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情深,我必意重

人過四十。 腦子不靈了, 邊走邊記吧。
正文

武誌紅的心理學課摘錄-03-關係(5)擁抱你人格的對立麵

(2019-07-19 22:44:31) 下一個

4.擁抱你人格的對立麵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覺得我所領悟到的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從關係的角度看問題。

*世界是相反的。

現在,我對心理學認識深刻了很多,已經不再隻是兩句話就能概括的。

“世界是相反的”,這句話如果用更學術的表達,就是榮格的“人格與陰影”。意思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外顯的人格,而和這個人格對立的那些東西,就是“陰影”,它們藏在潛意識的深處,怎麽努力都難以觸及。這句話更感性的表達是“當你看到了A,就意味著你看到-A。”

魯米的詩句:

有一片田野,它位於 / 是非對錯的界域之外。 / 我在那裏等你。 / 當靈魂躺臥在那片青草地上時, / 世界的豐盛, 遠超出能言的範圍 / 觀念,言語,甚至像“你我”這樣的語句, / 都變得毫無意義可言。

*我認為心智的打開,自我的轉變,處理關係能力的提升,和對人性高度哲學化的認識,這些都是密不可分的。

//好我與壞我//

1. 世界是相反的;當你看到了A,也就看到了-A。

2. “好我”,就是父母對我們的期待。一個人執著與“好我”時,是執著於用這種方式和他人建立關係,是一種和別人建立關係的習慣方式。我們會想辦法避免“壞我”,因為不僅頭腦上認為它“壞”,也擔心它一旦呈現,關係就會被破壞,別人會不喜歡自己。

3. 當一個人的意識,和自我的一部分特質徹底失去聯係時,這個人就會受潛意識的支配,去接近一個明顯具備這一特質的人,通過和這個人聯係,去碰觸自己內心的這一部分。

4. “好我”和“壞我”,A與-A,意味著二元對立。我們越是持有這個二元對立的好壞觀,就意味著我們的內心和人性越分裂,我們要警惕極端的分裂。如果分裂太嚴重,就會出現,我們意識上拚盡全力讓自己隻處於“好我”這一麵,但我們的“壞我”,就容易以極有破壞力的方式出現。

*《天才為什麽自甘墮落》,武誌紅寫的對《心靈捕手》的影評。

//你既可以A,也可以-A//

1. 所謂的“好人”,在善良忍讓的同時,是被動,消極和封閉的。這樣的“好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反麵的自己,從理論上講,這是沒有被看見的本我。

2. A與-A,在一個人身上並存,這是一個真理。隻是-A總是藏於潛意識深處,而難以被看到。如果一個人完全看不到自己的-A,那麽他會找明顯呈現-A特質的人,通過和這個人在一起,與-A的品質建立聯係。這是戀愛中的最常見動力。於是你會看到,人們多是因為不同,而走到了一起。

3. 然後,戀人們又因為不同而痛苦。人們通常認為,戀愛是為了追求幸福和快樂。但其實,戀愛乃至人生的更大動力,是追求人性上的圓滿,於是會出現各種痛苦的選擇。解決這份痛苦的方法,自然不是一個去消滅另一個,而是兩者的融合。痛苦是為了融合人性的不同部分,最終趨向人性的完整。

*房樹人測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8%BF%E6%A0%91%E4%BA%BA%E6%B5%8B%E9%AA%8C

*越外向,越內向。 反之也成立。比如說我自己就是一個很內向的人,但我很容易對人袒露心事。

*越快樂,越悲傷。這件事在很多著名的笑星身上都有體現,比如沈殿霞,卓別林,憨豆先生,他們都得過嚴重的抑鬱症。崔永元曾經說過自己是“微笑型抑鬱”。

*微笑抑鬱:非典型的抑鬱表現形式。在微笑和樂觀的麵具後麵,去充滿了無價值,殘缺和絕望感。就像是很多人在朋友中很愛逗別人開心,但當自已一個人的時候,去常常感到悲傷一樣。雖然他們看起來在笑,但實際上每天都在低落的情緒中掙紮。

*越“好人”,越恐怖。我曾經寫過一句話:關於這樣的“好人”,他們的情感表達,隻能抵達自己胸口一厘米遠。對於太好的“好人”,我發現有這樣一個規律。在十幾歲二十幾歲的時候,他們普遍自我感覺良好,有高道德感,也比較有活力。 到了三十多歲的時候,他們開始出現自我懷疑,並且發現做好人反而會帶來人際疏遠,被剝削等,這是自我改變的契機。 如果還是沒改變,那麽到四五十歲時,怨氣會凸顯在臉上。等到了六七十歲,這樣的人會比較容易生病,而且身上散發著的怨氣,別人都能直接感覺到,更加疏遠他們。

//正能量與負能量//

1. 自戀,性和攻擊性,是人類的三大動力。我們反對自大,忌諱談性,也強調克製憤怒,我個人認為,這些極力想消滅的壞東西,是最寶貴的生命力自身。

2. 人越是遠離自戀,性和攻擊性這三個東西,就越是死氣沉沉,沒有了生命力。相反,那些能直接展現這三種能量的人,雖然容易有爭議,但他們身上,容易有熱情,創造力,魅力等生命力的各種表現。

