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戀完美的那顆心
快樂玉子
我,先生、和女兒都喜愛吃。文雅地說有美食之好,通俗地講就是好吃。
好吃隻是個人嗜好,不登大雅之堂,故從來不入我的微信和博客。而今天我忍不住想寫寫這個叫“匠心(Shoushin)”的日本壽司店。為的是有感於一個普通人追求完美的誠心。
那天女兒發了個鏈接來http://www.shoushin.ca說,“你和爸的生日晚餐選在這個餐館,好嗎?”
“日本餐啊,價錢貴還吃不暢快。”欣賞大塊朵頤的先生興趣不大。
在網上一搜索,開業才一年,已被評為多倫多最為正宗的日本壽司。女兒的眼光不錯,去試試吧。
店主兼主廚是一個非常普通的香港人。他用“匠心”為店名,想的是用獨特的匠藝和精心製作,來創造他向往的日本壽司。
也許有人會說,不就是壽司嗎?太簡單了,上網找個視頻,照著做就是了。倒想看看這一家是怎麽做的。
據介紹,日本壽司分二種。一種是較現代的融合壽司稱為sosaku。用新鮮的魚,添加各種調料做成。另外一種是傳統壽司,叫Edomae,講究食材的原汁原味,力求少加或不加調料。這家店致力的是後一種。
在日本,一個合格的壽司廚師需要長達十年的專業培訓。就象中國過去的學徒製,前幾年跟師傅一起耳濡目染學習簡單操作,直到第四年,才有資格接觸昂貴的魚的處理。即使在十年“畢業”後,許多壽司廚師仍然聲稱,有許多東西要繼續學習。如這裏的主廚所言,“即使我現在是主廚,我永遠都是做壽司的一個學徒。“
無休無止的學習為的不僅是會做壽司,而是要把壽司做到無與倫比的極致。或許,恰是這種永無止境的精神境界,吸引前赴後繼一代代愛做壽司的人。哪裏是在做壽司呢,迷戀的其實是一個實現完美自我的夢。
完美的迷戀融化在近乎苛刻的食材選擇。 壽司的成分很簡單,魚、米飯、和醋。想保持味道正宗,每一種成分都要求盡善盡美。魚必須絕對新鮮。店主相信,來自大自然的野生魚,其味道和營養優於人工養殖的魚。在加拿大找不到他要的魚時,他寧可花高價格直接從日本進口。實際上他餐館的魚百分之七十來自日本。
極盡完美的熱情落實在對每一道菜的精工細作中。食材處理精益求精。不同壽司要求不同類型的魚和不同的切割法。不同的魚有嚴格的醃製時間、精確的放醋比例。多一點少一分被視為失誤。做壽司的米必須高品質。做飯的水量,溫度和時間,一絲不苟遵循嚴格的比例。連蘸的芥末醬調料也必須取材於天然芥末植物,手工一點點地研磨製成。
餐館的環境布置更是匠心獨具的美好。在這裏,對壽司的欣賞不僅局限於美味,更是嗅覺和視覺的盛宴。
女兒去過日本多次,她說,“日本人隻有慶賀重要的日子時才去高檔壽司店,享用壽司成為歡度節慶的一種生活禮儀。”
這種儀式在這個店裏被發揮到了極致。別小看這張貌似簡單的壽司長台,那是用近200年樹齡的日本檜木(hinoki)製成的。日本隻有三個地區有成材的檜木樹。檜木具有天然香氣,加之它的稀有,它一直被認為是高貴的建材,用於建造神聖的宮殿和寺廟。
千方百計尋得它,飄洋過海運到多倫多,那份執著已著實讓人感動。怪不得想享用壽司吧台,必須事先預定。
壽司台沒有上漆,保持檜木原本的顏色和芳香。坐在淡黃色的壽司吧前,欣賞檜木淡淡的幽香,悠悠然品嚐新鮮美味的壽司,世俗的吃食行為浸染了幾分廟堂之上的優雅高貴。
