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秤座

優美的文字加豐富生活總能擠出幾篇文章
正文

運-20為何如此引人注目 四大先進設計告訴你答案(1)

(2016-08-09 19:17:44) 下一個

 

2016-06-26 14:31:58  宋心之 心之聊軍事    參與評論()人
 

運-20(又稱鯤鵬)中航工業的大飛機項目之一,最近傳來交付空軍部隊的好消息。以下網上照片就受到極大關注(可對比機號和塗裝的變化)。

運-20為何如此引人注目,作為中國大飛機項目之一,運-20又有何亮點值得我們關注呢?下麵為大家逐一分析。

第一,機翼設計明顯領先。機翼是飛機產生升力的主要部件,機翼設計的好壞,直接決定飛機的定位和性能。運-20采用了小後掠、大展弦比機翼,超臨界翼型、後退式三縫增升襟翼的設計,使全機升力大幅度提高。有的軍迷質疑為何沒有采用翼尖小翼,空軍一位老專家曾說過,設計得好的機翼往往不用翼尖小翼,因為不必要了。運-20的機翼沒有采用翼尖小翼,正是對機翼設計滿意、有自信的表現。

運-20機翼采用的超臨界翼型在中國起步較早,運-10飛機應用過,後來又在噴氣教練機上改裝過,ARJ-21支線客機上也成功應用。如今用在運-20身上是水到渠成。超臨界翼型是一種特殊設計的機翼剖麵,可使氣流通過機翼表麵的加速放緩,推遲產生激波或使激波變弱。這種設計可以使飛機保持較高的經濟航速,還具有機翼內部容積大、結構重量輕、翼展較短等優點。

在襟翼增升方麵,運-20采用後退式三縫增升襟翼,這種設計一般見於大型民航客機上,可使全機升力係數提高1.5倍左右。但這種襟翼活動翼麵多,滑退、偏轉機構複雜,可靠性將麵臨考驗。

正是組合應用了以上新技術,在動力與伊爾76完全一樣的條件下,運-20的載重能力提高到60噸左右,比伊爾76的載重40噸提升了大約50%。這樣的提升幅度相當驚人了。

運-20的機翼設計值得點讚

第二,貨艙設計適用性強。一架運輸機的真正價值是運力,而貨艙設計是運力的關鍵一環,假如貨艙不夠寬大,將很難裝載大尺寸的作戰裝備。俄軍伊爾-76飛機的貨艙寬度隻有3.45米。而T-72坦克有3.52米寬,要想裝上飛機,必須把坦克兩側裙板拆掉,這使裝運主戰坦克十分不便。如果不具備空運主戰坦克的能力,那麽該機對陸軍的意義至少降低一半。

伊爾76的貨艙尺寸偏小了

外界推測運-20貨艙寬度大約在4—4.5米之間。這比伊爾-76的3.46米要大不少,運載一輛約3.5米寬的99大改主戰坦克不成問題。運-20貨艙尺寸沒有追求C-17那樣的巨型貨艙(寬5.5米),這顯然是為了控製機體尺寸和研製風險,但也沒有像伊爾-76那樣因為采用窄機體設計而過分犧牲貨艙的裝載靈活性。

據美軍近年的統計,在C-17的運輸任務中,98%的情況下用到的貨艙寬度不超過4.5米。而因為貨艙超寬導致機身過於肥胖沉重,反而增加了油耗,惡化了起降和飛行性能。另外,C-17的貨艙頂部凹進很大一塊空間,被主翼翼盒所占據。主翼縮進機身,減少飛行阻力,卻壓低了載貨空間。而運-20則采用了伊爾76的經驗,讓主翼翼盒貼在貨艙頂部以上,雖然增加了風阻,卻保證了內部不被擠占。顯然運-20的貨艙設計更具適用性。

C-17的貨艙尺寸過大並不實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