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玉子

雲遊四方,一路風塵。雲煙人生若白駒過隙。隨心所欲地塗鴉乃人生之夢。靜心賞音樂練瑜伽玩博客走世界,也是一種修煉。

申明:本博客所有博文皆為原創,本人保留著作權。禁止一切商業化轉載及盜用行為。
個人資料
快樂玉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東京日記(七)鋸山懸崖大佛

(2025-08-15 17:53:46) 下一個

東京日記(七)鋸山懸崖大佛
2025年6月20日 星期五 晴 30°C

今天的行程遠離東京喧囂,奔向千葉海邊的小城——鋸山。

清晨,我們先從東京灣乘輕軌到新橋,再換車前往君津。軌道列車一路向東,城市高樓漸漸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磚瓦房和一片片青翠的稻田。眼前風景越來越像上海的郊野,平靜而質樸。三個多小時的車程,把我們從都市的熱鬧送進了海風輕拂的小鎮。出君津車站不遠便是大海,空氣帶著鹹濕的清新。

千葉依山傍海,是個靠旅遊為生的小城。非周末時分,街道空蕩悠閑,偶爾遇見當地居民騎車而過,步調從容。女兒曾來過此地,領著我們穿過小街小巷,步行十分鍾便抵達鋸山纜車站。

纜車緩緩升起,腳下是蔥翠的森林和深藍的海灣。五分鍾攀升,我們被從海濱帶上綠野之巔。山頂站小吃店裏,千葉特色的冰沙杯個頭碩大、香甜冰涼,女兒吃得意猶未盡,笑說早知該多買幾個。

鋸山與鹿野山、清澄山並稱千葉三大名山。海拔雖僅329米,卻因山體外形似鋸齒而得名。山坡已被森林覆蓋,部分裸露的花崗岩山體在陽光下泛著灰白的光澤,自江戶時代起,這裏便是著名的采石場。靖國神社、早稻田大學等東京地標,都曾取石於此。

山道口立著一小木亭,拜山需購票:大人700日元,兒童400日元。林間小徑的指路牌,標示著通向藥師大佛、千百羅漢與地獄崖等景點的方向。山道崎嶇,雖是石梯道,但部分石梯十分狹窄。有些地方連石階都沒有,隻能踩著坑窪的林地石塊慢慢攀登。有些積水石麵,特別泥濘溜滑。上上下下起起落落,辛苦了我的老腿。小家夥一路前麵帶路,健步如飛,屢屢停下催促氣喘籲籲的外婆。老家夥爬不過小家夥啊,

越往上走,山色越秀美。繡球花正當季,藍、粉、白交織成夏日花叢。終於,在懸崖邊,我們見到了那尊氣勢磅礴的藥師琉璃光如來——懸崖大佛。

大佛高達31米,比鐮倉大佛還高,是日本最大的石雕佛像。它以就地開采的花崗岩雕刻而成,工匠們耗時六年才完工。

大佛神情溫和莊重,左手托藥壺,慈眉善目。麵容裏滿含關懷和療愈人間疾苦的仁愛。佛前不時有人雙手合十俯身跪拜,在威武高大的佛像前,人顯得那麽渺小。麵對大佛那一刻,我心中充滿感恩和寧靜。傳說此佛是為祈求世界和平而造,如今世事紛擾,戰爭、疾病與瘟疫困擾著人類,願大慈大悲的佛光庇佑眾生安寧。

照相買水,在大佛廣場稍作停留後,我們繼續攀登。逐漸進入千五百羅漢地界。山坡參道旁的岩洞和崖壁間,一尊尊石佛或靜坐、或沉思、或俯首微笑,神態各異。幾十來米相隔,又是一群。佛們也劃群而居嗎?曆史記載,這些石佛群出自江戶時代名匠大野勘五郎之手,他帶領27位徒弟,前後雕刻了21年才完成,幾乎傾盡一生。站在一片片石佛之間,我仿佛聽見了時間的呼吸。

抬頭望去,峭壁上突出的崖頂就是“地獄崖”觀景台。她高懸於百米深穀之上,在那裏可遠眺東京灣與富士山,也能俯瞰百米崖下密布的石佛群。看著那高高在上的觀景台,我心存猶疑,還往上爬嗎?上山路已耗盡不少體力,下山還要留點力氣。女兒看出我心思,笑說:“沒關係,歸途還有一個視野開闊的海景台。”

回程山路更顯幽長,山間氣候變化無常,時而雨點飄落,水滴映著林葉。蚊蟲不時來襲,悶熱與濕氣裹挾著疲憊。我暗暗含了一粒救心丸。

又回到山頂纜車站,不遠處就是鋸山觀景台。此處視野極佳,遠山、海灣、與點點島嶼盡收眼底。清風徐來,令人心曠神怡。觀景台旁有紀念品店和簡易餐廳。

下山後,我們去小城“船王”餐館午餐。已過高峰時段,店內十分安靜。餐館幾乎沒有服務員。茶水自助,桌上設有熱水龍頭。點單、傳菜全自動化,用iPad下單壽司刺身。魚生鮮嫩,三人餐費七千多日元,物有所值。

轉了一圈,找到了那家網紅冷飲店。小店名氣大架子更大,必須按人頭點整套甜品加飲料組合,三人價格比午餐還高。飽腹之下難以再吃。換一家,買冰淇淋解熱解饞吧。

在浜金穀小站候車,鄉土氣息撲麵而來。返程為節省時間,我們多次換乘:君津轉久裏浜線至蘇我,再接東京線轉東京國際展覽中心線。一路銜接流暢,全靠女兒熟路帶領。

夜晚在酒店,接鄰居祁大姐來電,說我家中水管堵塞,管理員已讓水暖工修好。“遠親不如近鄰”,心中滿是感激。我弟也來電話,說九十多歲的老父親吃抗菌素後尿出血好轉,商量是否要繼續服藥,走的再遠也免不了對家人的記掛。放下電話,身體疲憊,但心頭仍惦記著鋸山地獄崖好風光。據網上介紹,鋸山南坡還有座千年古寺,是日本重要文化遺產,至今仍有年輕僧侶在那裏修行。此行留下一絲遺憾,或許也是再次歸來的理由。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