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歡講故事。有人喜歡聽故事。龍湖山不太喜歡講故事,盡管有時候喜歡聽故事。
聽故事可以有選擇,每個人關心的東西不一樣嘛。我喜歡追政治熱點,尤其是有關大陸或台灣的。對於大陸的,有時還要評論評論。對於台灣的政治熱點,隻關注,不評論。
對台灣關注,主要是找點資料去預測一下將來。比如要是大陸也民主了,政治環境會怎麽變化。雖然兩岸文化上有點差異,相同點還是占主導的。台灣最近在搞市長選舉,非常熱鬧。 與前些年比,我感覺台灣人慢慢地在民主政治上走向成熟,希望不久就會掌握到美國民主政治的真諦。
美國兩黨民主製度一大好處是選票對政府行為的潛在限製。限製不一定都是正確的,但它給你個障礙,讓掌權者幹什麽都不能太猛太過分。而且一旦哪天真變了啥,想要變回去也很難,因為變回去也要受限製。
我朋友中有幾個鐵杆川粉。以前誰要說川普壞話,他們死活找你辯論,你不認錯,他們不罷休。不過最近他們變了,有個人居然這樣發牢騷,以後不選老川了,這人做事太魯莽。
什麽事讓他變了態度?具體我不明白什麽政策,他所感受到的是中國來的學者在他那個研究機構受到不公平待遇了。
我給他解釋: 這不是川普的錯,他隻是將以前美國對俄羅斯(包括從俄羅斯來的學者)的政策轉到對中國(包括從種狗來的學者)而已。之所以如此,因為美國把中國重新定義了,讓中國代替了俄羅斯成為美國的第一對手。如何到了這一步,應該是中美兩國最近外交博弈的結果。
西方人和東方人不同的是,他們要對某個國家做什麽,比如開戰,都需要一個宣示的儀式。二戰的時候,美國對日本宣戰前,盡管當時美國人也不喜歡日本人,但政策上還是不能欺負日本或日僑的。宣戰以後就不同了,官方和民間對日本或日本人的態度有了很大改變。同時由於中美成了盟國,中國和在美的華僑在美國得到了巨大提升。
東方人沒這麽多講究。我要打你,給你使壞,直接幹,宣告個屁呀。日本侵略中國,中國反抗日本都是沒有正式宣戰這個動作的。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中國唯一玩過宣戰遊戲的是慈禧,老太太估計當時不明白宣戰是怎麽一回事,以為就是罵人出氣。直接下旨對當時世界最牛的11國宣戰。結果悲催了。
我這個朋友犯的錯誤是不了解西方這個政治宣示的嚴肅性。咱中國人靈活呀,去年可以和印度緊張得死去活來,今年馬上和印度世世代代友好。從憤怒到微笑臉變一下就成。可人家西方不這麽玩,要對你憤怒他先得告訴你,說:哥們,我要怒了哈!
我這位朋友不知道的還有,他以為換個人當總統,這個憤怒狀態就煙消雲散了。其實不是,他要改成微笑,還得宣示一下,明明白白地對你說:哥們,我要微笑了!
很多人不知道讓美國從憤怒到微笑狀態的變化有多難。這個俄羅斯人有切身體會。葉利欽時代到普京時代初期,俄國人是渴望得到美國微笑的,那時候美國領導人和俄羅斯領導人關係也不錯,俄羅斯一度還申請加入北約,但美國人不讓,為什麽?因為就是這個宣示的事。
中國自己老把美國當假想敵,也認為美國早就已經把中國當假想敵了。美國人這些年其實把中國當準盟友對待,中國人以為這是中美關係應該有的狀態。中國還覺得像俄羅斯那樣被美國當成戰略敵手沒啥了不起的。
估計中國不久便要感受某種痛苦了。美國退出了與俄羅斯簽的中導條約,把軍屬演習地從朝鮮那裏移到南海(據說還要進台灣海峽),這些都是把你當戰略敵手該有的動作。以前你搞東風導彈,老美不以為那是用來打美國的,現在老美這樣認為了,所以它也要發展導彈,發展遏製中國的導彈。軍演目標也是對著你,俄羅斯那裏不是重點了。
看看川普對中國政策的變動是他自己強力推的,是共和黨搞的,還是整個美國的共識?從目前看,應該屬全美共識。
如果這個變化是川普自己搞的,換了人上來,有可能改回去。但改也比較麻煩,你看那個奧巴馬care, 想改難不難?
如果是共和黨推的,想改就更困難了。如果是美國的共識,想改回去算是難上加難。想象一下俄羅斯,冷戰結束都30年了,按理美國早在葉利欽時代就該把它當朋友了。可美國並沒有,為什麽?第一,美國需要一個敵手,沒有真的,假想的也可以。既然以前把這頭銜給俄羅斯了,除非有人跳出來當替代的,就沒必要變。
現在,經過川普的運作,加上習帝的配合,中國牛哄哄地從俄羅斯手裏接了這份工,到時候想辭這份工作,你必須給找個接手的。
有人說: 幹嗎找接手的?俄羅斯不是現成的嗎?
嗯,得看俄羅斯了。如果他夠聰明,借這個機會和美國熱乎起來,至少搞成前些年中美關係那個樣子。中國這頂戴上去的帽子就難脫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