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南美行(6)裏約:山下山上的世界
快樂玉子
2018年3月9日星期五 多雲,時有小雨。
清晨窗簾縫透出明亮的光。雨停了嗎?受冷空氣影響,這幾天裏約與雨較了上勁。今天還不錯,灰蒙蒙的雲層裏有點兒陽光。
這幾天入住在位於山腳下的海邊富人區聖康拉多皇家鬱金香酒店(Hotel Pullman Rio de Janeiro São Conrado)。我的房間在第十二層。推開陽台門,風景這邊獨好。
棕櫚樹環繞的海濱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山腳的盡頭,山腳下酒店高樓與高檔別墅相鄰。山峰就在酒店對麵。山坡上花花綠綠的房子連成一片。導遊說酒店的地段很好。可不,在陽台上還能看見山腳邊的大海。
一望無際的蔚藍色海水連著天空的白雲,雲中透出一點紅色,難得的霞光。
酒店大院內,熱帶植物鬱鬱蔥蔥。大門旁,穿過海濱大道就是白色海灘。
才早上七點來鍾,海灘上已有了觀海的人。
“別望呆了,吃了早飯出去走走。”先生催我。
忍不住為酒店的自助早餐點個讚。就說水果吧,現榨的果汁紅紅綠綠五種,不同的新鮮水果七種。黃色的熱情果,味道清甜好吃。
海邊的風,鼓起一人高的浪。有人在浪裏穿梭。想下海遊泳,可時間有限,在海灘上閑走吧。
喜歡大風大浪的人,瀟灑地在浪濤中起伏翻滾,衝浪滑板玩得正嗨。
正是漲潮時分。風推起海浪拍打在沙灘上,卷起巨大的水簾,坐著看海的人不由自主地站起身來,欲與海浪試比高麽?
海濱大道旁的棕櫚樹下,老人與他的狗懶懶地坐在長椅上。看海,看來往行人。
見我走過,老人投來和藹一笑。他親切地說了句葡萄牙語,一定是問好吧。
“Ola(你好)”我禮貌地回了句。
老人又熱情地說了一大堆,我啥也沒聽懂。隻好用英語表示報歉。
彼此朝對方微笑,兩個語言不通的人用笑容傳達問侯和善意。
“去看海了嗎?”導遊Stephen問。
“去啦。”
“這一帶是富人住的地方。海邊的健身俱樂部,私人健身教練八十美金一小時。”
“看到半山腰的房子嗎?那就是貧民窟。”
是不是巴西特色呢?富人住山腳,窮人和黑社會在山上。依靠同一座山,頂得是同一片天。
大巴經過貧民窟時,抬頭細看,那片遠看色彩斑駁的房屋,實際上十分破舊簡陋,擁擠不堪。電線纏繞的破牆爛窗,一看就能想像出屋中人的生活是何等窮困何等的無可奈何。
貧民窟的自來水和用電由所在社區自己解決。由於電線線路混亂常引發火災,原先的木房漸漸被二三層的水泥或鐵皮房取代。
地陪小寶告訴我們,貧民窟(Favela)其實是一種特殊社區,殖民地時代就已存在。最早住在這裏的是黑人奴隸。如今居住的是隻能付得起廉價房租的打工仔和主宰他們的黑社會。
與黑社會為鄰的貧民窟,最麻煩的是治安。黑社會把持的地盤,他們的規矩就是法律,警察管不著也不敢管。
也別把黑社會一概而論地看作蒙黑頭套的江洋大盜。我們賓館旁的山上就出了位裏約非常著名的黑社會頭領。最初他為救小孩加人山上的黑社會。後來占地為王,成了那一片的黑社會老大。為維持貧民窟的社區安全,他立了一條規距:嚴懲偷盜和搶劫。你別說,他那一套野路子很管用。難怪裏約人戲言,對於罪犯,靠警察有時還不如找黑社會更容易解決問題。黑社會以販毒走私為生,罪不容釋。但也為維持自己轄區的治安穩定作出了他們特有貢獻。這世道,好人壞人真是一言難盡。
貧民窟的居民也沒有完全脫離現代生活。比如說他們也使用互聯網,網絡設備由美國提供,幾近免費。小寶說,“山上唯一的好處就數東西便宜,剪個頭一半價。曾經有人想組織遊人上山參觀,因安全堪憂而放棄。 ”
“貧民窟的孩子們能上學嗎?”一團友好奇。
“上啊。”小寶答道,“山下有錢人的孩子全上私立學校。窮人隻能去免費的公立學校。公校經費缺乏,沒有錢買新教科書,隻好回收上學期學生用過的書本。如果課本不夠數,老師負責複印。由於師資力量有限,學生隻上半天課。剩餘的半天孩子們無所事事,隻好踢踢足球,畫畫街頭塗鴉,發泄他們旺盛的剩餘精力。”
怪不得裏約街頭到處見塗鴉,街頭巷尾高樓大橋無處不塗。據說塗鴉最初為黑社會專用。像動物們常撒泡尿來界定各自的領地一樣,黑社會大佬們以沒人讀得懂的符號標劃自己的地盤。如今的塗鴉已平民化,甚至納入藝術家法眼,演變成巴西街頭文化的一部分。
豪華時尚的高樓大廈,破舊擁擠鴿子籠般的破屋。若不親眼所見,我不敢相信,山下山上僅幾步之遙的距離,竟是天上人間的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