回自生自滅的境地。

誰在為停發“夥食費”負責?

如果把視角從薑家文個人拉高一點,這起事件至少暴露出三個必須被追問的問題:

第一,丹東市元寶區政府以“財政緊張”為名停發夥食費、扣減低保,是否經過任何公開的程序與審核?

老人的生活補貼是否屬於基本民生保障範疇?如果是,這種截斷是否違反《社會救助暫行辦法》《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的基本要求?即便在體製內部,它也至少觸碰了“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政策底線。

第二,在持續三年多的“穩控”期間,當地財政到底為此支出了多少經費?

這些經費,是如何在“旅館費、夥食費、交通費、補助費”等名目下被列支的?

相比之下,發給當事人的生活費到底有多少,又被停發了多久?這筆賬,紀委、審計、人大是否做過哪怕形式上的監督?

第三,對一個因故意傷害案上訪二十多年的老人,地方當局有沒有盡過哪怕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糾錯”責任?

從民生觀察、維權網、大紀元等過去二十年的報道來看,地方機關對這個案子的處理路徑始終高度一致:不查案情,隻處置人;不解決冤情,隻升級維穩。

這已經不僅是個別公務員冷漠的問題,而是整個治理邏輯的顛倒:信訪製度本該是矯正錯誤、修補正義的渠道,卻被徹底變成了控製和清除“麻煩人物”的工具。維穩預算本該用來防止社會衝突升級,卻被用來養一套圍堵訪民、壓製求助的灰色隊伍。

一個人的孤身行走,照出一整套體製

11月9日,薑家文從天安門往新華門方向走去,他並沒有舉橫幅,也沒有喊口號,隻是準備去權力中心的食堂討一頓飯。

對一個維權了二十多年的老人來說,這是最低限度的表達;對丹東元寶區政府來說,這是長期停發夥食費之後的必然結果;對整個維穩體係來說,這卻是一種難以承受的風險 — — 哪怕是一位拄著拐杖、眼睛幾乎看不清的七旬老訪民,出現在中南海附近,也被視為一種“威脅”。

所以,他很快就被查扣、帶離、移交、押返。這套熟悉的動作,再一次精準地運轉起來。

真正需要被追問的是:

當一個人隻剩下“去食堂要飯”這一種表達方式時,這個社會的製度究竟出了多大的問題?

當地方政府敢於隨意扣押一個維權老人的夥食費時,誰還敢相信“民生保障”“法治中國”等宏大口號?

當監管機關連在押人員的夥食費都不敢亂動時,丹東元寶區政府憑什麽覺得可以對一個被穩控的老人為所欲為?

薑家文的這次北京之行,又一次被截斷在例行的程序裏。但事件留下的記錄不會那麽快消失。對外界而言,他不隻是一個被反複抓捕、軟禁、截訪的“老訪民”,更是一麵照妖鏡,把中國信訪製度與維穩體係的真麵目照得更加清晰。

接下來會發生什麽,很難預料。但可以肯定的是,隻要案件沒有被真正糾正,隻要這套把“財政緊張”當成擋箭牌、把“夥食費”當成籌碼的維穩邏輯不被拆解,就還會有更多人,被迫走上同一條路。隻是,到那時,他們是否還能走到天安門與新華門之間的那段路,已經變成一個未知數。

 

原文來源:自由憲政聯盟
原文標題:一個七旬維權老人被逼去中南海討飯:丹東‘財政緊張’背後的殘酷維穩現實

轉載自:https://www.tnttimes.net/society/34576.html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