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見聞10 巴林印象(下)
2023年12月22日星期五
離開巴林堡,我們直奔麥納麥著名的宗教建築艾哈邁德•阿勒•法塔赫大清真寺(Ahmed Al Fateh Grand Mosque)。
在網上看過她的相片,背靠棕櫚樹和一片大海,肅穆莊嚴的白色建築物,與湛藍無際的大海交相輝映,顯得純潔又寧靜。
麥納麥大清真寺神職人員非常熱情,真誠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非穆斯林遊客入寺參觀,在他們看來這是傳播伊斯蘭教的好時機。
進大清真寺,著裝要得體。上衣要蓋住肩膀手臂,褲子必遮住膝蓋和小腿,不能穿透明衣服。女性要裹住頭。若發現遊客衣著不合要求,清真寺神職人員會為遊人免費發放帶帽的阿拉伯長袍。
換上一身黑色長袍,黑帽包住頭部,脫掉鞋子,從頭到腳一副阿拉伯人打扮,看來看去自己還是不像真正的穆斯林。
一行人進入寺內,一神職人員已在禮拜殿大廳等候。來著不同旅遊團的客人有不同專職人員接待。
據神職人員介紹,麥納麥大清真寺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纖維圓頂。清真寺的建築材料精益求精。祈禱大廳的大理石石柱和地麵瓷磚來自意大利,鋪在瓷磚上的巨大手工地毯源自印度。清真寺內沒有奢華雕塑和繪畫裝飾,注重的是優質建築材料營造的簡單純靜的氛圍。
禮拜大廳後牆正中處的木形拱門,在阿拉伯語中叫米哈拉布,英譯為“壁龕”。她代表伊斯蘭聖地麥加所在的方向。寺內的抽象圖案,每一圈都不約而同地指向聖地麥加。清真寺領拜人,率眾穆斯林祈禱時,必麵向米哈拉布,即麵向伊斯蘭聖城麥加。
一行遊人席地而坐,聽神職人員布道伊斯蘭教。安拉,阿拉伯文Allah的音譯,又譯為“阿拉”,伊斯蘭教至高無上的神。真主安拉是屬靈的存在,人不可憑肉眼看見。信徒們通過禮拜祈禱形式與安拉產生心靈溝通。自我標榜是伊斯蘭教徒的人,若不恪守《古蘭經》就不算真正信徒,去世後一樣下火域。唯虔誠遵守《古蘭經》、真心信仰真主的人,才稱得上名符其實的伊斯蘭教徒。
神職人員一臉嚴肅,我卻走神了。中東的恐怖分子有沒有讀過《古蘭經》?他們算不算真正的伊斯蘭教徒呢?他們的歸宿是火域嗎?
虔誠的伊斯蘭信徒根據太陽位置決定祈禱時間,每天禱告五次。日複一日。淨身靜心向安拉祈禱,伊斯蘭信徒不可缺少的信仰儀式。
“Assalamualaikum”我鸚鵡學舌般跟神職人員學了一句阿拉伯語,阿拉伯人見麵時的問候語“你好!”。如果咬文嚼字直譯,此句應譯為“和平降臨於你”。阿拉伯語夾雜太多宗教元素,似乎比中文更難學,問候語還夾雜著深奧的和平寓意。尋常一句問候似乎也從另個側麵說明,和平在阿拉伯人眼裏舉足輕重。和平氛圍和平和心,乃是虔誠伊斯蘭教徒發自內心的向往和追求。
出得祈禱大廳,歡送我們的是清真寺事先準備好的宣傳伊斯蘭教小冊子。有阿拉伯文和英文的,還有中文的。伊斯蘭教潛移默化的滲透力無孔不入。
巴林最後一站,麥納麥傳統市場(Bab el-Bahrain Souk)。
從飄渺神秘的神之世界轉換到世俗煙火的人之現實,氛圍截然不同。麥納麥傳統市集熙熙攘攘人氣旺盛。
或許曾是歐洲和波斯人的殖民地,集市物品明顯可見波斯文化藝術的影響。別具一格的玻璃器皿、銅製品、和玉石製品,色彩鮮豔做工別致,每件都是很有特色的藝術品。巴林的阿拉伯服裝豔麗多彩,與簡單的阿拉伯大袍有天壤之別。到處是各種果仁,阿拉伯椰棗,香料,還有藏紅花等。當地人特別熱情,一定要塞一塊桂皮給我嚐一下。阿拉伯桂皮很香,還帶一絲絲甜味。當然價格都不便宜哦。
集市裏黃金飾品店特別多。阿拉伯人鍾愛黃金,黃金在他們眼裏象征著富貴高雅和幸福。
在黃金店裏大開眼界,金鏈金戒指金手鐲金吊墜金耳環金片,各種常用飾品應有盡有。還見識了黃金頭飾和黃金腰帶。大號的金項鏈,估計至少有一二斤重吧。黃金飾品的式樣五花八門,或鏤花或鑲鑽鑲珠或彩釉。豪華淡雅簡約,各種風格都有。金光閃閃一大片,看得我眼花繚亂。
沒想到巴林人這麽富有。黃金店裏顧客人來人往,生意興隆。價格肯定不菲。囊中羞澀,不好意思問價錢,有意思的是買金飾品還可以討價還價。
逛了一大圈,先生不見了。他不想陪我東走西逛費腳力。約好在大門見。人呢?導遊馬丹悠哉悠哉在餐館獨享美食,“你去集市門口警察局看看,如果走丟了,一定會在那裏找到。”
警察局辦公室裏,幾個警察在說說笑笑,“你先生在市場呢,不用找,一會兒他就出現了。”警察果然神機妙算。
傍晚時分回到船上,泡一把暖暖的按摩浴。在甲板上回望巴林時。麥納麥已淹沒在晚霞雲煙裏。
又是一頓餐館大餐,鴨子,煎魚塊,和蝦麵。吃飽喝足後,戲院欣賞現代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