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家不知道,龍叔和老為是老朋友。具體有多老,那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楚的。說這個不是和他套近乎哈,我的意思是,和他說話我可以放下某種顧忌,如果話重了,他不會認為我對他有惡意。
可以看到,NBA這件事讓我和老為都有些興奮。我的興奮點是看戲看熱鬧,老為有點不同,他的興奮點來自這次抵製NBA浪潮的刺激。怎麽說呢, 如果抵製浪潮繼續洶湧,老為會越來越興奮。其實我也是, 我覺得抵製麵可以再擴大些。比如英超,意甲和西甲那裏再出幾個莫雷,喊個為自由而戰,與香港站一起等口號, 然後咱中國人像抵製NBA一樣, 從此也不看足球了。 這樣也好,籃球足球咱本來也玩不好,看多了容易養成崇洋迷外的毛病。咱玩排球乒乓球,一大球一小球正好。
可問題是,如果其他領域還有人喊口號你怎麽辦? 比如跑一百米的,遊泳的,玩體操的,辦奧運會的。你還抵製不? 不抵製顯得你這事辦得不利索不平等,會被人笑欺軟怕硬。最麻煩的是如果排球和乒乓球裏麵也有人喊口號,那你就更尷尬了,排球和乒乓健兒為國爭光的機會也因你的抵製而歇菜了。
跑題了哈, 拉回來說老為。 昨天我發了個文《NBA這點事》,老為在跟帖中亮了兩個觀點:
1, NBA的球迷本來就是無中生有,營銷出來的。 - 為人父
2. 按營銷教科書的說法,顧客就是上帝,在上帝麵前你是跪著還是站著?:)) - 為人父
先看第一個。 老為同學是搞經濟的, 懂營銷。這方麵比我強。 我這人雖然曾經做過某外企公司的市場經理, 也曾參加過營銷培訓課程,但對營銷沒有係統知識。我理解的營銷是,市場上有需求(隱形或顯性),我這裏有產品或服務,我用某種廣告或宣傳手段讓市場知道我,這就是營銷。如果老為同意我的看法,他就該理解營銷不可能在沒有一絲需求的市場去銷售東西。
舉例吧:東北有貂皮大衣,特別暖和。老為同學如果能把這東西買到赤道幾內亞,並“無中生有”地創建陣容強大的貂皮大衣粉絲群,我便相信他的觀點。
進一步說這個需求。我來自一個小地方,小時候接觸的體育項目很少,甚至沒看過足球比賽。但上大學後就立刻成了足球迷, 先迷世界杯,然後歐洲杯,然後俱樂部(意甲西甲)。琢磨了一下,從我這個“無中生有”的腦子裏“營銷”出那種狂熱靠的是什麽?靠的是這種運動畫麵的獨特魅力。 競技狀態,團隊配合,球星動作技巧給我那種不可回避的美之誘惑。與文藝和音樂一樣, 體育是文明中的一部分, 人類追求文明是天生的,也就是說,我的需求不是無中生有。如同從沒見過美女的小和尚第一次看到河邊洗頭的姑娘, 控製不住心中的某種衝動和向往,這裏麵哪裏有“營銷”什麽事情。
順便提提我對NBA的迷戀。在老為同學描述的那種“NBA營銷”還沒開始的時候,我曾經有段時間對NBA無比迷戀,邁克爾喬丹是我所追的第一個體育明星,比泰森還早。空中飛人由中場起跳完成扣籃那個畫麵給我產生的美感震撼不用你營銷也會牢牢吸引我。 我不知道像我這樣由畫麵美進而成為球迷的人在球迷中的比例有多少,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老為這個“NBA的球迷本來就是無中生有,營銷出來的。”觀點是站不出腳的。
下麵說說第二個題目, 老為說“按營銷教科書的說法,顧客就是上帝,在上帝麵前你是跪著還是站著?” 展開一下就是, 你想做買賣賺錢,就該把顧客當上帝, 既然把顧客當上帝, 那就一切聽顧客的,你該在顧客麵前跪著而不是站著。
不知道老為學的是哪一本營銷教科書。 雖然我記不住書名,但我記得我在營銷培訓時用的一個教材中就有關於如何保持銷售員人格尊嚴的章節。也就時說, 我們尊重客戶,尊重客戶的需求,但是我們不是乞丐,不能損失公司或個人的尊嚴來討好客戶,適當時候,我們要對客戶說不。 這個很好理解, 古代那個“嗟來之食”的故事就是典例。 是的, 我很餓,很需要食物,如果你不尊重我,我寧可不吃而死。
再看看莫雷到底幹了什麽?莫雷在他的私人推特賬號說隻說了這句話: “Fight for freedom,stand with hong kong”。你不喜歡,他在推特上把這句話刪了,你還不依不饒,說他傷害了你的感情,要他正式道歉。
