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繞彎子就是迂回前進啦

(2021-02-10 07:53:16) 下一個

一件事用字異但意同的詞去描寫,就會給人不一樣的感覺。比如龍叔昨天寫文章講繞彎子,結果好幾個人都說看不懂。最有意思的是古紙,龍叔擔心的是他會挑龍叔講述拿破侖那段故事的什麽錯誤,結果他也說看不懂。

其他一些好友的回答也很有意思。老朋友江上一郎的回帖是:“信 ---好圖”, 龍叔的解讀是: 江上一郎兄其實沒看文章,也就是說沒時間跟著龍叔繞,但他還是仔細地看了題目和文中的那幅畫。

老為一定仔細地看了文章,並且對龍叔文章中的觀點沒有多少異見。我在文中特地@他幾次,估計他也覺得很舒服,於是老為給龍叔的評語很不錯。老為非常逗,龍叔每次寫故事,他總問:“這是真的還是小說呀?” 但某女士明明寫的是小說,他確說:“我相信你的故事都是真人真事。:) ”

同學們,這些評論說明什麽? 說明他們的態度!龍叔其實感受到他們的意思。 我試著將他們這些話拉直了說,你們看對不對?

江上一郎:切,這樣的問題答案多簡單,還用寫那麽多字?欸,那幅畫不錯呀。。。
老為:龍叔這樣理解民主和獨裁甚合我意,表揚一下。。。(說明一下,龍叔這幾年常和老為意見相左)
古紙:龍叔墮落了,居然和我大哥文革傳人作對!跟民主製度作對!。。。算了,龍叔跟我關係也不賴,打他也不忍心。不打呢,傳人兄那邊。。。。算了,我就說我沒看懂,你倆愛咋咋地。。。

隻有文革傳人表裏如一,直接回答: 龍叔你批評我不讓繞彎子的人說話發帖我接受,但你那個“項羽”的故事分明不是繞彎子,宋義才是。讓他帶著軍隊到巨鹿救人,他在安陽磨蹭那麽久作甚,分明繞彎子嘛。

龍叔被他駁得啞口無言,心裏很不痛快。想對文革傳人說:嗨,你說話能不能不那麽直接,龍叔這麽大歲數萬一一口氣上不來怎麽辦? 你就不能學學古紙繞繞彎子說沒看懂嗎?

好,不說繞彎子了,換個名詞叫“迂回前進”。有個這個高大上的詞,我就可以堂堂正正地跟傳人商討一下項羽和宋義了。

先說黃河,我們都知道黃河九十九道彎,在黃河上行船,你得跟著這彎彎的河道走。這樣走,人們不會說你繞彎,頂多說你順著河道迂回前進。 大家都知道黃河有個河套,就是一個大彎子,先從南往北,後由西往東,再從北往南下來,最後往北往東。以前沒看地圖,你順著河道還覺得是走直線。有一天你看到了地圖,審美觀一下子受委屈了:啊,這麽大的彎子呀!

 

你覺得這路線不美,要走直路。 於是在蘭州那裏停船,找人把船抬起來,順直線千辛萬苦走到濟南,然後再下黃河起帆入海。等你到黃河入海口萊州時,和你同日出發但比你早到一個月的我跟你打招呼: 哎,你這人,為啥喜歡繞彎子瞎折騰呢,順著黃河走不就好了。你駁我: 瞎說,我走的才是直路,你才繞彎子,那麽大的河套,你繞得不累嗎?好在內蒙古當初沒像外蒙那樣分出去,不然你都繞到國外了。

想說的是: 宋義與項羽就是這麽個情況。古代打仗不像現在。現在你可以幾天就從濟南開到北京,然後馬上投入戰鬥。古時候打仗需要許多準備,糧草,紮營地點,地形,氣候等等都要考慮。就說楚軍到巨鹿救趙,如果你拉著隊伍直奔巨鹿,抄起家夥就跟秦軍打,十有八九你會完蛋。

講個例子,明朝那時候,朝廷想剿滅努爾哈赤,派了好幾股隊伍到東北對努兒哈赤合圍。一支隊伍先到一天,帶隊的將軍想搶攻,於是沒等別的部隊來就冒然發起進攻。這就給了努爾哈赤翻盤的機會,老努奮力解決了這支明軍,得到了盔甲和裝備,然後再把後到的明軍打敗,這就是著名的薩爾滸之戰。

回到項羽和宋義。當時的宋義就是黃河上順著河道行船的我,項羽就是走直線的你。不以勝敗論英雄的話,項羽那個自殺性攻擊的成功率應該非常低。

所以,我沿著河套行船不叫繞彎,而是迂回前進。我朝著目標行走,當我以最小成本和最短時間達到目的地的時候,你不能挑剔我行駛的軌跡。

相反,你追求地圖上的美感走直線,勞民傷財,是無意義的繞彎子。

如同幾位老朋友對龍叔文章的評論一樣,他們把真實意思用一種委婉的語言表達給我,應該不算繞彎子,算迂回前進。我不能拘泥於形式,要求他們直來直去實話實說,那樣的話,龍叔自己的麵子也掛不住。

傳人同學是大城市出生和長大的,街道都是直的。龍叔生長在小地方,沒有直路。鎮上最繁華的一條街不僅彎曲,而且還上上下下,所以龍叔自幼便學會了迂回前進。從學校跑步回家,時刻準備急轉彎。你可能要問,街道的曲線你都記住了,如何要急轉彎? 哈,我們那個鎮雖有街道,其實和鄉間原野的小道一樣,時不時會出現狗屎,牛屎,羊糞,驢糞。你要不懂迂回前進,那就準備臭不可聞了。

因此,想對文革傳人“迂回前進”地說: 每個人生活背景不一樣,說話方式也不同,我們需要互相容忍。實在忍不了,繞一下(哈,我還回到了繞彎子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