店裏的主菜單叫Omakase。意思是“按照你的思路去做”。在日本,對廚師說omakase意味著食客對廚師技能的高度信任。廚師會用心創造不一定在菜單上的美食來回報食客。
這裏的Omakase提供四種係列。梅(Ume),尤裏(Yuri),櫻花(Sakura)和聞聽(Kiku)。我不也知道這些名字是否有什麽特色的意義。每個係列的價格依次分別是每人80、130、160、或250元。如想品嚐日本清酒,每人另加六十元左右。
櫻花聽起來比較順耳,選她吧。
櫻花共六道菜。 日本菜精致,量也不多,不用擔心吃不完。
烹飪表演開始了。主廚帶著二個廚師在選刀、挑魚、切魚、蒸米飯、磨芥末醬。。。,每一樣菜都在你麵前做,每一道菜端到你麵前時,都會細細解釋食材的名稱、來源、和烹飪方法。為保證每一道菜的絕對新鮮,吃完一道才開始上第二道。
第一道生魚頭台。紅色的魚塊(TunaTataki)取自金槍魚腹部的肌肉。肉質細嫩柔滑,咬下去極有彈性。應該讓壽司鑒賞家來試試,他們肯定會說出更多道道。
第二道,魚生,我的最愛。大蝦,鮮貝,海膽,還有魚。實在記不住每個魚蝦的名字和出處。如此美食擺在眼前,注意力無法那麽集中。倒是口感記得清楚。鮮甜綿滑。尤其是大蝦和海膽。好吃如我,實在慚愧。
第三道墨魚蔬菜,第四道魚湯。
侍者端立身旁,娓娓道來食材來自何處,廚師是怎麽處理的。精確到魚來自哪一片水域,事先醃製發酵時間幾天幾小時。
第五道才是正餐壽司。10種不同魚做的壽司,一個手卷,一片蒸蛋糕。
壽司做一個吃一個。每個壽司上麵的魚都有一番說道。即便同一種魚,因為部位不同,口感也不同。有二個是醃製的魚,由於醃的天數不同,魚的質地也不一樣。
手工磨的天然芥末和醬油分別放在兩個小碟。 服務生建議最好少加或不要蘸調料。如果想放,建議芥末和醬油分開放。別糟蹋了好東西啊!若芥末與醬油混合,會減少了芥末自身的香味。
第一個壽司上來時,照片都忘了拍拍,光顧著吃了。不是大口吃,用小口慢慢品。不吃完,廚師不會給你做第二個。
第六道的甜點,烤茶冰淇淋很好吃。我怕太涼,選擇了熱芝麻糊。嚐了一口女兒點的冰淇淋,甜而不膩,淡淡的茶香。
一頓飯慢品細嚐,吃了二個多小時。 養生保健學認為,細嚼慢咽有利於健康,難道日本人長壽與他們享受美食的意趣有關?
“感覺怎麽樣?”出了餐館,女兒問我們。
“新鮮,清淡,味美。吃得不止是尋常酒肉穿腸過的欲望滿足,更是領略精雕細琢的美食藝術。”我說。
“老爸呢?吃飽了嗎?”女兒調侃他爸,“不飽的話,咱們另找一家?”
“飽了,飽了。”她爸笑答。
大概還在想著那麽貴的價格呢,他沒有更多評語。
先生私下對我說,“大多數人都是'烏龜吃大麥,糟蹋了糧食。'”
“你呢?”我好奇的問。
“我對日本壽司沒有研究,也沒有特別喜歡,也算“烏龜”食客之列吧。”
他說的那麽坦然,我不禁笑了。
也許人們還不能真正理解他們孜孜不倦的求美之心。但人們滿意而去的笑容,已是難得的回報。
若每個人都能像他們那樣,沉下心來終其一生把一件事做到極致,高山流水終有遇知音的一天。
至少在整體的包裝上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