3. 一個具體的人,之所以將自戀,性和攻擊性視為-A,那很可能是因為你最初的家庭將這些生命力視為壞的,而家庭之所以如此,可能是社會文化環境所導致的。

*國內精神分析學家曾奇峰老師的一段話:其實謙遜會讓人猥瑣。這是怎麽回事?因為,謙遜並非是人的本性,自大,驕傲與自戀才是。骨子裏的自戀並沒有轉化,卻極力去表現的很謙遜,那麽謙虛隻是表麵的,意識的,甚至是假自我的。一旦表達的時候,我們就覺得,自己呈現了一個壞的特質,這時有恐懼感,罪疚感,並且還有偷偷摸摸的感覺,於是就混合成了猥瑣的感覺。

*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特別喜歡描繪一種情節:主人公掉到井底,在井底就那麽呆著,當習慣了黑暗後,發現井底竟然有一道門,打開門,有一個通道,就是通向自己要去的地方。我在抑鬱期間所做的事,大概也是如此。我有著抑鬱型人格,而這兩年徹底沉入到抑鬱的深井中,不加抵抗地讓抑鬱的情緒流經我,結果是,我深深體驗了這股所謂的負能量,我先是在體驗上弄懂了我自己,然後就能讀懂別人的故事了。

*波蘭導演吉耶斯洛夫斯基,他曾拍攝過《十誡》《藍白紅》等電影,他說他之所以能懂得別人的故事,是因為他一直在無情地分析自己,當他懂得自己的故事後,他就能懂得別人的故事了。

*有一位同學的留言震撼到了我:讓我驕傲一次把,看看別人會不會死。

//發現問題行為後麵的積極動力//

1. 催眠大師斯蒂芬吉利根講過,表麵行為或有好壞,但背後的動力卻是沒有問題的。艾瑞克森流派的催眠治療方式是,找到所謂的“壞”行為背後的動力,把它視為好,然後找到好的表達方式,優雅地表達這個藏在行為背後的動力。

2. 艾瑞克森流派的原則是“問題行為背後都有積極動力”,拆解一下,可以分成三個步驟:看到一個問題行為;找到問題行為背後的動力;學習用好的方式去表達這份動力。如果你想改變別人的問題行為,也可以告訴他,他問題行為背後的動力有多麽好。

3. 被動攻擊,也被稱為“弱者的武器”。被動攻擊性將攻擊性視為了不好的東西,於是用不好的表達方式去表達它。你可以對自己說,憤怒和攻擊性是好的動力,當你真實地這樣認為時,你就能用好的,主動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攻擊性了。一旦你能這麽做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拖延,遺忘,犯莫名錯誤和遲到等行為可能都會有好轉。

4. 我們專欄就是在做這件事,希望能傳遞這個信息:人性的這些動力,是多麽好的東西。

//擁抱完整的自己//

*谘詢中會遇到這種情況,一個人找到的伴侶,是自己的-A,而出軌的對象,卻是和自己相像的,彼此深深理解,可是沒法真走到一起。所以,默契和相互吸引,是很不一樣的。

*意識和潛意識合一的話,人就開悟了。所謂“開悟”,可以視為“全意識”狀態,就是你能覺知到一切體驗,不再排斥任何體驗,並且這時的自我,語言和思維都會消失,因為不需要了。但是,這幾乎是一輩子都不可能修完的功課。

*平庸並不比成功差,悲觀也不必樂觀差,消極也不必積極差。關於真善美,《道德經》有非常美妙的論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是因為人的頭腦去做分辨,而一分辨,就會出現二元對立。

*做父母的,最重要是教育孩子守住一些必要的底線。關於人品和人性,要給孩子一個很大的空間去嚐試去認識,最終形成他自己。

*我們為所欲為地用自戀,性和攻擊性來展現自己的生命力的強大,會不會對社會造成破壞?回答:分享一個自由的定義。但我沒有主動傷害誰,我就可以自由。

*如果有些人就是對一些黑暗的東西好奇,難道也要通過全然融入體驗的方式來了解麽?會不會勾出純然的邪惡? 回答: 榮格的一個觀點是,世界上人類呈現的一切,都是你的內心。所以他提出一個觀點,將世界上的一切凝聚於己心。具體做法:觀察自己內心的一切活動,如實如是。這是一個極度刺激的過程,你會看到,內在想象比外部世界還要複雜,可怕與殘酷,當然也無比美妙。當這樣做時,就是在用覺知的光照亮內心的一切。所以我會說,在想象中你可以做一切事,但在行為上,請不要傷害人,不要破壞社會。

*我有一個特別喜歡的比喻,一個人如果想要成為一顆大樹,樹冠要伸向天空,而樹根要紮根於大地。樹冠就是正能量;樹根也要盡可能伸展,這是所謂的負能量,是黑暗。如果沒有它,看起來再茂盛的大樹,也可以輕易被摧毀。

*《非暴力溝通》就是優雅表達自己的好方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