道歉for what?! 他不該說為自由而戰?還是他不該說和香港站在一起?還是你腦子裏有個設定: 香港是我們的香港,你們美國人不能亂說話。
要美國人放棄言論自由?要美國人為了NBA在中國那點利益給你跪著? 做夢吧老為。 宗教自由和言論自由可以說是美國立國之本。美國人連自己國會立法限製言論自由都不能容忍,還會因那個40億美金的利益讓你中國政府和網民限製說話? 下麵這一段網上抄的:
第一修正案(Amendment I))禁止美國國會製訂任何法律以確立國教;妨礙宗教自由;剝奪言論自由;侵犯新聞自由與集會自由;幹擾或禁止向政府請願的權利。該修正案於1791年12月15日獲得通過,是美國權利法案中的一部分,使美國成為首個在憲法中明文不設國教,並保障宗教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國家。
當然了,我不認為老為這個人有任何想讓給他銷售東西的人跪著的愛好, 老為也決不會為了銷售一件商品而答應顧客讓他跪著的要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咱們別期待或希望NBA給你們中國球迷跪著,給多少錢都不靈。
估計老為還會興奮一陣, 我看戲的也會繼續興奮。我倒想看到這一幕: NBA不道歉,也不會追加什麽“營銷”,那些愛國的中國NBA球迷,有本事你一輩子不看,並且讓其他中國人不看NBA。如果做到這點,我認你還有點骨氣,如果你像以前一樣, 上午舉著旗子在街上歇斯底裏地喊:“抵製美貨”,中午就到麥當勞買雞排吃,這種說一套做一套比跪著還難看。
westshore 發表評論於 2019-10-11 22:20:21
兩個觀點,第一,莫裏的行為是不合適的,對自己根本就不了解的事情做出評論是他的權利,但他的身份決定了影響程度,如果導致了不良影響,道歉就是應該做的事情。這不是言論自由可以cover的。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9/10/10/8756968.html
讓領導難堪!????????
第二,這件事最後一定是NBA低頭,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幾十億的市場,NBA經營了三十年,是不可能丟掉的。隻要中國不鬆口,不論多少球賽,沒有電視轉播就沒有主要收益。最可能的情形是NBA董事會開掉所有相關人員,包括莫裏和總裁,來平息中國球迷的憤怒。對球隊老板們來講,是不會因為什麽言論自由與錢過不去的,何況這些人離開NBA後也就解除了責任,可以任意說話,對大家都有好處。
一個可能需要指明的就是這件事在中國來講並不是過分反應,本來並不在於莫裏的那些話,因為他不會不知道這種話或讓中國政府不爽,他刻意這樣做的。
但他沒有意料的的是這不是中國政府發起的事情,而是球迷發起的。香港如今主觀和客觀上是“攬炒”,而且是為了政治因素,那麽就與自殺炸彈的模式一模一樣,是恐怖主義。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但確實是目前香港抗議的主力。
而香港對於中國人來講並不是僅僅一個城市的概念,而是一段曆史,香港在回歸時港人的工資是大陸人的二十倍,看不起大陸人的現象很多年了,這種態度刺激大陸人。如今香港人收入比大陸大城市低,大學生畢業收入隻相當於深圳打工仔,上次占中(也就是反中國,明確追求港獨的那次)的人如今有一半不得不在大陸謀生,大陸人不再看得起香港人的優越感,因此於公於私來講就對香港人的這種明顯的文革行為不齒,同時也是想表現自己的pride。表麵上是以國家為理由,實際上是個人尊嚴問題。
這就能理解對NBA的事情的衝突態度,球迷個人,與球迷群體,與政府,在這件事上的反應是不會相同的,但電視轉播權掌握在政府手上,這是硬指標。
在美國應該知道什麽理念,言論自由,都是表麵上的文章,最終都是落實在錢上。
你應該知道那些哭著喊著要國不要球,99.99%都是白天喊著抵製美貨,轉頭吃了麥當勞,晚上再追美劇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